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完善优化路径分析
2023-07-30任艾
任 艾
(唐山市古冶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河北唐山 063000)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不安全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虽然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及困难[1]。为了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必须持续地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高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水平与能力。为此,本文针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对策进行优化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食品安全监督
1.1 简介
食品安全监督是指对食品生产、流通、加工和销售等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验,以确保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可靠。食品安全监督主要由部门负责,包括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农业、商贸、卫生等部门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是保障人们健康权益和整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前提条件,需要依靠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共同推进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2]。食品安全监督主要包含以下内容。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食品生产企业的备案登记:对从事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企业进行准入许可,保证企业合法经营和产品质量安全。②食品生产、加工等环节的监督:加强食品生产环节中食品添加剂、化肥、农药、饲料等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测食品标签的合规性,并且严格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食品质量及安全性。③食品流通和销售环境的监管:从食品的流通、存储和销售环节入手,建立食品安全追溯机制,随时掌握食品质量状况,减少和预防食品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发生。④食品监测和信息发布:对食品中存在的细菌、毒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行抽检和监测,并及时发布相关食品安全信息,引导消费者正确了解食品风险和消费要求,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1.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我国各级政府的有力监督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通过全面的规划、部署和行动,保证了我国食品行业的安全生产,确保了公众的食品安全。但是,在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治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具有一定的制约,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3]。
1.2.1 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但未形成有机配合的联防联控机构,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和协调不够顺畅,难以形成整体合力。食品安全监督涉及多个部门(如商贸、卫生、农业、工商等)的合作,但是这些机构存在不同层级及不同职能,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难以顺畅开展,导致监督管理工作不顺畅。
1.2.2 监督手段滞后
①监管部门在监管手段上常常采取被动、惩罚性的方式,对于如何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隐患方面的措施尚显不足。②缺乏新技术实验室设备,无法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各种食品中隐藏的化学残留物进行检测。③制定食品行业的标准、规范、法律体系仍需要更加科学透明。例如,当前对化学添加剂的使用没有统一规范的执行标准,使得监管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确定性,影响监管效果。
1.2.3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数量庞大、监管难度大
我国食品企业众多,分布广泛,监管难度较大。同时,在监管的过程中,还存在执法标准不一致、不公正、不透明等问题。监管部门设备落后,且部分从事食品监管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及工作经验,导致在监测、检验、风险评估等方面出现短板,监管效果不理想。
2 食品安全监督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是保障公众健康、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保障公众健康。食品安全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科学、规范、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并预防各类食品风险问题,对于保证公众健康和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②维护社会稳定。食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食品安全问题会引发社会恐慌,从而影响公众的安全感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③保障市场公平竞争。产品质量是制约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食品企业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认证,能够提高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也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4]。食品监管部门严格执法,不仅能够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可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④促进食品行业发展。食品安全监管不仅能够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还可以推动食品行业的升级,促进行业发展,打造符合现代生产和经营方式的优质生态品牌,为实现优质、绿色、健康的食品而努力。
3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完善优化对策
3.1 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如卫生、农业、工商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各个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监管信息实现跨部门及时共享,并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各部门之间要紧密协作联动,建立起联防联控的机制和应急预案,充分发挥综合执法能力。同时,在流程协同上实现资源共享,优化实际操作效率。通过集中开展行业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对不良企业有惩罚与提升诚信有奖励的双重激励机制,共同增强违法造假者的违法成本和风险认知。加大从事食品监管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日常管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在监管工作中的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政府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监管手段和技术支持,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进行投入,落实关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强化对不良从业人员和企业的处理,形成有效监管。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一体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3.2 完善监管体系
为确保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完善,各级政府要主动出击,根据食品市场总体情况,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以此来预防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①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科学、完备、可操作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和标准规范,为监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②优化监管标准。应根据不同业态划分监管标准,并不时更新监管标准方法,确保涵盖全行业,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③创新监管模式,提升技术手段。探索新型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如采用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实现监测和预警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进行精准化监管和全链条监管。加快引进和推广先进食品监测仪器和生产线设备,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营建全员参与、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环境,增强检验监测能力和信息积累分析水平[5]。④强化监管执行力度。依法加严对食品违法行为的处罚,公开和曝光违法行为和不端企业,增加不良商家的违法成本。同时,要私下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引导正规企业向更高环境生产模式和标准转型,促进企业自主治理、自律自信,从而形成积极合作、互相支持的协调发展态势。完善的食品监管体系既需要各方面的技术手段支持与协作,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并加强自律与间接监督,形成全链条、多层次的连通性及价值贡献。
3.3 强化执法效果
①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监管人员,加强执法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提升等培训和交流机制,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执行能力。②各级和食品监管机构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形成联动合作机制,加强配合执法和信息沟通,推动联合执法和跨部门问责的创新模式。③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实现统一、及时、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并且不断完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竞争机制,从源头上提高食品质量安全。④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理念和知识的认知,同时推广有利于食品安全的产品宣传,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使企业积极对食品安全及质量进行把关。⑤加强执法力度,对严重的食品违法行为要依法惩处,形成有威慑力及公众信赖的监管制度。综上所述,强化食品监督行业的执法效果,需要加强执法能力和协作,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加大宣传和惩治力度,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3.4 引进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兴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食品安全管理领域,如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食品风险及安全预警,从而提高监管的效率和水平。我国应优选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队伍,加强对农兽药残留、基因改造食品、化学物质等关键检测领域的技术的质量控制,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及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后续的追溯管理。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各类检测方法的精确度,增强食品安全的预警分析及应对能力。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合作研究项目,学习先进的经验,并通过开放互惠的方式引进人才及尖端技术。同时,建立起通行的食品贸易和食品标准规范,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不同对策的支持下,有利于实现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的科学应对,提高其监管工作效率及质量,促使食品行业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实施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各个部门的综合监督管理能力,规范网络食品市场经营,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