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感冒的综合防控措施
2023-07-30刘会君
刘会君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畜牧渔业服务中心 山东淄博 255200)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改革,猪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但在当前的生猪养殖当中各类疫病频发,如果不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则会给养殖者带来沉重的打击。猪流行性感冒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所引发,有时还会与猪嗜血杆菌协同作用,引发生猪急性感染。本病的致死率较低,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猪可自行康复,但若治疗不及时,发生继发性感染,则会延长病程,大大增加患猪的病死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生产者一定要提高对本病的认知,深入了解该病的流行特点,做好综合防控措施。
1 猪流行性感冒病原体和流行特点
1.1 病原体
猪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为甲型流感病毒,包括H1N1、H3N2 均可引发该传染病,上述病毒除感染猪以外,对人类也有传染性。甲型流感病毒对于不同品种、性别以及生长阶段的生猪易感,温差大是导致猪流行性感冒疾病在猪群内暴发的主要诱因。猪流行性感冒无特定发病季节,但是在冬季和春季发病概率高,染病生猪以及携带甲型流感病毒生猪为传染源。隐性感染病猪以及染病康复的生猪,会长时间携带甲型流感病毒,成为健康生猪发病隐患[1]。
1.2 流行特点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猪流行性感冒致死率低,但是起病快、传染力强,治疗不及时导致大面积传播,极易引发地方性流行。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猪只与隐性感染猪只,康复后的猪只也会携带病毒,被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生猪,呼吸道黏膜将会大量分布甲型流感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通过呼吸道传播疾病。生猪被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之后,又会向外传播甲型流感病毒,只需要2~3 d,混养猪群会彻底感染病毒。本病各品种、性别以及各年龄段的生猪均易感,但以哺乳期的仔猪最为易感。生猪一年四季均可感染本病,但以寒冷的冬季更为多发。本病的传播途径较广,可通过飞沫和气溶胶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过的饲料和饮水等进行传播,健康猪只与隐性带毒猪和发病期的生猪直接接触也会发生感染。本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可达100%,但不发生继发性感染的患猪死亡率仅为1%以下。
2 临床症状
猪流行性感冒潜伏期在2~7 d,开始症状并不明显,但会出现群体性暴发,并且具有突发性,病情严重的病猪,体温达到40.0~41.5 ℃,精神状况不佳,无进食欲望,通常会横卧在地,自主活动量较小。染病生猪会出现眼部症状,眼结膜充血、畏惧光亮,眼睛不自觉流泪,眼角分泌物增多。染病的生猪在呼吸道症状有呼吸急促、咳嗽,部分染病生猪还会出现腹式呼吸,鼻腔中会流出黏液,出现明显的流涕现象,少数染病生猪会持续有肌肉和关节的疼痛,可发现染病生猪行走无力现象。急性发病的患猪病程较短,通常在潜伏期结束后的1 周之内可恢复。若在发病期间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则会转化为慢性症状,呼吸道症状仍会持续,同时会有持续的咳嗽以及消化不良,精神萎靡不振,出现渐进性消瘦,生产性能受到严重的影响。慢性症状可持续较长时间,有的可持续1 月以上,甚至更久,如果不采取积极的干预治疗,患猪很容易发生继发性感染或者混合性感染,最终死亡。妊娠母猪通过胎盘循环将病毒感染给宫内胎儿,将会引发流产和早产或者死胎等现象,母猪流产后会出现食欲废绝、昏睡等症状,并且母猪的体温会升高到41.5 ℃左右,染病母猪康复后极易产下死胎和弱仔。此外,感染本病后的母猪在配种之后非常容易发生返情的情况,极大地增加了母猪假妊娠的几率,并且导致母猪的产仔数下降。
3 病理剖检特点
剖检病死患猪可见,呼吸道系统的病变明显,在鼻腔、喉、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等处均可见到出血点,以及不同程度的水肿,同时还可见到有泡沫状的内容物存在。肺脏病变尤为明显,外观呈现紫红色,脏器的质地变得十分坚硬,淋巴结充血严重,并且肿大,还有部分坏死灶存在。脾脏出现明显肿大,在胃和肠道黏膜等处出现有卡他性炎症。
4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剖检病变分析,可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此后可采集患猪的分泌物和剖检的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或者使用诊断试剂盒等进行快速检测,可确诊本病。
5 预防猪流行性感冒综合措施
5.1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加强生猪饲养管理,在实际的生产养殖过程中,养殖者应严格按照不同生长阶段猪只的生理特点,采取适宜的温湿度、通风以及光照管理。在温差大的冬季以及春季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尽量让生猪圈舍环境参数不变,维持圈舍内温度稳定。当气温骤然下降以及遇阴雨大风天气,需要持续观察产房仔猪以及保育猪圈舍温度,避免仔猪和保育猪着凉,让其腹部维持有效温度。北方地区的生猪养殖场,可使用塑料膜覆盖在门窗上保温。另外,在饲养过程中还需注重饲料的质量问题,科学配比饲料,以保证生猪摄入的营养物质均衡全面,最好饲喂全价饲料,保证饲料蛋白、能量、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配比科学合理,同时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中药制剂、酸制剂以及酶制剂等促进生猪消化,提高猪群的免疫能力,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生几率。
5.2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猪粪污物堆积后,发酵作用会导致圈舍内甲烷、氨气以及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产生,需要及时清除粪便污物并通风换气可有效预防猪流行性感冒。天气晴朗中午时间段,可增加开门、开窗时间完成通风换气[2]。
生猪养殖场应采取全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出养殖场内,做好进出运输车辆的消毒工作,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场要严格按照隔离、消毒进度,层层消毒,佩戴好手套、帽子和工作服后才可进入生产区域内。同时,定期消毒圈舍可切断猪流行性感冒传染源,疫病流行期间,每日对生猪圈舍以及周围环境消毒1~2 次,带猪消毒1 次,使用喷雾和熏蒸消毒法,交替使用复方戊二醛、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以及聚维酮碘溶液等广谱化学消毒剂。熏蒸圈舍后,需要对猪舍进行通风换气。也可使用浓度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消毒1 次/d。
5.3 科学免疫接种
疫苗免疫选用成熟的H1N1 以及H3N2 亚型单价灭活疫苗,最佳接种季节在春末秋初,最常见接种方法为间隔一个月接种,接种两次完成接种过程。为提升接种后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接种疫苗前后10 d 在饮用水中加入免疫增强剂,常用免疫增强剂有黄芪多糖以及绿益态(含多种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益生菌等)。
5.4 提高猪群自身免疫力
在药物预防方面,冬春季节,饲料中加入0.4%复合多维和0.2% VC,每吨饮用水加入1 000 g 绿益态(含维生素、氨基酸和活菌等),可起到抵抗环境应激因素,改善肠道健康水平的作用。母猪生产前以及生产后一周,每吨饲料中加入1 000 g 复方阿莫西林以及1 000 g 绿益态,饮用水加入0.1% VC,缓解应激,实现预防猪流行性感冒目的。此外,养殖场还需对猪群进行定期驱虫,猪群感染寄生虫后会导致生猪的免疫能力降低,从而容易被猪流感病毒感染,定期驱虫也有利于提高生猪的自身免疫力。
6 猪流行性感冒治疗措施
猪流行性感冒无特效药,治疗期间做好染病生猪护理工作,采用对症药物持续治疗。发现有染病生猪后,进行紧急接种。有条件生猪养殖场,取得病毒株后分离,制成疫苗进行预防。发现感染猪流行性感冒疾病生猪后,使用2%~4%氢氧化钠溶液对养猪场地面进行消毒,饲料槽、水槽使用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浸泡消毒。猪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成年生猪每日喂食板蓝根汁40 g,仔猪用量减半,投喂1 次/d,连续投喂3 d 进行预防用药[3]。
当猪群全部染病后,中药治疗使用金银花、大青叶、柴胡、葛根、黄芩、木通、甘草、生姜以及板蓝根各25 g,研磨成粉拌在猪饲料中,也可将药粉用温水调开,连续服用2~3 d。西医治疗则根据病情对症用药,病情轻,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噻呋钠肌内注射,一周为一疗程即可痊愈。病情重酌情用药,体温升高的患猪可使用20 mL 的氨基比林注射液,进行肌内注射治疗。此外,对于患病猪只还可根据2 mg/kg·bw 的剂量肌内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进行抗感染治疗,给药2 次/d,连续用药3 d[4]。出现继发性感染常使用氟苯尼考、青霉素以及增效磺胺药物治疗。
7 结语
综上所述,猪流行性感冒是生猪养殖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但死亡率较低,生猪感染本病后的生产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养殖场需高度重视本病的防控工作,做好日常护理、消毒等工作,密切监测猪群健康状态,若出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以防止患猪发生继发性感染,造成更严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