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记忆视角下的村落庙会研究

2023-07-29何茜

歌海 2023年3期
关键词:西王仙姑庙会

何茜

[摘 要]庙会是村落社会生活中最大的一场集体狂欢性节日,庙会的周期性正是村落生活“日常”与“非常”两种交替节律的体现。依附在庙会走亲仪式中的神亲关系是山西乡土社会一种常见的存在,神亲关系的维系不仅依赖于村落间存在的地理位置、商贸往来,还要靠村际间的庙会交往、村落庙会传说。神亲关系对维护地方社会稳定、地域民众文化认同有重要意义。年复一年的庙会活动通过群体聚集的场景间接地激发民众的共同回忆,不断建构着村落间的集体记忆,同时,地域认同在集体记忆的作用下被进一步强化。村落间联合举办的庙会作为地方社会不同村落间共同的文化象征,对构建地方社会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版本一、二主要在两地民众中广泛流传,这两个版本中主要故事情节都是“女子因不满意自己的婚姻而痛苦流泪”、因“流泪”感化了“上天”而导致下雨。在民众的传说中没有时间,没有人物姓氏,只有两个简单的地名,就好像发生在不久前。版本三是地方文化爱好者通过搜集民间流传的各个版本编修而成,通过村史村志的方式传播,故事情节更加完善,人物有了具体姓氏,通过这个版本我们可以得知西王、苗峪两村落在几百年前就有商贸往来。同时,随着地方村史村志的修编,版本三在民众中逐渐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地位,在访谈中,村民们多次提出“去问王某某,因为他讲得清楚”。在过去靠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通过地方文化精英的书写被文本化并树立起了自己的权威地位,这本质上说明“权力话语”在集体记忆的塑造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同时,“三仙姑”有求必应,祈雨灵验的传说在方圆百里广为流传。近年来,有村民祈求儿子考上大学,如愿后前来还愿的,也有西王村全体36岁的男女青年捐款给姑姑唱戏的活动。对“三仙姑”的信仰从祈雨到升学求官再到祈求保佑平安,幾百年来,在不断演变中丰富和发展着,她的信众也从以苗峪、西王为中心的村落扩展到湾里、朝峰、东坡、通化、七郎庙、光华、东王、常村、东关、邓村、贾朱等周围十多个村落,从而形成一个围绕西王村和苗峪村的信仰圈。在民间,通过“三仙姑”传说的口耳相传,反复讲述,其信仰和禁忌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不断稳固着村民的信仰和禁忌。作为村落记忆的传说,是村落的口述史,以口耳相传、文字记录的方式为村落成员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基础,对“三仙姑”的记忆代代相传成为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仙姑”爱憎分明、扶弱济贫、惩恶扬善形象的塑造是民众对历史记忆的再加工,是民众朴素价值观的体现,有求必应、对抗干旱的超能力更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关于“三姑姑”祈雨灵验、求学升官灵验、保平安灵验等传说在几百年的流传中被不断地建构与重建,在不断的重现过程中或被增添、或被修改,不断改变着其存在的外在形式并建构起新的意义。

二、为农祈雨:村际神亲关系传承发展的内在动力

苗峪村位于豁都峪深处,据《道光太平县志》《光绪太平县志》记载,自明嘉靖十一年(1532)至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近三百年间该区域共发生大旱十九次,平均每一百年发生六次大旱(统计如下表)。

干旱在西王、苗峪一带频发,在传统农耕社会,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旱灾对于依靠农业生存的村落来说是致命的威胁。西王、苗峪两村落物产贫乏,过去主要靠发展农业为生,这就使得靠天吃饭、共同对抗自然灾害(干旱),向神灵“祈雨”,春祈秋报,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成为两个村落共同的需求,也是两个村落间村际神亲关系传承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当地,“三仙姑”又被称为“水母娘娘”,“两村都成立了民间民俗会,只要遇到旱情,两村民众都打着龙旗,舞者用柳枝编的大龙一条,小龙多条,人们头戴柳条帽,身着柳条衣,脚穿柳条鞋,敲锣打鼓,铁炮齐鸣,接送‘三姑姑”。“三仙姑”往往有求必应,在方圆数百里广为流传,听长者说,“多次把‘三姑姑从苗峪抬到西王村口或从西王村抬到苗峪村口,当时是晴空万里,顿时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哗哗而下,峪里的洪水一流多天,实在是太灵了”。村际联合共同对抗自然灾害、排解对旱灾的恐慌,有效地释放了面对旱灾的焦虑情绪,是民众面对苦难的一种生存策略、一种心理寄托,同时通过祈雨仪式增强了村际成员间的内部凝聚力,形成社会群体的共同记忆,这种记忆通过祈雨仪式又得到进一步加强与巩固。

三、走亲习俗:村落集体记忆形成的重要形式

农历正月初八,是西王村三仙姑庙会正日子,一大早,西王村100多人,十几辆汽车,组成一个“接亲”的队伍,每辆汽车都披红戴彩,每个人都身着红装或佩戴红围巾,在会首的组织下有秩序地前往苗峪村接上整装待发的新娘子“姑姑”(三姑姑娘家为西王村,所以西王村称呼“姑姑”;苗峪村是婆家,称呼“娘娘”,两村平常以“亲家”相称),之后回到西王村,在西王村举行隆重的仪式。参加这一仪式的不仅有老人、小孩,还有中年男女,他们全部都是36岁同龄人,这一天在西王村舞台举行庆典大会,有歌舞团进行文艺演出,“三仙姑”将被邀同村民们一同“观看演出”。演出完毕,“姑姑”塑像被安置在舞台旁边的圣母殿内,直到农历七月初十前几天(有时是六月农闲时),苗峪村村民到西王村迎回“娘娘”。苗峪村村民去迎“娘娘”时,西王村将会以“亲戚”款待,并陪同苗峪村村民将“姑姑”塑像送到苗峪村,回到苗峪村,苗峪村村民同样也会以“亲戚”款待之,之后会唱三天共计七场大戏。据民众回忆,每逢唱戏必下大雨,唱戏完毕,“姑姑”塑像被安置在苗峪村九江圣母殿内,之所以选择在七月初十这天,是因为七月初十是“三姑姑”的生日,直至第二年正月初八再被接走,周而复始。其中每年八月十五前几天,西王村村民都要去苗峪村接回“姑姑”,并在八月十五给“姑姑”唱戏七场,之后在西王圣母殿作短暂驻留,每年过年之前,因为当地有女子不能在娘家过年的说法,苗峪村村民都要前来再次迎回“娘娘”。

中国古代社会,女子出嫁后成为夫家成员,不能随便离开夫家。女子回娘家须由娘家人去接,住一段时间后,再由婆家人迎回来,这种古老的归宁习俗正是西王、苗峪两村落间走亲习俗产生的生活基础。这种“走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民众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民众日常生活中以血缘和姻缘为纽带的交往模式的一种投射,是民间结婚仪式的真实反映。记忆是实践的积累,走亲活动有助于唤起村落群体的集体记忆,同时通过参与这一仪式,村落成员增强了彼此间的凝聚力,新的记忆又被塑造,走亲仪式中人们身着红色衣裳,抬着披红挂彩的神像绕村,像是参加一场“神”与“神”之间的婚礼,世俗与神圣、“人”与“神”共处一个时空,给这一活动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参与仪式的表演者与观众共同置身于一个由走亲仪式形塑的新的意义世界里,从人到神全部身着红色衣裳,制造出一种不同于日常的强烈的喜庆感,男女老少在民间信仰的外衣下得以暂时突破日常的伦理约束,精神得以放松,这是“一种心理的解脱,一种心灵的松弛,一种压迫被移除的快感”,通过这样的走亲活动,被压抑的人性得到释放。

四、庙会:村落集体记忆的强化

庙会是以神诞日或神忌日为依托,围绕在庙周围而发生的全民性具有固定时间的周期性的祭祀行为。长久以来,庙会活动作为人们一种周期性生活形式一直处于延续状态,传统农业社会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单一,活动范围有限,村际间的联合庙会成为民众突破地域藩篱、调节生活、休闲娱乐的有效手段之一。历史上西王、苗峪两村落每年都有正月初八、七月初十、八月十五三次庙会活动,其中七月初十的庙会最为热闹,这一活动持续几百年不间断。农历七月初十是“三仙姑”的诞日,为给“三仙姑”祝寿,每年从这一天开始,苗峪村都要进行为期三至五天的庙会活动,在此期间有七场大戏,届时,庙东侧的大广场上各路商贩云集,人山人海,上至地方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来参加,鑼鼓喧天,戏声悠远,小孩、老人、年轻人,前来看戏的人络绎不绝,苗峪坤元神宫殿的香火更是不断。“鸣炮的、烧香的、磕头的、献花的、敬果的、捐款的成群结队,香火十分旺盛。”

近些年,两个村落间的庙会活动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以苗峪古庙为核心,不断辐射到附近苗峪、东坡、湾里、通化、朝峰、七郎庙、光华等十多个村落,更有不少民众开车从西王、古城、襄汾、临汾前来观看,庙会活动使得村落间得以打破地域的局限,体现出极强的全民参与性与空间开放性。这一活动不断扩大的趋势不仅仅体现在庙会的规模上,在重修庙宇的碑刻上也得到印证,且对这一现象做了合理“合法”的表述。在西王村1995年《重修圣母庙碑记》中这样表述重修圣母庙的缘由:“原圣母殿毁于‘文革,为了继承传统文化遗产,进一步发展我村与苗峪人民的传统友谊关系。”在这里关于圣母庙的供奉者(信众)只提到西王、苗峪两个村落,在修庙捐款名单中也只有两个村落的信众。而在2001年苗峪村《重修舞台新建圣母殿碑记》中则这样表述:“苗峪桥古庙位于鄂邑之东,豁都峪之内,历史悠久,国之瑰宝,古系前后苗峪东坡湾里通化五村共有。”修复捐款名单中出现了除西王、苗峪两个村落外的其他村落的民众。传统的庙会活动打破了村落间的地域限制与生活隔离,为地方民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往空间,从而满足了人们对自身生活圈以外“他者”生活的好奇与交往需求。“三仙姑”信仰及庙会使西王、苗峪及附近村落得以凝聚在一起,通过共同捐款重修庙宇、协调组织举办庙会活动,密切村落间的联系,加强了村落间的互动,有利于区域地方的和谐稳定,同时也推动了对地方文化的保护。

与过去单纯的祈雨酬神唱戏不同,时下的庙会活动更多是为了娱人,不再是宗教集会,而是一场集市贸易活动。每年开庙之时,各路商贩云集,各类物资无所不有。过去物资紧缺、交通不便,传统的庙会在很长一段时期是村落民众进行日常生活物资交流、实现货品流通和购物消费的重要场所。庙会活动一方面是平日单调生活和辛苦劳作的调节器,另一方面“也是平日传统礼教束缚下人们被压抑心理的调节器”,生活在困顿中的人们内心的苦闷情绪借由庙会得以排解,庙会使得人们得以“打碎日常生活中各种身份地位的人为界限,使不同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欢庆”,实现精神上的愉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不仅是底层社会民众的一场精神盛宴,更是一场民众得以脱离日常生活的集体狂欢。西王、苗峪两村落每年通过正月初八、七月初十、八月十五这三个固定的时间节点,利用神灵间的姻缘关系建构两个村落间的“亲属”关系,使得两村落间保持日常生活的沟通与交流,“使个体聚集起来,加深个体之间的关系,使彼此更加亲密”,将地方传说与走亲仪式结合,“能够唤醒与强化民众共同的历史记忆,从而推动民众认同的形成与地方文化的建构”。两个村落间通过这种年复一年的模式重复和内容重复强化着人们的共同记忆,并在这样的记忆强化下完成对村落地域文化的认同。

结语

西王、苗峪两村落间年复一年的“走亲”仪式和一年三次周期性的庙会活动不断强化着苗峪、西王等村落间的地域认同和文化建构,传达着地方民众的生存智慧与文化逻辑,使隶属于两个不同行政区划的村落能利用“走亲”形式缔结的村际神亲关系和以“三姑姑”传说、信仰为核心所形成的信仰圈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同时,以“三姑姑”传说和信仰为核心所形成的信仰圈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文化认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传统农耕社会血缘关系、宗族势力日渐式微,这对构建地方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社会治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灌溉、人工降雨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对抗自然灾害(干旱)已然不再是两个村落间的核心诉求,传统的祭献仪式性质被人民群众新的心理诉求所取代,使得“走亲”仪式得以几百年如一日不断地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西王仙姑庙会
西王特钢1#高炉焖炉快速恢复生产实践
何仙姑避嫌
元宵节,逛庙会
小二黑结婚(节选)
西王,玉米铺就的“金色大道”
西王食品陷百亿互保危机
丰都庙会
宝顶架香庙会
洋庙会写趣
还她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