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策略
2023-07-29福建省南安市金田小学高秋香
■福建省南安市金田小学 高秋香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还要关注学生是否具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现阶段的教学需要由过去关注学生回答问题转变为关注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有计划、有策略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采用以问导学的方式,把握每一个教学细节,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提升。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够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借助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并在积极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设置情境问题,激发学生数学探究兴趣
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能够在教师提出的情境问题中得到提升,同时有助于教师调整课堂教学氛围与节奏。情景问题驱动主要是指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借助图片、视频、故事等媒介,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并在该情境中提出相应的问题。情境问题驱动不仅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具有趣味性与探究性于一体的课堂学习氛围,还能够使学生真正参与问题解决过程,在自主探究问题答案、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与教师积极交流中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为学生设置情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热情。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较强引导性与启发性的问题。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以下情境:学校需要给一间美术教室重新粉刷颜色,工人师傅们一个小时能够粉刷整个美术教室的1/5,那么工人们工作3 个小时可以粉刷美术教室面积的几分之几呢?经过1/3 小时,工人师傅们又可以粉刷美术教室面积的几分之几呢?针对以上两个情境问题,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求解答案,要求学生能够对每一个问题都列出式子并给出列式依据。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设备或游戏活动等方式,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吸收和内化数学知识,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情境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问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与发展。
二、设置生本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出生本问题。所谓生本问题,就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想法和学习时的表现等所提出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更具有启发性,学生在解决生本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教师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新课教学任务。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设置生本问题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已经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本问题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行驶速度中的复合单位,借助一辆每小时行驶50 千米的火车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从该情境中总结能够获得的信息。学生能够快速回答出从题目中能够得知这辆火车的速度为每小时50 千米。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向学生展示“每小时50 千米”可以写作“50km/h”,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复合单位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以下数学例题:飞机10min 能够行驶150km,自行车5h 能够行驶60km,那么飞机与自行车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呢?不少学生在面对这一数学题目时能够快速列出算式,得出“飞机的飞行速度为150÷10=15,自行车的行驶速度为60÷5=12”的结论。此时,教师不用急着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飞机与自行车每小时行驶速度的结果,并将结果与现实生活进行比较,大部分学生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如果只是用数字表示行驶速度是不全面的,应该在计算结果的后面加上时间单位进行区分,如飞机的行驶速度为15km/min,自行车的行驶速度为12km/h,这种表示速度的方式才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物体运动速度上的差别”。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借助这部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速度单位与之前所学习的其他单位之间的区别,使学生在思考和探讨的过程中形成对“速度、时间和路程”这部分内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三、设置基础问题,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后,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基础问题的方式,为学生设计难度适宜的数学问题,或者与例题相似的问题,使学生在回答这类基础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初步运用,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在为学生设计基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梯度地提升问题的难度,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在设置以下基础问题:半径为4cm 的圆的周长是多少?直径为6cm 的圆的周长是多少?对学生而言,这两个问题十分基础,能够快速得出问题的最终答案。借助这两个基础性的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圆的周长公式的巩固和记忆,还能够在以后解答此类问题时有意识地区分题干所给出的计算信息是圆的直径还是圆的半径。在学生解答以上两个问题后,针对部分学生列出计算公式比较慢的情况,教师可以再为学生设计两个相似的问题,当全班所有学生都能快速回答出问题后,再提高问题的难度。教师接下来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小明借助卷尺量取家里圆形餐桌的周长,量得的数据为4.71m,那么如何求得圆形餐桌的直径呢?这一数学问题看似比较有难度,但是在前两个基础问题的铺垫下,学生能够快速找到解答问题的思路,进而列出算式得到问题的答案。总之,通过设计基础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数学知识,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形成深刻印象,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设置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生活问题由于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因此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数学知识本身就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借助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生活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设置生活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巧妙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从而内化吸收数学知识,使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例如,在带领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时,教师可以积极挖掘数学教材及课外资源中的生活元素,使数学应用题充满浓厚的生活色彩,引导学生在积极探究的过程中感知其中的因果关系。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数学应用题时,可以通过设置生活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问题:小明的爸爸需要去外地出差,他需要先乘坐汽车到达机场,再乘坐飞机前往出差目的地。已知:小明的爸爸从家前往机场需要行驶的路程为280km,汽车行驶速度为70km/h。请问:如果小明的爸爸早上9 点从家里出发,那么他是否能赶上13 点的飞机呢?学生在这个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问题中积极尝试解答,有的学生表示280÷70=4(小时),小明的爸爸刚好能够赶上13 点的飞机。也有的学生表示,到达机场后还需要值机、过安检等,小明的爸爸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因此无法赶上13 点的飞机。
通过设置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数学应用题,学生不仅学会了运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观察生活,还能够运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去思考与运用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融合。总之,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要融入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元素,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并运用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以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掌握与数学思维的有效形成。
五、设置探究问题,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中设置问题的方式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数学课堂也将充满趣味性,有助于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设置问题时需要结合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使问题具有拓展性和探究性,以促进课堂整体教学效率在问题引导下得到提升,使学生在积极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探究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首先,教师需要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课堂教学时的核心问题,即等底等高圆锥体与圆柱体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完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探究。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等底等高”这一元素后,可以带领学生借助比较的方式了解“等底等高”的本质内涵,组织学生通过测量等底等高圆锥体容器与圆柱体容器所盛水体积的方式,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最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你还记得过去学过的有关计算图形体积的公式吗?你觉得计算圆锥体体积的公式与之前所学的哪些公式比较相似?借助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否能够完成对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呢?学生的思维在教师设计的阶梯性的探究问题中得到发散,进而在不断探究问题答案中实现逻辑顺序及认知规律的提升,不仅帮助学生构建了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而且优化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六、设置反思问题,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完成阶段性的课堂教学任务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对教材中的例题及练习题进行重新分析,反思与巩固所学知识,保证学生在结束课堂知识学习后能够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问题反思意识,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具有较强反思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记忆。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简易方程”这部分内容时,在完成基础知识“方程的意义”教学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反思性的问题:方程是什么?式子62+13=75、x+2 >12、y+3、3x-2=28、2(a+1)=12 中,哪些式子不是方程,为什么?完成课后练习题时,哪些题目计算错误?再次计算是否能够做对?在以上反思性问题中,学生先对方程的定义进行了初步回忆,并在此基础上加深了对方程定义的理解,找出自己的错题并分析错因,完成对错题的重新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自然地进行学习反思,为数学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学科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体系,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需要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重视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借助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使学生在高效率的数学学习课堂中实现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