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人才专业化、内容创新化与产业协同发展
——中国(佛山)大湾区影视产业论坛综述
2023-07-28张琦田洋
张 琦 田 洋
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湾区影视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建设路径,2023年3月18日,由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广东财经大学、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澳门科技大学、广东省本科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佛山)大湾区影视产业论坛”在广东佛山顺利举行。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张国涛,著名影视制片人、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总经济师张谦,倍视传媒副总裁、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谢宁等嘉宾做主旨发言。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地区的百余位高校师生和珠江电影集团等60余家影视企业负责人、制片人以及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佛山市电影行业协会、香港电影后期专业人员协会等行业组织的200余位嘉宾参会交流。
论坛以“影视产业创新发展与人才建设”为主题,针对影视产业人才培养、湾区影视题材创作与区域形象传播、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影视文化研究与创新等议题展开讨论。总体来看,论坛研讨成果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建设要把握规律,寻求创新。影视人才培养既要遵循其实践性、艺术性的一般规律,明确人才定位,同时也要积极呼应现代产业发展对复合型高水平人才和精细化专业人才的分类需求,以“校政行企”协同育人创新模式推动青年影视人才顺利成长。二是内容建设要深挖大湾区特色,凝练其气质。一方面,在岭南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目标指引下,孕育富有年轻化时代性的影像表达;另一方面,紧握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发展、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价值,凸显开放、进取、亲民、包容的精神内核在粤港澳大湾区故事中的多元立体呈现。三是产业发展要协同共促,在区域协同、资源协同、产业协同、主体协同等多方面发力,创造差异与主动融合并举,推动形成高效、集约又灵活驱动的产业共同体。
一、影视人才培养:专业性复合型并举,校政行企协同育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与会专家就当前影视人才的特点、人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创新路径等方面发表观点。
图1 . 2022年80后导演票房过亿影片(来自尹鸿演讲《高质量人才-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在主题演讲《高质量人才-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发展具有优势,人才就是将优势转化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首先,他援引数据指出,2022年票房过亿元的29部影片中,80后导演16位,占了半数以上;2023年春节档票房前五的影片,除张艺谋导演的《满江红》之外,全部出自70、80后导演之手。同时,除了平台公司以外,当前国内最有活力的影视制作公司全部是以青年电影创作者为中心而成立的。70后、80后、甚至90后导演正逐渐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中流砥柱。其次,对于“人才”的定义,尹鸿教授认为天赋和热情最为核心,天赋决定了对影像视听的艺术感受,热情则是在至暗时刻支撑他们走过来的精神力量。影视人才应具有“创新、观察、学习、专注”四个共同特点。这四者相互关联,彼此支撑。具体来说,一是青年创作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应‘识万种人’”,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以此找到反映生活的方法。也只有这种长期和敏锐的观察,他们才能够去理解观众的痛点、难点和爆点,找到稀缺性;二是他们要有与时俱进、深入细化的学习习惯,保有不断学习的自觉性和热情;三是对某一领域的长期深耕,在专业性专项性上独具特色,才能找到创作出路。综合以上才能真正做到创新。此外,尹鸿教授也提到,影视人才培养和使用是一个连贯行为,需要学校和行业、企业达成共识,才能构成一个完好的人才生态。
倍视传媒副总裁、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谢宁认为,电影实际上是人才密集型的工业,需要各种门类的人才以满足这个复杂工业体系的需求。“然而,中国影视数字制作工业化的最大瓶颈是产业化人才的结构性断层。”他认为,其中一大原因是商业机构和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由于影视数字制作工业正在迎来“全产业链上云”“虚拟实时制作”“电影科技降维应用于元宇宙消费场景”等变革,这些影视数字制作科技新趋势,都需要高强度复合型的人才正规军。他们应该是懂流程的产业制作艺术家,是具备“艺术+技术+服务”的跨界人才,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也是国际化的双语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多层次、全专业覆盖;跨学科协同,跨界破圈合作;产学研一体化与实战化,多措并举。
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院长贾毅指出,产业学院的建立就是为了培养能够和产业对接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它是由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积极探索并提出了“产教融合、产创融合和产研融合”的办学理念。产教融合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与产业对接融合,“专业学习”与“专业应用”一体化,“完成作业”与“完成工作”一体化;产创融合是指以校企云端对接和校企互设基地的方式,将“实验室”变为“工作室”,将“大学校园”变为“产业园区”,参与创作生产一线产品,一方面将校内策划的产品推向市场,另一方面也因应产业需求完成校外的社会服务项目;产研融合主要指师生深入产业、解读产业、探索产业,将科产教一体化,共同攻克影视产业领域难题,以研促产,以研促学。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田秋生高度认同产业学院在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脱节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一是应用型教师的缺失;二是实践类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而产业学院这种1+1+1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代表着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即产学研三者的有机结合。
深圳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王婷认为,未来影视行业的发展是艺术和科技的融合,因此从人才培养上也应大力扶持能够融合发展的相关专业。此外,她提出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影视人才的“微专业”培养模式,即在现有专业和学生的基础上,与一线企业联手,共同培育人才。
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助理院长张林明充分认同电影是科技与艺术的交流,同时也指出电影产业是一个大的教学体系,在技术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影像已经可以用电脑来完成生产,电影人才的培养更具有跨学科性质。除了技术之外,管理、投融资、法律、文学、数学都是电影艺术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综上所述,人才是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已成为共识,在积极推动中国影视工业化发展的当下,真正的工业化有赖于整个电影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一方面要遵循影视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艺术性规律,另一方面更需要以工业化思维明确人才定位,以专业性、规范性为人才培养标准,利用艺术与技术、艺术与产业多学科融合共建,同时充分发挥校政行企多主体联合培养优势,才能真正构建良好的影视人才生态。
二、“湾区”题材创作:资源丰富内蕴深刻,打造共通文化符号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影视题材创作与区域形象传播,与会专家从题材内容的历史发展、时代表达、多元主题、精神内涵等方面展开讨论。
尹鸿教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区域,但更是一种资源整合方式,其电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整合。一是题材资源的整合。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资源丰富,应该建立影视题材库,融合广东在近代史上独特的背景,挖掘真实故事,结合地方资源进行培育,只有把“湾区”故事讲成了中国故事,把中国故事讲成了世界故事,才是优秀“湾区”题材电影。二是产业资源的整合。他认为,影视行业是一个规模经济行业,广东需要建立资源整合平台来应对当前力量分散的问题。尤其对于一部头部电影来讲,需要几家甚至几十家公司各自提供优势资源来共同出品,包括题材资源、区域资源、宣发资源等,这样才能协同发力,做出有影响力的作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电影核心价值的问题。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影承载着走向海外华人、展现中国力量的使命,目前在主题选择以及相应的运作上、质量上都达到了相当的标准。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就是典型案例,其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现粤剧、粤曲之美,将本地题材以及文化资源成功转化为最大限度地符合当下受众审美需求的文化产品。未来湾区电影在多样性基础上应更重视精品化创作,打造一批兼具粤港澳区域特征和文化特性又能面向全国以至全世界传播的题材和类型。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就“南派电影”展开进一步的讨论。首先,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南派电影,本身就具有视觉图像意义上的优势,岭南文化中的动作体系,包括功夫和舞狮等,都是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重要图像符号,这样的符号体系具有国际的识别性。其次,南派电影当中的“民间气质”和“开放气质”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土地独特的基因。所谓“民间气质”,是一种聚焦小人物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叙事,与传统中国电影的家国情怀不同,它为故事讲述、人物塑造带来一种亲切感和力量感;而“开放气质”则指的是不被时代话语所约束、具有超越时代的一种气质,在改革开放以及近现代史时期的广东故事和人物身上多有呈现。这两种气质相得益彰,是粤港澳大湾区影视题材故事开发中不容忽视的一种自觉意识。
国家一级影视编辑祁海也提出了地域概念实则体现的是地域精神的观点。他认为,在南派电影中,不论内容是否写广东、写粤港澳大湾区,其内核展现的都是广东人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性格品质。
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副会长黄昌宁指出,区域特色需要影视从业者长期、专注的耕耘,建立并保持文化自信。广东文化包容而多样,对于影视题材来讲,可挖掘的内容多,但表达方式有待创新。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院长李学武认为,影视创作中的区域形象传播,并非仅仅是影视取景地的物理性存在,而更要看其如何参与影视作品的叙事,这其中往往更多的是视觉和内心情感的结合。粤港澳大湾区题材的电影首先需要提炼区域内各个城市所具有的独特气质。
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在影视创作中应该是一个立足地域而超越地域的概念。在内容题材上,一方面是对岭南传统文化比如功夫、粤剧等特色文化的创新性展现,构建标识性文化符号体系,另一方面是对改革开放以及近现代史时期这片土地上的真实故事真实人物的挖掘和影像化艺术化的重塑。但更重要的是,在核心价值上,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中凝结的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和平民气质、生活气息,是超越时空保有并应持续探索不断创新的根本。
三、影视产业发展:产品逻辑精品意识,差异共生协同联动
佛山正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关于大湾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会专家从整体理念到具体策略、从国家战略到区域特色、从经验梳理到创新路径、从核心产业到新兴领域,提出深度思考。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创新发展提出“和合共生 动美天下”的思路。一方面,和合共生,作为一种创新理念,首先是一种创意文化的空间战略,需要以中国智慧来面对,更重要的是将其作为一种影视产业的全面关系战略,可以在全球平台推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创意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尤其是中国影视产业板块的核心增长区域,有着良好的资源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其锤炼发展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靠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结构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从多点到多轴,渐进扩散、动态持续、相互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和平共处、共利共荣、共达共富以及在内容生产方面的尊重生命和滋润心灵,这种建立在和合学基础之上的中国智慧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发展非常重要。同时,通过网络化到全球化的脉络,形成影视产业的立体结构网络态势和全球平台,达到一种共生,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影与京沪浙的电影以及东亚南亚的电影和全球电影能够融合为一体。另一方面,动美天下,作为一种具体策略。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从内容来说,应该是以“动”为中心,即动作电影和动漫电影,并且两者之间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某种互相对话和良性运作的机制,例如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从而构建起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动作与动漫、动态与动力交相呼应发展的一个典型格局。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张国涛在主题演讲中通过数据展示了中国影视产业二十年发展的斐然成就,并理清其经验与道路。他提到,2001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是中国影视产业化改革的起点,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影视产业化发展的发令枪。政策的确立推动了中国影视产业尤其是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目前中国电影是全球仅次于美国好莱坞的第二大世界电影市场,城市院线荧幕数量、观影人次均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作品数量稳居世界前三,电影工业化体系日益完善。他将中国影视产业二十年发展的经验总结为“以人民为中心,引导产业坚守社会效益;政策引导先行,推动产业提升造血能力;体制优化改革,提升民营经济主体地位;形成多元化动力模式,动态调节供需关系;探索中国特色创作模式,融合主流与资本诉求”等五个方面。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张国涛教授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精品化路径,以作品为核心,创作经典、传承经典;二是特色化路径,要有差异化的定位;三是工业化路径,工业化路径意味着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每个环节每个工种分工协作提高效率;四是集约化路径,影视是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为防范风险、控制成本、提升效率,高度集约化的产业基地是不二选择;五是国际化路径,探索中外合拍、国际合作、影视节展、港澳题材创作等多元途径,推进大湾区影视产业在高水平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著名制片人、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总经济师张谦结合自己参与创作的《士兵突击》《战狼》《幸福像花儿一样》等优秀作品,从政策导向、艺术创新、市场需求、观众期待四个方面阐述了优秀影视作品的标准。他认为,由于影视行业的资金投入大,风险大,必须了解政策需求,把握政治导向;在此基础上,避免老瓶装老酒的固定思路,而要通过新瓶装老酒、新瓶装新酒、老瓶装新酒等艺术创新方式保持影视行业的生命力;同时,要确立影视剧的产品思维,满足市场诉求、找到卖点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最后,就是满足观众的期待感,在制作阶段要有领先意识,要比观众超前。同时,张谦也特别提到从制片人的角度考量一个影视项目的“五子登科”法则,即“好本子、好班子、有票子、对路子、靠脑子”才能最终出一部好片子,形象生动地表明了剧本、创作班底、经济支撑、投放路径以及综合考量等因素的缺一不可。
图2 .2000-2022年中国电影票房年度统计(来自张国涛演讲《中国影视产业二十年:经验与启示》)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产业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原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高福安教授从文化产业与影视产业的关系展开。他认为,文化产业的经济效应与文化效应越来越凸显,而影视产业在文化产业当中起引领作用,因为影视产业影响力大、需要的产业链长。但我国目前的电影产业链并未形成,收益主要集中在票房,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无形资产增值部分还有待开发。因此他建议,以文化产业的手法和思维来发展影视产业,要做真正有内容、有商业价值、能够交易、自带粉丝的IP,电影公司要逐渐转化成为文化产业集团。
清华大学研究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产业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司若从题材独特性、资源的联动、产业的拓展三方面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发展建言。首先她提到,岭南文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有非常强的文化独特性,《雄狮少年》《狂飙》等包含粤港澳大湾区元素的作品不仅引起了圈内人的关注,也已经成功破圈,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极大的社会影响力。这样的作品在传播上,尤其是海外传播中,会有文化上的便利性,易于引发亲近感;二是资源联动,要充分挖掘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的多样化资源,如金融资源、制作资源、人才资源、外景拍摄资源等,并将资源联动,发挥更大作用;三是立足于影视产业进行拓展,发挥广东传统的新闻行业、自媒体优势,以影视产业作为引擎,开发更大的价值与资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俊从国际传播视角指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发力的方向。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标识度在国际传播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其中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精准传播,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东亚和东南亚的覆盖力,再逐渐辐射成为“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影视中心,再到欧洲,到美洲;二是战略传播,明确顶层设计思路,也需要科技、宣传、艺术、文化、经济、传播、监管等各个部门的合力;三是数据调研,通过问卷调研和数据抓取等方式,明确海外观众的喜好和诉求,有的放矢服务创作;四是叙事共情,对外传播的作品应强调低语态、共情化,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共同价值。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秘书长张鹂认为扎实的工业化体系基础、不断增强的高校人才培养梯队建设以及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都为大湾区影视产业未来的优质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代电影》编辑林锦爔立足产业视角,提出“规定动作保质量、自选动作强特色”的总体思路,从数字化创新技术应用、文旅产业融合跨界等方面为大湾区影视产业发展提出具体方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进程中中国影视高质量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组,也从浙江、青岛等地电影产业的经验梳理和深入研究中,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提出内容差异化、管理智能化、传播全球化等发展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影视产业在20年的快速发展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影视产业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中国影视工业化体系不断完善的进程中,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要着力调动各方资源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城市的现有优势和未来潜力,形成差异化发展与互补合作共进的积极态势;另一方面,要以产品化思维、精品化意识、品牌化运作来打造符合产业发展逻辑的优秀影视作品,凸显粤港澳大湾区在对外传播、文化融合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结语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影视产业,在粤港澳地区一直以来都有深厚的传统,也有辉煌的成绩。当前,在“国家文化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引领下,以“协同”为核心思想,以“粤港澳影视产业协同提速发展”为中心任务,以推动香港、澳门地区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长期目标,以专业化、复合型影视人才培养为长足驱动,挖掘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特性,打造具有国际标识度的影视文化符号,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在技术创新、经济支撑、产业积淀等方面的优势,构建不断完善的影视工业体系,形成人才、内容与产业融合共生、协同发展的生态格局,才能真正发挥影视产业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作用,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