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剧进化论
2023-07-28杜迈南
杜迈南
暑期来临,荧屏刮起青春风。由张一山、关晓彤、范丞丞主演的《曾少年》正在CCTV-8电视剧频道热播,腾讯视频、爱奇艺同步播出;6月29日,由郭京飞、任敏、王源等主演的《追光的日子》登陆CCTV-1综合频道,优酷同步播出;由竹己经典IP改编的两部青春校园剧《当我飞奔向你》《偷偷藏不住》也于6月先后在优酷上线。这些剧集或引发热议,或赢得口碑,以鲜活清新的青春语态和昂扬向上的创新姿态,真诚书写社会现实,热忱描绘新时代、新青年、新气象,努力突破圈层壁垒,抵达更为多元的受众。
回顾国产青春校园剧30余年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不哭》《将爱情进行到底》,到后来的《匆匆那年》《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风犬少年的天空》,再到今年播出的《曾少年之小时候》《追光的日子》《当我飞奔向你》《偷偷藏不住》,青春校园剧不断打破固有创作范式,迭代升级,呈现类型多元、元素杂糅、观照现实的发展态势。
降本增效 口碑上升
狭义的青春校园剧,主要关注年轻人在校园中的成长过程;广义的青春校园剧则超越了对校园生活的展现,关注更为广泛的主题,如家庭、成长、梦想、社会问题等,有时也会与都市剧、悬疑剧等类型杂糅。本文讨论对象为广义青春校园剧。
在青春校园剧的演变过程中,主流网络视听平台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爱奇艺发力较早,代表作有《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独家记忆》《同学两亿岁》《我在未来等你》《东北插班生》《天才基本法》《一闪一闪亮星星》等。腾讯视频在青春校园剧领域持续探索,《忽而今夏》《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人不彪悍枉少年》《快把我哥带走》等剧均收获不俗口碑。7月21日,由周奇、李明德等主演的《我和我爸的十七岁》上线播出。该剧以“互换身体”为切入点,讲述一对父子变哥们儿,在校园生活中携手共进的故事。芒果TV一直将青春题材作为网络剧布局重点,曾推出《时光与你都很甜》《谢谢让我遇见你》《以家人之名》《少年派2》等剧。下半年待播青春校园剧还有改编自栖见同名小说的《白日梦我》,剧集讲述林语惊在大学重逢高中同桌沈倦,帮助他走出阴霾重回人生赛场的故事。优酷持续发力青春校园剧,继《点燃我,温暖你》去年年底以“黑马”之姿成功出圈后,今年暑期又有《追光的日子》《当我飞奔向你》《偷偷藏不住》三部剧集扎堆开播,后续预计还有《鸣龙少年》《难哄》《要久久爱》《别对我动心》等剧上线。此外,B站2020年推出了首部自制青春校园剧《风犬少年的天空》,豆瓣评分8.0分。
去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十四 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加快推进中国电视剧高质量发展,建设电视剧强国指明方向。《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电视剧要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繁荣创作生产,扩大精品供给,全面提质增效,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电视剧。”在行业“降本增效”背景下,青春校园剧进入“提质减量”新周期。
2023年行程过半,已播作品中,由王雷、劉畅执导的《曾少年之小时候》豆瓣评分8.4,《追光的日子》豆瓣评分8.1,《当我飞奔向你》豆瓣评分7.6,《偷偷藏不住》热度颇高,上线前就有近500万人预约,上线后30小时热度破万,目前已被Netflix买下海外版权。
拓展叙事格局与精神内涵
“提质减量”背景下,青春校园剧不断拓展题材边界,内容愈发多元。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认为,当下青春故事的创作类型与发展趋势多姿多态、正向多样。阳光向上、充满浪漫暖意的青春叙事是主流、主调。近年来随着政策导向和行业趋势的变化,以现实主义创作为核心的“现实青春剧”不断涌现,用更宏阔的视野来观照校园生活。比如,前些年聚焦青少年教育与成长主题的《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等“小系列”电视剧,给观众带来清新生动的审美感受,也表达了创作者对教育焦虑的体察与思考。去年热播的《大考》有着相近的表现主题,同时融入疫情防护、医疗队援鄂、电信通信基站建设、高考前夜洪水来袭等救灾抢险情节,突破了“小”系列偏重家庭教育与代际冲突的局限;在表现人群上,《大考》聚焦县中学教育,所展示的教育生态更广阔、更具典型性,剧中多位师者形象也深化了作品的精神蕴涵。正在热播的《追光的日子》不仅将视角投向高考备战,还在此基础上,以高三学生为管窥之口,深入这一群体的内心及其背后家庭故事,讲述人情百态,烟火气十足。
在总体强调生活实感的同时,一些青春校园剧以奇幻穿越的创意,带来全新观剧体验。例如,《天才基本法》《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一闪一闪亮星星》等剧有着现实主义内核,同时以多重叙事时空的创作呈现,突破了青春校园剧的常态模式。戴清认为,叙事视角、叙事策略的探索和更新,拓展了国产青春校园剧的叙事格局与精神内涵,或将成为未来一大创作趋势。不过,多重叙事时空的艺术尝试与探索亦存在自身局限性,“如奇幻故事缺少与现实的勾连、时空转换中逻辑不够自洽等,此外,摹仿、跟风及低水平重复等问题,也可能导致这一艺术形式过快陷入发展瓶颈,需要创作者提高警惕,保持艺术创造力,推动国产剧集高质量发展。”
此外,“青春残酷物语”也是当下青春校园题材类型之一。戴清表示,由日本导演大岛渚执导的《青春残酷物语》1960年上映,影片将年轻人的叛逆与迷惘表现得沉重而深刻,片名也因此成为同类或相近电影、电视剧作品的集体命名。该类创作尽管在艺术形式上不断创新,但对残酷青春的观照始终是其主要命题,“国产网络剧如《隐秘的角落》《胆小鬼》等都带有这一特色,悬疑元素的融入使作品更具戏剧张力,作品直面青春成长中的苦痛,剖析源自社会、学校、家庭的挤压与人性的复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春校园剧拉大时间和空间跨度,不仅关注传统的爱情线,还着重描绘角色的梦想与成长,催生大量“青春+”作品涌现。以“青春+竞技”为例,已经播出的《冰糖炖雪梨》《炽道》《不就是拔河么》《热血狂篮》《热血高校》《极速青春》《甜蜜暴击》涵盖滑冰、跳高、拔河、篮球、柔道、赛车、拳击等竞技领域,下半年即将播出的《女排天团》聚焦高校排球竞技。戴清预测,未来“青春+”趋势将更为明显,青春校园剧将杂糅更多类型元素,展现更加丰富多元的校园生活。
IP改编为主
已播热门青春校园剧多为IP改编。例如,《夏至未至》《我们的16岁》《悲伤逆流成河》改编自郭敬明小说;《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暗恋橘生淮南》改编自八月长安作品……今年开播的青春校园剧中,只有《追光的日子》是原创剧本,《曾少年之小时候》《曾少年》根据作家九夜茴所著小说《曾少年》改编,《当我飞奔向你》《偷偷藏不住》改编自晋江人气作者竹已的作品。待播的《今天的她也是如此可爱》改自同名漫画。
《点燃我,温暖你》制片人罗媛元表示,她在选择青春校园题材剧本时,更倾向于IP改编,“这么说可能对创作者不太友好,但现实情况就是——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成熟度高的原创剧本了,尤其在现代言情这一赛道里。”罗媛元认为,IP改编最重要的并非流量,而是小说文本经过市场验证,能够更精准、更超前地判断受众的倾向性。在此基础上,如何利用IP更为关键,“从一个IP中找到被验证的极致长板,也从反馈中知道受众希望在改编中改善的部分,通常IP提前内容生产3—5年时间,这也是给剧集面对市场的提前量。在现代言情和古装题材中,‘IP越大越好的创作逻辑尤为明显。但IP储备要分类分众,需充分考虑可转化的空间与价值,而非简单粗暴地圈地囤积、原样照搬。创作者要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进行合理化的影视开发。”
哇唧唧哇制片人张君波表示,在选择IP时,比起网络热度,团队更看中故事内核能否引发观众共情,“《偷偷藏不住》的版权是我在晋江上发现的,当时原著尚未完结,数据也没有现在这么现象级。但作者写得很细腻,故事情节不浮夸,女主角的暗恋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和代入感。”
“市面上的青春校园剧,超过九成都是IP改编。”青年编剧云中南枫操刀过《你有时光我有你》《恋而亦夏》等青春校园剧的原创剧本。她表示,在商业层面上,IP改编项目往往“未播先火”,更受制片人和资方青睐。“但原创的人设和故事走向完全由编剧掌控,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因为外界因素发生改变,对编剧来说可控性更大。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受众,没有一个作品能够取悦所有人。要想在青春校园领域中推出原创故事并取得成功,需遵循市场规律,创作者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创作能力。”
主创阵容年轻化
青春校园剧持续受到观众喜爱和关注,也带火了许多演艺新星。从刘昊然、谭松韵到白敬亭、张超;从李兰迪、张新成到胡一天、沈月;再到最近大火的陈哲远、周翊然,这些演员以青涩靓丽的面貌登台,凭借青春校园剧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
罗媛元表示,考虑到校园戏的特殊性,起用新人演员很常见,“相较于高人气和高颜值,主演的少年感、与角色的适配度更重要。”影视化的过程不是1∶1复制,演员需要调动与角色最契合的部分,在熟悉剧情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自己与角色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以《点燃我,温暖你》为例,自带文艺气质的张婧仪看起来非常乖巧,但她骨子里的倔强、独立与女主角朱韵十分契合。
《偷偷藏不住》制片人周照中透露,劇中男二桑延选定由马伯骞出演时,曾被不少书粉质疑,“他有一定的喜感,能演出哥哥的感觉。剧集的播出效果恰好印证了演员适配性原则,也符合我们‘一切为了给观众带来惊喜的创作共识。”
不仅演员,青春校园剧的导演、编剧同样普遍年轻化,高分作品也多出自他们之手。像该领域的知名导演姚婷婷、刘畅、田宇、薛凌、许宏宇都是80后,毕鑫业、猫的树、沙漠都是90后。作品播出时,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不到30岁。随着越来越多的青春剧强化“写实性”,一些阅历丰富的资深导演也频频受到邀请。例如,《风犬少年的天空》播出时,导演张一白57岁;《点燃我,温暖你》的编剧周涌已近60岁。导演丁黑也曾透露自己接拍《鸣龙少年》的原因,“《鸣龙少年》主要人物的生活背景、生活经历,以及群像人物关系,既跨了时间,又跨了阶层。它是个全民向的故事,更偏生活剧,而非以往大众认知的青春校园剧。”
“贴地飞行”
青春校园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几乎等同于青春爱情剧,模式化套路更是屡见不鲜。例如,男女主角通常设定为学霸与学渣,性格上呈现高冷和活泼的互补组合,男女主角刚开始多为敌对关系等。
近年播出的一些青春校园剧,不再局限于甜蜜爱情,以更为纵深的成长来展现角色的蜕变。例如,《点燃我,温暖你》前半部分明媚、轻盈的校园初恋,与后半部分命运纠缠的现实爱情,共同描绘了剧中角色充满力量、触动人心的成长弧线。《偷偷藏不住》讲述少女暗恋的故事,男女主角之间从“兄妹”到“恋人”的跨越并非靠强情节堆砌,而是以人物为载体,通过原生家庭、个人奋斗等现实议题的融入,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罗媛元表示,青春校园剧门槛不高,但同类型剧集竞争异常激烈,想做出头部作品很难。如果不突破现有模式,呈现独特性,就难以吸引更多受众。“青春校园剧要与时俱进,也要映射当下。它蕴含着许多对社会热点的思考,尝试触碰时代的痛点,如此才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灵魂共振。”罗媛元最初对《点燃我,温暖你》的定位,不单单是青春校园题材的爱情童话,而是希望其所讲述的人生变化、社会现实等议题,可以经受住时间考验,“很久之后,你再回过头看,依然会觉得这不单单是个故事,而是一段真实的青春、一段真实的人生。”
云中南枫认为,一些青春校园剧的剧情与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让作品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但真正优秀的青春校园剧不应只满足于触及时下热点、抛出社会性话题,还需靠生动细节,把故事讲得更扎实、更贴地。当剧情以话题为支点时,更考验剧集创作者对角色的把控能力——聚焦个体的生命经验和人生成长,人物的心理动机和行为逻辑都需更加合理。
对于青春校园剧创作,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表示,“无套路不类型,没有套路就没有类型剧,青春剧不怕套路,但要贴近生活。套路也不等于狗血,友谊、爱情、成长、传承,这些才是青春校园剧的核心。”尹鸿认为,青春校园剧要扩大“兼容”,“青涩很美好,但是青春校园剧可以兼容一些更成熟、更有深度的内容,这对于作品的提升,对于观众的收获都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