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父亲127个娃:柏剑和他的“梦想之家”
2023-07-27王新同
王新同
他一名普通体育老师,却相继助养了127个孤儿和流浪儿等,他们中有颇具潜力的体育苗子,也有酷爱舞蹈的聋哑女孩。对常人来说,仅这些孩子的柴米油盐都难以招架。26年间,他硬是培养出20多名大学生、10名国际健将和50多名国家一级运动员。一个人的力量究竟有多强大,他是怎样撑起这样一个庞大的“梦想之家”的?2023年春节期间,中国银联把柏剑的故事拍成电影《127个孩子的老爸》。观众印象最深的是爸爸那句话:“我要的是,你们每个人最后都能跑赢自己!”
未婚体育老师,收养了17个娃
1973年,柏剑出生在辽宁葫芦岛的一个小山沟。儿时家里穷,住的是土房子,冬天雪花顺着墙上的窟窿飘进房间,只能用破旧的棉袄挡着。
家里兄弟姊妹5人他最小。父母供不起这么多孩子读书,为了让柏剑上学,哥哥姐姐纷纷主动辍学去打工补贴家用。他们跑到山上捉蝎子、刨中草药,几分几毛的存钱,就这样倾全家之力供他读书。柏剑终于成了全县有史以来的第二个大学生。1995年,他以全校毕业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完成学业后,来到鞍山市二中担任体育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柏剑注意到初二有一个叫庞浩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又各自成婚,没人管的小浩突然无处可去。于是,住学校单身宿舍的柏剑,便把这个特别喜爱体育的小浩带在身边,两人同吃同住。庞浩觉得这个只比自己大7岁的老师,比父母更关心他,便开始改口叫柏剑“爸爸”。
收养孩子对柏剑来说是很偶然的事,没想到从此却一发而不可收。接着,他又收留了一个名叫小凯(化名)的孩子。10岁那年,他的家庭本来幸福美满,却因为父亲贩毒被抓而一夕破碎,后来小凯成了个流浪儿。柏剑知道后,怕这孩子学坏,就把他领了回来。
就这样,柏剑助养的小孩越来越多,他起初租住的40平方米的房子,连地板上都睡满了人。后来朋友把一套68平方米的闲房低价卖给了他,而且是分10年付清。
1998年开始有了女孩,为了方便照顾,柏剑把在老家的妈妈哄来。可到了鞍山,老母亲愣住了,这里竟住了17个孩子。随后,柏剑才道出收养孩子的实情。妈妈只好留在这儿,照顾孩子们的衣食起居。
17个孩子就有17张嘴。一袋大米几天就能吃完,随便买一次菜就要上百元,家里每个月仅在吃饭上的花销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柏剑的工资勉强够他们吃饭。
柏剑给这个家取名为“梦想之家”,孩子们都叫他“爸爸”。刚开始,柏剑还有些不自在,毕竟自己还没结婚。可时间长了,他竟萌生出了一种很深很重的责任感。
率领“柏家军”,屡屡现身国际赛场
在这里,孩子们开启了彻底区别于以往的人生。每天凌晨四点半,柏剑会带着所有孩子进行长跑训练;吃过早饭后,大孩子去学校上学,年龄小的孩子留在家里,熟读经典 四书五经、孔孟之道,为的是让孩子们静下心,知礼义,懂孝道;下午放学回到家,还要进行体育训练,蛙跳、俯卧撑、仰卧起坐;吃过晚饭后,大家聚在一起,做作业、写日记。晚上九点半必须睡觉。在这里,老爸柏剑是绝对的权威。
家里一楼客厅的墙上,挂满了孩子们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取得的奖杯、奖牌和荣誉证书。通过长跑,这些孩子可以争取到高考特招机会,考上好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令柏剑压力最大的,是孩子们的吃穿和学费问题。为了减轻爸爸的负担,孩子们放学后,都会主动到外面捡一些饮料瓶子卖钱。每次回到家,他们的书包都塞得满满的。
大年三十除夕夜,别人都在家里欢欢喜喜地过年,柏剑一家无论男女老少,都得出门捡炮弹壳,柏剑和几个大孩子骑着三轮车把炮弹壳拉去废品收购站卖,几毛钱一斤的炮弹壳,他们一晚上能卖到五六百元钱。
当时,一名中学体育教师的月收入不过2000多元,但孩子们光吃这一项,月支出至少四五千元。后来,“梦想之家”逐渐成为柏家的“家族事业”,柏剑的大姐、大哥也都加入进来。家里的经济来源五花八门:柏剑的工资、二姐的退休工资、三姐经营着一家小杂货铺的收入……
2001年,第十五届大连国际马拉松如期举办,柏剑率领着他的“柏家军”出现在赛场上,一举获得女子马拉松接力冠军、男子马拉松接力冠军,包揽女子小马拉松金银铜牌。接着又夺得北京国际马拉松半程组第三名,全国中学生女子800米冠军……之后几年,柏剑带领的运动队屡屡出现在国际赛场上,并且总能取得优异成绩。
一个小城市来的、未经过系统训练的基层运动队,居然能打败众多国内外专业运动队,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一些媒体开始上门采访,才知道柏剑这些年助养了几十个孩子。此事一经辽宁电视台播出,立即成为了公众舆论的焦点。爱心人士也闻风而来,给孩子们送书本、米面油、旧衣服。
孩子的安全是柏剑最担心的问题。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柏剑不允许他们私自外出,日常出行他全都亲自开车接送,并且给每个孩子在学校上一份保险。
柏剑有10张信用卡。为了还债,他实在没辙想出了这个下策,通过信用卡透支的方式,滚动还债。比如2005年,家里同时有5个孩子考上大学,柏剑一下子就要拿出六七万块钱。这些信用卡无疑解了燃眉之急,他说:“先把学费交上,自己再慢慢筹钱。”
山里孩子是动力
2007年,央视和联想集团联合举办一档定名为《我就是火炬手》的選拔节目。柏剑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境外火炬手,也是在英国伦敦传递火炬的唯一华人代表。
2010年北京国际马拉松,柏剑率领运动队代表鞍山市二中出战,队里一个叫王晓苏的女孩,意外跑出国际第三名的成绩。一个初中代表队队员把国际运动员干趴下,此事甚至震惊了当时的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领导找到柏剑,了解情况后,鼓励他成立马拉松储备人才基地,还支持他去非洲学习长跑技术经验。
这次学习经历让“梦想之家”跨越国别,有了更多色彩。来到肯尼亚之后,柏剑看到那里的孩子光着屁股、光着脚丫在地上跑步,一天最多吃两顿饭,吃也吃不饱,只觉得孩子们可怜,心里就想带几个非洲小孩回来。
因为跨国领养的相关规定,柏剑心头的领养计划最终没能成功,但是通过办理留学签证,他前后带回来10个肯尼亚贫民窟里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梦想之家”简直就是天堂。吃穿不愁,每天的任务就是跑步。每次训练,非洲孩子总是拼尽全力,他们的想法很淳朴,跑出好成绩,参加比赛挣钱,回去养全家。
这些非洲孩子刚来时都跑不了10公里,4年后,他们基本都能达到国际健将水平。如今,他们回到肯尼亚后,每个月都能赚到3000多美元,这笔钱,够他们一整个家族生活几年。
随着孩子越来越多,尽管后来柏剑又租了4间民房,但100多个孩子依然很挤。没想到,2013年,柏剑参加了《中国梦想秀》,最终圆梦。周立波基金会出钱,帮他在铁东区租了一套两层小楼。
但满足孩子们的吃穿住行,并不是柏剑的最终理想,他想创建一所学校。2019 年,他到贵阳的一所国际实验学校考察后大受鼓舞。他想,假如可以在鞍山市建一个分校,引进博雅教育理念,孩子的教育难题就解决了。回家后,他立刻打报告,申请场地办学,得到的回复是,办学得先投资500万元,柏剑无奈只得放弃。
虽然对这件事颇感遗憾,但是2019年,46岁的柏剑却“撞”上了人生中最大的一件喜事。这年10月6日,他迎娶了美丽的湖北女孩罗文彤。
罗文彤原本在清华大学跳水队担任助理教练,也是于芬教授的助理。基于對体育和孩子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两人相识、相知、相恋、相爱。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为了支持柏剑的事业,婚后,罗文彤毅然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辞职来到鞍山,全职帮柏剑教育和抚养孩子。柏剑说,他非常欣慰找到了这样一位理解他、支持他、志同道合的伴侣。
2021年1月6日,妻子罗文彤生下儿子牛牛,即将迎来48岁生日的柏剑,终于幸福地当上了爸爸。
身边人总会说:“付出这么多的心血,还把自己全家人都搭进去,柏剑到底图啥呢?”他也说不清自己图啥。但柏剑始终记得,过生日时,孩子们会偷偷烧一锅米饭,做成心形的大米饭蛋糕;生病时,孩子们会默契分工,烧水、买药,替老爸换毛巾,陪他说话。后来,柏剑常跟人说,这已经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了。
一个人的力量究竟有多强大?26年间,柏剑相继助养了127个孩子,培养出20多名大学生、10名国际健将和50多名国家一级运动员。还有12个孩子成了解放军战士。历尽艰辛,他硬是撑起了这个庞大的“梦想之家”。
2023年春节期间,中国银联将柏剑的故事拍成微电影 《127个孩子的老爸》。导演用柏剑的真实情感,对关于他的种种疑问,给出了巧妙回答:“我要的是,你们每个人最后都能跑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