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田农学(中班)

2023-07-27王秀华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空壳水稻田伯伯

王秀华

设计思路: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在“水稻丰收了”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利用周末的时间,走进农民伯伯的水稻田参观,了解农民伯伯种植、养护以及收割水稻的相关事项。在参观过程中,他们发现农民伯伯种的水稻已经到了即将丰收的时刻。可回到幼儿园,走进哥哥姐姐的水稻田却发现即将收割的水稻居然是空壳的。基于此,我们组织开展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学习,了解种植水稻的方法。活动首先通过种植话题导入,让幼儿园水稻田的主人——大班哥哥姐姐走进活动现场,由幼儿自发提问,和大班哥哥姐姐进行对话,产生情感共鸣。每年的10月是我们幼儿园水稻田的交接月,由毕业班将种植的水稻田交给中班弟弟妹妹们来照料,这是我园专属的一项种植仪式和传统,由此进一步激发中班幼儿对即将接手的水稻田的期待。然后,幼儿走进水稻田,通过观察、比较等探究方式,发现水稻的秘密(空壳),探究空壳的原因,拓展比较的方法。接着,幼儿带着任务,通过自主阅读、集体梳理,积累与建构更加科学的水稻种植经验与方法。最后,通过富有仪式感的交接,让水稻田的小主人通过“授牌”仪式将水稻田正式交给中班幼儿,激发中班幼儿的责任感,提升其对水稻丰收的期待。

目标:

1.尝试发现水稻生长过程中的问题并主动寻求解决方法。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水稻的生长情况,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

3.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感受水稻种植背后的辛劳和智慧,为种植水稻做好经验准备,对未来的丰收充满期待。

准备:

1.物质准备:绘本《大家一起种稻子》人手一本,图片手册(根据绘本里面的水稻种植步骤提前手绘好的图,分别是选好稻种、间距插秧、定期施肥、引入生态、插稻草人等),农民伯伯水稻田里的水稻和幼儿园里的水稻各一把等。

2.经验准备:幼儿前期有观察、探究生长在大片农田、幼儿园水稻田等不同生长环境中的水稻的经历,知道水稻的生长环境与条件,了解水稻成熟的标志;通过观察、比较积累了农民伯伯的水稻成熟时是颗粒饱满的,而幼儿园的水稻到了收获时节却是空壳等认知经验。

过程:

一、链接幼儿对水稻探究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种植兴趣

1.唤起幼儿参观不同水稻田的经验。

师:我们参观过生长在农民伯伯水稻田里的水稻,还观察了幼儿园大班哥哥姐姐水稻田里的水稻,你们有什么发现?

幼:水稻可以收割了。

师:是的,他们种的水稻都成熟了。成熟的水稻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幼:收获的稻谷可以加工成大米,煮成米饭。

师:明年我们也将拥有一块水稻田,要负责照顾水稻长大。今天我把这群了不起的哥哥姐姐请到了现场,我们可以向他们咨询怎么更好地照顾水稻的问题,掌握方法后,明年我们也能有大丰收啦!

(析:在该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分享、交流,唤起幼儿参观不同水稻田的经验,这一环节既承接了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经验:知道水稻生长的环境与条件,又联系了幼儿的心理需求:能像哥哥姐姐一样成功种出水稻,有利于幼儿由此产生探究如何种植水稻的兴趣。在此之前,教师与幼儿共同梳理参观水稻田时发现的问题,提前与幼儿商定要咨询的问题,通过现场交流,进一步促进幼儿对水稻种植经验的习得,激发幼儿的种植兴趣。)

2.通过对话,了解大班哥哥姐姐种植水稻的经历。

幼:哥哥姐姐,你们的水稻是怎么种植的?

幼:我们是先在活动室里育苗,等育苗成功后,我们就光脚踩进泥土里,一起把秧苗一株一株地插种在水稻田里,种的时候要让秧苗之间保持距离,因为它们会长大的。

幼:那你们是什么时候种的呢?

幼:天气暖和起来的时候,我们种的时候正好是谷雨。

幼:水稻一天天长大,你们在照顾它们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幼: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来看水稻田里的水位,不能少也不能多,暑假里每天傍晚我们也会过来给它们灌溉。

幼:我们还邀请了孙爷爷给它们施肥,补充营养。

幼:饭后散步的时候,我们也会来看看它们,如果有虫子来吃,我们就一起捉害虫。

(析:在该环节,教师通过话题激发幼儿对水稻种植的兴趣与主动性,营造轻松自由的对话交流氛围。幼儿结合已有的种植经验,围绕作物的生长过程进行针对性提问,为接下来的水稻种植做好心理准备与经验储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幼儿主动提问的机会,让其在与大班哥哥姐姐的对话中获得初步的水稻种植经验。这不仅调动了幼儿种植水稻的积极性,而且增进了幼儿对养护水稻的情感。)

二、回顾养护水稻的方法,激发幼儿探究稻谷的兴趣,寻找水稻空壳的原因

1.回顾养护水稻的方法,激发探究稻谷的兴趣。

师:哥哥姐姐们是如何照顾水稻的?

幼:在很热的夏天也需要给水稻灌溉,白天和晚上都要观察水位。

幼:要定期给水稻施肥,补充营养。

幼:还要每天都来看看它们,保护好它们。

师:是呀,哥哥姐姐们照顾水稻慢慢长大付出了很多劳动,那他们种的水稻可以收获稻谷吗?

师:我们要怎么知道里面是有稻谷的呢?

幼:用眼睛看,稻壳变成圆鼓鼓的就是成熟了。

幼:用手捏一捏,稻壳里面硬鼓鼓的就说明有稻谷。

師:没错,我们可以到哥哥姐姐的水稻田里看一看,用手捏一捏,还可以剥开来看看里面有没有稻谷。

(析:在该环节,教师通过和幼儿一起交流,帮助幼儿回顾哥哥姐姐养护水稻的方法,并通过提问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辨别水稻成熟的不同方法。在与哥哥姐姐对话后,幼儿感受到种植水稻的辛苦,教师通过设问激发幼儿实地观察探究稻谷的兴趣,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运用多感官探究稻谷。在实地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幼儿的探究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探究方法。)

2.寻找水稻空壳的原因,萌发科学种植水稻的意识。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判断水稻是否成熟了?

幼:我是剥开来看的,但我发现哥哥姐姐种的水稻是空壳的。

师:我们看一下从农民伯伯田里收来的水稻和哥哥姐姐种的水稻是不是一样的。

(教师出示两把分别从农民伯伯水稻田里和幼儿园水稻田里收割的水稻,引导幼儿通过颜色、颗粒、轻重等进行判断。)

幼:兩把水稻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

幼:从颜色来看,农民伯伯收割的水稻是金黄色的,而哥哥姐姐收割的水稻不像农民伯伯的水稻是金黄色的,有点枯掉的感觉。

师:从颜色上可以看出不一样,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发现不一样?

幼:用手掂一下(请幼儿上来体验比较轻重),农民伯伯种的水稻是沉甸甸的,哥哥姐姐种的水稻很轻。

师:这也是一个好办法,比重量。可是,为什么哥哥姐姐付出那么多劳动种出来的水稻却是空壳的呢?

幼:可以问一问农民伯伯,他们应该知道原因。

师:是的,我们可以去问一问农民伯伯,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帮助我们找到水稻空壳的原因?

幼:上网查找、看书。

师:是的,我们身边有很多宝贵的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师:怎样才能种出有饱满稻谷的水稻呢?

(析:在该环节,教师引导幼儿通过亲身实践与体验,让幼儿在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对实物的探究中发现幼儿园水稻的空壳现象,教师则通过设问和追问,引发幼儿的交流与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借助两类水稻的对比观察,请幼儿讲述分辨方法并亲自体验,从而帮助幼儿获得更加丰富、直观的经验及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探究水稻空壳的原因时,教师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寻找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下一个环节搜集种植水稻的科学方法奠定基础。)

三、整合书中的科学信息,丰富种植水稻的经验

1.幼儿自主阅读绘本,丰富水稻种植的经验。

师: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一本关于水稻种植的绘本,叫《大家一起种稻子》,你们可以通过阅读找一找水稻空壳的原因,有哪些种植水稻的科学方法。

师:在翻阅绘本的过程中,你们可以与同伴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看看有哪些科学种植方法能让水稻生长得更好。

(幼儿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发现,有针对性地提问:关于种子——你觉得什么样的种子是可以播种的种子?关于插秧——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插秧?关于施肥——这么做对水稻的生长有什么作用?关于生态——这是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它们会出现在水稻田里?它们在干什么?对水稻生长有什么影响?关于稻草人——稻草人有什么作用?)

(析:在该环节,幼儿带着阅读任务“寻找水稻空壳的原因,如何让水稻生长得更好”进行自主阅读,学习种植水稻的科学方法。教师在幼儿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思考画面中的方法对水稻种植的作用与影响,丰富水稻种植的经验。)

2.交流讨论,将新的关键经验可视化。

师:小朋友们,想要水稻丰收,我们该怎么做呢?你在书中找到了什么方法?

幼:首先要挑选好的种子。

师:什么是种子?水稻的种子是哪个?怎样才算是好的种子?

幼:种子就是能发芽的,稻谷是种子,要很饱满才算是好的种子。

师:是的,农民伯伯会用非常好的办法(浸泡)选出好种子(出示饱满稻谷种子的图片),然后在春天进行育苗。你们还找到了什么好方法?

幼:我找到了插秧苗的方法,插的时候秧苗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师:没错,就像我们小朋友做操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样,一株秧苗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和旁边的秧苗保持一定的距离(出示间种插秧的图片)。

师: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对里面的小动物在干什么很好奇。(教师出示相应的绘本图片。)

幼:小动物们在捉害虫。

师:都有哪些小动物?都在捉害虫吗?谁会捉害虫,保护水稻?

幼:青蛙在捉害虫。

幼:还有泥鳅、螃蟹……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泥鳅其实是水稻田的好帮手,它们扭动身体的同时可以帮助泥土疏通水流。

师:我们通过翻阅图书找到了这么多种植、养护水稻的好方法,现在我们把它们装订成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种植宝典吧。(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梳理种植、养护水稻的方法,帮助幼儿巩固认知经验。)

(析:在该环节,教师借助绘本《大家一起种稻子》中的关键画面,引导幼儿从自主阅读、自由交流到借助图片和实物进行深度交流,帮助幼儿获得更加丰富的种植经验,最后将经验变成可视化的种植宝典。高质量的科学绘本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既可以成为幼儿探究的对象,也可以成为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从聚焦空壳现象到关注选种、插秧、稻田生态等细节,引导幼儿从向哥哥姐姐询问到自主阅读寻找答案,再到与教师共同探讨,帮助幼儿在获得科学经验的同时收获多渠道学习的经验。)

四、出示“小小袁隆平”责任稻田牌,交接幼儿园的水稻田,唤起幼儿的责任意识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袁隆平爷爷和水稻的故事吗?

幼:袁隆平爷爷是研究水稻的科学家,他种出的水稻能有大丰收。

幼:袁隆平爷爷种出了杂交水稻,可以让很多人不饿肚子。

师:是的,袁爷爷一生都在研究水稻,希望种出的水稻能有大丰收。

师:(出示责任稻田牌)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牌子吗?

幼:责任稻田牌。

师:没错,从今天开始,我们也来像袁爷爷一样研究水稻的种植,让水稻能有大丰收。瞧,这是哥哥姐姐给我们的责任稻田牌,今天哥哥姐姐要把他们的水稻田交给我们照顾了,在接下来的每一天我们要一起照顾好这块水稻田,期待我们也能有大丰收哦!

(教师带领幼儿交接责任稻田牌,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析:在幼儿的经验转化成可视化的种植宝典后,教师再带领幼儿举行责任田交接仪式,让幼儿对种植水稻更加充满期待和信心,为接下来的种植活动做好情感铺垫。在该环节,教师通过带领幼儿回忆袁隆平爷爷与水稻的故事,让幼儿对水稻科学家产生敬佩之情,然后通过参加交接仪式,培养幼儿对水稻田的责任意识。)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一同体验农民伯伯收割水稻的实践活动,让幼儿深度参与收割、脱粒、碾米、品尝等环节,进一步感知水稻丰收的幸福感,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同时,鼓励幼儿在稻田里捡拾、收集农民伯伯丰收的稻谷,让幼儿参与选种,将好的种子保存起来为来年育苗、种植水稻做好准备。与此同时,通过引导幼儿观看水稻种植系列作品,感受水稻的相关文化,如观看《一颗超级稻》等。

猜你喜欢

空壳水稻田伯伯
家乡的白鹭
帮牛伯伯围栅栏
“伯伯”叫错了?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196个村集体不再“空壳”
和甘伯伯去游河
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 合作社如何破“空壳”
大象伯伯的话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杂草化学防治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