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2023-07-27马林才王建林
马林才 王建林
[摘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产业学院已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然而,相较于普通本科高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其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存在的现实困境,建议在定位上突出适应性、在内容上凸显教育性、在机制中强调融合性、在治理中突破限制性,从而破解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现代产业学院
[作者简介]馬林才(1975- ),男,江西德兴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王建林(1964- ),男,浙江杭州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浙江 杭州 31005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创融教”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课题“政行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的模式和路径研究——以集成电路产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HBKC212019,项目主持人:王建林)和2018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综合交通类专业群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20180556,项目主持人:马林才)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14-0047-06
现代产业学院肩负着探索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新机制,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重任。2017年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这是国家政策文件中首次提出产业学院概念。2020年印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统称《指南》),提出重点面向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产业学院。随后,国家分别于2021年、2023年两次启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均面向本科高校。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样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推动职业教育领域产业学院的快速发展。但是,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也遇到一些现实困境,需要进一步探索发展路径。
一、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的价值意蕴
(一)产业学院的内涵
政策层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明确其建设的目标是“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建设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开发校企合作课程等要素。该政策文件将产业学院定义为一种系统变革重塑、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
理论层面,1988年覃晓航在论文中提出了“产业学院”的概念,这是我国关于“产业学院”的最初表述。与此同时,产业学院的雏形也已逐步出现。产业学院在内涵上主要有校企联合体、二级学院、办学机构等阐释。徐秋儿指出,产业学院是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在理念、机制、模式、条件上形成的产学研一体化校企联合体。李宝银认为,产业学院是以行业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科技研发、文化传承等为共同目标指向而构建的融入行业、企业元素的二级学院或机构。朱为鸿等认为,产业学院是一种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宗旨的新型教育机构。沈希指出,现代产业学院的三个鲜明特征是人才培养理念更加注重质量和效果、办学主体关系更加突出企业的教育实体作用,以及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紧密、协同和灵活。李名梁等则认为现代产业学院是以政策为牵引,协同共享多种资源,形成服务于现代行业产业的创新型育人模式。
实践层面,产业学院可追溯到英国所倡导的产业大学。英国于20世纪末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将产业学院定位为一种远程学习组织,通过现代网络和通信技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产品和服务。其出发点是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2003年台湾工研院建立了首个产业教育学院。随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也先后主动对接支柱产业,开展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功能层面,国家在推动产业学院建设的同时,也在推动多种形式的产教融合模式与载体,如职业教育集团以及现场工程师学院等。多种模式与载体既存在联合多方资源、互通共享、协同育人的相似性,又在运作机制和主体功能上存在差异。其具体建设任务与建设目标对比如表1所示。
(二)现代产业学院的价值
1.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一是现代产业学院贴近区域产业、企业和市场的真实需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和规范。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增强了人才培养规格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二是产业学院提供真实工作场景与生产系统,让学生感受到产业集群良好的发展前景,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三是产业学院融合了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领域的知识类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建设产业学院,可实现四方获利:第一方是政府,以获得更多人才留在当地就业、助推本地实体经济发展为动力,为校企合作提供组织、制度和政策保障;第二方是行业协会,具备组织产教对接的主动性;第三方是企业,通过合作招聘到适用人才,支撑企业工艺革新和技术进步,激发了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第四方是职业院校,通过“引产入院”获得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增强了产教融合意愿。
3.有利于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只有基于产业链来规划发展职业教育,才能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一种模式和载体,可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实施涵盖人才培养的多元办学任务,以形成学校教育与当地产业资源的良性互动、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的交融格局。
二、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失焦之困:功能定位不够聚焦
产业学院的建设,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区位优势,面向全国乃至“一带一路”企业的人才需求,使职业教育服务场域从“区域”转向“全局”。《指南》明确“坚持育人为本”这一原则,同时涵盖科学研究、企业服务等功能。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许多职业院校对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存在理解模糊的问题,一味模仿和照搬其他地区产业学院的发展模式,没有将区域内的产业发展与产业需求树立为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核心。
(二)失序之困:实际运行不够规范
产业学院是基于多元主体参与形成的系统,具有清晰的顶层设计。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受参与主体、体制机制以及利益分配等影响,产业学院建设偏离了初衷。一些学校不能清楚地认识到产业学院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具体路径,未考虑到实体化运作的需要,在资源分配上缺乏放权意识。产业学院与二级学院有着不同的边界,照搬普通二级学院的方式,必然导致内部管理失序。
(三)失范之困:治理范式不够科学
产业学院较为典型的构建范式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学校与政府主管部门共建产业学院,此类模式政府可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二是学校与行业协会共建产业学院,此类模式有利于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三是学校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此类模式可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对应的治理范式分三类:一是管委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委会由政、校、行、企等多个主体构成,负责重大事项的审查、决策、检查、指导、咨询、监督和协调。二是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有学校、政府、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议事机构,实行“五共”(即台共建、专业共建、人才共育、教师共培、资源共享)育人机制。三是专家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校和企业分别选任合适人选担任院长和副院长。无论哪种产业学院,其运行框架、机制、组织、法律、文化等方面仍然较为粗放,未形成体现自身特色的科学治理范式。
(四)失真之困:法律保障不够完善
产业学院是典型的多元利益相关方共治组织,各利益相关者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公办院校牵头建设的产业学院,其价值投入及产权界定存在法律困境;企业参与投建的产业学院,存在金融、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困境;参与方如何合理分配实体化运作后的收益,仍是难点。由于当前产业学院仍存在法律定位不明确、独立性不足、法人性质模糊等问题,很多职业院校出于办学风险考虑并未全力参与产业学院建设工作,仅将注意力局限于在专业和课程方面的改革。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程度受到限制,无法形成真正的校企办学共同体。
三、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一)突出适应性,打造“扎根地方、服务产业”的区域性产业学院
1.增强对区域产业的适应性。产业学院应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主体产业的發展而建,区域性产业学院应紧扣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需求,结合生源来源、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等因素,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同时,区域性产业学院要履行育训结合职责,面向当地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多渠道提升区域内相关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区域性产业学院要对接区域企业需求,实施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徒制培养,以增强人才培养模式对区域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2.增强对区域实体经济需求的适应性。近年来,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已成为必然趋势。这要求区域性产业学院需在三方面调整:一是优先保障合作企业的人才使用权,通过“双主体管理、多元化培养”,确保能为当地企业发展输送大量急需且适用的技术技能人才。二是要充分运用产学研服务平台,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生产线工艺改进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区域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以真实工作情境为标准,共建学习型智能工厂、虚拟仿真实训室,构建自主学习、协同创新的智慧学习工场,确保为当地广大中小企业员工提供在岗培训,帮助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增强与区域企业的匹配性。建设区域性产业学院的前提条件是要在区域内找到具备坚实发展基础、履行社会责任的现代化企业。作为多组织融合的新型教育机构,产业学院建设的质量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关系极为紧密。大中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或头部企业,其发展较为成熟,已迈过了艰难的创业初期,重心在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推广和战略扩张上。企业责任已从最低层次的经济和法律责任转向更高层次的社会和战略责任。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可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基础上为当地领军企业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技术人才,也间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人才,无形中承担起了引领区域行业发展的社会责任。
(二)凸显教育性:强化“委托、订单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功能
1.坚持产业学院的育人主体功能。产业学院的首要职责是育人,多方共建的产业学院是学校与行业、企业等合作主体的对话平台。一方面,通过对话平台,推动制订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推动课程内容与企业标准对接。另一方面,通过对话平台,实施“引当地龙头企业入校、聘能工巧匠到校任教”,校企共同实施启发式、项目式、生产性实操教学等改革。此外,引导教师将科研项目融入课程教学中,并积极完成科研项目的转化与服务企业过程的转化,进一步提升产业学院的育人成效。
2.落实“委托、订单和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产业学院要汇聚产教资源,深入开展委托培养和订单式培养,进一步为社会发展提供具体的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例如,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浙江能源学院”,将企业的“学徒工”标准、内训体系、项目化教学资源、考评体系和管理制度等引入学校,双方按照“双元制”模式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共建“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开展比亚迪订单班、学徒班、冠名班;面向公司员工举办定向委培班、学历提升再教育班;面向社会人员招收“比亚迪入职资格培训认证班”;面向“一带一路”境外国家,开设本土员工培训班。依托产业学院开展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进一步将产业学院的教育属性落实。
3.强化多方共育的人才培养协同功能。一是产业学院创新产教融合育人的实施路径。通过将职业行业技术标准引入教学内容,将企业优质资源引入教学过程,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引入教学考核,将企业文化引入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養目标与行业多样化需求的共振,补齐供需缺口。二是产业学院提供了“双师型”校企混编教师队伍培养平台。通过将事业收入按一定比例用于激励分配,实行年薪制、科研技术项目制等,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产业教授、企业技能大师,解决人才培养的师资短缺问题;聘请企业家、企业经理和研究团队作为创业实践的导师,共建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指导团队,全方位保障育人质量。
(三)强调融合性:聚焦“供需对接、多元合作”的建设任务
1.以“院校需求+企业需求”为导向明确多元合作内容。产业学院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校企双方。学校和企业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学校大多数属于事业单位,具有较强的组织惯性;企业多属于私有制,组织活性较强。实践证明,坚持“院校需求+企业需求”导向,激活内生动力,可以保障产业学院的健康发展。作为产业学院主体一方的职业院校,其主要需求为校企共同开展党建活动、共同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班或订单班、共同开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建职业教育“走出去”型海外分校、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等六项;作为产业学院主体另一方的合作企业,其主要需求为校企共同设立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协同开展企业员工内训、合作开发企业认证证书、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或实习基地、共同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共同开展社会培训六项。坚持需求导向、效果为王,逐步形成“供需有效对接、多元合作”的稳固合作局面。
2.建立产业学院“共建共商共治”的治理体系和内容。一是健全治理体系。构建面向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协同的治理体系,组建产业学院董事会,明确各方职责和权利义务,形成“共建共商共治”管理体制与运行保障机制。二是共建一支具备稳定性且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设立专职岗位负责产业学院的具体教学工作。校企商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商议学生培养质量标准、商议课程教学内容、共同编写工作手册式教材、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共同完成学生考核评价。三是创新产业学院人事招聘、绩效分配、金融资产管理、教学科研管理等制度,科学设置和调整内部岗位,优化完善考核办法,建立“重实绩、重贡献、重人才”的内部分配机制等,健全完善产业学院治理体系。
(四)突破限制性:构建“四螺旋协同、多元主体共赢”的实体化机制
1.重构“多元主体共赢”的一致利益目标。产业学院必须建立符合多方共同利益取向的目标。另外,主体各方在物理空间上尽量符合就近原则,便于在运行过程中商议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节约教育、研发、实训和人才招聘成本。在一致的利益目标下,政府发挥牵线搭桥、政策引导的作用;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学校将专业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学生实训实践、创新创业和企业员工培训等有机融入产业学院运行中,形成各方“相互依存、利益交融”的命运共同体。
2.探索国有与市场相结合的产权制度。产权管理制度是对法定主体之间责、权、利和各种权益关系的规范和约束。产业学院作为公私混合的典型案例,一是需要尽快立法确定产业学院的法人属性,明确其独立法人地位。二是加强党对产业学院的全面领导,由党委统筹纪检监察、审计、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实现法制化管理。三是发挥“一院一制”自主权,赋予产业学院发展与改革所需的人权、事权、财权等资源配置权。四是建立激励机制、产权保护和退出机制。推进混合所有制或股份制取得实质性进展,保障企业等社会资本无后顾之忧。
3.建立“四螺旋协同”的实体化运作机制。“四螺旋”理论由1995年勒特·雷德斯道夫和亨瑞·埃茨科瓦茨提出的“三螺旋”理论发展演变而来。“三螺旋”理论认为,高校、政府与企业既相互独立,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三者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螺旋递进的方式进行。随着实践的发展,吴琨、袁靖宇等人提出应增加社会或公众作为第四螺旋来完善,由此形成了“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四螺旋理论的初步设想。
本文提出产业学院“四螺旋协同”实体化运作机制,主张由政府、行业、院校和企业四方出资人组成董事会,构建“四螺旋协同”运营的企业领导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其中,政府是制度保障中心,行业协会是组织引导中心,职业院校是知识输出中心,企业是经济创新中心。产业学院院长在企业家、社会成功人士、职业院校中公开竞聘选任。董事会对章程、制度、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决策、监督。通过“四螺旋协同”,促进形成政行、政校、校企、行企等两两协同的资源融合区域,汇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等功能于一体,促使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交叉融合,保障四方主体获得切实利益,夯实实体化运作的物质基础。采用“四螺旋协同”机制,有助于实现“政行校企”同频共振,有利于实现“多方共赢”“四链融合”,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适应性,为创新产业学院实体化运行与管理建立了一种新机制。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我国新工科建设的一项战略布局,要探索高校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路径、高校组织模式变革的新路径、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的新路径,重点任务在于高职教育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建设水平、教学资源建设水平和教师教学素养。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不仅是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科教融汇的有效途径,更能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过程中发挥创造性作用。建设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必须做好区域产业链、教育链匹配性梳理的基础性工作。结合区域特色产业链,高质量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以真正实现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优化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Z].2017-12-19.
[2]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16号)[Z].2020-08-11.
[3]陈小中.高职现代产业学院的内涵逻辑、运行掣肘与发展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12):28-35.
[4]吴琨,沈忠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研究——基于四螺旋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84-87.
[5]徐秋儿.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有效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72-73.
[6]李宝银,汤凤莲,郑细鸣.产业学院的功能设计与运行模式[J].教育评论,2015(11):3-6.
[7]袁靖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历史观照与战略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8(4):55-57.
[8]朱为鸿,彭云飞.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2):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