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描绘老区乡村振兴幸福新画卷
2023-07-26玄升华
玄升华
近年来,和龙市主动融入吉林省“一主六双”战略大局,积极发挥党委协调各方优势,将头道、西城、八家子、龙城、福洞5个镇56个行政村划定为乡村振兴示范区,在2022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4000万元的支撑下,撬动多元投入1.75亿元,率先推动示范区乡村五大振兴取得新突破。
“党建+产业”彰显硬实力,为示范区全面振兴筑牢产业支撑。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牢固树立“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联建共建模式,依托上南“中心村”党委,全力建设八家子桑黄小镇,以国有企业众益扶贫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以脱贫群众和国有林场职工组建的延边兴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推进桑黄产业快速崛起。运用第一批彩票公益金4000万元建设标准化桑黄种植大棚201座,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并种植桑黄菌椴92.32万椴,桑黄摆放总计235.08万椴,占国内总量的60%,为“平岗平原”桑黄产业龙头填上了“点睛一笔”。
“党建+人才”激活内动力,为示范区全面振兴夯实人才基础。坚持党管人才工作原则,努力开创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崭新局面。深化“四个一批”举措,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290余名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人群进入示范区村“两委”班子。积极联络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团队,共建“桑黄科技小院”。定向培养 2名智慧农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26名农村基层实用人才获免费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招聘基层治理专干18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人,全面服务示范区五大振兴各项事业。
“党建+文化”绽放生命力,为示范区全面振兴丰富文化内涵。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建成文化广场4928平方米、文化活动室56间,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探索“十户一组”管理模式,在示范区内17个村建立201个小组,分区划片,推进院落、居室、村部、村公共区域干净整洁。积极参加州“文明镇村”评选,州级以上文明村占比27.6%,选出“干净人家”293户,涌现出“和龙好人”30名。
“党建+生态”提升续航力,为示范区全面振兴激发生态活力。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打造生态洁净、环境优美的示范区新农村。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3793.37万元,实施14个基础设施项目。加强植树造绿,栽种树木1.7万余株,花卉8万余延米,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开展“四清”整治专项行动,组织村民进行集中式大扫除、大清洁,累计出动车辆1000余台次、4000余人次,清理村屯垃圾951吨,拆除违章和废弃建筑物55个,集中整治卫生乱象144处。
“党建+组织”凝聚向心力,为示范区全面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鄉村振兴责任制,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市委常委牵头包保示范区镇,市级领导“全覆盖”包保示范区各村的工作体系,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良好氛围。创新开展三级书记分别对镇、村、户进行“画像”,精准聚焦影响乡村发展的困难瓶颈,对照乡村振兴重点事项清单,明确镇、村工作任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工作台账,逐项销号。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出台《和龙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实施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王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