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隐于市 言念君子 中国人的隐逸情怀与君子情结|

2023-07-26东门之云

读者欣赏 2023年7期
关键词:杨维桢沈周君子

东门之云

“人生在世,成绩斐然,却依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名句,之后海德格尔又对“诗意地栖居”这一概念进行了哲学层面的阐释,使它有了更加丰富而深邃的内涵。现代人在表达对闲适生活的渴望、描述自己向往的生活状态之时,也常常会用到这五个字。

然而,如果仔细描摹脑海中的理想生活场景,许多人或许会发现,自己想要的诗意栖居,不过是在山清水秀的乡村,或远离人群喧嚣的地方,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房前屋后遍植花草树木,每天与动物、植物为伴,看花开花落,观云卷云舒。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保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不管外部环境如何,都能岿然不动,不为光怪陆离的变化所诱惑。引用西方诗句描绘出的场景,却纯然是中国古代隐士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与心境。或许,经过千百年来的诗文吟咏、丹青描摹乃至匠心造物,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坚贞高洁的君子品格的欣赏与赞颂,早已刻进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成为中国的典型文化符号。这,很“中国”。

终老林泉

孔子在称赞弟子颜回的高尚品格时曾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隐士的大众形象,或许与孔子口中的颜回有相似之处:住处简陋,衣着朴素,粗茶淡飯,离群索居,但拥有坚定的心志和一以贯之的个人追求。然而,在古代,选择隐居生活并不总是意味着艰苦和与世隔绝,隐居之人自身通常具有一定的财力,却生性散淡、厌倦宦海沉浮,或由于种种原因郁郁不得志。于是,他们跳脱出喧闹的人群,一心感受大自然之美,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最终达到不为世事所扰、终老林泉的状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明代画家沈周的生活可谓隐居的典范。他出生于长洲相城(今江苏苏州),堪称明清时期工商业氛围和科举仕进氛围都最为浓厚的地方。然而沈周本人却一辈子不考科举,官员名宦多次举荐亦未应诏。他终身不仕,在自家的园林别墅中醉心于诗文书画,成为明代“吴门画派”的开创者。观其代表作《水村山坞图》《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疏朗的布局、精简苍厚的笔法、浓淡得宜的用色,透出一派林深茂密的江南气息,蕴含着他对这一方水土的热爱。画中展现的天真与平和,也非长期浸淫于官场之人所能达到的境界。他在题写画名或为书画题跋时,多次用到“桃源”二字,更反映出他喜好隐逸的生活追求和淡泊的心境。

桃花书屋图 纸本设色 74.5cm×30.6cm 明 沈周 首都博物馆藏

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纸本设色 全卷36.8cm×855cm 明 沈周 故宫博物院藏

桃源仙境图 绢本设色 175cm×66.7cm 明 仇英 天津博物馆藏

实际上,作为影响深远的书画家,沈周生前声名极盛。然《明史》最终将他列入《隐逸传》,盖因沈周之名不是通过积极入世、高官厚禄得来,而是依靠自身的真才实学和人格魅力。《明史·沈周传》记载了一则故事:某次,郡守征集画工服劳役绘制壁画,有人嫉妒沈周,向郡守报上沈周的名字,于是,平日他人刻意求画都难求一幅的名画家,便屈尊去画壁画了。有人劝沈周去找认识的官员疏通关系,免于服役,沈周却拒绝了。他认为服役是义务,靠托关系得免是非常可耻的事情。

事后,郡守入京面圣,吏部官员关切地问道:“沈先生是否安好?”郡守不知“沈先生”是谁,便含糊其词说还好。到了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又问沈周是否有信件带来,郡守慌忙询问左右,才知曾为他画过壁画的某个画工就是沈周。回郡后,郡守立刻去拜谒沈周,并再三向他道歉。

由此可见,沈周虽然名闻遐迩,也与朝廷重臣有密切交往,但从不借此为自己谋特权。他隐居不仕,没有“以退为进”的深远图谋,而只是单纯享受“出世”的生活。“大隐隐于市”,沈周可谓把这件事践行到了极致。

歌以咏志

远离繁忙的应酬与公务之后,人对周围世界的感受会变得敏锐而细微。天气变化、物候变迁、游山玩水、朋友来访……些许的变化,都会在隐居之人的心中荡起涟漪,甚至激发出他们的创作灵感。唐代诗人王维早年曾积极入世,希望做出一番事业,却碰上政局变化,抱负无法施展,逐渐消沉下来。40多岁时,王维在长安附近的蓝田(今陕西蓝田)营建辋川别业,遂隐居于此。隐居之后创作的《竹里馆》《鹿砦》等名篇,虽然只是描写独坐弹琴或山林即景,却别有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现在,我们难以复原王维隐居后每天的生活,却可以从其作品中窥见隐居带给他的心境变化。

但更多的时候,正如沈周的故事表达的那样,隐居并不等于与世隔绝。真正的古代隐士往往雅好文艺,而文艺界人士需要也喜欢与同好进行交流。正如孔夫子所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不问俗事与喜好交游,这看起来矛盾的两者,在元人顾瑛身上却得到了绝妙的统一。顾瑛,又名阿瑛,字仲瑛,江苏昆山人,性喜结客,风流文雅,轻财好施。他早年经商,后来折节读书,于不惑之年将家业交与子婿管理后,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隐居生活。他筑玉山草堂,收藏法书名画、三代彝器,又招呼宾客,每天饮酒赋诗,不屑仕进,著有《玉山璞稿》二卷、《玉山逸稿》四卷、《草堂雅集》十四卷等。

玉山草堂不仅是顾瑛自己的乐园,也是元代文人重要的雅集之所。从草堂筑起到顾瑛去世近20年里,顾瑛不断邀请文人一同宴饮踏青、吟诗作画,著名文人如杨维桢、张雨、张渥等均曾参与其中。据顾瑛《玉山逸稿》、陶宗仪《游志续编》记载,至正八年(1348年),顾瑛游兴大发,频繁宴集:正月二十二日,与杨维桢、郯九成等人宴会作诗;二月十二日买了一艘百花船,邀请杨维桢、张渥等人游览虎丘,因天气骤变而作罢;十九日,与杨维桢等人泛舟娄江,舟中联句;二十一日,偕杨维桢、张渥等六人游昆山,杨维桢作《玉峰诗》,余者和之,又相与联句,张渥作《桃源雅集图》记录此次雅集盛况;三月三日,在书画舫招待杨维桢等;十日,与杨维桢、张雨同游石湖诸山……

竹梧消夏图 绢本设色 45cm×37cm 明 仇英 武汉市博物馆藏

玉山雅集形式自由、氛围轻松,雅集中的诗文多为咏景感怀之作,表达着诗人对生活、生命的思考,个性鲜明,心境旷达,感情真挚,有着强烈的文人意识,表面形式似与隐居无涉,蕴含的内在精神却是放逸而出世的。雅集中,文人们置酒赋诗,觞咏唱和,畅谈古今,暂时忘却俗世烦恼,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寄意丹青

岁寒三友图册页 纸本墨笔 32.2cm×53.4cm 南宋 赵孟坚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繪画起源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描绘,但随着绘画技法的发展和绘画理论的完善,单纯提倡写实的画风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境界”的追求。北宋郭熙、郭思父子的《林泉高致》主张山水贵有“景外意”:画山水画,并不是简单地画眼中所见景物。只有将其中的意境展现出来,让观者不自觉地沉浸于画中,将精神与自然融合,寄思想感情于画面创作,才是真正“高级”的山水画。

然而,在中国绘画史上,专业的画师及画工很难贯彻郭氏父子的绘画理论。他们往往为统治者或出资买画之人服务,题材比较局限,表现自己真情实感的机会不多,文人画家因此得以在画坛崭露头角。文人从事绘画,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表达个人志趣。他们更多关注自我,凸显个性,向着写意画的方向前进。文人画甚至成为不拘泥世俗、不贪恋名利的象征。

墨兰图 纸本墨笔 25.7cm×42.4cm 元 郑思肖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正如苏轼所说:“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宋代的文人画将物象与人格象征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文人画无论是什么题材,都应该将“气韵”和“天真”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追求放在首位。当时职业画工较为重视的“形似”,在文人画这里反而是最不重要的因素。例如赵孟坚的《岁寒三友图》,将松枝、竹子和梅花表现在一个画面里,三者穿插交替,这种在真实的大自然中不太可能出现的情景,却是傲骨迎霜精神的美好体现,展现了画家理想中的坚毅品格,其符号意义大大超过写实意义。

还有以梅、兰、竹、菊为题材的“四君子画”,达到了物象与精神相通的极致。“君子”是汇集儒家道德礼教而形成的理想人格,“四君子”为中国文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体现了画家借作品展现自身修养、达成崇高理想的审美追求。梅,傲雪不屈,有高洁之志;兰,生长于幽深空谷,宁静贤达;竹,劲节挺拔,谦谦于世;菊,凌霜自得,恬静乐隐。它们都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气质,毫无媚人之态。喜爱此类题材的著名画家有擅画梅花的扬无咎、仲仁,擅画墨竹的文同,擅画墨兰的郑思肖等。

郑思肖,号所南,为南宋遗民,以此号表明定居南方、不做贰臣的坚定信念。他的传世作品以“墨兰图”为主,常用寥寥几笔即得兰花神韵,更为独特的是他画的兰花无根,借此表现自己对故国灭亡的悲痛之情,是满含主观情绪的“有我”之作。元代倪瓒曾题诗赞美郑思肖所画兰花:“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肯定郑思肖的气节。倪瓒本人也曾绘《六君子图》,表达自己对“君子”的见解。画面上,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挺拔生长,以富有倪氏特色的“一河两岸”构图,体现了画家正直特立、不与世俗同流的“君子观”。

六君子图 纸本墨笔 61.9cm×33.3cm 元 倪瓒 上海博物馆藏

温润以方

谈到“君子”应具备的气质,最常见的形容词要数“温润如玉”了。的确,在阐释中华美德的时候,人们总是用玉石、玉器来作比拟。对玉石的钟爱乃至对玉文化、玉器象征意义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重要特质之一。

隐士图 绢本墨笔 158.2cm×89.2cm 明 张路

竹园清饮图 纸本设色 80cm×54.6cm 清 罗聘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玉寿鹿山子 高14.8cm 宽9cm 明 故宫博物院藏

白玉雕龙纹香囊 清

早在遥远的石器时代,先民们就注意到并开始利用这种色泽莹润的“石之美者”。从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到河西走廊的齐家文化,从神秘的三星堆遗址到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遗址,用玉的点点星火在中华大地燃起,玉璧、玉琮等用于祭祀的器物,玉琮上狞厉的神人兽面纹,以及象征权力的玉钺等,无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玉的珍视与敬畏。

至迟到东汉时期,人们已经对玉的质感、透明度、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硬度及结构纹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玉的物理特征人格化,赋予玉“五德”—仁、义、智、勇、洁,将玉和做人的品格紧密联系在一起。之后,玉的美好象征意义逐渐家喻户晓。成全某事敬称“玉成”,为保持气节而牺牲称为“玉碎”;不僅君子比德于玉,人品高尚、操行清白的女子也被称赞“冰清玉洁”……

现代考古工作发现的历朝历代出土玉器,更是为古人的这一观点做了完美的注解。象征志洁行芳的代表性玉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组佩。组佩又名“杂佩”“佩玉”,由多件玉器、琉璃珠、玛瑙管等串联而成,佩戴时悬于身上。若是戴上了玉组佩,上面连缀的小型玉器就会随着身体姿势的变化互相撞击,发出声响。如果走路太慢,声音就不够响亮悦耳,即所谓“其声不扬”;走得太快,则叮叮当当的声音杂乱无章,暗示佩玉之人失了分寸;走路不快不慢,有节奏感,方能使组佩发出美妙的声音,走路的姿势也显得气派出众,风度俨然,表现出矜持和庄重。古人认为,端庄的外表与体态折射出的是内心的光明磊落。如果内心存有不可告人的念头,必然会反映在细小的动作上,玉组佩发出的声响也就不可能做到和谐了。

另外,玉是多种美德的象征,身上佩玉,亦表示为人光明正大,无惧小人使坏。玉器用来规范君子的行为,而君子的品格反过来又强化了玉的象征意义,两者互相成就。后世的君主使用玉玺,文人常用玉印,玉笔管、玉砚等玉质文房用具也并不罕见。除了色泽美丽、手感细腻,它们的主人也正是要借这种材质,表明自己纯洁的品质和高尚事实上,无论是对隐居出世的渴望,还是对君子内涵的诠释与表达,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向外面对自然、面对他人的时候,需要有宽容、平和、淡然的心态,强调顺应自然,与他人和睦相处,形成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向内面对自我、审视内心的时候,则强调人人都有的内在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致力于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从改变自己做起,一步步突破桎梏,达到理想境界。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历经数千年仍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正是得益于这种开放包容与自强不息兼备的文化特质。坚定的追求。

秦汉以降,玉文化被更多人所知,而广泛的传播也使得其内涵更加丰富。东汉张衡的《四愁诗》有“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等句,魏晋诗人繁钦的《定情诗》中提到“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证明此时的玉器也具备了男女定情信物的含义。玉石的坚韧象征着对爱情的忠贞,与君子宁折不屈的高尚品格也有相通之处。

青玉交龙纽“古稀天子之宝”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虎形玉佩 西周 长11.6cm 宽5.8cm 山西博物院藏

事实上,无论是对隐居出世的渴望,还是对君子内涵的诠释与表达,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向外面对自然、面对他人的时候,需要有宽容、平和、淡然的心态,强调顺应自然,与他人和睦相处,形成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向内面对自我、审视内心的时候,则强调人人都有的内在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致力于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从改变自己做起,一步步突破桎梏,达到理想境界。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历经数千年仍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正是得益于这种开放包容与自强不息兼备的文化特质。

李公麟兰亭修禊图 绢本设色 25.5cm×162cm 明 佚名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猜你喜欢

杨维桢沈周君子
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倪瓒 杨维桢 “洁”与“脏”的故事
沈周油画作品
周志高
徐利明
君子无所争
沈周的气度
逼我做官,我就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