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死亡线”上的较量

2023-07-26赵雯朱翔宇徐雯雯张玲俐殷晨迪

党员生活 2023年7期
关键词:国道中队群众

赵雯 朱翔宇 徐雯雯 张玲俐 殷晨迪

黄远波,男,1968年4月出生,199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级警督,现任广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武胜关中队队长。他带领“雄关铁警”镇守武胜关107国道广水段24年,把事故多发的“死亡线”,变成安全畅通的“平安道”;先后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湖北最美警察”“荆楚交警之星”等,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咬定青山漫道,扎根武胜关,是广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武胜关中队中队长黄远波的半生写照。

夏晒蜕皮,冬冻皲裂,从警32年,黄远波方正、黑瘦的脸上写满风霜。

镇守“雄关”24个春秋,8000多个日日夜夜,黄远波初心不改,带领“雄关铁警”创造了24年无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无长时间、长距离交通堵塞的成绩,在和“死亡线”的较量中,践行了自己“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

5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铸牢忠诚警魂 践行为民宗旨”中外记者见面会,黄远波作为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代表参加,讲述了他镇守雄关的故事——

“3456”保平安

位于桐柏山脉与大别山脉交界的武胜关,群峰环绕、地势险要。

这里是我国历史九大名关之一,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107国道穿关而过,蜿蜒盘旋、坡陡弯多、地形复杂,一度被过往司机称为“死亡线”。

“说它是‘死亡线有两大原因。”黄远波解释说,“一是国道车流量大,路况复杂,容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二是武胜关是大风口,一到雨雪冰冻天气就容易打滑,车上不去便造成交通堵塞。最长的一次堵了六天六夜,堵塞长度达到40多公里,1000余名司乘人员受困。”

为解决该路段的安全问题,1999年武胜关交警中队成立。黄远波带着战友们,来到离家40公里外的武胜关,担负起42.3公里国道线和2个乡镇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蜿蜒的国道旁,草木丛生、人烟稀少。他们租住在当地老百姓的民房,白天在路面巡逻,纠正违法行为,排除事故隐患,晚上熬夜查资料,找对策,一待就是5个月,没回过一次家。

107国道两侧有百余个平交路口,群众、车辆穿梭往来,危险系数很大。如何才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确保群众生命安全?黄远波夜不能寐。

“我不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出事。”他带队深入农村巡查,走遍大大小小的村道,逐一排查安全隐患,不漏一条线路、一个路口。针对多处路口减速带破损,复杂路段警示桩、提示牌没有安装到位等情况,黄远波争取支持,给各平交路口加装爆闪灯、警示桩、提示牌,更换减振带,最大限度提醒过往司机和群众。

此外,黄远波还摸索出一套“3456”工作法——

固定守点和流动巡逻、高峰疏导和低峰纠违、重点查处和日常管理“三个结合”,维持道路交通秩序;送法规进乡村、送安全给司机、送客车安全过境、送温暖给群众“四送连心”,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一辆警车、一辆勘查车、一辆吊车、一辆救护车、一辆施救车“五车联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指挥疏导队、撒盐融冰队、抢修病车队、应急拖车队、吊车施救队、服务保障队“六队联勤”,提高道路交通疏导能力。

“一遇雨雪冰冻天气,我们全员上路,发现路面有结冰迹象就立即通知路政部门撒盐融冰;遇到载重货车上坡难,就用拖车把它拖上去;还有病车抢修、吊车施救等一系列措施。”黄远波说,一套“组合拳”下来,打滑、堵塞、事故等问题一一迎刃而解。

“3456”工作法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彰显威力,107国道广水段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从每年最高峰60多人降至个位数,昔日事故多发的“死亡线”,变成安全畅通的“平安道”。

这条路一守24年

武胜关人烟稀少,很多人受不了这里的艰苦和清贫,黄远波却在这里一守就是24年。“一辈子守一条路”,这份坚韧和担当,与他的部队生涯分不开。

1987年,19岁的黄远波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在人民大会堂和毛主席纪念堂中央警卫团执勤的3年,他深受精神洗礼,“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成为刻在骨子里的人生信条。1990年,他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我的使命感更加强烈。”黄远波说,“共产党员的称谓始终激励着我,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退伍后,他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同样是人民警察的父亲为他鼓劲:“干一行爱一行,做就要做到最好。”

橄榄绿与警察蓝,不一样的颜色,同样的担当和守护。

24年来,黄远波带领整个中队人均年加班不少于720小时,雨雪冰冻天气指挥疏导、牵引重型车辆安全过关20余万次,排除各类交通事故隐患2000余起,近一年取得交通事故总量下降62%、亡人事故总量下降45%的实绩。

2013年2月的一天,一辆重型罐式半挂车滿载32吨汽油,因避让险情在武胜关侧翻,汽油外泄,随时可能爆炸。

而此时,附近一农户正在办丧事,大量群众聚集,且正准备燃放鞭炮。千钧一发之际,黄远波迅速带领中队民警,一边进行交通管制,一边疏散群众,劝导事主停止燃放易燃物。最终,有惊无险,隐患消除。

“像这样的危急情况,在武胜关并不少见。每一次,黄远波都身先士卒、冲在最前。哪怕他放假回家,远在40公里外,也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武胜关中队同事唐志华说。

2016年12月,一场大风雪侵袭鄂北大地。黄远波带领中队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迎着刺骨的寒风,冒着生命危险指挥疏导交通。

五天五夜,没有一个人下国道。困了,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啃几口方便面,每天都是身披一身雪、衣内一身汗,脸冻得僵硬,鞋垫却能拧出水。

经过五昼夜的鏖战,黄远波和战友们撒盐80吨,牵引载重货车500台次,指挥疏导车辆安全过关2万台次,整个雪灾期间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一名司机经过黄远波身边时,摇下车窗,向变成“雪人”的他竖起大拇指,并鸣笛示意。一石激起千层浪,后面经过的每台车,都主动鸣笛致谢,高高低低的声音在国道上久久回荡。

这个场景,让黄远波至今记忆犹新,也成为他继续前行的力量。

守路便是守民心

2019年9月,107国道广水段全线整改扩建,从昔日的狭窄通道升级为安防设施齐全的一级路面,但黄远波依旧时时放心不下。

“人、车、路、天、地所带来的隐患是动态变化的,实现隐患清零需要时时刻刻动态排查,这是循环往复长期坚持的过程。”黄远波说。

今年4月,辖区内6000余亩的杨林沟茶场迎来春茶采摘旺季。采茶高峰期,500余名采茶工骑着摩托车、电动车进山,不戴头盔、农用车非法载人等现象极为普遍。黄远波组织民辅警守路口、到田头、进茶场。他们跑遍64个村组,发放宣传资料4.5万余份,纠正交通违法1800余人次。

“村民劳作时,我们就到田间地头和他们拉家常、讲案例,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有时还挽起袖子裤腿和他们一起干农活,边干活边讲交通安全,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黄远波说。

在黄远波和同事的努力下,村民安全意识日益增强,90%的村民自觉佩戴头盔,遵守交通法规。

为了让沿线老人安全过马路,黄远波逐一入户为老人们送上颜色醒目的黄马甲,反复叮嘱他们夜间出行一定要穿着。

马锡山是烈士后代,黄远波与他相识于二十多年前。当时,马锡山在107国道旁设置洗车加水点,赚钱补贴家用,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黄远波得知情况后,自掏腰包帮他在开阔地搭建了一个规范的洗车加水点,既方便司机,又消除安全隐患,也解决了他的困难。马锡山感动之下,自愿担任中队的义务宣传员、安全员、施救员。

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参与守护这条平安路。截至目前,当地群众主动报警300多次,抢救伤员180多人。

“作为基层交警,我们干的就是与民心相连、与民生相关的工作。”黄远波说,只有把群众当亲人,多替老百姓着想,才能真正让他们感到暖心,从而积极参与、支持交警工作。

24年来,黄远波先后为群众排忧解难1200余件,帮助解决18位孤寡老人生活困难问题,资助25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感谢信100多面(封)。

“把群众放心上,群众就把你记心里。”黄远波说。

猜你喜欢

国道中队群众
插电混动车跑318国道到底什么感觉 魏牌摩卡DHT-PHEV
国道路面施工平整度的控制方法探讨
我热爱的中队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我爱我的中队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我的中队我的家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