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闽台方言的发展与变迁

2023-07-25竺家宁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澎湖方言移民

竺家宁

(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台北)

一、历史上的福建与台湾

台澎地区的设治与早期移民,可以追溯到三国志的记载。《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二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隋炀帝在大业六年(610)时派虎贲中郎将陈棱及朝请大夫张镇州经略“流求”,学者认为所到之地就是澎湖,也有学者认为所到之处可能为台湾或是琉球。

唐宪宗时,浙江进士施肩吾作诗《岛夷行》,见于全唐诗中,而各方志题为《澎湖》或《澎湖屿》。这一首七言绝句的原诗如下:“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年少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及祝穆《方舆胜览》认为此诗咏澎湖。清朝杜臻《澎湖台湾纪略》注云,此诗“盖亦尝有至焉者”。连横《台湾通史》进一步确认施肩吾曾率领族人移居澎湖。

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宗室赵汝适著《诸蕃志》中,指出“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至今澎湖各岛屿都有宋元陶瓷出土。可以证明宋代海峡两岸的来往已经非常紧密。澎湖群岛在元朝统治时设置澎湖寨巡检司,隶属于福建行省泉州路同安县,是澎湖首度设立正式的地方统治官署(之前澎湖列岛归属于晋江县)。

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原称《岛夷志》),当中描绘了彭湖社会状况: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坡陇相望。乃有七澳居其间,各得其名。自泉州,顺风二昼夜可至。有草、无木,土瘠不宜禾稻。泉人结茅为屋居之。气候常暖。风俗朴野。人多眉寿。男女穿长布衫,系以土布。煮海为盐,酿秫为酒,采鱼虾螺蛤以佐食,爇牛粪以爨,鱼膏为油。地产胡麻、绿豆。山羊之孳生,数万为群,家以烙毛刻角为记,昼夜不收,各遂其生育。工商兴贩,以乐其利。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

明代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石碑,为台湾现存年代最早的石碑,内容指1604年明朝将领沈有容在谈判下,使荷兰人韦麻郎离开澎湖的事件。此碑于1919年发现,目前保存于台湾澎湖县马公市澎湖天后宫。明代郑荷之战是1661年3月底到1662年2月初之间的一场发生于台湾西南沿海的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经营。

台湾建省又在什么时候呢?1683 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布政司。中法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台湾地位的重要性,开始筹办建省事宜。光绪十一年(1885),左宗棠上疏请设台湾巡抚,在台湾建立独立行省。经清政府廷议,获得批准。同年10月12日,清政府正式建立台湾省,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

这个时候,台湾省下设3府(台北府、台湾府、台南府)、11县(宜兰、淡水、新竹、苗栗、台湾、彰化、云林、嘉义、安平、凤山、恒春)、4 厅(基隆、南雅、埔里社、澎湖),以及1 个直隶州(台东)。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光复。

二、闽南方言的形成

闽台两省,自古以来,无论在历史文化,社会习俗,方言背景,一直具有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在闽方言的研究方面,两岸学者也经常来往,互相切磋。共同携手,推动了闽方言的研究。这是两岸之间最珍贵的传统。

回顾历史上,闽方言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发展过程。大约而言,闽方言曾经历四批移民的凝聚与交融,孕育了丰富的闽文化。闽方言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型了。

首先,秦始皇在福建设立“闽中郡”,但当时还没有大量汉人定居。汉人的大批移入,始于三国孙权。从地理上看,福建是吴国的“后院”,亟待开发,以发展吴国的国力,企求能与魏蜀鼎足而三。这时,吴国的造船技术与海洋知识逐渐成熟,于是由海路大量移送吴人入闽垦殖。这是第一代闽方言,我们或可称之为“闽一”。

其次,永嘉之乱,北人南下,是历史上的大移民时代,此时,有“衣冠八姓”由河洛迁闽,从此闽人自称为“河洛人”。这是第二代闽方言,称为“闽二”。

再次,唐初,河南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数十万军民入闽,开发漳州,兴水利、拓农田,使漳州成为一个繁荣富庶之乡。因为陈元光的贡献很大,闽人尊之为“开漳圣王”,至今闽台地区奉祀不绝。这是第三代闽方言,称为“闽三”。

最后,唐末,河南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民入闽,带入了唐代的的北方话。当时闽人自称“唐山人”。这是第四代闽方言,称为“闽四”。

经过这四波的方言融合,闽方言逐渐形成。其后,由于闽地的地理崎岖多山,地域阻隔,所操方言复杂,语言接触多样,逐渐演化为几个分支,形成不同的方言片。

宋室南渡,前后又有多次北方人移居闽地;对于前四批已经成熟的闽方言,继续产生微调,导致如今闽方言多元复杂的面貌。依据专家学者的研究,现代闽方言区分为闽东(分南片与北片)、闽南(分东、西、南、北片)、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区,再加上闽客方言区和闽赣方言区,显得丰富而多样。

闽方言在海外的发展与开拓,是一件值得重视的现象。历史上闽人大批移民到东南亚一带,甚至远至欧美各国,造成各地区的闽方言也相应的对外传播。海外闽方言的音韵、词汇、语法飘泊几百年,一方面保存了珍贵的母语,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影响,势必也会产生一些变异。这种语言的接触与交融,是一项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近代一批批的汉语方言学著作问世,其内容均根据各方言点的具体情况,涉及了方言音韵、方言词汇、方言语法的字典、词典、教材、手册,不计其数。目前我们看得到最早的著作有闽北《六音字典》(1515),闽东《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明末),闽南《拍掌知音》(清康熙年间),潮汕《潮声十五音》(1907)等等几十种文献。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大量的传教士为了传教的需要,编撰了许多字典、词典、手册、教材及《圣经》拼音材料,甚至还出现词汇研究专书和语法研究专书等。据目前掌握的材料看,最早的有1575年成书的《泉州方言词汇》,有人认为已经亡佚,有人认为尚存于西方某大学图书馆。目前马重奇教授搜寻获得一批西班牙语写成的闽南话字典、词典、词汇、语法之类的珍贵文献,基本上均为明末的漳州话。

2021年12月,马重奇教授申请的一个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学术团队重大项目,题为《明清以来中外濒危中西文闽方言文献发掘、集成与研究》立项了。该项目收集一百多种中西闽方言文献,北京商务印书馆将列入出版计划。迄今年6月将出版其前期研究成果第一至六辑,共收入78种闽方言文献。该成果是基础研究成果,研究的对象是明清以来中外濒危中西文闽方言文献,研究范围涉及近代中西闽方言文献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该成果在选题上独具开创性,可以说是学术界首次对近代中西闽方言文献进行全面综合研究。尤其是收集了近两百种用英语、西班牙语、荷兰语、加拿大语、马来西亚语、新加坡语以及日语编撰的字典辞书、教材、手册、地方戏曲、闽方言音韵、词汇、语法研究等珍贵的闽方言文献,为学术界提供研究闽方言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学史、文化史最好的研究素材。学术价值方面,该成果实现了中西闽方言文献研究的跨专业、跨方向、跨时空研究;既有共时的比较,又有历时的分析;既有共同语的分析,又有结合古音的比较,对于开拓传统小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甚至研究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

三、台湾地区的语言面貌

在语言学上,台湾属于“移民型态的多语社会”。台湾是一块年轻的地方,地质上年轻,人文上也年轻。新生代的造山运动造出了台湾,有正式文字纪录的年代不过四百多年。在不同的时候,一批批的移民来到台湾,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口音,于是,台湾变成了南腔北调的一个多元社会。按移入的先后,历史上有四波的移民,我们分别以“台一”至“台四”表示:

台一,大约几千年前,分批从不同的地方来到台湾,有的驾着独木舟,越过巴士海峡,来到台湾。有的利用冰河时期的陆桥,越过台湾海峡,来到台湾。他们的后代就是现在的山地九族,包括北部的泰雅族、赛夏族、东部的阿美族、卑南族、中部的布农族、邹族、南部的鲁凯族、排湾族、兰屿的雅美族。也有学者另加入日月潭附近的邵族,成为十族。他们带来了“南岛语言”(Aus‐tronesian)。这个语族包含了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以及南太平洋的许多岛屿。台湾的南岛屿是这个语族最北的一支。

台二,明代末年,汉人开始移民台湾,这一批主要带来了漳州、泉州的闽南方言。台湾闽南语的腔调有三系:第一是都会型混合腔,属于这一类的有台湾的南部平原(台南-高雄)、台东、台北盆地属漳泉混合区。第二是泉州腔,属于这一类的包含了台湾的鹿港、中部沿海地区、台西、大甲-布袋沿海、澎湖、台北汐止、淡水,被称为海口腔。第三是漳州腔,属于这一类的有台湾的中部平原地带、台中盆地、彰化-嘉义内陆、北部沿海地区及兰阳平原,被称为内埔腔。

台三,清代初年,大约二百多年前,从广东大量移入,带来了客家话。客家人大量东移台湾,差不多在康熙二十年代以后。据有关文献及查记数据显示:在康熙二十五、六年时,广东嘉应州属的镇平(今改蕉岭)、平远、兴宁、长乐(今改五华)等县的所谓“四县人”,曾大量迁台。到了康熙晚年,随着朱一贵事件的平定,清政府进一步开放“海禁”,并修改了原先的严禁粤东地区人民迁入台湾的限令,闽西、粤东大本营地区的客家人由此而开始了向台湾迁移的高潮。乾隆时期是大陆移民来台最盛的时期,也是客家人入台垦殖规模最大、移民人数最为集中的时期。从嘉庆时期开始,大陆移民入台之风逐渐减缓,客家人向台湾的迁移,其规模也越来越小。

台四,半个多世纪以前,台湾光复,从大陆各地先后移入台湾。这次带来的方言比较多样,主要是吴方言、粤方言和北方方言。光复之初,渡海来台的移民多半是教育人员、技术人员、工程建设人员等,最后一批移民是在1949年,成分多半是军人、行政人员。至此,两岸就隔绝不通了。

经过上述的四波的移民,使台湾呈现了多采多姿的多元面貌,有如橱窗式的“多语社会”,和其他各省比较起来,是相当独特的。台湾语言主要分为两大系:一是岛系(南岛语言)泰雅语、赛夏语、阿美语、卑南语、布农语、鲁凯语、排湾语、雅美语、邹语。二是陆系(大陆方言)漳州话、泉州话(闽南语)、四县话、海陆话(客家话)、吴语、粤语、四川话、山东话。当前台湾语言的面貌,如下表所示:

四、方言隔阂造成的地方械斗

那么,长久以来,官话(或共同语)在台湾社会又扮演怎样的功能呢?多语的社会需要一个共同的声音,来担负桥梁的工作。使方言间的隔阂与误解得以降低。台湾是一个各种方言汇聚,南腔北调的多元社会,因此,官话(或共同语)正担负这样的功能,成为各地方言移民的桥梁。然而,在早期台湾的移民史中,由于缺乏共同语的沟通,使得不同口音的人们形成隔阂,甚至发生对立与冲突,这就是早期移民史中不断发生的“械斗”。早期移入的汉人多半使用漳州方言和泉州方言,他们的身分主要是农民,因此只会讲方言,不懂共同语。当时的省、府、厅、县各级衙门虽使用“官话”,可是缺乏普及的教育设施,共同语不能有效推行,因而社会上方言的矛盾较为明显。

于是,占社会上大多数人口的农民便存在者显著的方言阻隔,农民最容易产生纷争的因素不外水源的分配和土地的划界。往往一场台风之后,水源改道,田界冲失,纷争因而产生。如果双方争执的是同乡,问题较易解决,只要请出村长,或老族长出面协调,争执很快可以平息。但是,若争执的双方使用的是不同的方言,于是个人的冲突很容易扩大为村与村的冲突。“漳泉拼”“闽客拼”就是这样发生的,而且在早期移民史中,一直不曾中断。

台湾历年械斗情况如下:

1.康熙61年(1722),闽客械斗。见《凤山县志》。

2.雍正元年(1723),闽客械斗。

3.乾隆47年(1782),发生于刺桐,漳泉械斗。见《彰化县志》。

4.乾隆48年(1783),漳泉械斗。

5.乾隆51年(1786),发生于彰化,闽客械斗。次年又斗。见《彰化县志》。

6.嘉庆4年(1799),发生于噶玛兰,泉客械斗。

7.嘉庆11 年(1806),发生于彰化,漳泉械斗。同年又发生于噶玛兰。嘉庆14 年再发生于彰化。见《彰化县志》。同年又在噶玛兰、淡水爆发。见《噶玛兰厅志》《淡水厅志》。

8.道光6年(1826),发生于彰化,闽客械斗。见《彰化县志》。同年又爆发于淡水。见《淡水厅志》。

9.道光13年(1833),发生于淡水,漳泉械斗。

10.道光14年(1834),发生于凤山,闽客械斗。同年又爆发于后垄。见《淡水厅志》。

11.道光24年(1844),发生于彰化,漳泉械斗。道光27年又爆发于大甲。见《淡水厅志》。

12.咸丰4 年(1854),发生于中港、中坜,闽客械斗。咸丰时代另又爆发四次漳泉械斗。见《淡水厅志》。

13.同治4年(1865)、5年(1866)在罗东再爆发械斗。

其中较大的屠杀,根据方志的记载,例如:

1.乾隆时,土城漳泉相斗,漳人败,漳人八百多全被诱出屠杀,河为之染红。

2.道光6年,云林北斗镇,客家人八十多人为泉州人集体屠杀。

3.道光时,漳泉相斗,漳人假借和睦为名,宴请泉人,在宴中击杀之。

4.咸丰3年,林口漳泉相斗,死一百余人,四散之尸体被集中掩埋于今林口永善寺。

现台湾各地之“大墓公”“义民公”“有应公”“万善庙”往往为当时械斗杀戮之遗迹。据《台湾省通志稿》卷二记载,大规模的械斗有二十八次,一直到日据时代才完全中止。械斗过程中,往往有残酷的杀戮。这些往事都记载在《台湾省通志稿》中。前车之鉴,值得我们记取。语言的包容与融合是我们应该共同重视的课题。

猜你喜欢

澎湖方言移民
方严的方言
澎湖缘
方言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会讲故事的澎湖
大陆航空首航台湾澎湖
签证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