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诗歌中“柳”这一意象展现出的文化象征和情感内涵

2023-07-25张文芬

课外语文·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柳絮思乡杨柳

张文芬

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作者构建美学意境的重要元素。古代文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则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解读意象、理解意象是发掘意象所寓之意、体会作者思绪情感、感受诗词意境之美的必要步骤。

在我国古典诗词文化中,对“柳”的描写十分常见,并且“柳”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在上千年的文化演变中,“柳”已经超出了自然物的含义,形成了富含象征意义、富有审美价值的意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柳抒情,表达思绪慨叹

(一)抒发依依别情

“柳”者,“留”也,“柳”与“留”谐音,由“留”而引发人们留别、留恋之意,因此,“柳”这一意象自然也染上了离愁别绪,成为文人离别之情的载体和寄托。

早在《诗经》中就有了借“柳”表达离愁别绪的例子。《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以出征前家乡“杨柳依依”的风光,对比如今“雨雪霏霏”之景,离愁别绪油然而生。这首诗是以柳抒情开始,也成为后代诗歌中“柳”这一意象的重要出处。例如南齐萧子显的“浮云玉叶君不知。思君惜去柳依依”,隋炀帝的“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等诗句都是对《诗经》中“柳”这一意象的化用。

汉代,“折柳送别”发展成为一种风俗,乐府《折杨柳》的创作与传播也让“柳”与离愁别绪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强化。此后,历代诗人凡写离情,多以“柳”寄之。

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沿用传统,以“柳”表达送别之情。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其情谊之深不言可知。诗人省去了送别场面,避开了令人伤感的离别情绪,将视角对准了初春时节渭城雨后的风光——一场春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也染绿了旅店旁的棵棵杨柳,分手在即,诗人又劝友人一杯酒,借着这柳色,道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叹,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和关切。

宋代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将离愁别绪的欲说还休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人没有按照传统,用折柳表达离情,而是描绘了自己酒醒后的所见风光——岸边杨柳依依,天上残星点点,江面微风拂动。酒醒后的空虚让他一时不知如何诉说,经年所见良辰好景不过是一场虚幻。词人之所以产生这种如梦似幻的虚无感,是因为“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已让能够听他诉说的人离去,只剩自己面对这热闹过后的安静,心理上的落差让离别之情更加伤人。

(二)抒发思乡愁绪

“柳”既可以表达离别之情,也可以寄托思乡之意。“思乡”是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羁旅漂泊的文人在看到柳丝飘动、柳絮纷飞时,会不自觉地想起家乡的景色、故人,这时把“柳”这一意象融入到诗词中也就顺理成章了。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经典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正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诗中“折柳”指的是《折杨柳》这支曲子,隐含了送别折柳、盼亲归来之意,接下来便顺理成章地写到自己听到曲子时产生的客愁乡思。他并未直接表达自己的愁绪,而是由己推人——“何人不起故园情”,虽不言“我”,却更见“我”对《折杨柳》的感触之深,对故乡的思念之切。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将“柳”表达的思乡之意显露出来。黄河波浪滔天,奔腾向前,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着,戍边将士驻守孤城。在没有战事的闲暇时,营帐中传来《折杨柳》的羌笛声,笛声不禁勾起他们远离故乡亲人的愁绪,让人满心酸楚。这样的故园之情、思乡之意也在“柳”这一意象中发展为集体情绪。

(三)抒发人生感慨

初春,柳芽萌生,生机盎然;春尽,柳絮飞舞,漂泊无依。古代文人在柳的荣枯变换中仿佛看到了个人的命运跌宕,如此,又怎能不心生感慨呢?

《世说新语》中曾记,大将军桓温在北征时“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戎马一生的将军看见昔日所种柳树,依然感慨万千,潸然泪下,何况是多愁善感的文人呢?宋代诗人苏轼、陆游都曾用“柳絮”来表达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慨叹。其中苏轼的“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展现出时光倏忽而过,不经意间柳絮已漫天纷飞,春日已去;陆游的“落絮飞花又满城,年光大半付春酲”也表达了年复一年“落絮飞花”,不断提醒人们春天已过。时光飞逝更显出人生短暂,让人无限唏嘘。

二、以柳喻人,展现世情百态

(一)以柳比喻女子

柳条垂挂、姿态婀娜,常让人联想到袅娜温婉的女子,因此,在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常与女子相连。

杜甫在《绝句漫兴九首》中的“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将杨柳随风飘荡的姿态比喻为“十五女儿腰”,不仅让柳枝的姿态更加生动,也讓少女的形象更加鲜活。

当然,“柳”也可用来比喻女子漂泊的命运。唐代女诗人鱼玄机在《赋得江边柳》中用“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等句描绘江边柳的变化,暗喻自己的一生,抒发了对身世飘零的慨叹之情。

(二)以柳比喻高洁之士

东晋陶渊明辞官归隐,以“五柳先生”为号,以诗书耕种为乐,为后人称道。自此,“柳”在后世诗人眼中也成了隐士的象征。

王维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化用陶诗中的意象,表达对这位“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仰慕,随后用“五柳先生”之典(“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描绘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表达自己的隐逸之情。唐代刘眘虚在《阙题》中不写自己山居的闲适,而写友人山中隐居的幽趣。其中“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两句也是化用陶诗之典,将读书场所掩藏在深幽浓密的垂柳之中,展现出主人的隐逸之心以及不为世俗羁绊的高洁之情。

(三)以柳比喻随波逐流的小人

在有的诗人眼中,柳随风起舞,婀娜多姿;而有的诗人认为,柳因风起舞的姿态如此谄媚,令人唾弃。正是因为这样不同的情感投射,我们在诗中看到了复杂而多样的“柳”的形象。

杜甫虽然曾将“柳”的柔美姿态比作少女的腰肢,但是,他也曾对“柳絮”的随风飘动表达了厌恶之情——“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这里的“柳絮”“桃花”都是那些道德败坏、耍奸弄权的小人的化身。南唐诗人孙鲂不满柳条随风摆动的姿态和对春天的过度依赖,讽刺到“摇荡和风恃赖春”;他也讨厌柳絮随风飞舞、扑面而来的冒犯,于是发出“颠狂絮落还堪恨,分外欺凌寂寞人”的声讨。此外,曾巩也曾写下“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以“柳”比喻得志猖狂的小人。

“柳”这一意象在古诗中的差异是作者情感差异的体现和内心情感的投射。同学们在鉴赏古典诗词时,既要读懂作者描写的意象,也应体会其内心的丰富情感。

三、以柳构景,呈现无限春光

谚语云,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五九、六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河边柳树最先得了河水的滋润,最先染上绿色,柳条上的一团团新绿让春天的消息得以传开,也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在古典诗词中描写春的作品十分丰富,而“柳”也成了文人描写春景时不可忽视的意象。

脍炙人口的有贺知章的《咏柳》。全诗没有出现一个“柳”字,却把春时柳条初发的形态描写得淋漓尽致。作者先用“碧玉妆成一树高”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用比喻“万条垂下绿丝绦”表现其垂落、飘动的轻盈姿态,接下来用“不知细叶谁裁出”的问句描写柳叶,进而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赞美她裁出了春天的美妙,也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当然杜甫的《绝句》也不遑多让。作者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图切入,营造出清新轻松的氛围。尤其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句,用鲜活的颜色对比突出春天的色彩之美。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翠柳是报春使者,两只黄鹂穿梭其中,婉转歌唱,直飞青天的白鹭扩展了视角,也在静中孕育了动的生机。

总之,“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它代表的意蕴也十分丰富。古代文人在诗词创作中,或以柳抒情,表达思绪慨叹;或以柳喻人,展现世情百态;或以柳构景,呈现无限春光。这些丰富的情感以及创作出的经典诗词,让后人不断品味、感悟诗词文化的意境之美。

猜你喜欢

柳絮思乡杨柳
柳絮
柳絮飘飘
柳絮娃娃
杨柳 书法作品
风儿吹过杨柳湾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杨柳
WhatMakesGoodLearners:learningstrategiesin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