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个小技巧帮你选出作文中的典型事件

2023-07-25马宗芳

课外语文·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老爷爷事情记忆

马宗芳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些问题。什么是语文?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或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是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书面语言则讲究用词准确和语法工整。而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征。那什么是作文呢?作文首先是指撰写文章,指同学们的写作练习,是经过人的思考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主题意义的文体。写作是很多同学十分畏惧的语文学习内容,但又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通常在语文考试中占很大比重。可以说,写好一篇作文就意味着这张语文试卷能够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而且,作文写得优秀与否,也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试卷前面的基础部分,也许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一位同学的语文素养和知识储备,但是到了写作部分,他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就能表现出来。所以作文写作尤其重要,是应该予以重视的。那么,怎样才能针对我们小学阶段的写作进行训练呢?笔者认为,应该采用一些技巧来促进同学们对作文写作方法的掌握。尤其现阶段我们是以记叙文写作为主,那就应该基于记叙文的特点,在众多事件中选取典型事件作为写作素材。

一、善于观察周围事物

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同学提倡的情感陶冶教育的重要环节。所谓发现美的眼睛,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从其中发现可以积累的、有意义的经验和有趣的体会。比如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因为司空见惯,大家往往会忽略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像是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景观变化。春天,草长莺飞,是二月春风似剪刀,是万条垂下绿丝绦,是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梨花院落溶溶月,是生机勃勃的风景。夏天,树荫茂盛,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充满着绚烂的景色。秋天,收获的季节,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银装素裹,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粉妆玉砌。这些其实都是写作的素材和背景。还有,在路上见到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比如春天放风筝的可爱孩童;扶着老人过马路的少先队员;大雨天撑伞的活雷锋;雪后清理道路的环卫工人……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亮丽景色,也是穿插在日常经历里的记忆碎片。要写作文,可以从这些平常小事写起,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把自己的生活作为内容,这样每个人的见解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同样的道路和风景,我们也能从中感悟到不同的人生。

二、及时记录

日常生活中的有意义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需要我们及时记录下来。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我们很容易对于自己的记忆力太过乐观,所以可以借助工具帮助大家把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比如写日记,比如随时随地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事情的梗概,或者是画下有意思的画面,即兴写首打油诗,或者把有趣的事情转述给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感受。这些都是帮助记忆的好方法。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只有长时记忆才能让我们印象深刻。于是,可以采取一些手段,帮助同学们在需要把这些有意义的事情运用到我们的作文里时变得得心应手。比如把这些事情配合自己编的口诀和一定的画面一起记忆,或者是抓住事件的重点和最让自己有感而发的地方,反复体会。这些都是把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的方法。很多同学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不仅能够每天回顾自己的所见所闻,还能不断地训练文笔和记录文字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每天坚持寫作,本身就是一个爱上语文、爱上作文的途径。

三、及时回顾

在经常性地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所见所闻之后,还要及时回顾,反复加深印象。反复是一种很重要的温故知新的手段。孔子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的不一定是书本知识,也可以是自己记录的有趣见闻。如何才能在写作时筛选出适合的事件作为素材呢?对于事情的熟悉认知就是关键点。只有我们熟稔地掌握这些有趣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带来的感想、意义、启示,才能在使用时更加得心应手。比如我们要写“让人难忘的一件事”,就可以从自己的记忆库中逐一挑选最能体现这个写作主题的事情,最后落到笔尖上就会是很流畅的状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总结回顾,把这些有意思的事情作为自己积累的知识宝库,常看常新。最重要的是,每一次回顾和再次感悟,也许会产生新的思考和启迪。比如自己看到了小鸭子破壳而出的画面,第一印象就是感慨生命的伟大和坚强,对生命的力量进行歌颂。但是再次复习回顾的时候,想到那些没有经历过艰难地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会在出生之后有气无力、行动困难,于是有了更深层的感悟—万事万物都有规律,不可以随意打破,风雨之后才能见彩虹。这种反复回顾的方式能确保我们在写作时更快更好地选出有意义的素材。

四、适当融合事件

日常生活中当然很少有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大多时候都是平淡无奇。但是作为作文写作素材需要选择最能吸引人的事件,其实可以进行一些艺术加工处理。比如有一篇优秀作文写的是:大雨滂沱,主人公接到老师的任务要去买一幅装饰教室的画。当他打着伞过马路时,遇到了行动不便的老爷爷在艰难前行。主人公犹豫不决,同行的人却十分热心,坚持要送老爷爷回家。就在主人公举棋不定的时候,小伙伴已经细心地扶着老爷爷慢慢行走了。就这样,主人公也跟着回到了老爷爷家。几个人擦着身上的雨水,想着没办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还互相安慰着,只要能够帮助老爷爷就好。结果,临走时,老爷爷送给他们一份礼物——一张雷锋的画像。这个故事的作者说,自己确实帮助老师买过画,也确实帮助过老爷爷回家,还经历过突然下起的大雨,但是三件事情不是发生在一个时刻。他把这些事情融合在一起,将时间线剪辑,运用的就是同学们常听到的蒙太奇电影手法。这种处理方法应用在作文里,可以让我们的文章变得更有吸引力。

五、真情实感地书写

作文需要真情实感,有感而发,每个人都书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绝对不会雷同。即使是大家都写差不多的情节和事件,也会有细微差别。比如帮助父母洗脚,有的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辛苦,父母也和孩子表达出自己的爱;有的父母则较为内敛,孩子也十分羞涩,不擅长直接表露自己的感情。所以每个人写作的过程都是不一样的,感悟不同,体验也不同。有的人文字更加乐观,字里行间都是朝气蓬勃;有的人就能从美丽的景色里看到哲理。对着翠绿的小草和湛蓝的天空,他想到了大自然的可爱和美丽,你却能想到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哦,那是光的作用,进而联想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体现。所以我们常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大家有不同的眼睛和思考方式,所以,作文不需要追求一致化和统一模板。作文需要的是各抒己见,以我笔写我心。

六、斟酌词句,打磨文字

写好作文,需要对自己的词句不断润色。原生态的文字一般就是平铺直叙,没有太多的技巧。但是记叙文是讲述故事的,描写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想让作文写得生动,就要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文笔。锻炼文笔可以采取很多手法,比如积累名言警句,从自己的故事联系到伟人的故事,把自己的经历和人生感悟结合起来,最好能联系现在的社会实际,给文字多一些具体意义。文笔是作文是否成功的基础,也是一件事情能否引人入胜的关键。具体来说,可以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开阔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外,要调动自己对日常发生的事情的思考和感悟,多动脑,多质疑,多去书本中寻找答案。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作文叙述更加生动有意义。

猜你喜欢

老爷爷事情记忆
小灵通看老爷爷吃梨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演老爷爷
记忆中的他们
把事情写具体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卖纸的老爷爷
一级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