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我”的和谐统一

2023-07-25张振武

课外语文·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秋蝉秋景南国

张振武

南北朝时期的刘勰曾经在他的《文心雕龙》中谈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就是后世的“披文入情”,强调有“情”是写“文”的基础,而读“文”是入“情”的前提,同学们作为文学作品的鉴赏者或者批评者要从作者如何形成文章、我们如何阅读理解这样的过程来看待文学作品。其实,大家在看待文学作品时,要从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如果贸然阅读,只会知之皮毛(文本表面的情感、句子的表达效果),其他一无所知。比如,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初次阅读很多同学可能觉得它单纯地描写月色、赞美月色,其实它还有深层含义——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展现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深入研读文本才能得出的结论。对于散文的阅读更要如此——要有文学背景探索的自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作者笔下的“物”和作者的“我”是和谐统一的,我们不妨以当代作家郁达夫的作品《故都的秋》做简单的分析。

一、《故都的秋》的写作背景

《故都的秋》在某种意义上是郁达夫的一次寻根之旅。该文的创作时间是1934年,当时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危难之中,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处于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白色恐怖时期,有志气、有抱负的文人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悲凉生活,作者也是其中一员;另一方面,此时是抗日战争时期,故都北平风雨飘摇,由于国民党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消极抵抗政策,北平的沦陷只是时间问题。作者当时虽然远在杭州,也一样感受到国事的危急,这一年,他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虽然只停留四天,但是已经感受了这里的清冷和落寞。于是,在多重背景下,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天似乎也成了作者内心的“秋天”,充满着重重悲凉和悲壮的色彩。

二、《故都的秋》的情景分析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清静悲凉、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当中也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感。

(一)南北对照秋悲意

作为一位曾在中国南北奔走的文人,对于中国之秋的意蕴理解,郁达夫有自己的见解。南国之秋是怎样的呢?作者谈到,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南国之秋固然有廿四桥的朗朗明月,但草未凋,说不上“悲”;当然也有钱塘江的秋潮,但气势太盛,场面太宏大,谈不上“悲”;自然也有普陀山的凉雾,只是太神秘;至于荔枝湾的残荷,实在太喧闹。也就是说,南国之秋在作者看来是“半开、半醉”的状态,而这样的秋,对于观赏秋景的人来讲是“不合适的”。另外,南国之秋在生活其中的人眼中,是“混混沌沌”的,因为这里的人生活节奏太快,他们顾不得欣赏秋,秋已悄然逝去,没有留下秋的气息。而秋的本身应该是“清、静、悲凉”的,而非南国之秋的喧嚣。相反,北国之秋让作者感受到的是细腻和清闲,仿佛一位“都市闲人”,自然、安适,这是作者特有的情感体验,只有北国之秋才非同一般,这是故都的秋,故都的秋味,才是郁达夫向往的秋的悲凉之美。

(二)满目秋景皆寂寥

既然郁达夫钟情于北国的秋天,自然在其笔下,秋天“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文章紧扣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展现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几幅北国秋天特有的画面,寓情于景,将自然的美丽景物(“物”)与郁达夫内心的情感(“我”)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叹秋景中有情的依恋,共情中有秋的悲凉。首先,作者将“清、静、悲凉”融化在秋园中,这里清且静,“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是如此休闲,如此清静,更显悲凉意蕴。其次,作者将“清、静、悲凉”化解在秋槐之中,脚踏落蕊,居然无声无味,落寞深沉。至于秋蝉,在作者笔下更显寂寥。它们的声音是衰弱的,但“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秋蝉的“残声”“啼唱”,高一阵、低一阵,不绝于耳,将秋的“悲”渲染得淋漓尽致。最后,作者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浸透在秋雨中,轻描淡写地将秋的沉重和凄凉消融在“天灰、风凉、雨歇、云卷、天晴”等冷色调的景物和一个个“咬着烟管”的路人里,让人即使心中无愁也生出愁来。最后,即使是“Golden Days”(黄金般的日子)的时光,纵使有枣子的收获,但枣树叶落,西北风也来了,便又是“尘沙灰土”的世界,故都之秋真是“悲壮”。

(三)谈及秋意意蕴浓

关于“秋”,中国文化也好,中国文人也好,都有很多着意描画。正如作者所说,“覺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悲秋是中国文人墨客挥之不去的情结。确实如此。《太平御览》有言:“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三国时期的曹操在《观沧海》中抒发自己对秋的理解:“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画了一派壮丽的秋风波浪图。杜甫在《登高》里面也谈及“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了自己的家国情怀。郁达夫特别强调:“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要理解这句话,务必要联系作者的经历。早年的郁达夫曾经留学日本,在那里,他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屈辱,这使其形成自卑、敏感、多愁善感的性格。只有在中国,在故都北平,当时的衰败与沧桑的秋景才配得上自己专属的悲凉个性,这里将秋景与作者的悲意联系在一起。大家不妨联想一下,一位旧时代文人漫步于故都北平的街道上,面对秋凉的景色,秋风萧瑟、秋叶落寞、秋雨悲凉、秋蝉声碎,是不是也感觉“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气氛迎面而来了?这是中国文化独有的悲凉意境啊!阅读和鉴赏本文时,同学们不妨展开想象,从文本出发去感受其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同时熟读优美的语言,自身的鉴赏能力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家国情怀更深沉

如果说前面三个部分都是文本表面的东西,那么郁达夫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就需要我们的阅读更加深入地进行了。夏衍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必胜的精神支柱。”如何理解郁达夫的这种情怀呢?

首先,题目本身就表达了作者对北平深切的眷恋之情。本文通篇都是谈论北国之秋的悲凉,而北平是古代中国的都城,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地方,但此时的它已然不是繁荣的皇城,而是破败与不堪的代名词。作者不远千里来到相思十年的这里,只为看一眼、回味一下、感受一下故都的秋,体现了作者对故土的依恋,也是其心境的寄托,这本身就显得悲情与凄凉,让人唏嘘和感动。

其次,最后一个段落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故都深切的爱恋:“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值得作者用生命去挽留?那只能是深藏其中的无限的爱恋。记得诗人艾青在他的代表作《我爱这土地》中这样深情表达“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在郁达夫身上是最好的体现,此时的作者愿意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宝贵的生命,去换回一个太平的、繁荣的故都,更希望让灵魂化为秋风去驱散冷秋的寒冷,化为秋雨渗透在自己深深爱着的土地上,这是一位赤子的拳拳爱国之情,此景此情,可与日月同辉。

《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的秋景、悲壮的情怀,这是专属于郁达夫的故都、郁达夫的秋天,《故都的秋》最终实现了“物”“我”的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秋蝉秋景南国
摄影·美好安徽
红豆生南国
村口那座山
秋蝉礼赞
南国神草金不换
秋景
蚂蚁和秋蝉
南国牡丹
画秋天,写秋景
红豆生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