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自身的价值
2023-07-25陆琴
陆琴
《论语·为政》有句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里,孔子谈及了“天命”,古代的人能够活到五十,可以称得上长寿了,由于经历了世间百态和人情冷暖,对于生活也早已看淡。但“天命”听起来似乎带有一种神秘的玄妙色彩,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天命”可以指的是上天的意志,在古代关于天地的崇拜中,天被认为主宰着芸芸众生,“天命”也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在这个规律和法则之内,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本文无意探讨天命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而且笔者认为:人应该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活出属于自己的价值。而在遥远的西方,也有类似的价值观。
一、文本细读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生活中的每件事物都能成为安徒生描写和刻画的对象,让人不得不佩服他高超的想象力。本文的故事来自于他自己的一个手记:“这个故事来自我儿时的回忆,那时我有一个小木盒,里面盛了一点土,我种了一根葱和一粒豆。这就是我的开满了花的花园。”多年以后,已经“知天命”的他,基于童年的记忆,创作了这则童话。当然,安徒生这里的“花园”有多重意蕴,既是真实的花园,又是指能够带给他无穷想象力的精神花园,更是给他无穷力量的花园。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样,童话故事中的五粒豆也有自己的价值和归宿。文中着重描写第五粒豆的神奇经历,它的经历与一个小女孩联系在一起。同一个豆荚的五粒豆居然有着不同的命运,真是耐人寻味。
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对人生的启示
(一)崇高追求不分你我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它讲了一只久居井底的青蛙, 在它的眼中外面的世界不过头顶的一片蓝天而已,如果人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就不要谈个人的价值实现,更不要谈人类文明的繁荣和发展。所以,自古以来,人类都在不断地追求自我價值,哪怕是豆荚里面的五粒豆。当它们还在豆荚里时,就已经显示出不一样的生命追求,这主要体现在:其一,优越的生活,不代表懒散的生命形态。它们是五兄弟,“坐成一排”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外面有豆荚包着,舒适且无忧无虑。但面对这样富足的生活,它们并不想安于现状,而是隐隐约约地涌动着对美好生活、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它们开始谋划“得做点儿事情”,不能一味地“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不愿意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这就像人开始踏入社会一样,怀着一份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并且,它们有先天的“预知”能力,外面的世界正在变样——豆荚变黄了,这几粒豌豆也变黄了。它们感觉到豆荚就要打开,还去争论谁会走得最远。这种感觉是难能可贵的。好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一开始没有一鸣惊人,但是经过自己的思量、谋划、努力,最终取得可喜的成绩,这都源于一颗最开始时埋在心中的种子。同学们现在虽然还处于学习阶段,但是面对未来的世界,我们要饱含憧憬,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回归平静,让自己加倍努力实现美好的生活。其二,放飞的生活,需要有积极的生命向往。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不能预测自己将来的每一步人生路。哪怕是普普通通的豆子也要志存高远:第一粒豆的梦想是——飞到广阔的世界,第二粒豆的梦想是——飞进太阳,第三、四粒豆的梦想是——飞得最远。小小豆子都有如此高远的梦想,更何况我们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反思的。至于第五粒豆,它更为洒脱,高呼“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这是积极入世的生活姿态。
(二)实现价值不惧颠簸
看完全文,我们知道这样一个现实,梦想的实现并非一帆风顺,就像这五粒豆一样。第一粒和第三、四粒豆,都渴望飞得更高、更远,但是很遗憾,它们都被鸽子吃掉了,至于第二粒本想飞进太阳的豆子却掉到了水沟里,等待它的无非是两种结局,第一是发胀致死,第二是涅槃重生。但安徒生并没有为它续写结局,而是给了一个开放的答案。笔者认为,这四粒豆其实都有自己的价值,前者被鸽子吃掉,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从而延续了鸽子的生命,是无私的、伟大的;第二粒豆子“至死仍是少年”,它豪气冲天,不惧命运的摆布,笑迎风雨,你们看它怎么讲自己的遭遇:它达到了“任何豌豆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达到的地步”。它自认为是了不起的,当然有“死鸭子嘴硬”的“充大头”,但是这种乐观与豁达正好印证了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中虽然没有鸟的痕迹,但它已飞过。”这四粒豆的结局绝对是悲壮且让人同情的。它们现身说法,一生虽短暂,但也要活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那么,第五粒豆呢?它同样面临着生命路程上的一番波折与考验。
它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它落到了“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而且青苔把它裹起来,它仿佛置身于监狱中,成了囚犯。这里没有阳光,阴暗潮湿,与当初在豆荚里的生活可谓是天和地,也暗示着现在很多刚刚走进社会的年轻人,注定要经历磨炼。但就是这样的生存环境,我们的第五粒豆依然在顽强生长,它“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来了”,最后形成了一座小花园。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有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内因是它自身的豁达,不在乎外部环境,那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成就了它坚韧的意识力量源泉。至于外因,那就是它与一个同样有恶劣生存条件的小女孩成为精神伴侣。这是一个长期躺着的生病的小女孩,本来面对生活的不顺,她已经对生命失去了希望,但是,这第五粒豆居然在一个长满青苔和霉菌裂缝的环境中还可以发芽、开花,它以自己生命的彻底绽放带给小女孩喜悦、活力和幸福!他们二者的羁绊是相互的,第五粒豆的绽放给了小女孩希望,小女孩的帮助(小女孩牵了一根绳子到窗框上端),让它顺势生长,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攀爬,最终形成了一座花园。
一粒普普通通的豌豆,一个生病的孩子,因为缘分,彼此建立了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积极的、阳光的、温暖的,它让我们相信,生命是会产生奇迹的。童话故事中,小女孩趴在窗台上,她的眼睛发着亮光,如同一朵盛开的花,而外面的豌豆,正繁花朵朵呢!两种花在阳光的照耀下交相辉映,这个场景构成了人世间最美的景象——生命之生生不息。
短短的一则小故事,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心灵的关怀已经达到了非常细腻的地步。安徒生先从小小的豌豆入手,再到花,再及人,让人的心灵与自然的美相互呼应,一唱一和,令人感动。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第五粒豆是安徒生的生命图腾。曾经的安徒生,没有一技之长,连生存也成了问题,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童话作家,名满天下。安徒生笔下的豌豆微不足道,哪怕成长为豌豆花,在生活中看起来一点也不起眼,却在那样的环境下,成了最美的风景,演变成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豌豆的起点和终点意味着任何挫折都不过是生活的历练,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最不起眼的角落绽放最美的鲜花,打破天命论。安徒生也好,豌豆也好,都深刻诠释着拼搏改变命运、态度决定生命的姿态。
三、豆小而理明
作为一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眼光无疑是独到的,他有从平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发现故事的才能,得益于他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将这些平常的事物赋予了万事万物的朝气和蓬勃,让它们各有各的感情和传奇色彩。本文不过取材于窗台夹缝里长出的一枝豌豆花,也成了安徒生又一个童话故事的最初灵感,接着,阳光下的豌豆鲜明地呈现在他眼前。《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诞生了,故事中的豌豆们都值得认同,毕竟生活中哪个人不是理想满满呢?至于结果怎样,其实不必太在意,因为不同的道路都有不同的生命价值,这句话放在四海而皆准,希以此文与为生活、为学习、为未来而奋斗不止的人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