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经典 感悟经典

2023-07-25韩小霞

课外语文·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主题思想经典作品国学

韩小霞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灿烂辉煌。在中华文化的发展长河中,国学经典犹如耀眼的明珠,闪烁其中,令人赏心悦目。它之所以备受大家青睐,是因为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无与伦比的思想内容,深刻影响文化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形成。

作为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增强大家的文化自信心,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从中汲取营养,为提高写作水平筑牢基础,为提升鉴赏作品能力做好铺垫。低年级同学由于知识积淀不够深厚,理解能力有待提升,阅读国学经典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在这里就低年级同学阅读国学经典的方法进行探究,以期为其高效阅读国学经典带来有益的借鉴。

一、了解经典产生的背景,为准确把握经典做好准备

文学作品的形成和发展,跟当时社会的生产关系有必然的联系,很多经典作品都是社会发展到某一时期的必然产物。先秦两汉的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代表了每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也跟那一时期的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了解国学经典产生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而理解作品内容。

比如,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可与宋代著名的大词人苏轼、辛弃疾相媲美。她的两首《如梦令》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家喻户晓的绝唱。然而,这两首词产生的年代不一样,其风格也迥然有别。李清照在南渡之前,生活富裕,爱情甜美,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因此,她的前期作品《如夢令》“常记溪亭日暮”,围绕“晚归”遣词造句,整首词展现出乐观的基调。美酒、美景带来的是兴尽与沉醉,反映的是生活的美好、心境的愉悦。而随着金兵的入侵,世事变迁,李清照过着流亡生活,丈夫的病逝对她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她的写作风格发生了变化,感情基调跟前期作品大相径庭。后期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偏于冷清,用词比较消极。同为小令,出于同一人之手,作品风格和思想主题截然不同。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如果能准确了解李清照写作这两首词的不同背景,对于同学们准确把握两首词的基调,进而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有很大帮助。

基于上述认识,了解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是深刻理解经典内容的关键一环,尤其是那一特殊时期对文学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现实背景。

二、品味经典的重点字词,为正确理解经典扫清障碍

经典是经过社会发展被人们公认的优秀作品,在许多方面超越一般,尤其在遣词造句上。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差别很大,对其作品的理解感悟也应遵循经典作品的特征。特别是那些古典作品,由于跟我们所处的时代相隔甚远,语言的差异性更加明显。这就要求同学们在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时,重视对字词的理解,扫清阅读中的语言障碍,准确理解内容。比如《木兰辞》中有这样一句诗:“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其中的“走”字古今意义差别很大。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慢慢走”,而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跑”。这样的词语属于“古今异义词”,只有准确了解什么是“古今异义词”,才能准确理解古典文学中“走”字的含义。再如,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节选的《狼》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狼洞其中。”“洞”在现代汉语中是名词,是“窟窿、深穴”的意思。在这句话中却是名词用作了动词,译为“打洞”。这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现象,叫作词类活用。知道了这些,就会明确“一狼洞其中”的含义是: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语言犀利,风格独特。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低年级同学在阅读鲁迅的作品时,一定要用心研究其语言特点,准确理解它们,进而准确理解作品。一般来说,反义词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句话中说明同一种情况。比如“忘却”的意思“搁置、摆脱”,是把曾经留下印象的东西忘掉,不再回忆。“记念”却是通过各种方式加深印象。一般情况下很少将这两个词同时用来说明一件事情。可鲁迅偏就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了忘却的记念”。通过这篇文章表达对“左联”五位烈士的怀念,深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为了忘却”说明难以忘记,烈士的往事历历在目,烈士的鲜血如在眼前。“记念”记住愤怒,记住先烈,更好地去战斗。用在这里并不矛盾,只有将悲哀摆脱,才能化悲痛为力量,前赴后继,奋然前行,这就是文学大师的用笔之妙。只有准确理解这些关键字词的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

三、领会经典的主题思想,为陶冶思想情操铺路

阅读经典作品,最为关键的是让同学们领会经典表达的主题思想。每一篇经典作品,无论其篇幅长短,都会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达到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表达的思想越深刻,教育价值越高。阅读文学经典时,一定要让同学们透过作者的文字叙述,体会其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并能在感悟的过程中受到思想的洗礼、情操的陶冶,这是开展课外阅读的目的。

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文笔清新,感情真挚,自从诞生以来,备受大家喜爱,历代传诵,成为千古绝唱。更为感人的是,在这篇经典作品中,作者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表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在阅读这篇经典作品时,一定要让同学们通过理解内容体会这一思想主题,受到身心的陶冶,养成胸怀家国的博大胸襟,树立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才真正达到阅读这篇文学作品的目的。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主旨,只有准确把握,才能对读者产生感化。

四、感悟经典的写作特色,为习作练习顺利开展奠基

经典作品之所以能经受岁月的洗礼而愈显价值和作用,是因为其思想深邃、语言优美、结构严谨、艺术特点鲜明。通过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可以让同学们从中学到作者组织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感悟其独辟蹊径的创作风格,感知其在文中应用多种修辞手法带来的效果。经典作品的这些写作方面的特点,成为其吸引读者的地方,也充分展示出经典作品的魅力。大家通过阅读经典,感知体验,吸收融汇,逐渐变成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从而写出感人的习作。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给后世留下了不朽之作,备受世人敬仰。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可谓是写景抒情名篇。其写作方面的两大特点是“移步换景”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步换景”,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了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无不渗透着自己内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内心的凄清美相互比衬,含蓄地表露出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这些写作方面的特点,大家在阅读过程中必须用心感悟,逐步转换成自己写作的能力,写出吸引读者的好习作。

开展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低年级同学阅读经典要态度严谨,讲究策略。做到真正热爱经典,走进经典,感悟经典。用心理解经典作品的语言,感悟经典作品的写作方法,体味经典作品的思想情感。切实做到读懂经典,享受经典。

猜你喜欢

主题思想经典作品国学
把握主题思想
为什么读经典(节选)
“垂”改成“掉”,好不好?
感悟经典作品 提升美术素养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撷英 经典时期的经典作品
韩国古典假传《书斋夜会录》的文本结构分析和主题思想研究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紧扣细节文字,着眼文章“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