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展望:未来1-2个月大盘有支撑
2023-07-25李蓓
李蓓
政策端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焦点。根据我们与同行的交流,国内投资者对强刺激的预期已经比较低,海外投资人相对国内投资人更乐观一些,对强刺激政策仍有一定的预期。
如果讨论政策,那么當前,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最近,经济学家们众说纷纭,各种政策建议层出不穷,市场上非常喧嚣。但最近几天的一系列的中央文件和表态,已经指明了政策方向。地方政府的一系列实践,也预示了后续的路径。
7月6号,求是网发文《树牢正确政绩观》,再度强调总书记3月两会的讲话:“新班子起来了,一定要注意啊,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要把这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都压下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走那种急就章、竭泽而渔、唯GDP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要树牢新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也就在这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几天前,7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中,写到当前的工作重点,指出:
“督促省级政府加大对市县工作力度,立足自身努力,统筹资金资产资源和各类政策措施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逐步降低风险水平。督促地方强化预算约束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充分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量力而行开展项目建设,严禁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脱离当地财力可能的项目。对新增、少报漏报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等问题及时查处、追责问责。”
这里有两个重点,第一是化债主要立足自身努力,也就是不能过多指望中央;第二是后面花钱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GDP重新大幅举债搞项目。
中央的这种选择,跟很多经济学家的建议和预期不一致。如果期待中央大规模承接地方债,期待新一轮基建刺激,期待大规模消费券,估计都是要落空的。在中央的这种态度下,近期地方政府也开始立足自身努力,协商金融机构积极化债,并体现出了高度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基于中央的政策选择和地方的应对思路,后续利率走势应该是总体平稳结构分化的,地方全口径支出应该是下降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工资已经下降,后续基建投资估计也是要下降的。
中长期的角度,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预期。调整预期后采取正确的战略和战术交易,反而能实现相对更好的回报。
就股票市场来说,股票虽然总需求动量后期估计依然向下,但企业盈利下滑的过程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后续分化会是更主要的矛盾,部分企业的盈利有望企稳回升。一方面因为外需好于预期;一方面因为很多中国企业本轮相对竞争优势是扩大的而非缩小,全球范围内份额上升而非下降;再一方面成本下行为下游贡献了一部分利润。再考虑估值水平较低,市场对经济和政策的预期总体也已经不高,指数的风险已经释放了大部分,后续向下空间不大。
从短期来看,6月开始的补库存使得工业生产等数据有可能在未来1-2 个月短暂的超市场预期,对大盘指数产生支撑。
综合看,估计未来几个月大盘指数震荡磨底。在这种环境,个股投资就变得可作为,对冲保护的比例可以下降,逢低买入基本面好估值合理偏低的股票是可以实现好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