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价值创造的视角看市域产教联合体
2023-07-24唐智彬
唐智彬
2023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市域产教联合体”成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的新方向。市域产教联合体是集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功能于一身的产教融合新载体,旨在通过整合多元利益诉求、创新资源利用模式、强调区域服务功能,摆脱校企合作中长期悬而未决的“政策真空”“校热企冷”“联而不合”等现实掣肘问题。市域产教联合体倡导的多元合作、寻求共同利益、促进一体化发展等观念与公共价值创造关注公共利益和集体偏好的内涵不谋而合。从公共价值创造的视角探讨实施策略,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市域产教联合体,并推动其落地实施。
政府主导,整合利益诉求,寻求价值平衡,推行多元合作共建共治。首先,创造公共价值。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政府应将联合体实体建设本身和产教融合行为作为公共价值创造的重要内容,引导行业、企业、学校以及相关主体共同深耕产教融合的关键领域,通过建立机制、完善政策、发挥各自优势、推动融合创新创造公共价值。其次,寻求价值平衡。政府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和运行中针对不同参与主体的价值偏好进行整合,有利于联合体更好地发挥整体效能,实现不同主体的价值均衡。再次,突出价值整合。从公共价值理论出发,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和运行中,政府、企业、学校等作为平等参与主体,都是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各主体间应围绕公共利益和集体偏好建立平等的合作、交流、对话机制,群策群力共建产教联合体,形成价值整合机制。
构建“四链”互通产教融合体系,满足各方利益主体诉求,提升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能效。“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代表着参与市域产教联合体各方主体的关键利益诉求。市域产教联合体中,教育系统的“教育链”与“人才链”,要有效匹配企业的“产业链”与“创新链”。首先,区域内职业院校要提升专业结构与市域产业结构的耦合适配度,着眼产业人才需求情况与变化趋势,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其次,行业企业需转变以往校企合作中“客人”的角色定位,主动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校方共同完善和探索協同育人新路径,使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随时反映到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最后,学校应与企业共同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容和效率,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在“四链”互通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经济与教育、发展与创新、利益与价值等多个方面的有机均衡。
推动资源利用模式创新,形成市域产教联合体资源一体化共享生态格局。市域产教联合体以“市”作为区域,市域内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分布不均必然影响联合体的一体化发展与融合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模式创新是解决办法之一。要充分利用市域政府的统筹协调功能,利用市域产业园区的资源整合优势,由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构建一个产教融合资源智慧共享平台,促进区域内各院校、行业企业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空间集群效应,并建立动态资源配置机制,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区域公共价值的有效创造。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职业教育研究基地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