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对常识要保持批判
2023-07-24张汝伦
张汝伦
互联网的流行助长了从众心理、跟风风潮,致使批判思维缺乏。背后的原因之一是近年来流行的庸俗实用主义。百余年来,西方思想家在我国各领风骚三五年,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悟透他们的思想。即便黑格尔、康德进入中国超过120年,我们也没有批判地进入他们的思想。结果,我们肤浅的拿来主义并没有把西方的思想智慧真正拿来,充其量只拿来一些教条。
所以,我们要有哲学的批判精神,要有笛卡儿和康德的怀疑精神,不把任何人的思想和真理当作绝对真理。
哲学的批判方法可分成两个层面,其一是不满足于事物的表面和第一感觉,而是仔细分析和辨析,看看它是否包含根本的问题,尤其是检查它的预设有无问题。比如我们常说“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它没有说出的前提就是自然是没有生命的,是完全被动的;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人是绝对主动,自然是绝对被动。但是恩格斯说过,“无视自然规律的人一定要受到自然的惩罚”。他认为,自然实际上可以作为主体,对人类施加报复。我们对它造成的伤害,它甚至会十倍百倍地奉还。
又如,常人会认为,每个人的感觉都是私人的,我们总能用语言把它说出来,并且只有自己懂。但是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的感觉是私人的,但是表达感觉的语言一定是公共的。近代以来受西方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的影响,普遍认为人生活在世界上可以不和他人发生关系。维特根斯坦告诉我们,人在最根本的东西上离不开周围的社会,语言的公共性就决定了这种性质:个人只有处在社会中才能成为完整的自我。
其二是总体性思维。把一切问题进一步放到一个更大的视野当中来考察。比如,今天环境污染很严重,大家都在想治雾霾的对策:5 年还是30 年?哲学家虽然不能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案,但他不会把环境问题仅仅看作是一个技术问题,他会从天人关系、人对自己和對自然的态度、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意义的定位,以及人类的价值观等等来思考。因为义利问题不明辨,人是不可能自觉保护环境的。
由此可见,哲学的批判对于人类非常重要,它能使我们避免一叶障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条片面、目光短浅、自以为是,而始终保持清醒的反思意识和全局观点。
(来源:《文汇报》2014 年3 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