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历史画与地域性
——以刘文西《转战陕北》组画为例

2023-07-23撰文邢聿烜西安美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组画陕北创作

撰文=邢聿烜(西安美术学院)

1947 年3 月13 日,国民党军分别从南、西、北三个方向进攻陕北。人民解放军于3 月25 日至5 月初先后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歼灭国民党军1 万余人。到8 月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延安的重点进攻。历时一年,经历内线防御、内线反攻、外线进攻三个阶段,历经大小15 次战役,歼灭国民党军10 万余人。1948 年3月23 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东渡黄河离开陕北,转战陕北胜利结束。从中国革命历史的视角看“转战陕北”是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历史阶段,是由战略防守转向战略进攻的重大转折。在“转战陕北”过程中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和激烈战斗,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智慧与英勇精神。

本页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

一、历史文本与“转战”图像

历史画创作往往与记述历史的文本有关。在文本材料中受到启示,或作为了解历史的参考辅助。《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是一篇记录转战陕北历程的革命回忆录,生动的记述了保卫陕甘宁边区革命战争的光辉历程。由于作者阎长林担任过毛泽东的警卫排长,因而在这篇回忆录中,非常详实地记录体现了领袖卓绝的革命智慧、胆略和伟大精神。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斗,不仅是一场粉碎敌人重点进攻西北解放区的战斗,而且是一场扭转整个解放战争方向的战斗,是一段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历程。

对页左上:刘文西 陈光健《战地黄花——历尽艰辛为人民》200×250cm 1977 年

左下:1977 年,刘文西和陈光健合作《战地黄花——历尽艰辛为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创作紧密地结合国家任务和时代需要。表现革命历史、英雄人物和领袖题材的美术创作应运而生,这类历史画普遍体现了艺术家对民族历史的情感认同,对新生国家的深厚情感。从中国革命历史的角度出发,由于“转战陕北”这一历史史实的重要性,在建国以后备受艺术家关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1956 年高虹响应建军30 周年纪念美术作品展览会,于1957 年创作油画《转战陕北》。1959 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石鲁接受中国美协邀请赴北京参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命题创作的任务,为即将落成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创作《转战陕北》;王式廓1972 至1973 年创作油画《转战陕北》;胡一川1977 年创作《转战前夕》;靳尚谊1977 年创作《十二月会议》;刘文西1977 年创作《战地黄花——历尽艰辛为人民》;1997 年谭乃麟创作《东方欲晓》;2001年丁一林创作《转战陕北》等。

刘文西以转战陕北历史为背景,于1964 年创作了《曙光就在前面》组画,1978 在前作基础上再次创作了《转战陕北》组画,基于多年在深入陕北生活实践与写生采风,以及对延安的革命情感,“转战”题材成为刘文西历史画创作的重要命题,1977 年创作的《战地黄花——历尽艰辛为人民》,1979 年创作的《历程》皆是表现这一主题,为了创作“转战陕北”系列作品,刘文西研究历史文本结合写生考察。在《创作点源》一文中写道;“我走过毛泽东转战陕北的大部分主要路程,边访问边速写边赶路,艰苦的路程对我有很深的感受和体验,只有投身到生活中才能得到真切地体会”⑴文集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黄土画派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页。。追随转战陕北路线,进行写生、访问,找寻当年参加过转战陕北的民兵与群众,针对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画速写收集创作素材,陕北生活的深厚认识,对转战历史的情感认同和对革命领袖的崇敬,是刘文西创作“转战陕北”主题的内在动因和必然结果。刘文西从多个的角度出发,以人物形象塑造与场景建构来展现历史情境中的军民情、战友情、领袖风采等。透过不同的历史人物与情节描写,展示了历史进程中折射出的优秀与亲切可感的历史形象。

右图:石鲁 《转战陕北》238×216cm 1959 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本页上图:刘文西《曙光就在前面》(转战陕北组画——毛主席在陕北)

下图:刘文西《曙光就在前面》(毛主席转战陕北组画之一)素描 40×55cm 1964 年

历史题材创作以表现历史事件、英雄人物为主旨。特别是革命历史画不仅具有回顾和再现的意味,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历史对于社会、政治及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表现民族历史与革命斗争的美术创作作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的重要创作课题,历史题材创作又不能背离其艺术艺本身价值的追求,这就牵涉到历史题材创作中的重要问题,即“艺术真实”与“历史真相”,不能机械地从忠实历史的角度出发不顾艺术创作的规律,亦不可假借“艺术”之名随意想象历史,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率性而为”,如何在历史画中处理历史图像与艺术形象的关系,是历史画创作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历史情感《转战陕北》组画的叙事性与审美特征

历史画创作即要具备再现功能,还要满足美术作品的审美功能,由于这一特点历史画通过形象塑造与情境设计以图像叙事的方法言志抒情,来展现历史的宏阔。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又不同于历史文献,不是历史文本记录和再现历史事件的补充与图解。因此,叙事性与审美功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主题性历史画创作的重要课题。

从《转战陕北》组画的创作时间不难发现,1978 年恰好是转战陕北胜利结束30 周年,在这一有纪念意义的特殊年份进行创作,一方面体现了刘文西对转战陕北这一历史的纪念与追忆,另一方面作品表达的也是作者对这段历史价值的评说与历史情感的表达。

对页左上:刘文西《毛主席转战陕北》 组画之一 60×80cm 1978 年

左上:刘文西《毛主席转战陕北》 组画之三 60×80cm 1978 年

右上:刘文西《毛主席转战陕北》 组画之二 60×80cm 1978 年

右上:刘文西《毛主席转战陕北》 组画之四 60×80cm 1978 年

1978 年《转战陕北》组画创作完成,9 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以挂图形式出版发行。组画由《群众是我们的铜墙铁壁》、《叫胡宗南听我们调动》、《毛主席还在陕北》、《决不过黄河》、《稳如泰山》、《伟大转折》、《到胡宗南家门上和他们打》、《陕北是个好地方》八个画面组成,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顺序展开叙事,用生动且充满革命浪漫情怀的图像,分别展现“转战”过程中的重要历史瞬间,描写了从撤离延安至东渡黄河的革命历程,其中有表现生产劳动、决策指挥、群众拥护、队伍转移、战斗胜利及东渡黄河等场景描写,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与人物形象刻画,着重表现领袖风采、人民军队气质以及与陕北群众深厚的情感。

本页左图:刘文西《毛主席转战陕北》 组画之五 60×80cm 1978 年

右图:刘文西《毛主席转战陕北》 组画之六 60×80cm 1978 年

在艺术语言的表达方面,《转战陕北》组画运用明暗塑造的素描技法与线描相结合的形式,主要人物与领袖形象以素描塑造形象,花草树木、窑洞、天空、河流山川及群众队伍用线描表现。以组画之三的《叫胡宗南听我们调动》为例;画面描写了中央机关在紧张的转移途中,途径乌龙铺恰逢这里赶集,人群中认出毛主席的群众欢呼雀跃与主席挥手致意的场景。人物众多场面十分热烈,人群被安排在画面的中景,毛泽东形象身骑白马在群众的簇拥下位于画面中央,身后是周恩来与任弼时。远景的窑洞依据山势层叠而上。近景表现街边的院落在几棵大树的掩映之下,从画面的艺术处理的方法可以发现,三位领袖人物采取素描明暗的表现语言,远景的窑洞与群众,近景的院落树木都是运用炭笔线描勾勒为主,疏密错落的对比关系将视线推向画面中心,特别是近景的炊烟与右侧树木对比,中景人物与左侧窑洞之间的留白,这种“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对比处理,既满足了画面要突出主要人物,强调画面中心的需要,亦符合中国艺术中“虚实相生”的艺术传统与追求。

从刘文西的《转战陕北》组画中不难发现,艺术语言的选择与运用都是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情节的推动,从而实现艺术家情感志趣的表达。塑造、线描及色彩兼而用之的艺术语言在形象塑造与情节铺陈的过程中相得益彰,美术理论家水中天在谈到历史题材绘画的艺术个性时所说,“在历史画中,历史事实、历史材料、历史细节只有在被艺术家的个性光辉所照亮的时候,才会产生艺术感染力”⑵报纸水中天:《历史画与绘画中的历史》,载《中国文化报》2008-9-11。。这种艺术语言的“多元化”也成为了刘文西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和鲜明特征。刘文西的主张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的艺术标准”⑶文集刘文西:《刘文西画语录》,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4月版,第79页。。结合刘文西历史题材创作可以发现,其往往以一种历史、现实与艺术“共融”的状态呈现。从展现历史图像的角度出发,革命历史画创作需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营造历史场景达到主题的体现。形象塑造的真实、可信、典型与生动是历史画的关键因素,历史题材创作需要以写实的人物形象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情感与思想精神。同时生动的形象塑造也是观众感知历史场景产生情感共鸣的重要途径。因此,人物形象塑造是历史画历史叙事的基础与根本。

《转战陕北》组画以沙家店战役前后历史事件为重点,有选择的展现了“转战”过程中的历史瞬间,其中领袖风采、群众拥护、战士激昂和黄土高原的壮美风光,不仅以图像叙事的方式回溯了“转战”历程,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领袖、群众、战士等主体构建的“转战陕北”对历史史实的阐释和审美解读。《转战陕北》组画展现的亲切可信、生动朴质画风中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以扎实的人物造型,对领袖形象的深刻把握,结合对陕北生活的深入了解,作品中劳动、集市等生活场景的描写是其创作历史题材作品的独特视角。刘文西的艺术创作来自于对革命历史的自觉认同,同时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转战陕北》组画体现了刘文西对历史的判断与审美志趣,以连续的图像叙事呈现了生动可感的历史画面。

三、地域文化与“历史场景”

地域文化的形成受到地域历史的发展变迁的影响,这种影响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特征,中国革命赋予陕北这块土地鲜明的历史文化内涵,这种精神的凝聚与红色基因形成属于陕北独特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独特鲜明的文化特征与地域景观也成为新中国主题性历史画创作中不断表现的叙事场景。特定历史场景的再现与建构是引领观众回顾历史现场,进入历史情景的重要艺术方法,是基于现实主义的历史画创作的重要方法。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革命对于陕北的影响,自1924 年陕北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中共绥德小组诞生开始,1935 年红军结束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至1948 年转战陕北结束,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开展政治军事斗争、土地与经济制度改革、发展生产、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工作。当时的延安面貌一新,宝塔山、延河水、枣园、鲁艺及陕北的社会风貌为之一新,被赋予了中国革命的品格与精神,注入了新的文化精神内涵,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延安就已经不再是中国西北的边远小城。

对页刘文西《毛主席转战陕北》组画之七 60×80cm 1978 年

与此同时其他诗歌音乐的创作传播,不断丰富和强化了地域文化特征。1938 年还是鲁艺学生的莫耶创作的诗歌《延安颂》,1942 年,佳县张家庄贫农李有源有感于毛主席、共产党给劳苦大众带来的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的巨变,情不自禁地采用陕北小调《骑白马》的曲调唱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⑷著作唐志强著:《阵地文丛——风从周原来》,宁夏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91页。。这首民歌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唱遍中国、唱响世界并随着“东方红一号”卫星声动寰宇。

历史事件发生的地域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史实本身具有密切关系,回溯转战陕北的历史,在历时一年零七天的行军、转移和战斗中,很多时候正是对陕北地域环境的了解与利用扭转战局,最终取得胜利。在历史画创作过程中历史场景的再现与建构作为图像再现的重要因素,而场景的描写与设置往往是进入历史情境的重要艺术手段,这也牵涉到作品创作与特定地域的景观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为了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观看,使自己的体悟与历史史实相契合,经常需要对历史文本进行研究,到历史发生地进行实地考察,这种到特定地域的写生考察在刘文西的实践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是他创作的重要方法。针对“转战陕北”题材的历史画创作,刘文西重走“转战陕北”的线路,沿途寻找访问亲历者,画了大量场景性速写,从《转战陕北素材》、《梁家岔》、《望黄河》、《望黄河阳洼张月胜家》⑸著作刘文西著:《毛泽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2页。等速写中不难发现刘文西对历史画创作的严肃态度与历史观,对历史史实与地域景观的深入体悟与观察是刘文西一贯坚持的创作方法。

从《转战陕北》组画看美术创作中的地域性问题,考察自然景观、地域文化、革命历史与艺术创作的关系。陕北黄土地接纳滋养了中国革命,中国革命的队伍在陕北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光辉历史为陕北土地注入红色基因。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不断创作,使这一特征更加深入人心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正是延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与艺术家的历史认同,使陕北的自然景观往往在艺术表现中也被赋予象征意味,刘文西《转战陕北》组画和《曙光就在眼前》组画,都将最后一个画面都落在了领袖屹立黄河岸边这一图像上,不同的是一个展望东方一个是回望陕北,画面中无边的黄土高原渐渐消失于天边,逶迤蜿蜒的大河顺流而下,西北高原特有的天高云淡,其地域景观描写既符合对陕北高原的客观描写也完成了对历史情境的展现,极富象征意味和想象空间。

本页刘文西《毛主席转战陕北》组画之八 60×80cm 1978 年

结语

考察刘文西《转战陕北》组画以及他创作的相关题材革命历史画,可以发现“转战陕北”是其历史画创作的重要命题,这类创作从题材选择、形象塑造及艺术语言表现中体现出刘文西严肃的历史观与创作态度。历史、地域、艺术表现在他的创作中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刘文西的历史画创作在对历史真实、艺术表现与集体诉求的不断探索与表达,试图将历史文本与地域文化融入艺术创作之中展现历史的生动,他以连环的组画形式以时间为线索推动叙事,炭笔淡彩的艺术形式中有塑造也有线描,在不懈的创作与探索实践中确立了鲜明的立场,并形成独特的艺术面貌。而这样的艺术追求是建立在刘文西热烈的家国情怀及对陕北生活的深厚体悟上,在此基础上,以“转战陕北”题材为代表的历史画,所展现出的历史观、历史情感及艺术表现,在叙说历史的过程中得以显现。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历史画作为表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美术创作,体现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包含艺术家对社会历史的思考,因此,考察研究刘文西历史题材创作,对当下主题性历史画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与启发意义。

猜你喜欢

组画陕北创作
刘海静水墨作品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我的大陕北
康移风作品
党建地图·陕北
《一墙之隔》创作谈
龙江大美湿地组画——罗恒
孙雨田《聊斋·云翠仙》组画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