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农村“过事”漫谈
2023-07-22高志奇
高志奇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北农村的“过事”,一般是指婚丧嫁娶、小孩满月、老人过寿等期间所有活动的总称,包括各种文化习俗仪式和饮食。在陕北农村,虽然“过事”程序不多,但仪式却不少,而且每个仪式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陕北农村“过事”的整个过程,是陕北传统文化的一次精彩上演,是当地乡土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是村民团结合作的一次大合练。在陕北农村,“过事”至今有吃大锅饭的习俗。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吃大锅饭是改善伙食的一次难得机会。如今,吃大锅饭的象征意义远比吃饭本身重要得多。陕北农村“过事”有很多习俗讲究,这些习俗讲究对团结当地人心、维持当地农村社会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陕北农村“过事”的意义在于“过事”本身,可进一步净化农村社会风气,改善农村人际关系,推动农村社会继续向前发展。
“过事”吃大锅饭是团结力量的象征
陕北农村“过事”的大锅饭是村里人合力完成的,虽然简单,却是大家共同劳动、互相协作的结果。在陕北,吃大锅饭的地方,村风民风明显比不吃的地方要好很多。或许是因为吃大锅饭有这样积极的作用,所以在陕北农村,大多数地方“过事”都要吃大锅饭。吃大锅饭不仅可以凸显事情的重要性,更是在时刻提醒大家要团结。同食一锅饭,说明大家不分彼此。陕北农村“过事”的大锅饭食材比较简单,要么米饭,要么饸饹等。然而,完成大锅饭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吃饭的人多,所以要做的饭量很大,使用大锅不可避免。而大锅则意味着需要明确的分工合作,洗菜的、淘米的、洗碗的、和面的……但凡有一个步骤跟不上,就会让大家吃不上饭。大锅饭考验的是村民的团结协作能力,只有大家愿意做,才能把饭做好。陕北农村“过事”,并不总是风和日丽、天朗气清,遇上刮风下雨、酷暑严寒等不良天气,做大锅饭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即便天气不好,大家还是会一起战胜困难,将大锅饭做出来。可见,大锅饭可以塑造人性、团结人心。在艰苦年代,大家确实需要用一场不同于平时的盛宴来缓解平日生活的艰难和困苦。现在不同了,大家并不缺吃少穿,但这种大锅饭的习俗依然在传承,这个时候的大锅饭,就不再是简单的做饭和吃饭,它的意义远超吃饭本身,它是同村人团结的象征。此外,大锅饭还有一个巨大的作用,就是抑制了酒席攀比,使酒席标准趋于一致,形成了不需要攀比、没必要攀比的良好风俗。陕北农村“过事”,虽然吃的天数多、吃的人多,但是由于饭菜简单,花费并不是很大,不会给“过事”家庭带来经济压力。可见,陕北农村“过事”起于吃大锅饭,其作用却远超吃大锅饭。
村民吃大锅饭 摄影/高志奇
“过事”齐心合力互相帮助的习俗是凝聚人心的纽带
陕北农村有着浓厚的互助氛围,这种互助通常体现在“过事”上。互助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来我往。你来我往,使人际关系变得熟悉,变得和谐,变得善良;你来我往,使大家很少计较个人得失,形成了以我心换你心的互帮氛围;你来我往,使人们互帮互助,成为陕北农村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则。在陕北农村,血缘和亲情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凝聚人心的作用,但是齐心合力、互相帮助的习俗更是凝聚人心重要的纽带。这是因为,一方面,自己家甚至自己家族的力量,在“过事”面前通常都会显得非常有限;另一方面,需要的人力通常只能通过互相帮助才能获得。在陕北农村“过事”,很难越过当地村民,以花钱雇人的方式完成。其原因在于,钱能买来劳动力,却买不来人心,而只有互相帮助才能赢得人心。不过,这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离开农村、不常在农村生活的人来讲,这会成为一个严重的挑战。因为离开农村的人,他在农村的互助关系比较薄弱,可能要面临比较大的农村人际关系危机。在陕北农村,这种人际关系危机往往可以借助“过事”来缓解。“过事”需要的是人气,需要的是人心,需要的是态度,只要在村里“过事”时能及时回去帮忙,即便不常在农村居住,也不会对自己家“过事”造成多大影响。齐心合力互相帮助的习俗是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时代的产物,但这个习俗的积极作用不可小视,它已经超越和替代了农活之间的互助,甚至可以上升到对农村人际关系维系和改善的高度。
“过事”外出人员需回家是对根的认同
同食一锅饭,同饮一河水,同住一村庄,同踩一条路。这种先赋性的自然关系是农村人的根,也是他们永远眷恋故乡的根本原因。曾经生活在农村的人,由于上学、打工或其他原因离开了农村,但这不意味着他与曾经生活过的农村已没有了关系。相反,他与曾经生活过的农村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农村生活有和他有关联的人,他与故乡的关系就难以斩断。陕北农村“过事”,一般也会告知早已不在农村生活的人。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即使已经不在农村生活,他们也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回来参加村里的事情,这不仅是维系关系的需要,更是对生活之根的高度认同。根在脚下,更在过去。现在是现实的,未来是不确定的,而曾经的过去是确定的。这种确定的过去塑造了一个人的品行,也要求他不能忘记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平时无事可不往来,但“过事”不能忽视,必须以敬畏的态度回到曾经生养自己的地方,认真完成“过事”的过程,履行好自己的那份责任。这是陕北农村“过事”的基本要求——只要与农村的联系没有彻底断掉,这种“过事”就必须参加。现在,陕北农村“过事”遇见的新面孔基本是早年离开农村的人,他们虽生活在农村的时间较少,但他们的心没有变,他们对根的认同更没有变。“树高千尺不忘根,人行万里要回家。”这个家不仅是自己的小家庭,更是刻在骨子里的家乡情怀。
“过红事”贴喜联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贴喜联是陕北农村“过红事”时一个非常醒目的特征。城里“过事”(比如结婚)的喜联大多是买的,而孩子满月或周岁时则一般不贴喜联。陕北农村则不同,喜事一般都会贴喜联。陕北农村的喜联不是印刷品,是手写的。现在会写喜联的人不多,写得好的更是寥寥无几。毛笔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人的象征,会写漂亮的毛笔字着实让人羡慕不已。如今,由于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人们对写毛笔字的重视程度不够。手写喜联,需要准备好文房四宝,一般人家里都不一定有,可是要“过事”,就得提早准备。要手裁红纸,根据喜联的字数折纸,需要研墨,需要一个会写的人来写。“高手在民间”,陕北农村的一些老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而写喜联则是他们展示才华的一个重要舞台。喜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写喜联,会发现优秀传统文化是多么弥足珍贵。现在陕北农村“过红事”,喜联一般都得让年龄大的人来写,年轻人基本写不了,这意味着通过喜联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出现了断层。因此,重视传统的“过事”方式,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传承发扬农村文化的有效手段,更是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表现。陕北农村文化在变迁中传承,在传承中变迁。“过事”是最好的传承方式,贴喜联则是最直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