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

2023-07-22张雪茹朱红波

地理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城乡景观情境

张雪茹 朱红波

摘 要:开展问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以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主题为例,以“水城”苏州和威尼斯的背景材料为基础,挖掘真实情境,从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融合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围绕两个“水城”的景观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落实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镇景观;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3)08-0025-05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相较于传统的三维教学目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目标要求和更高的教学质量要求。如何使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花,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线教师所面对的是具体的某一学科、某一章节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案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选择等实际操作过程,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炼和反思问题。通过高质量、有深度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夯实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多样的,问题式教学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提出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更多地尝试问题式教学[1]。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强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并能够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1]。

问题式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基础,也是载体,更是核心[2],对于“问题”的呈现不是简单的罗列、杂乱无章的堆砌。对于问题的设计,一是需要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相应章节内容的学习需求、兴趣点、困惑点等;二是需要结合学科知识、认知心理结构以及学生学习知识时的一般认知过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情境和支撑材料,设计有梯度的、环环相扣的问题链,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重视利用情境,让学生在“一境到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体验沉浸式学习,促进地理思维的发展。

一、课标解读及教材分析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节是2019年版普通高中地理教材中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新课标”对“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要求为: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依据课标要求,这一节的教学需要了解什么是地域文化,城乡景观包括哪些内容,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之间有何关联等。高一学生需要理解教材中出现的新的抽象概念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难免会有枯燥、无趣的感受,进而失去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需要通过实例来进行教学。

四个版本的教材都列举了许多案例情境,如“徽派民居、四合院等中国传统民居”“‘山水风光城市杭州城市景观”“中国和欧洲的园林建筑”等,这些案例都指向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与课标中提出的要求结合实例相符合。但案例情境涉及的区域较多,加上这一节教学内容综合性强,难免显得繁杂冗长,仅仅是阅读课本耗时就达20分钟以上。所以,该如何从诸多情境中选择合适的情境将核心知识串起来,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笔者通过对四个版本教材的案例选择和教学内容的梳理发现,这一节最本质的内在逻辑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地域文化形成和发展,地域文化外显为城乡景观。基于城乡景观的差异可以探究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进而追溯到形成不同地方文化的自然地理环境。这一节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地域性,从地理的视角看待文化,会发现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无论是地域文化,还是城乡景观,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性,可研究性强;同时,“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内容具有典型的系统性特征,其教学要素与类型丰富,结构特征明显,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本文选择了学生熟悉且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征的本地城乡景观——“江南水城”苏州,以及同被誉为“水城”的威尼斯作为教学案例,共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和系列子问题,子问题的设计都指向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尤其是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及人地协调观的落实。

教学重点: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中的体現。

教学难点:对比不同地域城乡景观体现的地域文化,并探究其形成原因。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三、结语

陶行知认为,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问题式教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学习过程中[2]。文化概念的理解是本节内容学习的关键,但比较抽象,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仍较欠缺。再结合课标要求与实例说明,为学生提供复杂且真实的学习情境。基于此,本节课选择学生熟悉的姑苏古城的空间格局、“粉墙黛瓦”的传统民居为案例,将江南水乡文化贯穿始终,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设计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链。本节课依据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中的体现、文化与景观融合的路径,进行了有梯度的问题链设计,充分体现了问题与问题、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从浅层向深层发展。同时,让学生掌握分析城乡景观体现的地域文化的一般步骤,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入手,明确一个区域的文化是自然环境和各种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孕育出的地域文化影响着城乡景观。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能力进阶。

一个区域的地理景观是该区域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不同地域文化各有特色,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有很大差别。所以,本节课侧重从空间—区域的角度讲述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之间的联系。水要素对苏州和威尼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两个区域的城镇景观却有着显著差异。并且考虑到景观的空间尺度不同,所以先从城镇的整体格局上让学生感知苏州和威尼斯的文化差异,再将视角深入到两座水城内部,通过传统民居建筑感受两地区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及其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形成地理学特有的思维方式,通过区域认知内化学生的家国情怀[4]。

不足之处是对地域文化在民居建筑上的体现及其象征意义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如可从苏州传统民居大都临水而建,古诗云“人家尽枕河”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形成这种景观的原因,讨论“人家尽枕河”景观在当下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 叶慧.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问题式教学的思考——以地理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J].地理教育,2021(9):41-43.

[3] 梅 琳,罗西妮蒙.“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系统解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J].地理教学,2022(1):7-11.

[4] 金建荣,朱丽东,庄炎昊.区域认知视角下的“家国情怀”培养案例教学探究——以“地域文化:民居特色”为例[J].地理教育,2022(S2):159-162.

猜你喜欢

城乡景观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城乡涌动创业潮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