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意识的策略

2023-07-21窦玮平

求知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摘 要:自主学习意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倾向。在实施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应将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应用多样策略引导其自主学习,促使其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学会自主学习。文章以语文教学的三大阶段(课前、课中和课后)为立足点,阐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意识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寄宿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2]GHB0573)。

作者简介:窦玮平(1978—),男,甘肃省卓尼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自20世纪70年代“自主学习”被提出以来,其受到了教育研究领域的高度重视。我国在国际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将“自主学习”问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的重要研究内容。在义务教育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对“自主学习”的研究逐步深入,如《义務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反复提及“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意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站在自觉主动的角度,觉察、认识自己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1]。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发挥自主性,投身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际上,自主学习意识是学生潜在的行为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在意识到外界环境中有某种可以满足自身需求的诱因时,才会主动采取行动。由此可见,外界环境中的某种诱因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外界环境中的诱因有很多,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其中之一。因此,在实施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要以生为本,转变传统的教学行为,应用适宜的方式,将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借此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其自主学习,久而久之,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一、课前:布置学习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阶段[2]。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课前阶段,将课中阶段作为教学重点,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效果。针对此情况,教师要转变教学行为,重视课前阶段,并利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习任务是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对此,在课前阶段,教师可以联系教学内容,布置学习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详略得当地描述了与长妈妈有关的几件事情,借助这些事情,凸显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表达了自己对长妈妈的情感态度。对此,教师可将发生在长妈妈身上的事情、长妈妈的性格特点、“我”的情感态度作为重点,设计学习任务,具体见表1。

在课前阶段,教师可将学习任务发送至“希沃易课堂”。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会发挥自主性,走进阅读文本中,边阅读边思考,找寻相关内容,认真探索,建立整体认知。同时,一些学生通过自主反思,能发现自读问题,认真记录,为课堂自主学习提供依据。

如此做法,不但能使学生受到外界环境诱因的刺激,产生自主学习意识,自觉投身到自主阅读活动中,还能使学生通过读、思结合,整体了解文本内容,发现阅读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同时,学生也能因此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便于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

二、课中:组织多样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3]。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单向解读教学内容,很少组织活动,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组织多样的活动,是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行为的具体表现。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发挥教学智慧,组织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其潜移默化地发展自主学习意识。

(一)组织诵读活动

诵读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4]。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可以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可以因此感受到自主学习的魅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诵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依据学生的自读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借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以《背影》为例,在讲解“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诵读,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画面,试着表述你看到了什么?”在此问题的作用下,学生边诵读边想象,在脑海中描绘具体画面。在诵读后,学生畅所欲言,表述自己看到的内容。如有学生提道:“我看到了一个穿着黑马褂、深青色棉袍,戴着黑帽子的老人。”基于此,教师提问:“作者在描述父亲穿着时,突出了哪种颜色?”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诵读、思考,发现是黑色。教师就此追问:“作者为什么要突出黑色?”在此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发散思维,联系上文内容与背景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如“因为作者的祖母刚刚去世,穿黑色衣服表示哀悼”“因为作者的家境愈加惨淡,父亲穿黑色的衣服,恰好可以反映出家境的困顿”。教师立足于学生的作答内容,引导其探寻文本的整体色调,借此使其完善认知。最后,教师再次发问:“从父亲黑衣服的描述中,大家可以感受到什么?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进行诵读?”此时,不少学生尝试用沉郁、压抑的语气进行诵读,借此实现情景交融,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之后,教师按照如此方式,继续引导学生“诵读—思考—诵读”。

实践表明,学生通过体验“诵读—思考—诵读”活动,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自主探寻了关键字词的内涵,品味到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由此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不少学生因此感受到了自读的魅力,增强了自主学习意识,掌握了自主学习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水平。

(二)组织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途径。合作学习的过程,正是学生发挥自主性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意识[5]。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弥补自身自学的不足,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应用提问法、任务驱动法等,组织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借此使其发展自主学习意识。

以《社戏》为例,作者在描述平桥村看戏场景时,成功塑造了双喜、六一公公等人物形象。品评人物形象,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小说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与小组成员一起品评人物形象,如在品评双喜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下任务: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塑造了平桥村一群可爱的少年。其中,双喜最为抢眼。阅读文本,找出描写双喜的语句,作简要分析,并与小组成员交流,谈谈双喜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在提出任务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读、交流时间。在充足时间的保障下,学生才能发挥自主性,认真阅读,细心勾画,耐心思索,了解双喜。之后,学生主动与小组成员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同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剖析双喜的性格特点。如有学生提出:“在‘我看社戏遇到波折时,双喜提议。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时,双喜大声地打包票。通过语言描写,反映出双喜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还有学生提出:“双喜在将我送回家后,表示自己打过包票。从语言描述中可以看出双喜是一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人。”学生综合小组成员的表述内容,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双喜的人物特点。

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后,小组派出代表展现本组的交流成果。在学生代表分享之际,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发现漏洞或问题,扩大交流成果。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系统认知。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体验交流活动,切实发挥了自主性,增强了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学生自主剖析人物形象,了解文本内容,积累人物分析方法,获取诸多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助于增强阅读效果,获得阅读满足感,为进行自主阅读做好准备。

(三)组织读写活动

读写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方式。简单地说,在体验读写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发挥自主性,迁移阅读认知,积极思考,组建语言,踊跃表达,由此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发展读写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体验多样的阅读活动,能建构阅读认知,产生表达欲望。教师可以把握时机,组织读写结合活动,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促使其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以《猫》为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选用了不同的动词来描述三只猫的具體动作,借此展现了三只猫的特点。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体验多样活动,了解了如何描写猫的动作以及所用动词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阅读所得,教师组织写作活动:“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自己了解的小动物为对象,仿照作者的写法,描写其动作,展现其特点。”

在此活动中,学生发挥自主性,迁移阅读认知和生活经验,认真描述。如有的学生写道:“我家的金毛有些见异思迁。平时围在我身边寸步不离,等来了客人,一下子就把我抛弃了,围着客人,摇着尾巴,哼哼唧唧,用它的大脑袋蹭人家的腿,用它的大脚掌,拍人家的脚,磨得人家不得不跟它‘握手‘拍手。等它玩得差不多了,毫不留情地转头就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学生自主描述后,教师组织集体展示活动,鼓励学生毛遂自荐,诵读描述内容。在学生诵读之际,教师要认真倾听,发现优秀作品时,应及时赞赏。与此同时,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的语言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通过体验读写活动,学生做到了学以致用,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写作能力,积累了写作经验,写作水平得到提升。此外,一些学生因此获得了学习满足感,增强了自主学习意识,尝试自主进行阅读、写作,发展读写能力。

三、课后:搭建展示舞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课后是学生展示自我的阶段。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课后服务走进校园。课后服务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绘画、角色扮演等。在进行自我展示时,学生会发挥自主性,迁移已有认知,由此顺其自然地加深对所学的认知,感受学习乐趣,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此外,一些学生会在进行自我展示时,发现学习的不足,及时弥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实施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握课后服务时机,为学生搭建展示舞台,促使其自主学习。

以《变色龙》为例,在课堂上,学生体验了多样阅读活动,整体了解了故事内容,理解了人物形象,明白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角色扮演,是学生增强角色认知、理解故事内容的重要途径。同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会查漏补缺,强化认知。于是,在课后服务期间,教师搭建展示舞台,引导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扮演角色,演绎故事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先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在探究时,各组成员发挥自主性,迁移课堂认知,描述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此时,不少学生暴露出一些课堂学习问题。如在读到“‘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时,他们没能从“咳”“拧起”两个词中感受到奥楚蔑洛夫的装模作样。面对种种问题,各组成员们合作交流,结合具体语境,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加深了对故事内容尤其是人物形象的认知。

在学生做好准备后,教师鼓励他们轮流上台表演。在表演时,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观看,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入手,判断其是否展现出人物形象的特点,由此做出评价。

如此做法,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自主复习机会,及时地查漏补缺,增强对所学的理解,还使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表演能力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外界诱因。课前、课中和课后,是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实施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要立足不同的教学阶段,联系教学内容,应用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借此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促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形成、发展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多样能力,增强语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滨荣.如何达成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有效性[J].亚太教育,2022(4):110-112.

[2]田野.农村初中学生如何提升语文自主学习能力[J].课外语文,2021(12):31-32.

[3]曾冬秀.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56,58.

[4]钱领.“随心所欲”的语文学习: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议[J].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20(7):1.

[5]袁茂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2):90.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