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系统观念的实践路径

2023-07-21王英储峰

学习与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工作方法

王英 储峰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系统观念必须注重前瞻思考,提高运用大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全局谋划,提高顶层设计能力;坚持战略布局,提高系统决策能力;着力调整结构,提高整体推进能力;善于抓住本质,提高要素协同能力。

[关键词] 系统观念;  工作方法;  战略谋划

[中图分类号] D61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7-0013-04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系统观念”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容之一。方法论包括认识层面的思想方法和实践层面的工作方法。思想方法是人们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认识方法,工作方法是人们在具体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实践方法。系统观念的工作方法,即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贯彻系统观念的实践路径,侧重于探讨具体工作中的能力建设及方法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注重前瞻思考  提高运用大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系统作为过程而存在。系统观念要求我们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其发展规律。这意味着,我们考察任何对象都必须将其置于纵横交错的联系之网、动态演进的历史过程中加以审视,善于从具体条件出发,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有机贯通中把握事物发展阶段,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增强战略的前瞻性,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在具体实践中,要善于从历史长周期的比较分析中思考问题,善于洞察事物的细微變化,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要树立大历史观。大历史观本质上是以系统辩证的思维方式,研究社会历史的主体运动、分析时代、研究社会发展的一种科学方法。马克思正是从长时段出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透视人类社会的本质,从而揭示出社会形态演变的客观规律,得出了被时代发展所印证的真理。

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都非常注重从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分析和思考问题。毛泽东的“古今中外法”,就是强调要从时空的双重向度出发,进行全面、综合、客观的调查研究。所谓“古今”,是指不能静止地看待某历史事件,而要以过程性思维看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所谓“中外”,是强调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事件,而是要在国际国内相结合的背景之下,综合考察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对中国历史和传统的研究与学习,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透视演变机理、探究共性本质、把握发展规律,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大历史观是一个涵盖历史、现实、未来不同时间维度的总体性概念。提高运用大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不仅要注重对研究对象当前形态的考察,而且要对事物生成的历史及未来发展趋向予以关注。坚持历史思维,在过去、当下、未来相互衔接的时间维度中,在知其何来、识其确在、明其所往的发展过程中,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精准预测发展趋势,反对抹煞历史、割裂历史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做法。其次,不仅要对事物自身进行深入探究,还要以广阔的视野将其置于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作出深刻分析。“要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1不论是深刻把握历史、现实、未来的辩证关系,还是探寻事物及其生成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都需要我们树立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因此,坚持运用大历史观分析问题,是与系统观念内在要求及其规定相符合的工作方法。

强调全局谋划  提高顶层设计能力

系统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在整体内部所处位置和层次的差异,导致其作用也各不相同。较低层次的系统作为组成部分构成较高层次的系统,较高层次系统起着统率、主导作用。这说明两点:第一,不同层次子系统性能各异,遵循着自身的发展规律。第二,不同层次子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相互的,而非单向度的,并且这种相互作用贯穿于系统生成、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协调不同层次子系统间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这关系系统内在结构的合理化及系统整体性能的强化。所以,必须注重顶层设计,坚持从最高层次协调不同子系统间的行为关系,进而通过调整结构实现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系统内若干层次间的子系统有清晰的认知,从全局出发确立系统发展的总体目标和统一要求,并明确每一阶段的具体目标,由此设计出优化系统整体的总体方案,确立系统发展的最优路径。

加强顶层设计,需要树立世界眼光。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全面的发展,是处于动态演进中的有机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在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规划和政策,使各项事业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

加强顶层设计,需要坚持系统谋划。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对顶层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确保改革在方向上不出大的偏差,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推进,在重大关系和关键环节上不出大的问题”。2另一方面,要依照改革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谋划,正确处理好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3

加强顶层设计,需要处理好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方面提出一系列新布局新方略新举措,凸显了顶层设计的战略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善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顶层设计智慧谋略与基层探索实践经验的有机融合。

坚持战略布局  提高系统决策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坚持战略布局,首要的就是要以战略性思维把握要素和系统的有机关系,提高系统决策能力。首先,必须对要素进行精准分析,明确对系统发展起到支配、主导作用的关键和中心要素,把握重点、抓住要害,通过主要矛盾和重点问题的解决来带动整体推进。其次,要明晰系统演进过程中不同环节的步骤、顺序,掌握并把控好总体节奏,厘清各子系统间的关联性,使不同要素能够在各个发展阶段各就各位、相互协同、各得其所。坚持战略布局,既不意味着以整体代替局部,也不是以局部替代整体,而是在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的基础上,注重谋全局而不是谋一域,着眼长远发展而不是短期效益。就是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突出工作重点,在综合平衡的同时抓住关键要害,“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1

提高系统决策能力,作出有利于优化系统整体性能的战略决策,需要我们掌握系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是在坚持系统观念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辩证分析的一种方法。在对不同阶段影响系统存在发展的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科学预测或预判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和挑战,进而提高系统综合能力,制定出全面合理的应对策略。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增强战略的全局性,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出发,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

着力调整结构  提高整体推进能力

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只有注重系统内部各要素、各领域、各层次之间的协同性和互促性,着力调整结构,才能提高整体推进能力。

提高系统的整体推進能力,着力调整系统结构,要理清要素间顺序、比例及其结合方式是如何构成相对稳定整体的。调整系统结构,首先要分析结构,即把对象置于其所在的系统,在要素、系统、环境三者相互联系和作用中廓清系统结构,从多维度、多层次、多要素、多领域出发,对影响系统的要素进行结构分析。通过对系统结构的调整,改善要素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进而提升系统整体推进能力,实现系统性能的不断优化。提高系统的整体推进能力,还要充分认识系统内部的层次复杂性,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加以明确区分,制定方案时注重衔接性、连贯性,充分协调子系统间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以系统思维谋划、统筹推进改革,增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首先,把握好改革的整体性,加强系统谋划。改革开放是一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体制改革在内的系统工程。各领域之间的改革相互影响,只有加强系统谋划,在协同配合中推进各领域改革,才能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其次,把握好改革的关联性,深化系统部署。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从来不是某一领域或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1要从系统层面部署,增强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提升不同领域改革举措的耦合性、衔接性,使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而取得相得益彰的总体成效。最后,把握好改革的协同性,坚持整体推进。改革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必须对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的改革进行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体推进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2

善于抓住本质  提高要素协同能力

作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要素是系统整体赖以存在的基础。只有充分认识要素,才能抓住系统本质,促进思维方式和实践行动的统一,推动工作的有效开展。

要对要素进行明确的界定。要素是相对系统而言的,是构成系统并对其整体性质起直接作用的部分。马克思在分析社会系统发展规律时,指出不同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形态,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家的社会。正是通过对影响社会系统的关键要素——生产力展开分析,马克思找到了决定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并通过对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分析,揭示了社会系统在历史形态中的演进规律。

要素的数量增减、排列顺序的变化会作用于结构进而引起系统质的改变。同样的要素组成,由于在系统中所处位置的变化,导致排列顺序的改变,可能最终形成特性不同的事物。正是由于各要素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系统整体才具备涌现出新质的可能性。

进行要素分析,还需要明确要素在系统内所处的地位。“秉纲而目自张。”处于中心地位的关键要素起支配、主导和决定作用,非中心地位的要素则充当从属和被支配的角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就是抓住了关键要素。

对要素进行分析,最终是为了提高不同要素在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相互协同能力。既要看到要素的独特性,又要促进要素在系统整体内的统一性,在系统整体统一方向的指导下协同差异;既要搞清楚各要素的性质、地位,又要看到要素之间的排列顺序及相互关系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正确认识系统内部的层次复杂性,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要素加以明确区分,制定方案时注重衔接性、连贯性,充分发挥各要素间的协同性。

(本文是202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系统观念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ZY232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作者简介:王英,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储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编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 / 王晓方

猜你喜欢

工作方法
办公室人员的工作方法技巧分析与办公室工作水平优化探索
房地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煤矿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考
浅析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建设
强化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应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
如何做好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
高校班主任工作方法及其重要性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