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钦—维西地区地貌特征及其对构造活动的响应

2023-07-21刘婧楠常玉巧田鹏李圣

地震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德钦中甸维西

刘婧楠 常玉巧 田鹏 李圣

摘要:基于ASTERGDEM30m数据,使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提取了德钦—维西地区流域盆地范围,得到了德钦—维西地区亚流域盆地及主要次级流域盆地面积-高程积分(HI)值,获得990个亚流域盆地HI等值分区及12个主要次级流域盆地HI曲线。结果表明:阿东河、东水河和三岔河3个次级流域盆地HI曲线呈微凸型,处于地貌演化的幼年期,其它9个次级流域盆地HI曲线呈S型,处于壮年期。研究区HI值表现为北高南低趋势,HI低值条带的展布方向与研究区活动构造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HI高值主要分布于断裂带两侧及构造交会区域。研究区地貌演化的主控因素是构造活动,岩性和气候影响不明显,地貌对区内构造活动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

关键词:德钦—维西地区;流域盆地;面积-高程积分;地貌演化;构造活动

中图分类号:P31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23)03-0315-08

doi:10.20015/j.cnki.ISSN1000-0666.2023.0033

0引言

德钦—维西地区位于滇西北川滇菱形块体西南边界附近,地处三江并流地带,区内分布着维西—乔后断裂、金沙江断裂及德钦—中甸—大具断裂等多条活动断裂,这些活动断裂也是川滇菱形块体西部边界的组成部分(常祖峰等,2016a)。遥感影像上,区内活动断裂线性特征顯著;野外地质地貌调查揭示,区域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强烈,如德钦—中甸—大具断裂和维西—乔后断裂等均为区域主要发震断裂(安晓文等,2018)。该区历史上曾发生过2次7级以上强震,中强地震时有发生(常祖峰等,2014)。近年来,学者们对德钦—维西地区开展了许多研究(王洋等,2022;常祖峰等,2022;万永魁等,2021;常玉巧,2021;吴富峣等,2019a,b;刘自凤等,2019;倪喆等,2017;杨捷等,2015),但目前关于该地区流域地貌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多。

德钦—维西地区地形复杂、植被茂密,给区域构造活动性等研究带来了很多困难。在构造活跃区,河流的发育过程往往受构造活动的影响,且携带了许多构造活动的信息,因此,水系地貌特征对构造活动具有很强的指示意义(卢本添等,2022;陈露等,2020;李环宇等,2020;高效东等,2019)。区内水系极其发育,澜沧江和金沙江两大水系贯穿南北,其支流纵横交错,水系的演化也记录着区域断裂的活动信息,为研究区域断裂的构造与地貌的响应关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是研究地貌对构造活动响应的理想场所。

本文基于ArcGIS软件对ASTERGDEM-V2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德钦—维西地区水系网络及亚流域盆地,在此基础上,分别获得了澜沧江和金沙江两大流域4~7级共990个亚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值及12个主要次级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并探讨了德钦—维西地区水系发育对构造活动的响应。研究成果可为区内德钦、维西、香格里拉、宁蒗、兰坪等县地震灾害风险普查1:5万活动断层分布图及其报告的编写、活动断层数据库的建立等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1区域地震构造背景

德钦—维西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南段,区域构造环境复杂,盆地、山地、湖泊、河流广泛分布,加之强烈的外动力剥蚀作用,该区基岩裸露,构造地貌复杂。沿东西向分布的“盆-岭构造”反映了地貌对该区域构造活动的响应。区内多条断裂带纵横交错,为应力集中区,受川滇菱形块体SE向挤出的影响,德钦—中甸—大具断裂、维西—乔后断裂表现为右旋走滑特征,兼具拉张分量的活动性质(图1)。澜沧江断裂带和金沙江断裂带呈近NS向展布,澜沧江断裂带中段为韧性剪切带,但剪应力较小,断裂带活动性低。GPS速度场显示金沙江断裂带中、南段均表现为右旋走滑,垂向运动不明显(徐晓雪等,2020;王银龙,2019),其南段活动性较低(康四林,2014;常玉巧等,2019;夏金梧,朱萌,2020;常昊等,2021)。德钦—中甸—大具断裂活动性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其中奔子栏以南为全新世以来活动断裂(常祖峰等,2014;吴富峣等,2019b)。2013年以来维西—乔后断裂曾多次发生5.0级以上的地震,受到广泛关注,但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段巍山盆地一带,北段研究程度较低(汤沛,2013;常祖峰等,2014,2016a,b,2021;贺赤诚等,2015;Changetal,2018)。

遥感影像显示,区内主要分布有两大水系:西侧澜沧江水系呈近SN向贯穿研究区;东侧金沙江水系呈NNW-SSE向流经研究区,并被德钦—中甸—大具断裂所截切,断裂以北多条小型河流并列展布,断裂以南多条河流汇为一支,南北两支之间沿断裂出现明显偏转(黄小巾等,2014)。

从水系分布来看,澜沧江流域水系网络较金沙江流域简单,支流流域面积较小;金沙江流域水系网络较为复杂,支流流域面积普遍较大。研究区构造地貌组合主体为山地—盆地—断层,具有张性构造特点。区内受断裂控制的第四纪盆地包括尼西、中甸和小中甸等盆地(夏金梧,朱萌,2020),湖泊、沼泽多沿断裂呈串珠状分布。

2理论方法与数据处理

2.1面积-高程积分

Davis(1899)首先提出了地貌侵蚀循环学说,认为地貌演化是一种构造、应力和时间的函数,并根据这3个变量的组合变化,把地形发育划分为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3个阶段。Strahler(1952)提出了面积-高程积分(Hypso-metricIntegral,简称HI)的概念,用以描述流域地貌的演化特征,为Davis(1899)的地貌演化阶段模式提供了定量指标(梁欧博等,2018)。面积-高程积分是流域盆地相对面积比与相对高程比定义函数的积分,反映地表被侵蚀后的三维体积残余率和地貌的发育程度,能够定量反映地貌演化与构造抬升之间的关系(梁欧博等,2018;赵国华,2014)。Strahler(1952)提出的理论中,面积-高程积分(HI)包括HI积分曲线和HI积分值的计算。

以流域盆地相对面积比(a/A)为X轴、相对高度比(h/H)为Y轴,绘制函数y=f(x)曲线,即为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其积分为曲线包围的面积,即为面积-高程积分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A表示流域面积;a表示该流域内某条等高线以上的面积;h表示该等高线与流域内最低点的高差;H表示流域内最大相对高差(李环宇等,2020;王躲,2018;章桂芳等,2018)。

Pike和Wilson(1971)推导估算HI值的简易方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Hmean、Hmax、Hmin分别表示流域盆地的平均高程、最大高程和最小高程(李环宇等,2020;洪艳等,2019;梁欧博等,2018;王躲,2018;梁明剑等,2014)。

Strahler(1952)通过HI值将Davis地貌侵蚀循环发育模式定量化分为3个阶段:当HI>0.60时,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呈凸型,地貌演化阶段处于幼年期,侵蚀程度低,构造作用为主时表现为强烈隆升阶段;当0.4

2.2数据处理

本文使用ArcGIS软件对ASTERGDEM30m数据进行处理,处理流程如下:①使用数据管理工具,对研究区DEM数据进行栅格镶嵌、投影和空间分析工具之掩膜提取等处理,对ASTERGDEM数据进行拼接、投影变换和裁剪,获取研究区空间分辨率为1s(约30m)的DEM数据。②使用水文分析模块,对预处理得到的DEM数据依次进行填洼-流向计算-流量计算-河网提取-水系分级处理,最终得到研究区水系网络。其中,水系分级采用Strahler(1952)分级方法,无支流流入的河流为一级河流,同级别的两条河流交汇形成的河流为二级河流,以此类推,不同级别的河流交汇形成的河流级别为交汇河流较高者的等级。③利用盆域工具,基于研究区水系网络提取相应的亚流域盆地。德钦—维西地区提取出4~7级亚流域盆地共计990个(图2a)。④基于亚流域盆地和研究区DEM数据,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统计

工具zonal統计分析亚流域盆地的平均高程Hmean、最大高程Hmax和最小高程Hmin,然后根据式(2),分别计算亚流域的面积-高程积分值(HI值),并对亚流域盆地HI值进行空间插值,得到HI等值分区图(图2b)。⑤根据Strahler(1952)的理论方法,分别获取研究区12个主要河流的次级流域盆地,在ArcGIS工具中加载由旧金山州立大学JerryDavis制作的HypsometryToolhttps://gis.sfsu.edu/tools.,提取次级流域盆地的面积比和高程比2个参数,然后利用Excel分别绘制次级流域盆地HI曲线。

3研究结果

3.1亚流域盆地HI值

由图2b可见,德钦—维西地区HI值为0.18~0.76,变化范围较大,说明其地貌演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整体来看,HI值与海拔大体呈正相关关系,其分布与地形起伏基本一致。研究区地形起伏北高南低,HI值也表现为北高南低的趋势。HI低值主要沿河谷和盆地呈带状分布,如中甸盆地整体表现为大范围的HI低值;金沙江、澜沧江、珠巴龙河、冈曲河和腊普河河谷地带HI值亦较低。HI高值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且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多沿分水岭呈条带状分布,如研究区北部金沙江两侧的雪山山脉沿线,包括研究区北部德钦以北察里雪山—甲午雪山—压赛雪山—人之雪山一线、得荣以东县城东侧至巴拉格宗雪山—带、维西—康普—燕门一线东侧金沙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白马雪山—白芒雪山一带HI高值条带及中甸盆地以西的HI高值条带。

从HI值分布与活动断裂的位置关系来看,HI低值条带的展布方向与研究区活动构造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如德钦—中甸—大具断裂奔子栏以南、金沙江断裂得荣—奔子栏段、维西—乔后断裂沿线。HI高值主要分布于断裂带两侧及构造交汇区域,如金沙江断裂与德钦—中甸—大具断裂、兰坪—云龙断裂与维西—乔后断裂交汇区域。

3.2次级流域盆地HI曲线

本文提取德钦—维西地区12个主要次级流域盆地的HI曲线(图3、4),包括澜沧江流域4个支流次级流域盆地(阿东河、三岔河、碧玉河和永春河流域盆地)及金沙江流域8个支流次级流域盆地(东水河、珠巴龙河、腊普河、巨甸河、镇兰河、冲江河、冈曲河和小中甸河流域盆地)。

从12个次级流域盆地的HI曲线(图4)形态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微凸型和S型。其中阿东河、东水河和三岔河次级流域盆地HI曲线呈微凸型,HI>0.6,盆地发育处于幼年期(图4b),其它流域盆地为S型。根据HI曲线的局部变化,S型又可细分为以下3个亚类(图3):①亚S1型:碧玉河、冈曲河和小中甸河次级流域盆地HI曲线呈现上凹下凸形态(图4c),但与标准的S型相比,形态上中间部位过渡不够平滑,所以称之为亚S1型;②标准S型:巨甸河、腊普河和珠巴龙河次级流域盆地HI曲线形态为标准的S型曲线(图4c);③亚S2型:冲江河、永春河和镇兰河次级流域盆地HI曲线形态上类似S型,但局部又存在较大的差别,这3个次级流域盆地HI曲线中间部分有向下凹的趋势(图4c),所以称之为亚S2型。

从图3可看出,微凸型的阿东河、东水河和三岔河3个次级流域盆地均为流域面积较小的流域盆地,均位于德钦—中甸断裂与金沙江断裂交汇处,即德钦县附近;亚S1型的碧玉河、冈曲河和小中甸河次级流域盆地分别被维西—乔后断裂、金沙江断裂和中甸—龙蟠—乔后断裂近平行于河谷穿切;标准S型的巨甸河、腊普河和珠巴龙河次级流域盆地均未被区域断裂所截切;亚S2型的冲江河、永春河和镇兰河次级流域盆地局部被区域断裂所截切。

4讨论

构造地貌是构造作用导致的地壳隆升和地表过程相互竞争的结果。地貌形态可能记录了不同尺度构造、气候和侵蚀过程变化的信息(张洁等,2016)。流域盆地的HI值对构造活动、岩性差异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反應比较敏感(邵崇建等,2015)。

4.1降雨量

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单位(CRU)基于英国国家大气科学中心(NVAS)资助的合作中心NERC提供的高分辨率网格(0.5°×0.5°),制作了高分辨率气候逐月变化网格数据。本文选用分辨率为0.5°的CRUTS4.05版降雨量数据,对研究区长达120年(1901—2020年)的降雨量数据进行空间插值,生成月均降雨量等值分布图(图5a)。

从图5a可以看出,研究区月均降雨量总体表

现为由SW向NE递减的规律,降雨量等值分布图呈NW向近似条带状分布。但降水量的分布与HI值的分区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由此可见,气候不是研究区地貌的主控因素。

4.2岩性

岩性也会通过剥蚀速率和河流侵蚀影响流域地貌演化(卢本添等,2022;李环宇等,2020;梁欧博等,2018)。抗侵蚀强的岩石可以阻止分水岭的迁移,而抗侵蚀弱的岩石则容易被河流下切和侧向侵蚀,形成准平原面(于洋等,2022)。研究区位于德钦—维西地层分区,各时代地层分布较齐全,自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图5b),但广泛出露的为中生代陆相湖泊和河流相泥岩、泥质砂岩地层,部分地区有板岩、片岩、千枚岩等变质岩,局部见有煤系地层、石膏和灰岩(宋章等,2019)。

研究区北部,即德钦—中甸—大具断裂以北及其附近区域,大部分出露三叠系岩层,岩性以较坚硬的中厚层石英砂岩夹板岩、厚层碳酸岩或碳酸盐岩夹板岩组为主;西北部零星分布有三叠纪和第三纪的火山岩;研究区中部及以南地区,大范围分布有坚硬的中厚层-厚层砂岩或砂岩夹泥岩岩组,东南部夹有近南北呈条状分布的第四系黏土岩层和狭长分布的砂岩、泥岩夹灰岩岩组,少量零星分布有炭质页岩(王银龙,2019)。

总体来说,德钦—维西地区岩层质地较硬,整体的岩石抗侵蚀能力差别不大。因此,研究区的岩性并不是影响地貌演化的主控因素。

4.3区域构造

前述讨论表明,降水和岩性均不是德钦—维西地区地貌演化的主控因素。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区地貌演化主要受区域断裂差异抬升运动的控制,即德钦—维西地区流域盆地HI值与该区构造活动及其导致的隆升、沉降等地表过程密切相关。

新生代以来,受板块碰撞引起的隆升作用影响,滇西北地区发生了差异性构造隆升,在整体隆升的同时,北部较南部隆升更剧烈,幅度也更大(李峰,薛传东,1999)。研究区内整体HI值表现为北高南低,北部德钦以北、得荣以东、维西—康普—燕门一线东侧为HI高值条带,这可能就是这种大尺度抬升作用的直接表现。阿东河、三岔河、东水河的流域盆地曲线的上凸形态,可能也是对区域抬升作用的响应。

河流的冲刷下切作用形成了沿河流展布的HI低值区,并在河流的交汇口出现HI低值,如阿东河、三岔河与澜沧江的交汇处,北部金沙江支流与干流的交汇处,珠巴龙河、腊普河、镇兰河与金沙江的交汇处等。河流的交汇分布形成了山脊-河谷交错排列的地形结构。南部水系丰富,河流流域盆地的HI曲线图表现为S型,说明这些区域的地貌正处于侵蚀演化阶段。

德钦—中甸断裂以奔子栏为界分为两段(吴富峣等,2019b),北西段德钦—奔子栏段为HI高值区,南东段奔子栏—中甸段沿线HI值较低,说明德钦—中甸断裂以奔子栏为界,北西段与南东段的活动性存在差异,这与吴富峣等(2019b)的研究结果一致。

阿东河、东水河和三岔河3个处于幼年期的次级流域盆地均位于金沙江断裂与德钦—中甸断裂的交汇区域,说明该区地貌演化正处于构造隆升期,构造活动较强烈;其南侧为珠巴龙河流域,断裂带附近的HI高值较南侧偏低,这与整体北高南低的地势不符,可能也是区域构造活动的结果。

小中甸以南、中甸—龙蟠—乔后断裂带与金沙江断裂夹持的区域存在一个突出的HI高值异常,而此处地势较研究区北部偏低。该异常揭示,受中甸—龙蟠—乔后断裂带与金沙江断裂活动的共同影响,该区构造活动强烈,地形地貌处于持续抬升状态,抬升速率大于剥蚀速率。同理,研究区南部的兰坪—云龙断裂与维西—乔后断裂北段交汇处具有较周围更高的HI值,这也是兰坪—云龙断裂与维西—乔后断裂北段活动的直接表现。

主要次级流域盆地中亚S1型和亚S2型HI曲线均属于被区域断裂截切的流域盆地的曲线,这也是研究区地貌演化受区域构造控制的直接证据。维西—乔后断裂、金沙江断裂和中甸—龙蟠—乔后断裂分别近平行穿切碧玉河、冈曲河和小中甸河3个次级流域盆地河谷地带,断裂带的活动直接影响了盆地的发育与演化,断裂带两侧河道差异抬升与沉降造成流域演化分异,相对抬升一侧处于幼年期,HI曲线凸起;相对下降一侧处于老年期,HI曲线下凹,导致次级流域盆地HI曲线均表现为上凹下凸形态。亚S2型的冲江河、永春河和镇兰河次级流域盆地局部被区域断裂所截切,效果与亚S1型一致。

5结论

本文通过提取德钦—维西地区亚流域盆地面积-高程积分HI值和主要次级流域盆地HI曲线,探讨了该区地貌对区内构造活动的响应,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研究区HI值整体呈北高南低趋势,与海拔大体呈正相关关系。HI低值主要沿河谷、盆地和活动构造的延伸方向呈带状分布,HI高值主要沿分水岭和断裂带交汇区域分布。

(2)气候和岩性均不是控制研究区地貌演化的主要因素,区域构造的活动才是研究区地貌演化的主控因素。

(3)研究区12个次级流域盆地的HI曲线大致可以分出微凸型和S型两大类型。阿东河、东水河和三岔河盆地的HI曲线呈微凸型,盆地发育处于幼年期。S型可细分为3个亚类亚:碧玉河、冈曲河和小中甸河盆地的HI曲线呈现上凹下凸形态亚S1型;巨甸河、腊普河和珠巴龙河盆地的HI曲线为标准的S型曲线,冲江河、永春河和镇兰河盆地的HI曲线为亚S2型。

(4)亚流域盆地HI等值分区和次级流域盆地HI曲线形态均明显受区域断裂的影响和控制,研究区地貌演化很好地响应了区域构造的活动。

参考文献:

安晓文,常祖峰,陈宇军,等.2018.云南第四纪活动断裂暨《云南第四纪活动断裂分布图》[M].北京:地震出版社.

常昊,常祖峰,刘昌伟.2021.金沙江断裂带活动与大型滑坡群的关系研究:以金沙江拿荣—绒学段为例[J].地震地质,43(6):1435-1458.

常玉巧,陈立春,张琦.2019.金沙江断裂带构造地貌与断裂活动特征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8):2.

常玉巧.2021.德钦—维西地区流域盆地面积—高程积分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57(S1):142-144.

常祖峰,常昊,李鉴林,等.2016b.维西—乔后断裂南段正断层活动特征[J].地震研究,39(4):579-586.

常祖峰,常昊,李鉴林,等.2021.维西—乔后断裂全新世活动与古地震[J].地震地质,43(4):881-898.

常祖峰,常昊,臧阳,等.2016a.维西—乔后断裂新活动特征及其与红河断裂的关系[J].地质力学学报,22(3):517-530.

常祖峰,李鉴林,常昊,等.2022.维西—乔后断裂通甸—马登盆地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3(5):875-887.

常祖峰,张艳凤,周青云,等.2014.2013年洱源MS5.5地震烈度分布及震区活动构造背景研究[J].中国地震,30(4):560-570.

陈露,何军,冉清红.2020.喜马拉雅中段吉隆流域构造地貌数字特征[J].山地学报,38(5):787-797.

高效东,谢虹,袁道阳,等.2019.祁连山东段石羊河流域河流纵剖面及其构造意义[J].地震地质,41(2):320-340.

贺赤诚,李献瑞,王杰,等.2015.云南迪庆5.9级地震构造背景、深部流变结构与发震机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40(10):1653-1666.

洪艳,赵银兵,王运生,等.2019.利用面积高程积分方法研究龙门山断裂带地貌隆升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19(30):43-51.

黄小巾,吴中海,李家存,等.2014.滇西北裂陷带的构造地貌特征与第四纪构造活动性[J].地质通报,33(4):578-593.

康四林.2014.红河断裂与金沙江断裂的GPS监测研究[J].山西科技,29(4):56-59.

李峰,薛传东.1999.滇西北新生代以来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其环境影响[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3(2):16-23.

李环宇,丁锐,张世民.2020.丽江—小金河断裂南、中段地貌特征及构造指示意义[J].震灾防御技术,15(2):380-391.

梁明剑,周荣军,闫亮,等.2014.青海达日断裂中段构造活动与地貌发育的响应关系探讨[J].地震地质,36(1):28-38.

梁欧博,任俊杰,吕延武.2018.涪江流域河流地貌特征对虎牙断裂带活动性的响应[J].地震地质,40(1):42-56.

刘自凤,龙锋,彭关灵,等.2019.滇西北地区强震危险性分析[J].地震研究,42(3):330-337.

卢本添,李志刚,梁浩,等.2022.中条山北麓河流地貌特征及其对断裂构造演化的响应[J].地震地质,44(4):961-975.

倪喆,陈斌,崔兴平,等.2017.地震孕育过程中地下磁化率结构的变化分析[J].地震研究,40(3):382-387.

邵崇建,李勇,赵国华,等.2015.基于面积—高程积分对龙门山南段山前河流的构造地貌研究[J].现代地质,29(4):727-737.

宋章,朱颖,魏永幸,等.2019.滇藏铁路三江并流区工程地质减灾选线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36(2):1-6.

汤沛.2013.维西—乔后断裂巍山盆地段活动性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

万永魁,沈小七,刘瑞丰,等.2021.川滇地区活动块体边界断裂现今运动和应力分布[J].地震地质,43(6):1614-1637.

王躲.2018.青藏高原中部格仁错断裂带构造地貌研究[D].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王洋,王岳军,张培震,等.2022.青藏高原东南缘断裂体系新生代构造演化[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52(5):777-802.

王银龙.2019.滇西北德钦—中甸断裂带活动特征及断错效应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吴富峣,蒋良文,张广泽,等.2019a.德钦—中甸断裂奔子栏段精定位及铁路构造工程效应[J].高速铁路技术,10(3):41-45.

吴富峣,蒋良文,张广泽,等.2019b.青藏高原东南缘德钦—中甸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评估[J].地质学报,93(10):2656-2665.

夏金梧,朱萌.2020.金沙江主断裂带中段构造特征与活动性研究[J].人民长江,51(5):131-137.

徐晓雪,季灵运,蒋锋云,等.2020.基于GPS和小震研究金沙江斷裂带现今活动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40(10):1062-1069.

杨捷,曾佐勋,李茂华,等.2015.2013年云南香格里拉、德钦—四川得荣交界5.9级地震灾害及发震构造[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40(10):1701-1709.

于洋,王先彦,李正晨,等.2022.晚第四纪长江源区水系演化对断裂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J].第四纪研究,42(3):881-899.

张洁,王少军,梁明剑.2016.福建沿海地区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特征及其新构造指示意义[J].地震工程学报,38(4):638-646.

张威,唐倩玉,刘亮,等.2020.基于面积—高程积分的他念他翁山玉曲流域地貌学分析[J].地理科学,40(8):1394-1402.

章桂芳,陈凯伦,张浩然,等.2018.基于DEM的丹霞地貌演化阶段划分[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56(2):12-21.

赵国华.2014.川滇块体内理塘断裂活动性及其构造地貌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ChangZF,ZangY,ChangH.2018.NewdiscoveryofHoloceneactivityalongtheWeixiQiaohouFaultinSoutheasternmarginoftheTibetanPlateauanditsneotectonicsignificance[J].ACTAGEOLOGICASINICA(EnglishEdition),92(6):2464-2465.

DavisWM.1899.Thegeographicalcycle[J].TheGeographicalJournal,14(5):481-504.

PikeRJ,WilsonSE.1971.Elevationreliefratio,hypsometricintegral,andgeomorphicareaaltitudeanalysis[J].GeologicalSocietyofAmericaBulletin,82(4):1079-1084.

StrahlerAN.1952.Hypsometric(areaaltitude)analysisoferosionaltopography[J].BulletinoftheGeologicalSocietyofAmerica,63(11):1117-1142.

猜你喜欢

德钦中甸维西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s of the genus Hebius Thompson, 1913 (Reptilia:Squamata: Colubridae) uncover a new taxon from Yunnan Province, China, and support revalidation of Hebius septemlineatus (Schmidt, 1925)
德钦藏族初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及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
德钦中学学生绘画作品选
“中甸之争”:清初丽江改土归流原因探析
中甸牦牛养殖技术要点
上学第一天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甸牦牛消化道寄生虫初步调查及防制
漫长告别
浅谈德钦奔子栏“喇丝”的礼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