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精神的内涵与传承研究
2023-07-21李梦涵
摘 要:丝绸之路作为各国交流互鉴的新窗口,自开通伊始,便承载着多国度、多民族、多地域文化的融合碰撞。在这条绵亘万里的商业通道上,悠扬流转的不止有驼铃阵阵,更重要的是其中蕴藏的丝路精神。以中国为中心向外发散的外交圈不但促进了利益共赢,也赢得了不远万里而来的外交伙伴的信任。从那时起,这条道路给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带来了意识形态上的影响,使其更加深刻。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在当时指引了国家间的外交突破,经千年发展,在新时期下把握与传承丝路精神仍然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丝路精神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文化传播 传承弘扬
中图分类号:F061.3;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7-017-02
丝路精神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所产生的文明成果是当时的历史印记,更展现了文明交融的过程。中国的儒道哲学,茶香悠长,水墨山水画中的空濛简淡,由骆驼船只,经沙漠敦煌,伴漫天黄沙抵达四方,又带着楼兰传说,波斯蕃锦和基督教等外国文化辐射回中国。从一开始,各个国家之间的互动就是各种不同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布歇的《中国集市》、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都透露出对于东方文化的向往。新的习俗和前所未有的商品,以一种生动的方式打开人们的眼界,打破人们的思维界限,对于本国之外的文明产生了学习与探索的欲望。
一、历史脉动:丝绸之路的发轫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广义上有四条,分别是指欧亚大陆北部,以长安为起点的沙漠商路;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航线;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草原丝绸之路,以及南方连接云贵高原与南亚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的概念由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中所提出,这是一条商业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东西方各国间以贸易为媒介的这条交通道路,将原先世界版图上孤零的国家连接起来,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沙漠丝绸之路是北方丝路的主干道,从中国新疆出发,途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最终连接至地中海各国,以罗马为终点。东段自长安至敦煌,这个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见证了世界艺术第一次大融合,国学大师季羡林曾将之提升到世界文明史的高度加以阐发:“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1]西段较东线更为动荡,分支也更多。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在唐代达到繁荣鼎盛,元代目的及主要使命发生变化,商人的主导地位让位于宗教与文化交流,至明清海上交通代之而起,沙漠丝路走向衰落。
欧亚大陆连接沟通的另一渠道是苍茫的草原。草原丝绸之路最初形成可追溯至公元前13~14世纪,堪称最古老、最耗时、最遥远的交流通道,连接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中国与欧蒙各国。多文化交流下产生的“那达慕”大会是共建、共商、共享的盛会,也是一脉传承的草原文化的结晶。南北相望,新加坡资深历史学者柯木林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崛起大国通过平等贸易、友谊参与、资源共享,与周边国家和平相处的代名词。[2]与沿线各国的交往不仅铸就了语言文化的多元面貌,而且留存了丰厚的历史积淀。
作为古代亚欧大陆的联结,东西方文明的交汇,无论是沙漠、游牧还是海上,丝绸之路所带来的贸易交往、文化交流、思想碰撞,不仅在当时为各国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建立起了至今中国与外国友好交流的桥梁。21世纪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延续千年的桥梁迎来了新的使者,机遇与挑战相伴而生,与时俱进的丝路精神在新时代下寄寓了新的愿景。
二、积厚流光:丝路精神的内涵
传承至今的丝路精神在人们不断探索中丰富着文化意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丝路精神又有了什么更为深刻的阐释呢?通过视觉符号的构建、时空话语的揭示、多方视野的推动,也许能够找到答案。历史洪流滚滚向前,如果没有张骞通西域及之后无数为人类文明交流融合而不断拼搏的先驱们,人类文明又怎会如此快走向全球化的新发展进程。数字化时代世界的地缘格局已经迈入命运共同体的新进程,不同民族和国家间的合作是多维度、多领域、多方面的共赢发展,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彰显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做了第一位引线穿珠的人,搭建了东西方财富互鉴融合的地理空间,千年后我们通过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文明建设拓展出一条“新”丝绸之路,而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就是蕴含其中的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泱泱华夏所展现出的大国气象在外交活动中尤为明显。中国的开放包容展现在使团传达的“太平之福”的美好意愿,展现在技术珍宝的倾囊相授,展现在军事、政治、医疗等多方面的不吝相帮。美术、音乐、宗教等领域的文化交流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外交友谊,而且让众多国家感受到了中国的外交智慧,赢得了礼仪之邦的威望与名声。虽然丝绸之路最初只作为贸易商路开辟,但随着各国的交往学习,运输范围也从丝绸瓷器等物产延伸到印刷冶铁等技术,到音乐宗教等思想文化,涵盖方方面面。“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在这条古道走廊上,荟萃着东西方文化,丝路精神薪火相传,文明发展步履不停。
丝路精神中的互利共赢是丝绸之路使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保持合作发展的重要原因。當中华民族的先辈们通过沙漠戈壁,走过黄沙漫天,将东方的文化技术带到西方时,也促进了西方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而西方的民俗珍宝也被大量转售到中国。近代考古以来,在中亚、西亚、南亚、东北亚等地发现了数量众多的中国古代文物,浑厚粗犷的云冈石窟向优雅端严龙门石窟的艺术风格的转变,也体现了印度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佛像造像进一步世俗化和本土化。古丝绸之路见证了历史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流动的通道上,技术、货物、信息实现成果共享,人员、资金、原料等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这是一条东西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动脉,更是一条纵贯古今、承担宏伟历史使命的洲际纽带。
三、亘古通今:丝路精神的传承
新时代下以敦煌为重要代表的古老非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们作为外交中独特斑斓的文化名片,如何不被历史的风沙掩埋,是今天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中的重要一环。正如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所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尚有余温。”浩如烟海的珍贵文献,庄严端悯的佛像,镂金铺翠的壁画,每一次相遇碰触都是一次触摸历史脉动的机会。弘扬丝路精神,就要传承丝路文化,创造新时代的丝路经典,以一种现代人能够领悟沉浸的方式感知丝路的审美底蕴。
展示数字化,以科学技术助力文化传播。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的融媒体时代,文化展示也搭上了数字化的快车,以往报纸、收音机等单维度的传递方式正逐渐与互联网媒介接轨,飞天绮丽的色彩,具有地方特色的敷彩泥塑,静穆安详的佛像在数字摄影等网络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达到了尽可能地永久保存。与科技融合,文化不仅可以被更妥帖地保留,而且也打开了更多人认识了解文化遗产的渠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早在1992年启动的“世界的记忆”(Memory of the World)项目,就是对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进程,在全球范围内的探索。[3]自20世纪末以来,许多科研机构和相关单位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并探索出构建非遗保护的数字化信息终端平台这一可行之道。这是保护非遗的新方式,也是传承丝路精神的“一剂良方”。丝路精神是丝绸之路上的火种,如果连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都丢失了,何谈传承呢,更遑论传播。传播与传承相辅相成,伴随技术手段的迭代更新,丝路文化由地区辐射到周边,走出去与西方互学互鉴,从而打破固有的地域限制,实现全球范围的文化交流与推广传播。
形式多样化,以艺术作品突破固有想象。艺术作为人们感受丝路文化的直接载体,经千年流转,发展出壁画、彩塑、曲子戏等多种艺术形式。新时期制作手法百变多元,传统艺术要谋求焕新之法,便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2017—2018年中国国家画院组织的“一带一路”美术作品大展便是“一带一路”倡议精神下,以艺术为纽带,传承发展丝路精神的创新创造。艺术家们借鉴敦煌莫高窟、榆林石窟等东西方多文化交汇处的艺术形态,运用版画、雕塑、油画、公共艺术、综合材料等表现形式,将戈壁苍茫、雪山巍峨、港口熙攘的景象,以或写实,或抽象,或疏简野逸,或恢弘豪迈的风格融进鲜艳丰富的色彩里,解构进深邃厚重的历史积淀里。作品是艺术家的传达器,也是时代的记录仪。今天的人们借由艺术家们的眼睛窥见古丝绸之路的风情,又在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美与共”的真正内涵。
四、结语
21世纪新的历史方位下的“一带一路”是共谋发展的经济之路,是开放包容的文化之路,是合作共赢的探索之路。具有辉煌灿烂中华文明的大国,不會把丝绸之路视为征服其他国家的通道,更不会以巨舰武力威逼其他国家臣服,礼仪之邦贯彻的和平合作的丝路精神,也带来了各国之间繁茂蓬勃的景象。在时代大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让丝绸之路在一体化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是我国积极推动的美好期盼,也是促进世界各国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建疆.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文化、艺术和美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26-31.
[2] 李红琼,周若依.“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启示与当代价值 ——2022年中新等国学者海上丝绸之路暨人文交流论坛会议综述[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7(03):90-97.
[3] 陈振旺,樊锦诗.文化科技融合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 ——以敦煌莫高窟数字化为例[J].敦煌研究,2016(02):100-107.
[4] 陈响园,邵思源.《又见敦煌》:丝路精神的审美表达与情感认同[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89-94.
[5] 钟茜,莫继严.非遗保护的三个维度:传承性保护、创新性发展和参与式传播[J].文化遗产,2022,(04):35-42.
[6] 向党,帖梅,果建.在传承发展敦煌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N].理论周刊·论坛,2020-3-3(006)
[7] 商明利.丝路精神研究[D].河南: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
[8] 杨东平.让丝路精神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再现新辉煌[J].丝路百科,2021(03):1-2.
[9] 于超伟.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策略探析——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J].今传媒,2022,30(07):49-51.
[10] 原倩.新发展格局下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路径[J].宏观经济管理,2022(07):21-27.
[11] 王薇,王玉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特点与当代启示[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报,2019,(01):99-101.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山西太原 030051)
[作者简介:李梦涵(2000—),女,汉族,内蒙古人,中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