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邦新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07-20弘文

党史文苑 2023年7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中国式中华文化

弘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旧邦新命”即“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典出《诗经·大雅·文王》,原意为“周”虽然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其天命所系,在于革故鼎新。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功走出“中國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对中华民族“旧邦新命”这一秉性的生动诠释。

中华文明的重要特质

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历代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围绕“古今中西之争”开启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再认识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以会通“古今中西”的胸襟和态度,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首次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提炼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个方面并对其重大历史意义作了精辟揭示,标志着对中华文明演进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身体力行推进文明再造的实践自觉达到新的高度。

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研究成果向全世界证实,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纵观寰宇,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等,是数千年来唯一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轴心”文明。冯友兰先生说,“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连续性”是文明比较的结论,也是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客观事实。因此,“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突出的“连续性”决定了今天的我们必须自觉地在接续传统中光复旧物,必须在自觉的身份认同下开展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必须自觉立足国情、坚持走独具民族特色而又反映时代特点的“中国道路”。

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近代以来,受制于西方文化视角特别是中华民族自身命运的跌宕起伏,对于如何认识和判定历史久远的中华文明,可以说是聚讼纷纭,而“全盘西化”和“复古”则是它的两个极端。一百多年来,在历代学人致力于“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艰辛积累下,根本上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担当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极大地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使人们对于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有了全新认识和理解。这一壮阔的历史进程深刻彰显了秉承“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日新之谓盛德”“革故鼎新”等文化基因的中华文明,内在具有生生不息的变革动因,集中表现为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无畏品格以及中华文化固本培元、返本开新的中正稳健旨趣。

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自西周以降,“大一统”逐渐沉淀为中华民族深沉而独特的文化追求和心理结构。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与“大一统”这一深层历史文化传承有着隔不断理还乱的内在联系。“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所谓“崖山之后,已无中华”的说法是典型的“华夷之分”。历史上的中国,多次陷入外族侵扰、山河破碎、国家分裂的境地,但不管经历多少磨难,最终还是以草原文化服膺中原文化而融入华夏文明为归宿,持续冲突的结果是走向不同民族的大融合而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在西方,罗马帝国解体后,欧洲陷入持久的分裂状态,直到现在,如何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整合而走向“统一”,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中国,秦建制以来,统一而有力的中央政府始终是维系庞大的中国社会有效运转的政治中枢,比较之下,这是古老的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伟大创造。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人,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具有一贯性,数亿人数千年来在政治、文化上团结至今。他们展示出了这种政治、文化的统一技术,并拥有以此获得成功的极为珍贵的经验,而且那种统一化倾向正是当今世界绝对必要的需求”。

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化自滥觞以来,通过对“天道”运行的深刻领悟,赋予“人道”以阴阳互补、相反相成的宇宙论内涵,即把“刚健有为”和“有容乃大”有机地统一于人的生活实践。吸纳包容、兼收并蓄的民族性格集中反映在“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上。“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对待外来文化和异质文明,并非一味排斥,而是秉持交流互鉴的态度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儒释道三教合流即是明证。中华文明的突出包容性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不同民族、宗教和文明的态度上,凝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民族观、宗教观和文明观。

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主张“王道”而非“霸道”的和平取向深植于中华文化血脉之中。在中国文化典籍中,“中和”“协和”“和合”等表述可以说俯拾皆是。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在“力”与“德”之间,中华文化的主张是,“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责己而不怨人的内敛性格,体现的是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忍者气度,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怨天尤人、不强人所难的平和性格。对于“强”者,中华文化也是内向的,主张“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国家,真正的强大并非指向他者,而是始终基于自我超越的。这一点放在当今世界,与所谓“基于实力”而推行霸权行径的美西方形成强烈比对,同时也彰显了社会主义中国无论多么强大,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称霸、不扩张、不搞势力范围,带给世界的只会是福音而非灾难。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党的二十大明确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围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等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出的这一号召,正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再部署、再强调,同时也以新的内容拓展和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命题”。人们注意到,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等重要论述,就不难看出,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放在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维度上加以审视,明确提出了“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使命,充分彰显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一文化主体性问题上新的伟大觉醒。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倡“两个结合”,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较为详细地阐明“第二个结合”的具体内容,再到召开此次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总书记用“五个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重点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深度与广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目标越来越清晰明确。正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推进“两个结合”的成功实践,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同时,也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契合产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催生了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昭示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正在走向伟大复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正焕发新的生机、迎来新的荣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更加需要我们自觉坚持运用“两个结合”这一最大法宝,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科学认识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守正创新的态度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广泛吸收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积极开展文明交流互鉴,在新时代新征程铸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能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中华文化曾创造璀璨文明成果,轴心时期以来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过无与伦比的杰出贡献,即使到了十九世纪初,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依然不弱。可是自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超强的物质技术优势面前,中国人不仅深感“器不如人”“制不如人”,甚至感喟包括思想文化在内的所谓处处不如人。这种文化上的不自信,可以说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深陷危机的中华文化向何处去?古老的中华文明如何才能赓续传统、再开新局?这些困扰一代代仁人志士的文化和文明之问,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人手上成功开启“本土化”进程,才真正得以从根本上予以解答。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集大成,代表着世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一经传入中国,便极大地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去那种看不起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而作为对“西式现代化”范式实现了超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因其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从而使得数千年来中国人日用而不觉地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以及不同文明之间基本关系的宇宙观、伦理观、生态观、文明观等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成功实现了从“前现代”到“现代”形态的转换。文化上的“古今中西之争”在中国共产党人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得到了最终解答。

中华文明赋予中國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世界现代化进程表明,对于文明久远的大国而言,能否把现代化的潮流与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传统有效对接,在最深刻的层面制约着其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得失。“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语)。中国共产党人是历史主义者,历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现在还在往前探源,我相信,我们的文明史更悠久。传到现在,要继续往下传。不要变成中国的月亮是西方过来的,中国的太阳也是西方过来的,那不行。我们的文化在这里啊!是非常文明的、进步的、先进的。将来传下去,还要传五千年,还不止五千年”。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所以能够如此,根本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从本国具体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出了一条既反映时代特点又深植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一点集中而鲜明地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中国特色”上。再次,“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维度全面推动古老的中华文明更新升级,从而在文明向度上创造一个融“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为一体的全新人类文明形态,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指出,“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作为“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现代化”范式的深刻转换,在更重大、更根本、更深远因而更具决定性意义上为危机重重的人类文明最终走出困境,提供了“中华文明”的方案。

责任编辑/黄敏慧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中国式中华文化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中国式民主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