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分地一片天 田间地头皆课堂
2023-07-20江玉萍
江玉萍
如何推技术、提单产,端稳“中国粮”是农技人员普遍考虑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小麦单产”这个话题,4月21日,青岛市农技中心“农技云课堂”邀请作物、农机、土壤、种子、植保五部门专家齐聚直播间,从“两选四适”小麦一播全苗技术、良种选育与推广、小麦病虫害有效防治、土壤培肥与施肥管理等不同角度各抒己见,共商稳产保供大计。当天的直播间内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农友们都纷纷加入讨论大军,让普通的小麦当了一回“流量明星”。
随着当下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强化线上技术推广与教育培训力度,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發展,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灵活的伴随式技术培训服务,成为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一项重要创新内容。中心利用自身人才资源丰富、涵盖农业技术领域广等诸多优势开通了“农技云课堂”,为农民打造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
调研摸底 精准配课
为摸底农民培训需求,年初在全市范围内通过线上问卷、座谈调研、微信群问询等形式精准调研农民培训需求,根据需求制定“农技云课堂”课程设置方案,课程内容涵盖蔬菜类、果茶类、大田作物类、病虫害防治、农业政策与法规、直播电商等课程,每月排课不少于2节,并抓住观众喜看“短平快”小视频的心理特点,推出时长3-5分钟的农技微视频,丰富课堂内容。截至目前,“农技云课堂”已推出各类直播课46节,微视频8个,观众浏览量超70多万人次。2023年第一季度根据农时农事先后推出的“春季果园生产管理”“春天黄瓜的科学管理”“草莓的标准化栽培”“小麦提单产关键技术”直播课受到农民学员的广泛关注和欢迎,单课点击量均超过2万人次。其中“春季果园生产管理”观众浏览量超8.1万人次。
平台为媒 汇智聚才
2023年,对“农技云课堂”进行扩版,由过去单一的专业技术人员推农技,扩展到农业专家谈政策、农技专家谈“四新”、农民讲师谈技术三个版块。“农业专家谈政策”邀请熟稔农业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成立“处长讲师团”,就农民关心的三农领域惠农政策和法规,如产业振兴支持政策、人才科教支持政策、财政补贴支持政策等进行直播宣讲;“农技专家谈‘四新”由科研单位、农业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团”,宣讲农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新模式等;“农民讲师谈技术”为具有农民高级农艺师资格的或躬耕沃野几十年、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土专家”“田秀才”搭建一个展示技能、推广经验的平台,让“农技云课堂”的授课内容更丰富多元、更接地气。
形式多样 不拘一格
直播是一个快节奏的行业,翻牌率很高,如何增强观众黏性,在保证直播频率和内容贴近观众需求的基础上,尽量追求授课形式的多样化。一是室内理论与田间地头实操相结合。农技推广课程对实操要求高,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尽量选择在田间地头开展,以田地为课堂,以庄稼为教具,比如,近期推出的“春天黄瓜的生产管理”是在平度市南村镇某黄瓜大棚里拍摄的,农民讲师王伦世针对大棚里黄瓜的长势,分析黄瓜生产适宜的温度、湿度,闷棚时注意的事项、棚内黄瓜出现病虫害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等;“春季果园生产管理”是在莱西市望城街道某果园内拍摄,正高级农艺师郭江山现场操刀为农友们演示如何整形修剪果树,提高其产量等,这种实操式直播受到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普遍反映这种教学直观明了、一学就会。二是讲解与访谈互动相结合。在专家讲师主讲的基础上,增加主持人互动环节,就某一个问题、某一个知识点与主讲人深入探讨,并增强嘉宾与网友间的互动,将每一堂直播课变成一个小型研讨会,提升“农技云课堂”的代入感,增强农友的参与意识。三是直播与“四新”发布相结合。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提供一个展示平台,“农技云课堂”先后推出了新品种——高油酸花生品种、小麦新品种技术展示观摩;新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胡萝卜高产高效施肥管理技术;新装备——“云上”农机地头展——花生种植机械化现场展示、大葱生产全程机械化展示、淋灌机的应用等,“农技云课堂”紧跟农业发展新潮流,为农友打开一扇眼观世界的窗。
多措并举 广域覆盖
“农技云课堂”推出的课程如何快速直达农民手机端,实现云端课程的全覆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制定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云课堂”课程设置方案,将全年的课程安排明细在全市范围内公告;课程开播前,制作宣传海报,发送至专业微信群、朋友圈,并通过云上智农App置顶宣传,广而告之;撰写宣传信息,通过报纸、网站广泛宣传,提高该项工作的社会面知晓度。二是纳入农民培训目录。将“农技云课堂”列入高素质农民线上学习内容范畴,按学员学习时长给与相应的学分认定,逐步培养农民学员终身学习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作者单位: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