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浸润性黏液腺癌CT诊断的影像学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2023-07-19

大医生 2023年12期
关键词:征象淋巴瘤腺癌

姚 娜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淄博 255000)

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IMA)是浸润性腺癌的变异体,原发于肺脏的情况相对少见。2011年,美国胸科协会(ATS)和欧洲呼吸协会(ERS)将IMA定义为腺癌的一种亚型[1]。肺浸润性黏液腺癌(pulmonary 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PIMA)沿肺泡壁或支气管壁生长,患者可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主诉痰多,病变累及双肺后可引起呼吸急促,由于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PIMA易与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MALT)混淆[2]。目前,穿刺活检是明确诊断PIMA的金标准,但检查过程伴随一定程度的组织损伤与疼痛症状;CT是肺腺癌诊断的重要方法,在明确各种病理类型对应的影像学表现差异基础上,根据患者症状及CT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病灶性质,是PIMA无创诊断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基于此,本研究围绕CT检查在PIM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PIMA的无创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病种进行分组,其中43例PIMA患者为腺癌组,46例MALT患者为淋巴瘤组。腺癌组患者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46~65岁,平均年龄(54.83±4.62)岁;病灶部位:左肺16例,右肺18例,双肺9例。淋巴瘤组患者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5.12±4.06)岁;病灶部位:左肺13例,右肺21例,双肺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等证实,诊断参考《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3];②经综合评估,行手术治疗;③入院时伴咳嗽、咳痰等症状。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肺部疾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1.2.1 CT检查方法 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256层CT扫描仪检查,具体方法如下:①患者取仰卧位,手臂上举,指导呼气;②屏气后行胸部平扫,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5 mm准直,120 kV,100~200 mAs;③需行增强扫描者,高压注射一次性团注碘佛醇(350 mg I/mL)70~90 mL,分别于注射后20~25 s、75~90 s进行血管期、实质期扫描。

1.2.2 图像处理方法 扫描结束后,进行图像后处理,并由2名副主任医师分别阅读图像,详细评估病灶大小、位置、形态、边缘特征、强化特征等信息。对有争议的图像表现,通过协商给出一致意见。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的CT征象,包括病灶形态、病灶密度、空泡、空洞、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狭窄/截断、支气管扩张、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②两组患者的平扫CT值及增强扫描情况;③CT诊断结果及误诊原因。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T征象比较两组患者的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灶形态、密度、空泡、空洞、支气管狭窄/截断、淋巴结肿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T征象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CT参数及增强扫描情况腺癌组患者的平扫CT值为(25.44±2.75)HU,淋巴瘤组为(24.90±3.73)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1,P=0.437)。两组轻度强化、中度强化占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CT参数及增强扫描情况比较[例(%)]

2.3 CT诊断结果及误诊原因腺癌组中,CT诊断共检出36例,检出率83.72%,7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类型主要为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MALT等,以下列举2例典型病例的误诊情况。患者A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双肺门、前中纵膈多发淋巴结肿大,未见明显占位及结节改变,痰涂片与呼吸道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合CT征象与其他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右肺肺炎、MALT或恶性肿瘤并多发淋巴结转移,后经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PIMA。分析误诊原因,考虑与MALT、PIMA具有相似的CT影像特征有关。患者B胸部CT示左肺多发空泡,有空洞形成,初步诊断为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复查CT时发现病灶持续进展,行活检病理检查后确诊为PIMA。分析误诊原因,可能为早期诊断不具有特异性。

3 讨论

PIMA为相对独立的变异亚型,目前国内关于原发性PIMA的报道较少,相关影像学诊断标准尚未形成共识。Matsui等[4]指出,PIMA主要组织学特征为肿瘤内含有大量黏液,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CT是肺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既往研究[5]指出,CT可用于肺癌的早期筛查及肺部结节的定性诊断,诊断效能良好,但仍有因过度依赖CT检查报告或实验室检测结果干扰等出现的误诊事件[6]。而从患者预后角度考虑,PIMA一般预后不佳,故就诊时完善CT、支气管镜等检查项目,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尽早实施救治,对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中,PIMA患者病灶形态呈多样性,病灶密度以实性为主,与既往报道[7]基本一致;进一步对比发现,腺癌组、淋巴瘤组患者的病灶形态与密度未见明显差异,即难以通过CT影像中病灶的密度与形态鉴别PIMA、MALT。空洞、空泡等是肺部疾病CT检查的常见征象,在PIMA鉴别诊断中缺乏特异性。空气支气管征的病理基础为肿瘤沿细支气管表面生长,Oda等[8]指出,肿瘤细胞分泌的黏液填充肺泡与细小支气管后,可形成充气征。本研究中,腺癌组空气支气管征的检出率高于淋巴瘤组,与Leddy等[9]得出的结论一致。胸腔积液是PIMA患者病情判断的一项重要依据,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检出情况具有明显差异,腺癌组患者检出率更低,提示胸腔积液情况可作为PIMA、MALT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同时,本研究对两组患者的CT参数及增强扫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腺癌组行增强扫描的例数较多,考虑多数PIMA患者的病情较复杂,单纯通过肺部CT平扫难以获得可靠的诊断依据;两组患者平扫时的CT值与增强扫描情况未见明显差异,提示CT值的高低变化及增强扫描时病灶表现的参考价值较弱。针对此类问题,胡菲等[10]提出,利用影像组学进行特征提取,能够有效鉴别两种疾病。

PIMA患者容易出现误诊,接诊医师的经验不足或思维局限,依赖影像学检查报告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等进行先入为主的判断,实验室检查指标未发现明显异常而引起的干扰作用等,均可成为PIMA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诱因。本研究中,腺癌组经CT诊断共检出36例,检出率83.72%,7例患者被误诊。进一步分析发现,CT 征象相似、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是患者被误诊的重要原因。以患者A为例,该例患者的首发症状为咳嗽、咳痰、锁骨下淋巴结肿大,由既往经验[11-12]可知,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淋巴结炎、淋巴瘤,结合胸腔积液等征象与相关检查结果,容易误判为MALT,而咳嗽、咳痰等症状常归因于肺炎。因此,加强PIMA患者CT征象特点的学习,广泛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提高独立阅片能力,培养良好的阅片思维,避免过度依赖影像学报告,具有重要意义。除CT征象、临床表现的特异性不足,诊断实践过程中的其他干扰因素也不容忽视。例如,患者B以发热、咳嗽为首发症状,CT检查示肺部多发结节、空洞性改变,此类征象多见于感染性疾病,容易先入为主,误判为肺部感染,短暂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也是干扰病情判断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有肺部多发结节、空洞等影像特征的肺部疾病患者,应结合实验室检查与治疗前后病灶复查结果,评估病灶进展情况,必要时行病理检查。同时,从临床诊断经验出发,总结各类PIMA误诊患者的基本特征,客观分析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与潜在风险,从诊断策略的优化以及方法改进等方面入手,提高诊断准确度。

综上所述,在PIMA鉴别诊断中,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多样,临床症状的特异性不足,容易与MLAT、肺炎、肺脓肿等混淆,出现误诊问题。对合并支气管充气征或存在囊液性卫星灶等表现的患者,应考虑PIMA,并及时结合其他医技检查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必要时行穿刺活检。

猜你喜欢

征象淋巴瘤腺癌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