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影响的文献综述
2023-07-18袁莹利
袁莹利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因此,政府补贴政策驱动企业创新行为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在市场中企业收到的财政补助是不是真正达到了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的目的并没有确切的答案。论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研究,期望为政府部门补助分配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提高政府补助利用效率。
【关键词】政府补贴;创新;研发产出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6-0133-03
1 引言
政府补贴作为政府刺激企业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政策工具,在我国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一直是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Wind资讯数据库的统计,2022年A股有227家上市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超过了1亿元;15家上市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超过了10亿元。尽管我国政府补贴对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以及研发投入产生一系列的激励效应,但企业创新仍面临着低创新成果产出的困境。2022年8月,为促进企业自主研发,提升企业创新质量,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制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政府希望惠企创新政策扎实落地,并且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创新补贴作为引导微观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主要路徑,可以激励企业进行创新。但是由于数据指标、研究方法和模型选择等的差异,对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因此,政府补贴是否能有效激励和促进微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等相关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证实。
2 相关理论
根据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可以将政府补助分为研发补助和非研发补助,现有研究多采用政府补助总额测量政府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支持程度,并未将非研发补贴影响考虑在内,但非研发补贴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因此,选用政府补贴总额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准确代表研发补贴指标。但总体而言,政府补助本身的目的是支持企业的发展,给予企业资金和政策支持。目前关于政府补贴和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涉及市场失灵理论、信号理论、外部性理论、技术进步理论、企业技术创新理论。
2.1 市场失灵理论
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市场完全竞争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该种状态下的市场结构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好途径。市场机制的力量具有盲目性,无法承担起全部的经济职能,从而存在市场失灵。政府调控可以提高资源的分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市场失灵,帮助市场回归正常秩序。对于市场经济运作的主体企业来讲,创新活动具有周期长、投入高、回报率低以及创新成果未被市场所接受等问题,影响到绝大多数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竞争,从而造成市场失灵。除此之外,市场失灵还会造成一系列的涟漪效应,如拉大收入差距、就业率问题、经济波动以及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和技术相关的社会发展问题。政府干预是必要措施,政府补贴是政府干预的常用措施,政府通过发放补贴来推动市场资源的分配,促进市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
2.2 信号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1]最早提出信号理论,即信号由信号发送者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发送至信号接收者,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通过传递信息来提高交易效率。企业的创新行为具有很大的信息不对称性,因此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出现资金困难时,由于研发创新行为的高风险性,导致其外部融资的难度要高于一般企业产品的融资。有一些企业为了获得融资会故意夸大研发产品的技术优势,在鱼目混杂的市场中,真正优质技术优势的研发项目不一定能够解决资金困难。政府的研发补贴在市场中的“信号传递”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政府在确定资助对象时对其研发项目的技术要素、创新程度以及价值意义都进行了一定评估筛选,释放出投资利好信号,获得政府补贴企业的信誉度会获得外界更高的认可度,从而缓解企业研发创新的融资约束问题;另一方面,政府补贴也会释放出投资消极信号,被政府补贴的创新项目具有周期长、投入高和风险大的特征,向市场投资者释放了该消极信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外部投资者向企业投资,从而加剧了创新企业的融资难度。
2.3 外部性理论
庇古[2]的《福利经济学》在其老师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将外部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庇古认为“负外部性”是指资源没有实现最优配置,社会边际净生产价值小于私人边际净生产价值,此时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并且指出解决方法是政府向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另外,外部性在其他方面表现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时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那么政府补贴的出现可帮助弥补企业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行为积极性。
2.4 技术进步理论
市场机制推动的技术发展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科技要求,因此市场不能仅仅依靠机制进行调节。随着数字化和网络的高度发展,技术高度集中化以及“卡脖子”现象越来越普遍化,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技术限制问题,加剧了当今的研发成本和先进技术研发的风险不确定性。例如,国防和能源通讯等重要领域方面的技术研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取得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讲,完成这些重大的技术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推动社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的干预。
2.5 企业技术创新理论
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重组现有市场要素,构建新的生产函数,该研究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为创新。国内学者傅家骥[3]认为通过重组生产要素改进生产方式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市场竞争优势就是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过程逐渐带来了商业价值的实现。企业创新动力在市场层面分为技术推动和需求推动,具体地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不得不进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产品的要求更加具体化和高端化,这就要求企业提高技术满足消费者需求。从企业家的层面来讲,企业创新的动力主要包括企业利润追求和政府政策支持。
3 政府补贴对创新产出的影响
政府补贴一直是政府介入市场的一项重要政策手段,引发了许多学者对政府补贴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产出的关注和思考。关于政府补贴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当前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3种观点。
3.1 政府补贴的促进作用
企业为了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得不进行创新活动,但是由于创新活动的高风险、高成本、技术外溢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政府补贴的出现,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研发风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企业资金支持,缓解企业内外部融资约束,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Bronzini等[4]研究在意大利北部地区,研发补贴计划对受益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政府补贴的出现对小规模企业来说,增加了企业的研发资金,且显著促进了小规模企业的创新产出。Howell[5]基于美国企业数据分析,政府补贴的出现显著促进了小微企业发明创新的产出。戴静等[6]通过研究发现,债务短期化的企业面临着长期投资方面的融资问题,此时,企业为了发展就会放弃技术升级,政府补贴的出现会帮助企业缓解融资约束问题,促进其技术创新发展,数据分析表明此时政府补贴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产出。史洁琼[7]的实证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企业、高强度竞争的行业以及市场失灵地区的企业来说,具有更轻的激励效果。马克和与张婷婷[8]基于创业板2012年往后的5年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的自主研发起着激励作用,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梅冰菁和罗剑朝[9]研究发现政府补贴通過影响研发投入规模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
3.2 政府补贴的挤出效应
在创新活动的固有特征和政府政策支持下,部分文献认为根据市场的调节作用,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根据产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公允价值,政府的加入就决定了补贴相较于市场价格信号的劣势。另外,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一些公司寻租行为、研发操纵寻利行为凸显,导致政府补贴无法达到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目的,反而会抑制企业的创新产出。汪秋明等[10]通过构建政府补助和企业创新博弈模型发现,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政府补助会选择进入战略性新兴行业,一旦达到政府补助的标准,大部分企业会选择将资金用于非研发项目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孙自愿等[11]通过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发现企业存在迎合创新行为,政府补贴在这个过程中就扮演着降低企业创新产出的角色。周晓艳等[12]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挤出了原本用于研发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政府补贴的出现未达到预期效果。任曙明和张静[13]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数据研究发现,企业寻租成本只要不高于创新投资,部分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寻租活动,从而和政府补贴的初衷背道而驰。许家云和毛其淋[14]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是在一个范围内成立的,超过一定的范围,政府补助就会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且如果政府补助设置不当,易导致企业寻租行为的产生。
3.3 政府补贴的非线性效应
部分学者认为政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促进和抑制的关系。张杰[15]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发现当政府对企业的补贴达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产生促进影响作用,当政府补贴未达到该水平时,政府补贴就会对自身的研发资金产生挤出效应,进而阻碍企业的创新发展。李峰等[16]从异质性视角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生产率具有双门槛和三区间效应,企业的生产率高于研发门槛时,政府补贴就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并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当企业的生产率低于研发创新的门槛时,此时的政府补贴并不会对研发活动产生激励效应,当生产率低于幸存门槛水平时,虽然此时政府补贴仍不会起到激励效应,但政府补贴会帮助一些将死企业弥补亏损。吴伟伟等[17]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新创业企业的数据,将政府补贴分为研发补贴和非研发补贴,分别研究二者对新创业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补贴呈现先促进后阻碍企业的创新产出的倒U型的影响关系,而非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尚洪涛和黄晓硕[18]发现,医药制造企业对政府补助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政府研发补助通过影响医药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会先抑制后促进创新研发的正U型影响关系。
4 总结及建议
4.1 总结
通过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将现有的观点大致分为3类:第一,政府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固有特征(高成本、高风险、收益不确定)带来的缺点。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国家更加重视专利保护,也是从侧面保护技术外溢的风险。另外,政府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新创企业的发展,帮助缓解融资约束问题。此外,政府补贴也扮演着政策引导的角色,在政策支持的创新中机遇更多,对企业家来讲,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因此,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第二,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政府补贴对投资者释放的不仅仅是良好声誉信号,同时释放出了该技术研发活动具有高风险、短期低收益的劣势信号,大部分投资者可能就会放弃,从某种意义上说,该种行为加剧了高技术创新的融资困难。为获得短期利益,存在一些企业寻租行为的发生,以及政府补贴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这些都反映了政府补贴对创新产出的抑制效应。第三,在政府补助达到一定水平时,政府补贴在资金上给予企业研发项目一定的促进作用,帮助其向外界传递良好声誉信号,达到多方面的研发资金支持作用。当补贴达到较高水平时,一些企业就可能依靠补助维持一般水平的创新,同时挤出企业自身研发投入。
4.2 建议
完善政府補贴标准。重视政府补贴的分配和监管,根据不同区域水平,不同行业优化补助政策,政府部门在加强补贴强度的同时,也应该加强监管补贴后续的使用情况,设置创新标准要求,阶段性发放研发补贴。阅读文献发现政府补贴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因此要严格把控国有企业的申请补贴的研发项目。通过了解政府补贴对研发创新产出的非线性影响,高额补贴的发放后期,有关部门应避免企业的“躺平”行为。推出更多的创新政策。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活动以及研发产出的促进作用是真实存在的,政府应该利用好补贴的市场调节作用,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由于政府不能及时地给予企业补助,企业通常会选择信贷方式获取创新的资金支持,因此政府应推出能够缓解企业研发创新的信贷约束的相关政策,另外技术外溢是阻碍企业创新动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进一步加强专利保护措施,可以促进企业创新积极性和社会技术发展。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政策支持,提高资源要素配置,利用政策导向,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利用技术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企业寻租行为虽然可以为企业带来短期利益,但终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发展,应提高自身技术研发水平,才是企业屹立不倒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Spence M. Job market signaling [M].Uncertainty in economics. Elsevier,1978.
【2】Pigou A C.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M]. Macmillan,1924.
【3】傅家骥.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J].政策与管理,2001(12):42.
【4】Raffaello,Bronzini, Paolo, Policy P J R. The impact of R&D subsidies on firm innovation [J].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16.
【5】Howell,Sabrina.Financing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R&D Gran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7.
【6】戴静,刘贯春,张建华.债务期限结构、政府补贴援助与企业技术升级[J].国际金融研究,2021(11):33-42.
【7】史洁琼.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效应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20,39(08):136-144.
【8】马克和,张婷婷.财政补贴、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40(06):34-40.
【9】梅冰菁,罗剑朝.财政补贴、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制度差异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J].经济经纬,2020,37(01):167-176.
【10】汪秋明,韩庆潇,杨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政府补贴与企业行为——基于政府规制下的动态博弈分析视角[J].财经研究,2014,40(07):43-53.
【11】孙自愿,周翼强,章砚.竞争还是普惠?——政府激励政策选择与企业创新迎合倾向政策约束[J].会计研究,2021(07):99-112.
【12】周晓艳,卞元月.政府补贴真的能解决研发外部性吗?——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微观证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8,39(03):30-38.
【13】任曙明,张静.补贴、寻租成本与加成率——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10):118-129.
【14】许家云,毛其淋.政府补贴、治理环境与中国企业生存[J].世界经济,2016,39(02):75-99.
【15】张杰.政府创新补贴对中国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基于U型关系的一个解释[J].经济学动态,2020(06):91-108.
【16】李峰,王亚星.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双刃剑效应——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和门槛回归方法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0,32(01):25-37.
【17】吴伟伟,张天一.非研发补贴与研发补贴对新创企业创新产出的非对称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21,37(03):137-160+110.
【18】尚洪涛,黄晓硕.中国医药制造业企业政府创新补贴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9,40(08):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