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代”“两自主”提起集体经济发展速度
2023-07-17侯振洲
□ 侯振洲 王 纳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辖229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人,耕地面积64万亩,农民人均三亩田、四亩山。作为山西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襄垣县全面推行“五+五代两自主”模式,激发群众自力更生、奋发有为的内生动力,涌现出一批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先进典型,村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61.6%。
“五+”提振特色产业
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发展意向,通过对接公司企业、争取单位帮建、依托贤人能人、采取共建共享、联户抱团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合作社+”模式。
合作社+国企民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整合土地、荒山、房屋、资金等生产要素,以折股量化形式或合同约定方式与企业公司合作经营,企业负责项目运营和管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提供配套服务。王桥镇洛江沟村集中整理土地,优化土地资源,与山西潞玉种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户”合作框架,集中规划连片种植优质高粱4200余亩,发展玉米制种基地2055余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1000亩,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园区化发展,村集体每年增收25万元。王桥镇米坪村依托襄矿集团等企业驻村优势,坚持“强企带村”,建设占地100余亩的乡村振兴产业“园中园”,采取“国企+支部+合作社+村级企业平台”管理模式,为入驻企业提供生产生活服务,解决农村就业80余人,村集体增收70万元。
合作社+帮建单位。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指导下,在帮建单位的支持下,争取相关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特色产业。虒亭镇建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出资20万元,收回旧宅基地6处、3500平方米,在县融媒集团帮助下,开发建设民宿群及配套项目,实现农业村向文旅村高质转型,村集体每年增收15万元;西营镇马鞍山村经济合作社在县卫体局帮助下发展连翘产业;古韩镇八里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县文旅局帮助下,打造“知青文化”名片,发展乡村旅游。
合作社+贤人能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依托“贤人”“能人”效应,组织村民把承包地、荒山荒坡、废旧房屋折股,共同发展休闲旅游、农家乐等,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王村镇南姚村袁家沟返乡能人引资1.6亿元,建设亲子乐园、窑洞风貌、观景胜地、疗养基地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红土坪村经济合作社与万兴隆林牧有限公司合作,投资7000余万元,打造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园。
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手联合,根据相关立地条件、资源禀赋、种植结构,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工业产品加工等,实现村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社共同增收。夏店镇平安村经济合作社与源田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投资1000万元建成存栏10万只的肉鸡养殖场,每年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虒亭镇上马经济联合社高架大棚草莓种植项目,采取“联合党支部+经济联合社+农户”模式,由22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共同组建联合社,每村以2000元一股自愿参股,按股分红,参与村通过股权分红、组织劳务等方式最高收益达20万元,参与农户户均增收可达3万元以上,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合作社+产业大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组织以农户流转承包土地、房屋租赁等入股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一村一品”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侯堡镇安沟村和虒亭镇种家岭村经济合作社以村集体和农户房屋租赁等方式入股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经济;夏店镇范岭村支持绿海养殖合作社建设集种羊培育、肉羊养殖、日光温室大棚及小杂粮种植、农业机械服务、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为一体的绿色循环经济民营企业;夏店镇平安村推行“党支部领办、公司化运作、四社联合、抱团发展”的模式,用产业链促进村村联合,开展肉鸡、肉牛养殖和食用菇种植,探索“养殖+种植+加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奏响了乡村振兴奋进曲。
“五代”提高集体收入
充分发挥村级带头人和经纪人作用,找准村级集体经济与市场的联结点,为农户服务、为市场主体服务,通过服务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
工业产品“代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组织劳力、购买设备、提供场地等,为企业加工产品,按股取得收入。下良镇上良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厂房入股,引进劳保服装加工厂,让村民就地务工成为可能,实现了按股分红。
农副产品“代销”。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规划乡村产业,负责组织协调和提供场地,与企业公司签订合同保底收购农产品,以销促产、以产促销,村集体在产品销售议价中获得收入。虒亭镇司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股份经济联合社+农户”模式运营高架大棚,合作社统一提供农资、技术、销售服务,农户负责种植、管护、采收、劳务等工作,参与农户40余户,年度总收入210余万元,集体经营性收益15万元。伟力文化传播公司、金海集团、金鑫集团等民营企业,与古韩镇阁老凹村、善福镇南娥村等村签订协议,保底销售陈醋、挂面、小米等农产品,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元。
农业生产“代管”。村集体和农机大户合作,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行土地托管,村集体负责组织协调,农机大户具体实施,收取各种服务费用后按约定分红。如侯堡镇桥上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模式,成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推广土地托管模式。
集体资产“代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把荒山荒坡、商铺矿山等生产要素,以入股、承包、出租等多种形式交由企业或个人进行经营,村集体获得分红收益、承包收益和租金收益。古韩镇南关村饮食文化一条街整体出租给民营公司进行运营,村集体每年获取租金收益20万元;下良镇上良村依托襄矿集团上良煤业,发展田园综合体产业项目,采取“村级主导+公司化运转+按股分红”模式,为村民提供近200个就业岗位,村集体经济增收150万元。
后勤事务“代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主动对接周边企业,以集体承包形式,承担企业卫生保洁、造林绿化、物品运输等工作,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实现村集体增收。侯堡镇东周村为农贸市场提供环卫保洁和物业管理服务,每年增收10万元;夏店镇付村为周边企业提供运输服务,每年增收30万元。
“两自主”提升组织能力
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尽职尽责主动谋划发展,做到“自主决策、自主经营”,实现由“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形成了主动发展、本领增强,务实发展、群众认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如善福镇贾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自主建成运营存栏300只育肥羊养殖场,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下良镇水碾沟村投资300万元,建设现代化标准鸡舍,配套设施、购置设备,肉鸡存栏20万只,年出栏120万只,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