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研究

2023-07-17杨柳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4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中华民族

杨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親河。黄河流域所孕育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多年来的考古研究证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早期的主要活动中心,中国早期的文化形态也在此诞生。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深入,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主体性作用愈加凸显,这对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

黄河文化的发展脉络

社会制度的更迭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郑韩故城到秦汉长安城、隋唐洛阳城,数量庞大的文化遗址见证了黄河流域延绵不绝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的古文字、青铜器、唐诗宋词等文化元素尽显风华,使得黄河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在与生存环境斗争时统一协调、合作分工等行为,孕育出中国早期的制度文化,并在长期演变中形成不同的区域文化,如河洛文化、河湟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从文化思想传播角度来看,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各种思想流派萌芽,异彩纷呈的思想在不断碰撞中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后来逐步发展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社会的主流思想逐渐形成并得以延续,不断丰富和完善了黄河文化的内涵。

特殊的地理环境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途经9省(区),最终注入渤海。黄河文化的形成离不开黄河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西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中有地质深厚的黄土高原,东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道穿过了中国三大阶梯地形,造成各河段的地势高低各异,不同区域的地貌与气候存在很大差异,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展生产与实践活动,构建出早期中华民族的文明家园。黄河流域为先民们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使得黄河文化在此区域内孕育,并呈现多样化姿态。由此可见,黄河不仅是一条奔腾壮阔的自然之河,还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

多样化的农业生产

黄河流域是中国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在多元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中诞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较为多样,在黄河上游的青海、内蒙古等地,人们依据独特的草原环境发展游牧业,形成了独特的草原文化;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土高原,人们依据干旱少雨、土质深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建立起旱作梯田系统,以农作物种植为主,发展出了黄土高原的独特文化;相比较而言,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较为湿润、环境适宜,一些地区建立了农林牧复合系统。多样化的农业生产使得黄河流域的农业文化多姿多彩,人们在生产劳作过程中以其特有的智慧创造出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例如,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石磨盘、灌溉工具等,就是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文化的有力证明。除此之外,引黄灌溉等传统水利工程不断发展,赋予了黄河文化更加深厚的人文内涵,促进了农耕文化繁衍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黄河文化的发展,丰富了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

黄河文化的内涵特征

黄河文化的延续性

在数千年历史演进中,黄河文化尽管历经磨难,却得以延续下来,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有迹可循。黄河文化延续了历史文脉,继承与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黄河流域内有多个历代王朝的都城,王朝的兴衰更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夏商周三代的文明礼仪未曾断绝,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体系百家争鸣,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仍有传承,汉赋、唐诗、宋词仍被吟诵,众多传统文化植根于黄河流域,见证了黄河文化延绵不绝的发展,反映了盛世文明的历史成就。以黄河流经的河南省为例,该省黄河文化资源丰富,物质类文化遗产有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轩辕黄帝故里等,非物质类文化遗产有老子、庄子、墨子等名流大家的经典故事和思想,以及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历史传说等。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孕育出河南省独特的省域文化,使其成为保护、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的示范区。由此可见,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黄河文化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核被不断继承与延续,成为中华民族共创、共有、共享的深刻记忆,并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力量,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黄河文化的多元性

作为早期人类主要的活动区域,黄河流域在人口迁徙、与自然环境互动以及各民族群体之间的交流中逐渐形成了多元文化,实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碰撞融合,使黄河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文化杂糅的独特风貌。从文化属性来看,黄河流域有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丝路文化、高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从空间范围来看,黄河流域横跨三大地理阶梯,上中下游支系庞杂、地域广阔,是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多元文化的系统。不同文化类型交错发展,在衍生共融中又孕育了不同特征的子文化,使黄河流域的文化系统更加丰富多彩。以宁夏为例,其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融合,在中华民族的聚集、繁衍与文明传播过程中留下了数量众多、极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例如,宁夏贺兰山岩画以生动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记录了早期游牧民族的生活;再如,西夏的文字、绘画、金银石器等珍贵文物反映出区域文化的多元性。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从任何角度去审视黄河文化,都可以找到不同文化的源流、变迁和发展的脉络。

黄河文化的包容性

黄河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不断汲取不同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最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黄河流域作为多民族与多文化的交流融合之地,在历史长河中,见证了多部族之间的融合,吸收了鲜卑、匈奴、羌族、氐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借鉴了巴蜀、楚越文化,以求大同的主流意识形成了兼容并蓄的黄河文化,进而发展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黄河文化中和谐统一、宽容博大的“和”“同”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周末期思想家史伯最先提出了“和”“同”理论,《周易》中的“君子以厚德载物”也反映了包容精神,这些理论与思想既指导了民族之间的人际交往,又在区域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促进了黄河文化以包容开放的精神与其他文化深入交流,并在互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汇集成统一的体系结构。

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

纵观黄河流域的发展历史,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黄河以其九曲绵延、奔腾不息的强大生命力铸就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排除万难、奋勇向前的英雄气概,孕育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自强、尚实重质的宝贵基因,培育了中华文化宽容博大、大公无私的鲜明特征。这些精神特质凸显了黄河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价值,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展现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一方面,先民们在与黄河相处的过程中形成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凸显的一往无前与顽强拼搏精神,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自立自强。另一方面,黄河流域孕育出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其不断更新完善,并逐步发展上升为爱国主义精神。黄河文化以丰厚的精神内涵滋养了中华民族,成为凝聚民族精神和力量的纽带,指引着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胜利。由此可见,黄河文化撑起了民族脊梁,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和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动力。

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坚定文化自信

国家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来源于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黄河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在文化的激荡中始终一脉相承、经久不衰,以强大的生命力和融合力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趋向与审美观念,为推动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时期,不断挖掘研究黃河文化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价值,不仅能够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还可以凝心聚力,推动中华民族在文化自信中不断发展。一方面,黄河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与吸引力孕育出了独特的文化作品与文化成果,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无形中坚定了中华儿女文化复兴的信心;另一方面,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等文化形态塑造了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品格,中华儿女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又对黄河文化进行继承创新,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黄河文化,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中国力量

文化是推动人类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随着文化的更迭,人类社会发生了变迁与演变。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族人民在文化的演变过程中拥有相同的民族共同意识,这得益于黄河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主体性作用。黄河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比如,同根同源心理就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精神文化支柱。在历史进程中,黄河儿女将黄河文化深深融入血脉之中,通过深入挖掘姓氏文化、黄帝文化、汉字文化等文化资源,为中华民族凝聚精神力量,并高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以艰苦拼搏精神承担起历史责任,通过不断开拓与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民族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满足人民需要

在人类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黄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黄河儿女提供了生活生产用水,保障了农业生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黄河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独特的气候环境适宜人类生存发展,哺育了中华先民,为延续民族血脉提供了基本条件。同时,黄河文化推进并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注入重要内涵,逐渐成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中华民族发展的坚强保障,在改善民生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沿黄各级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人民利益,切实保障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黄河文化的发展成果。

推动民族复兴

推动黄河文化发展、自觉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贯彻落实中华文化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黄河文化的核心要义、精神特质铸就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凝聚起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对于提升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推动黄河文化传承弘扬,能够筑牢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有利于中华民族在黄河文化精神推动下走向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  安阳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黄河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