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地区27 例肉毒杆菌中毒临床病例分析
2023-07-17郭娟赵菲陈峰张运涛赵永荣于晓涵
郭娟 赵菲 陈峰 张运涛 赵永荣 于晓涵
1 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 西藏昌都 854000
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 400016
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产生、释放的细胞外毒素--肉毒杆菌神经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BoNT)是致死性极强的生物毒素之一[1]。肉毒杆菌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复视、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可伴随声音嘶哑、语言障碍、吞咽、咀嚼困难、口干、上肢无力或四肢软瘫等临床症状。根据肉毒毒素的入侵路径不同,将肉毒中毒分为食源性、医源性、呼吸道吸入性、婴儿肉毒中毒等5 种类型[2]。由于肉毒杆菌中毒与地理环境、饮食文化习惯等密切相关,其总体发病率较低、全国分布地域较少、患者症状不典型、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特征不明显以及肉毒毒素检查普及率低,临床实践中容易出现误诊、漏诊及延迟诊断,导致其死亡率反而有所上升[3]。梳理本地区肉毒杆菌中毒的发病特点和有效诊疗方式,对当地肉毒杆菌中毒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了2007 年~2018 年期间,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病例27 例,根据PSS 评分(Poisoning secerity score),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病例分为:轻度(判别标准为:腹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眼睑下垂)、中度(判别标准为:除轻度中毒症状外伴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重度(判别标准为:除中度中毒症状外伴有呼吸衰竭,需呼吸机支持治疗)和死亡4 组[4]。
1.2 诊断标准
27 例患者均有食用变质牛肉史,临床表现均符合《中毒急危重症诊断治疗学》诊断标准[5];大多数患者有家庭聚集现象,排除格林巴利、重症肌无力、低钾血症等[6]。
1.3 指标收集
收集患者年龄、发病是否是集体/散发、病史、症状、体征、发病至就诊时间、中毒严重程度、入院后首次血常规、生化等数据。
1.4 方法
全部患者的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并借助SPSS 软件,进行多组资料的比较分析以及病例一般性资料的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资料
见表1
表1 病例基本临床信息(,n)
2.1.1 年龄段分布
分析了本院肉毒杆菌中毒情况的年龄段分布(图1),由图1 可知,肉毒杆菌中毒发病情况以青年人最多,占病例总数的37.0%,而中年人、老年人、儿童患病占比较低,分别占统计病例的11.1%、7.4%、7.4%。
图1 肉毒中毒发病年龄段分布
图2 肉毒中毒发病季节分布
2.1.2 年际分布
肉毒杆菌中毒患者发病的年际变化情况如图3 所示。在2007 年~2018 年期间,发病人数除了在2012 年集中爆发了11 起病例外,其余年份的年际变化较为平稳,以每年发病2 人的情况较为普遍。
图3 肉毒中毒发病年际分布
2.2 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2
表2 基本临床信息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2.3 实验室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不同程度分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
表3 不同程度分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
注:死亡患者中1 例在家中死亡,无实验室检查指标。
2.4 临床症状比较
见表4
表4 不同程度患者临床表现(n,%)
2.5 治疗及转归
进食时间6 小时内给予洗胃,无论时间长短均给予积极导泻,补液、吸氧、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神经、营养支持等,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症状明显者给予A、B、E、F 1 万im 12h,疗程2~8 天,症状好转后减量渐停药(儿童根据体重给药);其中3 例患者A/B 型皮肤试验阳性,给予脱敏后继续应用;进食量少就诊时时间已较长且症状轻微好转者3例未给予肉毒抗毒素治疗,给予补液利尿等,留院观察2 天无加重后院外继续观察;6 例重症患者给予肉毒抗毒素治疗同时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治愈出院。2 例死亡患者中1 例家中死亡。出院后追踪回访3 月,愈后良好无复发。
3 讨论
肉毒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杆菌,缺氧环境中产生一种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且毒性极强的肉毒杆菌毒素[7]。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毒力极强的嗜神经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肌肉接头处,抑制乙酰胆碱释放,使肌肉发生迟缓性瘫痪,重症患者出现延髓及呼吸机麻痹,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肉毒梭菌及其肉毒毒素主要有 7 个血清型,其中 A、B、E、F 型主要引起人类肉毒毒素中毒,C、D 型主要引起动物肉毒毒素中毒,G 型引起的中毒较罕见。据报道,肉毒杆菌毒素的毒性比沙林毒气高出5000 倍,且如果不加以治疗,死亡率高达50%~60%[8]。肉毒毒素食物中毒在我国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以西藏、新疆、青海最为典型,目前,尽管现代生活条件在牧区已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偏远牧区仍有喜食变质牛肉的习俗;尤其是农忙季节,变质牛肉/风干肉仍然是家庭聚会必备食品,这也成为导致西藏地区家庭集中发病的重要原因。
肉毒毒素中毒的严重程度和食用变质肉的量有关,食用量越多,中毒程度越高,潜伏期越短,病情愈重[8]。从本院的流行病学资料看,爆发人群以18~40 岁的青年人最为突出,可能是该年龄段是劳动力主力军,食用量较大的缘故。患者有食用变质肉类病史、伴有胃肠道症状应警惕该病可能,尤其是同餐者发病更应高度怀疑该病可能。不管进食多少,病程早晚,一旦怀疑肉毒杆菌中毒除洗胃、导泻、对症支持等治疗外,均应积极行肉毒抗毒素治疗,早期应用肉毒抗毒素血清抗体治疗预后较好[9];一般主张在食用被肉毒杆菌污染的变质肉类72 小时内应用相应的肉毒抗毒素,可灭活体内的外毒素,延缓和阻止病情进展,但不论病程早晚,一旦确诊均应给予肉毒抗毒素治疗。呼吸肌麻痹、气道阻塞和继发肺部感染是肉毒中毒主要致死原因[10]。我院重症患者抢救成功除积极肉毒抗毒素治疗外,均积极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此乃是抢救重症患者的关键。
加强肉毒杆菌中毒的预防宣传,普及肉毒杆菌中毒预防知识,树立良好的餐饮习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建设,使藏区牧民缩短就医时间;基层医院对疾病的认识是救治患者成功率首要屏障,当地医院对患者及时处理可很好的延缓病情进展,为患者转上级医院创造条件;重症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仍是救治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