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斜拉桥项目的索塔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023-07-17罗元成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12期

罗元成

摘要 为有效提高斜拉桥索塔施工质量,保证斜拉桥整体运营能力和使用安全,文章结合某桥梁工程索塔施工实践,针对斜拉桥索塔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综合探究,分析总结了塔柱、塔座、下横梁施工技术要点,提出了科学有效的索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具体包含下塔柱斜面支架布设、主动横撑设置、液压自爬模体系施工、混凝土浇筑、钢锚梁施工等质量管控要点,以期能有效提升斜拉桥索塔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桥梁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 公路桥梁项目;斜拉桥索塔;塔柱施工;爬模施工

中图分类号 U445.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3)12-0096-0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桥梁工程建设取得突出进展,跨径越来越大,结构愈加复杂,对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斜拉桥具有造型美观,跨越能力强等优点,已成为大跨径桥梁结构的首选结构形式。索塔作为斜拉桥重要的结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高低直接决定斜拉桥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加强索塔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为此,该文结合实际工程实践,针对斜拉桥索塔施工技术展开综合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程概况

某斜拉桥工程建设规模庞大,Ⅱ标段设计长度1.825 km,主要包括主桥、引桥2部分,索塔采用钻石型结构,由塔冠、上塔柱、下塔柱、下横梁、塔座五部分组成,除塔座外,其余部分高程依次为25 m、91.56 m、36.2 m、7 m。

2 塔柱施工关键技术

2.1 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是保证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塔柱施工前,应科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施工机械,以有效提升工程施工效果。主要机械包括:①塔吊2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塔吊类型和型号,科学确定安装位置;②施工电梯3台,实现人、料、工具分类运输;③地泵、泵管、水管若干,保证塔柱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1]。

2.2 塔柱施工技术

塔柱施工前,按照主塔豎向高度合理划分施工节段,实施分层浇筑施工。除塔座体系外,塔柱共划分成27个施工段,根据设计标准要求分节段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整体施工效果。分节段施工时,应根据各构件具体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确保各环节质量满足要求,避免产生质量安全隐患[2]。分层浇筑施工中采用爬模施工工艺,其工艺要点如下:

(1)混凝土浇筑完毕待强度达到15 MPa后,后移模板体系,并实施挂座安装和导轨提升施工,安装完成后将爬架提升至指定位置。

(2)爬架到达指定位置后,科学完成骨架拼接、钢筋绑扎、模板施工、预埋件安装等各项工作。

(3)待以上各项工作完成后,前移模板体系,并进行内、外模安装,校验合格后,实施加固处理,确保牢固和可靠,加固完成后开始混凝土浇筑等后续工作。

(4)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循环作业,直至整个节段混凝土浇筑完成。上塔柱施工与下塔柱大体一致,但因二者之间157.9°偏转角,实际施工时部分工艺存在一定差异,应在下横梁施工完成后,对爬模架体实施落地处理[3]。

(5)以上塔柱为首个施工节段时,爬模施工工艺与下塔柱相同。上塔柱施工工序较多,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塔体施工、索管布设、拉压杆安装、钢锚梁施工等。

(6)钢锚梁施工应严格遵循以下步骤:①钢锚梁在预制场加工完成,检测合格后,方可运至施工现场;②采用吊装方式辅助完成钢锚梁拼装施工,使其形成整体结构;③按照标准节段实施施工,强化工期控制,利用塔吊完成钢锚梁循环作业,并同步完成塔柱混凝土浇筑施工[4]。

3 塔座施工关键技术

塔座作为索塔最基础的环节,实际施工时,应严格控制钢筋加工及绑扎质量,以有效保证钢筋性能。

(1)钢筋加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控,科学做好钢筋调直、除锈工作,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筋制作。制作完成并检验合格后,运至施工场地,待达到施工条件后方可实施绑扎作业。

(2)该工程塔座模板采用木模板,模板安装时应严格按照审批通过的施工方案进行作业,科学布设支撑体系,确保模板刚度稳定性满足要求。模板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随即进行塔座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由搅拌站直接供应,并采用专用运输罐车运至现场,利用地泵完成混凝土浇筑。浇筑时采用水平分层方式实施浇筑,分层厚度不得超过30 cm。

(4)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防止中间出现停顿,以免影响施工质量。同时加强振捣工作,确保密实度满足要求。振捣时严格控制间距,以振捣器作业半径的1.5倍为标准,并防止触碰钢筋、模板、预埋件等设施,以免造成破坏,影响结构性能[5]。

(5)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加强温度监测,采取必要的保温隔热措施,严格控制内外温差,确保满足规范要求,避免产生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问题。

4 下横梁施工技术

下横梁施工时,应设置支架体系,该工程采用钢管柱支架体系。具体方案如下:

(1)下横梁施工支撑钢管规格为800 mm×10 mm,采用双排布设形式,其中每排设置钢管柱6根。钢管柱总长度为35.5~39.6 m,通过组拼而成,其底端立于塔座及承台之上,并位于塔吊下方,通过拼装方式完成连接,接长位置采用法兰连接[6]。支架体系拼装完成后,应实施预压试验,确保承载力满足要求。

(2)支架预压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下横梁模板施工。该工程内模采用木模结构,底模、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板。钢模板材质为A3钢板,厚度为6 mm,通过对拉螺杆实施加固处理,待下横梁模板加固并检查合格后,方可实施混凝土浇筑[7]。

(3)下横梁混凝土浇筑时,应分两次完成。前后两次浇筑高度均为3.5 m,首次浇筑底板及下1/2腹板高度;第二次浇筑上1/2腹板高度及顶板结构。浇筑采用泵送方式完成,严格按照执行分层浇筑方案,分层厚度不得小于50 cm,浇筑过程中应加强混凝土振捣,确保密实度满足要求。

(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采用毛毡覆盖,并进行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有效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因温差过大引发混凝土裂缝。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 MPa后,即可进行腹板凿毛和清理工作,准备开展后续施工[8]。

5 索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5.1 下塔柱斜面支架

该桥梁下塔柱设计高度为10 m,采用封闭多箱室结构,实际施工时应分两次完成,单次施工高度以5 m为宜,其倾斜度为62°。

下塔施工阶段,为提高模架体系稳定性,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在现场安装斜面支架系统,以实现对模架体系的加固。该系统由8榀工字型钢组成,保证型钢连接牢固,避免产生失稳现象。通过受力分析及验算,每榀型钢支架包括56B、36B、20B工字钢,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5.2 主动横撑

该工程设置主动横撑能有效提升结构整体稳定性,防止产生偏移现象。实际施工时,应全面分析塔柱力学性能,并借助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相关指标实施优化,然后以横梁、下横梁为标准安设横梁。待横梁安设完成后,借助千斤顶提供充分支撑力,避免产生倾斜现象,以有效保障施工质量[9]。

5.3 液压自爬模体系

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塔柱极易出现结构变形,但中间横梁受力状态保持不变,而塔柱由于高度过高产生倾斜现象,因此索塔上塔柱、中横梁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分节段施工,全面提升施工质量。

(1)索塔采取分节段施工模式,单节高度以6 m为标准,整体划分为25个施工段,采用ZPM-100液压自升式爬模系统进行施工。与翻模、滑模系统相比,该爬模体系较为灵活,能够满足分节段施工的基本要求,并且安装较为方便,具有较强的标准化水平,能优化塔柱及索塔线形,保证施工质量、安全与效率。

(2)该爬模体系自上而下由吊平台、主平台、上平台三部分组成,竖向高度超过15 m。模板体系包括内模和外模两部分,按照实际施工需求实施模板制作,保证模板尺寸、形式满足设计要求,制作完成后应按要求进行安装,并加固牢固,转角位置设计为圆弧形,应进行定型化制作。

(3)内模采用定型钢模板。爬模施工流程如下:在塔柱结构中预埋爬锥,安装挂座、螺栓,确保架体稳定和可靠,利用架体支撑施工平台,完成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各分项工程施工,具体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4)爬模爬升前,应预先完成上下挂座导轨安装工作,并确保滑轮、导轨连接可靠,然后开启油泵装置,利用千斤顶实施顶升作业,使爬模体系匀速、缓慢爬升至指定位置。需特别强调的是,爬模爬升时应严格控制油缸循环顶升高度,通常不超过30 cm。首节爬升完成后,后续爬升严格按照上述流程实施,直至完成所有施工工作[10]。

(5)实际施工时,由于塔柱横桥向投影面为斜面,因此爬锥预埋时通常与结构混凝土面保持垂直,但此种预埋方式容易导致结构受力不平衡,引发倾斜事故。为防止上述问题的出现,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在单个千斤顶油缸处安装截流阀的方案,对油缸工作速度进行单独控制,从而实现同步顶升施工。

5.4 混凝土浇筑措施

该工程施工中,钢筋分布较为密集,混凝土浇筑和振捣难度较大,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控制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配合比。配合比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指标,对混凝土强度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严禁浇筑过程中随意加水作业。

(2)控制拌和质量。混凝土拌和时,应根据设计配合比实施拌和,并通过试拌确定拌和速度、时间等相关指标。拌和过程中严格控制拌和时间和拌和速度,以免产生离析现象。

(3)加强坍落度控制。混凝土出厂及浇筑时应对坍落度实施检测,确保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4)严格质量验收。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浇筑和振捣,以有效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浇筑完成后,应及时采用托板、刮杆进行收面,提高成型效果。对于新旧混凝土连接部位,应提前实施凿毛处理,浇筑前洒水湿润,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效果。此外,混凝土施工完毕,并养护合格后,严格按照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开展质量验收工作,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截面尺寸、外观质量等,主控项目合格率为100%。

5.5 钢锚梁施工措施

钢锚梁作为斜拉桥索塔施工的关键组成部分,施工中为有效避免钢锚梁变形,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应严格控制以下几个方面:

(1)该工程钢锚梁采用整节段预制方式进行施工。由于钢锚梁重量高达7.5 t,因此主塔施工时应采用1台川建C7050和1台川建C7022塔吊联合实施吊装施工,以确保顺利完成钢锚梁安装施工。

(2)工程施工时,各塔柱中的所有钢锚梁均应实施试拼装,避免出现安装偏差,提高工程施工精度,保证施工质量与效率。但实际施工时,应科学掌握拼装时机,待现场相关条件成熟后,再运至现场实施拼装作业。

(3)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锚梁安装,并实时监测安装精度,确保满足要求,安装完成并检验合格后,方可实施塔柱混凝土浇筑。此外,实际施工时,为降低施工累计偏差,应提升钢锚梁质量控制水平,科学提高安装精度,确保达到预期质量目标。

6 结语

综上所述,索塔作为斜拉桥重要的结构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高低直接决定斜拉桥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但由于索塔施工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施工工序复杂,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加强索塔施工质量控制尤为必要。因此,斜拉桥索塔施工时,应科学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全面掌握施工工艺要点,加强下塔柱斜面支架、主动横撑、液压自爬模体系、混凝土浇筑、钢锚梁施工等各环节施工质量管控,从而有效提升索塔施工质量与安全,保证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康, 邢惟东, 淳长奎, 等. 重庆红岩村嘉陵江大桥桥塔施工关键技术[J]. 世界桥梁, 2022(3): 20-24.

[2]朱兴云, 马熙伦, 林永捷. 府河大桥人字形桥塔施工关键技术[J]. 山西建筑, 2020(6): 6-8.

[3]曾运发. 基于斜拉桥索塔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 2022(24): 93-95.

[4]于艺林, 亢文波, 王展, 等. BIM技术在矮塔斜拉桥索塔施工中的应用[C]//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20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 2020: 324-327+359.

[5]牛祥恒, 翟晓亮. 大跨度斜拉桥索塔锚固形式对比分析[J]. 公路, 2021(3): 97-100.

[6]龙立敦, 李少方, 王朝国, 等. 开州湖特大桥索塔节段钢筋笼预制装配式吊装技术[J].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1(23): 41-45.

[7]徐骁. 组合梁斜拉桥索塔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 2021(5): 93-94.

[8]麻瑞昇, 王旭, 杨赟, 等. 大角度倾斜桥塔爬模施工分析[J]. 公路交通技术, 2021(5): 69-73.

[9]高杰, 李斯奇, 林水强, 等.  转体施工桥梁桥塔施工技术及过程模拟分析[C]//《施工技术》杂志社,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 2021: 87-91.

[10]张平, 林珊, 李育文, 等. 斜拉桥索塔劲性骨架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J]. 市政技术, 2022(6): 29-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