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关于低龄学生德育的思考与实践

2023-07-17马雪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低龄立德树人德育

马雪莲

摘 要: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学生对于知识与能力的全面需求,所以学校必须在为学生创造更加舒适的教学环境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德育是学生学习中的最关键内容,是“五育”之首,是其他教育内容的基础与保障,所以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把学生的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本文基于对德育的含义及重要性的理解,遵循“立德树人”的理念,就其在低龄段学生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简要研究,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德育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立德树人 低龄学生 德育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9.051

低龄段教育是学生受教育生涯当中的基础阶段,而德育是该阶段学生的主要教育之一。众所周知,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德育属于意识的范畴,良好的德育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未来学习以及生活实践行为活动,继而实现其知识与技能的更好发展。而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突出特点就是对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有好动性,倾向于模仿周围的人、事、物,但由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属于逐步建立的阶段,对于事物的是非对错还没有成熟的判断能力,这就导致其在模仿的过程中会出现“照单全收”的现象,所以教师以及家长在这个阶段的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要经过丰富多元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跟随教师的思路,建立正向的思想观念,树立积极健康的道德品格,为学生的德育以及未来“三观”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而为其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提供更好的指导。

一、德育的内涵

德育实际上就是在学生接受教育期间,家长、学校以及社会采取适当并且多元化的教学措施在学生思想品德方面进行的教育。由于德育的特性,我们通常会认为学生在低龄阶段的德育会更加重要,因为学生在低龄阶段其智力等各方面还没有被完全开发的情况下,德育会对学生未来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以及保障的作用,学生对于事件的态度以及看法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其在具体情况下的处事方法,所以教师需要在这个重要的基础阶段为学生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尊敬师长的品格、热爱祖国的高尚节操等良好的道德品格,帮助学生正确区分事情的对错,在面对不同选择时能作出正确的决定,并在未来可以通过自身具备的能力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在社会当中的积极价值,树立“人生当重于泰山”的理想。为此,就需要教师以及家长抓住德育的关键期,利用身边的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实现各方面能力与品质的全面发展。

二、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德育身为“五育”之首,能够促进其他四种教育的全面发展。就当下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系统完备地掌握知识,还需要在实践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这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那么这个时候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心态以及面对问题采取的解决办法就变得非常重要。教师从小就重视学生的德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尽早养成坚强的品质,拥有面对困难也能够冷静分析、采取正确解决办法的耐心与决心,这对指导学生进一步突破自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拥有积极思想的有志青年,他们应拥有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等优秀的理想信念,需要不断跟随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保证国家以及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如此才能够在飞速前进的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德育的实施会对学生这些方面的优秀道德品质进行教育与培养,帮助学生不断梳理正确的方向,从而走正确的道路。虽然德育并不能立刻让人们看到知识以及技能方面实质的教学成效,但却可以在未来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使学生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好的呈现,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2.有助于教师各方面教学能力的提升

对于教师来讲,当代学生的德育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并根据理念将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特点进行改良,学习多元化教学策略,掌握新型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将其与德育相融合,善于利用当代教学中的便利条件将德育更加自然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的实质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各方面教学能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比如教学思维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新型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将多种教学模式相融合的能力,等等,从侧面实现了教师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还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参加小组讨论以及学校的教学能力培训,这也会在无形中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在教师的讨论与研究中,互相监督与学习,从而实现教师团队的整体提升,最终实现学校师资力量的进一步发展。

3.有助于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发展需要对人才进行全面的培养,其“全面”就体现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阅历、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有助于学生更好适应社会,而很明显,情感教育属于德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不止一次地强调了良好的德育在学生未来社会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在课堂以及课外的各个方面想办法培养学生情感,提升精神文明的建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拥有善良坚毅、勇敢无畏、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换位思考等优秀品格,不断激发學生创造世界、改变世界的潜能,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奠定基础,并实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推动社会、改造社会的良性循环,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具有核心力量的人才保障。

三、“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低龄学生德育的策略

1.为低龄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德育环境

良好的德育环境不仅可以强化低龄学生的道德意识,还可以让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对于创设德育环境,有以下两方面的建议供参考。

一是对创设的整体环境要予以重视。如可以在操场中供学生锻炼和运动的设备上张贴文明用语,让他们在团结有爱的氛围中进行体育运动;还可以对教室外的走廊加以利用,展示创作主题为友谊、尊老爱幼、环境保护的绘画作品,在日常教学的各方面将德育渗透给低龄学生,以此对他们的道德水平进行提升。

二是要关注到活动室的环境。低龄学生很容易被环境所影响,而且这些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对于低龄学生来说,无形教育的影响大于有形教育。教师借助低龄学生自身的成长环境,以班级为单位,对活动室的环境进行创设,可以在活动室的墙面上展示一些以道德行为教育为主题的语言。

2.全面掌握学生的德育情况,实现有针对性的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特别是低龄学生的德育,教师必须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具体且充分的了解。由于不同学生在上学之前的经历不同,并且受到一定先天或者后天因素的影响,其在情感的表达、性格的发展、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理解能力、实践能力、思维逻辑上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上述情况的前提下,结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学生的德育内容以及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致力于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专属的德育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情况的不同程度的提升,让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实现因材施教、取长补短,让每一名学生实现具有自身独特气质的个性化发展,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另外,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班级内比较腼腆、自卑或者内心比较脆弱的学生的状态,对这些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以及足够的尊重,采用更加温和的方法进行交流,给其足够的耐心,常与家长沟通学生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正向的引导,运用学生喜爱的事物进行破冰,拉近与这类学生之间的距离,在细心呵护的同时,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逐渐实现其性格的改变,让学生养成热情、开朗、坚强的性格,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3.教师以及家长坚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而言,教师以及家长是其这个阶段接触最多也是最信任的人,因此学生会在不自觉中学习教师以及家长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以及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能力方面,要为了学生的德育,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方法,钻研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自身管理方面,教师在教学以及与学生相处的各个环节中,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对自己的日常表现进行严格的要求,为学生展现一个乐观向上、积极奋发、努力拼搏、迎难而上的积极形象,在教师发现自身言行有误时,也要及时教导小朋友明辨是非,并向其承认错误,请小朋友一起监督,实现师生共同约束、共同成长。

另一方面,家长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家长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约束,在学生面前不自觉地流露出不良的言行。如此,学生不仅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而且会使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与父母的行为中产生困惑,分不清行为的对错,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怀疑,从而对学生德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这就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特别是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严格要求自己,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以及正向的价值观,在学生做得好时要及时进行表扬,做错时也要及时采取适当、合理的方式进行教育,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为学生在学校进行德育打好基础、做好保障,从而推动学生德育的进一步发展。

4.加强家校沟通,帮助家长增强德育能力

当今学生家长逐渐年轻化,教育学生的经验并不丰富,很多情况下掌握不好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很多时间由于态度过分强硬而适得其反,但态度太温和对于调皮的孩子也不能起到实质性的教育作用。还有一部分家长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将学生交给家中老人进行照顾,而老人对于学生的德育大部分时间并不明确,教育方式更是捉襟见肘,这就使家长对学生的德育遇到瓶颈。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现状,为学生提供家校结合的良好德育环境,教师需要及时为家长提供适当的帮助,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提供相应的问题解决办法,帮助家长实现德育能力的提升。

考虑到家长的年龄以及需求的不同,教师要注意沟通方式的灵活转换,比如,对于较年轻的家长,教师可以运用微信群为大家建立相互学习的平台,在群内定期发送一些德育小妙招,教育的有利政策,等等;对于年纪稍长、不太擅长运用互联网的部分家长,教师可以在放学时与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或者为学生制作纸质版的成长报告,在家长会或放学时交给家长,从而促进家长对于学生情况以及德育方式的掌握与提升,更好地推动学生德育的发展。

5.将德育渗透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

德育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其注重的更多是过程而非结果,教师对于学生德育的培养应全面照顾教育的各个关节,比如各科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周围环境,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方面时刻注意德育内容的融合,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各方面感官的刺激,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在教师对教学环境进行布置时,就可以充分注意环境对学生意识的影响,在墙壁上挂富有积极情感的名人、名言、名画等,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班级的板报设计,让学生为自己创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德育的教学元素,并深入讲解等。学校方面,可以在校园的各个地方进行德育的渗透,通过设计并组织校园德育活动,例如利用大课间组织拔河比赛、歌唱祖国比赛、两人三足比赛等,此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及学校广播,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青春洋溢的歌曲,读优秀人物的事迹、中国历史、古典名著等。还可以在学校的建筑以及设施中进行德育方面的涂鸦,让学生生活在充满正能量的校园环境中,实现德育的完善与发展。

总之,德育是新时代为教育界提出的全新要求,教师需要借助政策以及周围环境中的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德育教学设计,抓住学生低龄段这一德育关键期,发挥德育的最佳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情情《基于立德树人的幼儿德育开展》,《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3期。

[2] 彭凤《“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德育》,《学前教育研究》2020年第7期。

[3] 王恒《基于立德树人背景的幼儿德育探究》,《科學咨询(教育科研)》2019年第3期。

[4] 罗秋城《浅析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才智》2019年第23期。

[5] 沈少珍《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小学德育的探究》,《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年第4期。

猜你喜欢

低龄立德树人德育
低龄未成年人案件核准追诉问题研究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低龄儿先天性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