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从京郊小村到创新高地
2023-07-17为来
为来
中关村的成长及发展历程,生动展现了中国推进科教兴国、创新发展的历史轨迹。
中关村—新中国成立前一个不起眼的京西小村庄,现在已是家喻户晓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科技的代名词,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和世界知名的“创新名片”。中关村的成长及发展历程,生动展现了中国推进科教兴国、创新发展的历史轨迹。
科技创新的出发地
中关村之名,清末已有,村小民少,没有名人名事可记。解放前,中关村作为籍籍无名的小村,只有农舍和田地,但其西北部和北部紧靠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科技文化底蕴比较丰厚。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科教资源进行战略布局,为中关村的突变提供了肥沃土壤。1950年5月,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建设方案同意西北郊为文教区,开始大规模建设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1951年初,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向中央汇报工作时,提出在农业研究所与燕京大学之间年内开工建设近代物理、应用物理、地球物理大楼等基建规划,得到中央批准。同年11月,中科院物理所破土动工。1952年,中科院早期的研究所在规划区内全面开工。1953年,北京航空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等院校陆续竣工上课,形成“八大学院”区。同年10月,中关村地区一批科研机构部分基建工程竣工,中科院地理所、物理所等陆续迁入。科教资源日益密集,中关村的雏形越来越明晰。
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中关村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的最强音。从坐落于中关村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里,走出了7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近30 位中科院院士,“孵化”出一批新的核科学研究机构。在中关村,诸多国际尖端科技和新兴科技,如原子弹、洲际运载火箭、半导体、激光、电子计算机等研究工作都曾起步或筹划。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以中关村为起点,爱国奉献、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取得巨大科技成就。
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改革开放以来,中关村积极响应党中央改革科技体制号召,率先开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探索,由“电子一条街”起步,经历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发展阶段。
1978 年3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让中关村地区广大科技人员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1980年10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等人,开办第一个民营科技实体。以此为开端,由科技人员和高校院所创办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如四通、信通、京海、科海、联想等。到1987年底,中关村地区有各类科技企业__ 148家,被称为“电子一条街”。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印发,中关村地区因智力密集而备受关注。3年后,国务院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决定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海淀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建立试验区。中关村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历两次规划调整,试验区形成了“一区五园”的空间格局。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9年5月,国务院批复《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指出要从中国的国情和中关村地区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外建设科学城的有益经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关村科技园区。2005年,国务院出台支持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8条政策措施。同年12月,中关村科技园区调整规划范围,总面积变为232.5平方公里,形成“一区十园”的格局。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方针。2008年,国务院联合调研组对中关村进行深入调研。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务院陆续作出政策安排,支持中关村实施“1+6”系列先行先试政策,批复中关村示范区中长期规划纲要,同意调整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规划面积488平方公里,形成“一区十六园”发展格局。2013年9月30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在中关村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面向未来,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赋予了中关村在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为中关村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指引中关村开创了新的发展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关村在自主创新、人才集聚、企业成长、市场拉动、平台协同等方面一直领跑全国,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发展、构建创新生态、扩大开放上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
黨的十八大以来,中关村始终牢记自主创新的战略使命,充分发挥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田作用,持续深化先行先试改革,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培育高精尖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自主创新的主阵地和高科技企业的出发地。十多年来,示范区紧扣痛点难点,先行先试并推广了一批辐射全国的改革政策,极大地释放了示范区科技创新的活力,已有30多项政策复制推广到全国,改革实现新突破。2021年11月,中关村确定实施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举措落地生效,进一步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示范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工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个面向”为主攻方向,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一批战略科技力量落地,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坚持自立自强,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持续提升。
聚焦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速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启动实施中关村高精尖产业“强链工程”,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打造安全高效的供应链产业链。初步形成“241”高精尖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两个主导产业;先进制造、现代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四个重点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022年产业总收入达8.75万亿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大企业强、独角兽企业多、中小企业活”的创新企业矩阵构建过程中,创新型领军企业、高价值高成长企业、科技新锐企业不断涌现,科技型企业主体地位持续强化,发展领跑全国。
作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中心之一,示范区坚持以创新创业需求为导向,加快双创服务迭代升级,着力打造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国际化的双创服务生态系统。瞄准国际一流,加快推进全球创新创业高地。十多年来,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特色园区等近500家;支持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共性技术平台超过1000个;集聚了近600家联盟协会和民非组织以及上千家法律、会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稳步推进,聚集外籍从业人员近万人、海归5万多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比超六成。同时,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和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做强企业一站式服务,建设科创网络服务平台,截至目前累计访问量240万次。
紧抓北京“两区”“三平台”建设机遇,示范区以全球视野谋划中关村国际化发展布局,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创新合作,深化内外联动,全球创新网络枢纽地位进一步提高。“中关村论坛”规格全面升级,成为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同时,强化一区多园统筹联动、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深化跨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联动等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关村示范区将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以更大力度的改革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参与国际创新合作,以更高水平的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相关资料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