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重模糊神经网络的PID 温度控制算法

2023-07-15张皓涂雅培高瑜翔唐军黄天赐

关键词:性能指标控制算法神经网络

张皓,涂雅培,高瑜翔*,唐军,黄天赐

(1.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雅安 625100;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5;3.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温度控制系统普遍具有大滞后、非线性、时变性等复杂动态特性,而且其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通常难以建立[1-2]。若使用传统的PID 算法进行温度控制,会存在系统稳定性低、超调量大、模型自适应能力差、参数不能在线整定等缺陷[3-4]。为此,针对温度控制技术与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将智能控制理论中的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先进控制算法与PID控制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下智能温度控制领域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之一[5-6]。模糊控制能够利用规则推理,实现非线性控制[7-8]。文献[9-10]将模糊PID 算法用于温度控制系统,相较于PID 算法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但其控制精度较低。文献[11-12]在模糊PID 的基础上引入变论域控制,进一步提高温度系统的控制精度,但其自适应能力仍然受限。神经网络拥有并行计算、非线性逼近以及自学习的特点,具有更强大的自适应能力[13]。文献[14-15] 将神经网络算法与PID 控制相结合,实现PID 参数在线训练、实时调整,使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自适应能力。但是神经网络不能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表达基于规则的知识,使得其训练时间较长,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16]。将模糊推理系统与神经网络结合起来形成模糊神经网络,则能同时具备规则推理与自学习能力[17]。文献[18-19] 提出Mamdani 型模糊神经网络PID 控制,以实现超调量小、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以及收敛速度快的温度系统控制目标。但Mamdani 模糊推理系统存在通用逼近性较差、输出平滑性低等缺陷[20]。文献[21]虽提出T-S 型模糊神经网络PID 控制,但其网络输出仍为单一输出的控制量,与PID 的3 个可调参数结构不符,且没有与现有的智能控制算法作对比。

本文根据PID 算法的参数结构形式,利用TS 型模糊神经网络的单输出特性,建立了能分别输出PID 3 个参数KP、KI、KD的3 重网络模型,即基于多重T-S 型模糊神经网络的PID 控制算法,然后以工农业温度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最典型的广义温度对象作为控制目标,与现有的先进智能控制算法以及传统PID 算法进行仿真比较,以验证本文算法的优越性。

1 多重模糊神经网络PID 模型

1.1 多重网络控制结构

将T-S 型模糊推理系统与神经网络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利用T-S 型模糊系统进行规则推理,将输出作为输入的线性表达式,还能利用神经网络对模糊系统的隶属度函数参数等进行在线自学习。再利用T-S 型模糊神经网络的单输出特性,将其扩展至3 重网络,并根据不同被控对象模型,同时在线调节KP、KI、KD3 个PID 控制参数,实现模型自适应,其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 所示。

图1 多重模糊神经网络PID 控制系统Fig.1 PID control system of multiple fuzzy neural networks

图1 中PID 控制器为增量式,即

由图1 可知,将变量x1、x2同时送入网络1、网络2、网络3 进行在线训练,每个网络分别输出参数KP、KI、KD进行实时调节。本文中的3 重网络均采用5 层结构,每个输入变量xi通常取7 个模糊语言变量,如{NB,NM,NS,ZO,PS,PM,PB},根据模糊子集的个数生成49 条模糊控制规则,并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即BP(back propagation)作为学习算法,其网络结构如图2 所示。

图2 多重 T-S 型模糊神经网络Fig.2 Multiplex T-S-type fuzzy neural network

1.2 多重网络反向传播算法

一阶T-S 型模糊推理规则表达式为:

式中:x1、x2为系统输入;A、B为模糊语言变量;pl0、pl1、pl2为常系数;N为图2 中第49 个网络节点的序号。

由图2 可知,网络1、网络2、网络3 都具有相同的网络结构,并且均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作为学习算法来训练各自的参数。

网络1 的第1 层为传递层,即

第2 层为隶属度函数层。该层对输入分量分别选取7 个模糊语言变量作为模糊子集。采用高斯型隶属度函数作为该层的激活函数,计算出每个输入分量属于每个模糊语言变量的隶属度

第3 层为规则层。该层将输入信号相乘并把乘积输出。每个节点表示一条模糊规则,计算出每条规则的适用度[16],即

第4 层进行归一化计算,即

第5 层为解模糊化层。此层计算每个模糊规则归一化后的自适应值,并采用权系数平均法,计算系统的输出值,并参考式(2)可知:

由式(2)和式(7)可知,T-S 型模糊神经网络输出层的权值为输入层的线性表达式,与常规Mamdani模糊神经网络输出层权值的散点形式相比,保证了输出的连续性,逼近性能更好,控制精度更高。

再由式(4)和式(7)可知,需要学习的参数为第2 层的隶属度函数中心值cij和宽度值 σij以及第4 层到第5 层的权值参数

参考图1,取误差函数为

式中:R(k)为期望输出,表示目标温度值;Y(k)为实际输出,表示反馈温度值。

式中:η为学习率;α为动量系数。根据式(1)、式(7)、式(8)可知,的误差反向传播算法为:

式中 δ[5]为第5 层的反向误差。

根据式(1)、式(4)、式(5)、式(6)、式(7)、式(8)可知,cij的误差反向传播算法为:

参考式(13),同理可得 σij的反向传播算法为

根据图2 并参考式(1)—(7)的计算过程,同理可知,网络2 的输出为:

根据图2 并参考式(1)—(7)的计算过程,同理可知,网络3 的输出为:

由式(7)、(18)、(22)和图2 可知,本文利用TS 型模糊神经网络的单输出特性,建立了能分别输出PID 3 个参数KP、KI、KD的3 重网络模型,且由式(9)—(11)、(19)—(21)、(23)—(25)可知,在每个网络模型中,其学习参数都是各自独立的。这样使PID 的每个参数都能根据自身网络学习参数的变化,以更平滑的输出特性去逼近某个适当值,使其控制精度更高,性能更好。

2 仿真分析

工、农业温度控制系统普遍存在的、最典型的广义温度对象即为带有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系统,其传递函数为

式中:s为复变量;Ko为静态增益;To为时间常数;τo为滞后时间。

设定目标温度为35 ℃,在25 ℃以下采用全功率加热,在25~ 35 ℃的范围内采用控制算法进行加热。根据式(26),设温度对象的具体参数模型为

由式(27)可知

根据式(28)可知,Go(s)的滞后系数大于0.3 为典型的大滞后过程[22]。

将多重T-S 型模糊神经网络PID、Mamdani 模糊神经网络PID 以及神经网络PID 的学习率和动量系数均设为:η=0.005,α=0.005。并根据式(27)中的模型参数,结合传统PID 参数整定法,计算出PID 的控制参数KP=3.0、KI=0.017、KD=120,选取仿真时间为5 000 s,采样周期为1 s,同时比较4 种算法的性能指标,其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如图3所示。根据图3,利用MATLAB 测量并计算出4 种算法的性能指标如表1 所示。

表1 4 种算法的性能指标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the four algorithms

图3 4 种算法的系统输出响应曲线Fig.3 System output response curves for four algorithms

2.1 模型自适应仿真

根据式(27)给出的具体参数模型,将时间常数To减小20%,将静态增益Ko和滞后时间 τo均增大20%,则式(27)的模型变为模型1,即

仿真的所有参数与式(27)所用参数完全一致,比较4 种算法的性能指标。其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如图4 所示。根据图4,计算出4 种算法的性能指标如表2 所示。

表2 模型1 式(29)4 种算法的性能指标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the four algorithms of model 1 formula (29)

图4 模型1 式(29)的4 种算法的系统输出响应曲线Fig.4 System output response curve of the four algorithms of model 1 formula (29)

根据式(27)给出的具体参数模型,将时间常数To增大20%,将静态增益Ko和滞后时间 τo均减小20%,则式(27)的模型变为模型2,即

仿真的所有参数与式(27)所用参数完全一致,比较4 种算法的性能指标。其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如图5 所示。根据图5,计算出4 种算法的性能指标如表3 所示。

根据式(27)给出的具体参数模型,将时间常数To、静态增益Ko以及滞后时间 τo同时增大20%,则式(27)的模型变为模型3,即

仿真的所有参数与式(27)所用参数完全一致,比较4 种算法的性能指标。其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如图6 所示。根据图6,计算出4 种算法的性能指标如表4 所示。

表4 模型3 式(31)的4 种算法的性能指标对比Tab.4 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the four algorithms of model 3 formula (31)

图6 模型3 式(31)的4 种算法的系统输出响应曲线Fig.6 System output response curve of the four algorithms of model 3 formula (31)

根据式(27)给出的具体参数模型,将时间常数To、静态增益Ko以及滞后时间 τo同时减小20%,则式(27)的模型变为模型4,即

仿真的所有参数与式(27)所用参数完全一致,同时比较4 种算法的性能指标,其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如图7 所示。根据图7,计算出4 种算法的性能指标如表5 所示。

图7 模型4 式(32)的4 种算法的系统输出响应曲线Fig.7 System output response curve of the four algorithms of model 4 formula (32)

参考式(1)—(25)的计算和推导过程,由式(7)、(18)、(22)分别输出并在线调整图2 中3 重网络所示的KP、KI、KD3 个PID 控制参数,并代入图1 中的控制系统对温度进行实时控制。由图3—7 和表1—5 可知:多重T-S 型模糊神经网络PID 与Mamdani型模糊神经网络PID 相比,两者的调节时间、延迟时间以及上升时间的差值较小,说明两者的整体快速性和初始响应速度的差异不大;多重T-S 型模糊神经网络PID 在4 种算法中具有最低的超调量,说明其稳定性最好,模型自适应性最高;Mamdani型模糊神经网络PID 和神经网络PID,在控制不同模型时,都具有较大的超调量,系统稳定性较弱;传统的PID 算法随着不同模型的变化,其超调量也出现大幅变化,导致系统振荡剧烈,甚至发散,稳定性极差。

2.2 抗干扰仿真

本文从式(29)—(32)中,随机选取2 个模型,如式(29)模型1 和式(30)模型2,进行抗干扰仿真。当仿真时刻为2 500 s 时,在输出Y(s)处叠加一个幅值为1 的阶跃信号,以模拟实际温度控制系统的常见干扰信号,仿真的其他参数与式(27)仿真所用参数同样保持一致,同时比较3 种智能算法优化下的PID 抗干扰性能指标。模型1 式(29)在添加干扰后的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如图8 所示,其抗干扰性能指标如表6 所示。模型2 式(30)在添加干扰后的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如图9 所示,其抗干扰性能指标如表7 所示。

表6 模型1 式(29)的3 种算法的抗干扰性能指标对比Tab.6 Comparison of the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three algorithms of model 1 formula(29)

表7 模型2 式(30)的3 种算法的抗干扰性能指标对比Tab.7 Comparison of the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three algorithms of model 2 formula(30)

图8 模型1 式(29)的系统抗干扰响应曲线Fig.8 System anti-interference response curve of Model 1 formula (29)

由图8—9 和表6—7 可知,在系统受到常见的阶跃干扰影响时,多重T-S 型模糊神经网络PID 与Mamdani 模糊神经网络PID、神经网络PID 相比,受干扰引起的振荡小,调节时间相对较短,综合抗干扰能力强。

3 结束语

在控制动态特性复杂的温度被控对象时,本文所提出的多重T-S 型模糊神经网络PID 控制算法,是根据PID 算法的结构特点,利用标准T-S 模糊神经网络的单输出特性,建立能分别输出PID 3 个参数KP、KI、KD的3 重网络模型。与常规Mamdani 模糊神经网络PID、BP 神经网络PID 以及传统PID算法相比,该算法应对模型参数变化的自适应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综合性能指标优。

猜你喜欢

性能指标控制算法神经网络
沥青胶结料基本高温性能指标相关性研究
神经网络抑制无线通信干扰探究
基于ARM+FPGA的模块化同步控制算法研究
储热水箱分层性能指标的研究进展
WebGIS关键性能指标测试技术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拉矫机控制模型建立
复数神经网络在基于WiFi的室内LBS应用
一种优化的基于ARM Cortex-M3电池组均衡控制算法应用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和RBF神经网络的PID整定
磁共振成像仪主磁场计量性能指标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