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共享 同侪共进
——上海市宝山区“智慧同侪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023-07-15◎沈伟
◎ 沈 伟
* 沈伟,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院长,正高级教师。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所学校的核心任务。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受制于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师配备不齐等问题,存在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扩大优质师资辐射面,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和教师队伍建设模式,一直是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2021 年9 月,上海市宝山区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和高校”,开启了“智慧同侪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一、背景与意义
中国是教育大国,受区域内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与现实环境的影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教师配备不足、区域及校际师资差异大、师资结构不均衡等问题。对学生而言,“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专业能力和眼界,都决定了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而“好老师”是稀缺资源,并非每个学生都能有幸遇见。对教师而言,成长为优秀教师需要经历培训、带教、个人研修等多个环节,这种单向输出、供需不匹配的教师发展模式,其结果往往是教师并不能将所学充分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对区域和学校而言,教师配备不齐或结构性缺编仍普遍存在,许多学校和地区不能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直接影响一代人的成长。因此,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师发展模式,让优质师资惠及每个学生,让教师“共进”发展,是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当前,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发展迅猛,正在与教育深度融合,为教学模式和教师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化手段。21 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数字化工具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以多媒体演示系统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二是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代表的交互技术;三是以手持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智能技术。[1]这三类技术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同时在教师研修中也逐渐扮演了重要角色,提高了教学效率和研修效率,引发了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深层次变革的新思考,为解决教育公平均衡问题带来了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部署中,以及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等均成为重要任务。教育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提出了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要求。在教师发展模式创新方面,教育部等八部门于2022 年印发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指出要“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教师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精准帮扶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为下一代教师队伍建设明确了新方向。
二、方法与路径
基于以上背景,上海市宝山区依托“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的创建,在教育部“三个课堂”的基础上探索并打造了“智慧同侪课堂”。“同侪”意为同等、同伴、伙伴。群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在一个合作性的群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交流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新的水平,用群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2]“智慧同侪课堂”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教育公平均衡问题的一种有益探索,同时也是教育教学流程与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一种时空重构。“智慧同侪课堂”通常由1 个教学团队分工合作,N 个班级通过网络直播同步上课的形式进行,这种教学新形态旨在放大优秀学校、优秀教师及优质课程的效能,通过智能教育终端进行协同教研、直播课堂、云端互动,打破物理空间,智慧共享、同侪共进,推动薄弱学校与名校资源共享,全面支撑教育供给侧改革,缓解教师编制不足、城乡师资差异、校际水平差距、结构性教师缺失等矛盾,促进教育公平,为区域内和区域外薄弱学校提供全周期、全学科的教学服务,并进一步为新疆、西藏、青海等对口支援地区提供资源和服务接入,进行技术与资源储备、方法与策略探索。
在交互式数字化教育环境中,“智慧同侪课堂”形成了“1+N”教育联合共同体,通过“1+N”同步备课、“1+N”同步上课、“1+N”同步教研三个应用场景,呈现其循环的实施路径(见图1)。
图1 “智慧同侪课堂”实施路径
由此可见,“智慧同侪课堂”的实施需要依托教研解决校情、学情不一致的现实情况,教师借助团队力量深研教学、借助现代技术共享资源、借助分层作业因材施教、借助学习评价反思改进,在循环的协同教研过程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研模式的创新、培养范式的重塑内嵌融合发展,为教师队伍研训一体建设生成了数字化平台下的新样态。
“智慧同侪课堂”的有效实施需要关注如下要点,简称“3124 原则”。
(一)“三情”匹配
“三情”是“智慧同侪课堂”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尽管“智慧同侪课堂”实施的是同一学科内容,但面对的是多所学校的N 个班级,所以在实施前必须进行前置教研:交流校情、学情并据此确定教情;关注学生差异,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按需创生学习资源,拉近学生间的最近发展区。如课前的预习单,在总体要求下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学情设计难度不一、支架不同的预习任务,为课堂同步学习做好准备,并创造不同学校之间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可能性。
(二)“教研”伴生
团队协同教研是“智慧同侪课堂”实现教与学发展的专业支撑。团队协同教研贯穿了“智慧同侪课堂”的始终,在这种互动交流中,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分享各自的经验智慧,共同探讨如何改进教学行为,这不仅拓展了教育教学问题的研讨空间和教师的参与面,也能实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的结对与帮扶。长期以来,教师领导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团队协同教研为赋权予教师、变教师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协同教研主要包含了前后两个部分:前置教研和后续教研,这也是“智慧同侪课堂”与“三个课堂”的最大不同。前置教研在上课之前进行,主要是在对不同学校的校情、教情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流程设计,同时整合、共创、共生教育资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后续教研发生在每次课程结束之后,同侪教师会针对课堂情况和学生反馈进行评价反思研讨,并为下一次“智慧同侪课堂”前置教研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素材等。由图1 可见“前置教研、智慧同侪课堂、后续教研”三个环节形成了“教学伴生教研、教研促进教学”的循环。
(三)两个“交互”
两个“交互”是指信息和资源的双向无障碍交互,是确保“智慧同侪课堂”教学形态与成效的具体表现。教学交互层次塔理论认为,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是交互理论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的层次塔,其中操作交互是指学生、教师与媒体之间的交互,信息交互是指学生、教师、学习资源的交互,概念交互是指学生新旧概念的交互、教师新旧教学理念的交互,也是“教学相长”的体现。概念交互是教学交互的最终目标,是衡量教学交互有效性的重要指标。[4]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交互提供了有效支撑。优秀教师可以不离开本校,直接通过互联网对异地学生教学,区域内教师按专业组成教师联盟,开展网络教研互动,让重点学校优秀教师帮助薄弱学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5]在“智慧同侪课堂”中,要想确保跨物理空间的课堂实效,实现概念交互,就必须达成信息与资源的双向无障碍交流。信息交互内容主要指在直播课堂中主会场与分会场之间音频、文本、图像、视频的异地双向无障碍交流,资源交互主要是指教学课件、课堂分层练习、学习反馈、课后分层作业等学习资料与学习评价的即时异地双向反馈,这也意味着“智慧同侪课堂”中会发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以及教师、学生与学习任务和媒体的多层次信息沟通,最终实现学生新旧概念、教师专业发展的交互(见图2)。
图2 “智慧同侪课堂”教学相长式交互层次模型
(四)“四者”协同
“四者”协同是“智慧同侪课堂”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协同是一种全新的教师成长样态,互助协同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的深度参与,追寻“群体超越”的专业发展动力,践行“差异互补”的专业发展理念。[6]“智慧同侪课堂”的教师团队需要设计者、主讲者、助教者以及支撑者四种角色,这四者必须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才能保障每一次“智慧同侪课堂”的顺利有效开展。
设计者发挥组织、协调以及计划的职能。首先,团队要在设计者引领下厘清“智慧同侪课堂”活动的整体架构,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匹配“三情”,确定此次“智慧同侪课堂”开展的计划安排和实施方法等。接着在“智慧同侪课堂”开始后,设计者起着参与、协助和管理的作用。最后,设计者要组织所有参与者在课堂结束后基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与助教的反馈进行研讨、总结与反思。
主讲者和助教者分别代表“1”和“N”,主讲者在主会场通过直播课堂进行教学,他需要根据前置教研中了解到的学情与教学设计完成课堂教学环节,关注到云端各个场次的学生,全力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并借助技术了解各场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助教者在各分会场进行配合,组织指导分会场学生及时有效地和主讲教师互动交流、通过技术呈现学习情况;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后续教研时进行交流反馈等。另外,助教者还需积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层面的因素。例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支撑者主要是为“智慧同侪课堂”提供硬件和技术支持及辅助的平台技术方,负责声音、画面的即时传输,学生课堂练习的及时呈现,学生学习评价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工作。支撑者一定要隐形于后台,对课堂的支撑完全通过技术自动实现,无须技术人员现场支持,只有这样,“智慧同侪课堂”才可以落脚于常态课堂。
设计者、主讲者、助教者这三种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学习转换,比如一次活动的设计者也可能是下一次活动的主讲者。三者结合构建了基于实践、伴生教研的“1+N”教学联合共同体,合力推动跨校、跨区域同侪教师协同发展(见图3)。
图3 “智慧同侪课堂”教师共同体
三、实践与成效
自 2021 年 9 月以来,宝山区实施了多学段、多学科的三十余场“智慧同侪课堂”区级大型交流研讨活动,参与学校近百所、教师近万人,实现了跨校、跨区、跨省的智慧同侪共生。“智慧同侪课堂”通过跨区域的智慧同侪帮扶、校际智慧同侪发展、教师间的智慧同侪协同,不仅促进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教研模式的创新、教师培养范式的重塑,更在深度教研、智能素养、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一)“智慧同侪课堂”有助于激发深度教研活力
当前的教研活动不容否认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没有以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为目的进行设计与实施,大多存在重知识输出,轻内化与吸收的问题。“智慧同侪课堂”实现了教学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合作的转变,教师的身份可以是设计者、主讲者、助教者,团队所有成员参与到同一节课的备课、上课、作业、评价中。教师不再是公开课的旁观者,而是教学全流程的参与者。为了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所有教师都会主动研磨、深度交流,以帮助自身思考和体悟,在研讨中深化团队成员对教学的理解。在循环协同的教研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力量与智慧,名师先进的理念、方法、策略被其他教师掌握并实际运用,普通教师教学的思路及方法存在的不足得到弥补,成员掌握了解决各种问题的不同思维和方式,实践性智慧势必得到增长,真实情景下的全情参与使得研修活动深度开展得以实现,研修更具活力。
(二)“智慧同侪课堂”有助于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加强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帮助教师把握人工智能技术进展,推动教师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教育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智慧同侪课堂”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促进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提升。一是环境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促进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的必要条件。“智慧同侪课堂”开展的各个环节包括协同教研、直播课堂、云端互动等均需通过智能教育终端推进落实,这势必加快推进学校对智能化教育环境的建设。二是推动应用。项目引导团队教师从课堂教学组织的结构重构、教与学实施路径的优化、学生个性化评价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分层次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和5G 等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创新途径,积极推动了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课堂教学。三是多元支持。“智慧同侪课堂”的推进整合了设计者、主讲者、助教者以及支撑者等多方力量,课堂教学研究团队的智力和人工智能平台团队的技术为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多元支持。教师在项目的实践中自身智能教育素养得到逐步完善,实施智能化教育教学的能力得以提升。
(三)“智慧同侪课堂”有助于缓解研训资源短缺
“智慧同侪课堂”是区域课堂转型的路径探索,是对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所做的创新尝试。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智慧同侪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基本框架、常态化应用涉及的具体问题等都将进行理论概括和分析论证,这为区域中小学大面积推行“智慧同侪课堂”常态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培训资源,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目前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课程和相关资源短缺的问题,为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区域层面将会在“未来宝”智能研修平台的支持下,实现资源数据化、数据资源化,一方面借助智能平台汇聚优秀教师教学智慧,建立学习培训资源,将学习资源推及区域内教师学习掌握;另一方面借助智能平台开展的研训活动,动态收集参加研训活动教师的相关数据,自动生成综合分析报告,全面了解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状况,及时动态调整研训方向和内容,从而促进教学新模式在区域内大规模应用。
四、反思与展望
“智慧同侪课堂”是宝山区回应教育部“三个课堂”的数字实践版,其核心价值就在于跨物理空间的教师队伍研训一体建设,其中既有教师教研模式的创新,又有教师培养范式的重塑。为了更好地达成“构建智能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教育发展目标,“智慧同侪课堂”亟须破解以下两点。
(一)探索“智慧同侪课堂”推进机制建设
古往今来,教师扮演着教室里的绝对权威。对学生,强调绝对服从,通过一堂堂课把知识“塞”进学生的脑袋里;对教学,教师决定着一堂课怎么设计、怎么讲授以及怎么帮助学生查遗补漏。“智慧同侪课堂”强调“四者”协同,就是要变“单打独斗”为协作共创。目前,“智慧同侪课堂”已经开展了三十余场公开课,立足本区,将最优质的课堂与本地以及新疆、内蒙古、湖南等地区的学生共享,获得了广泛关注与好评。而若想常态化开展“智慧同侪课堂”,需要通过机制创新让优秀的教师更愿意分享智慧和资源,让相对薄弱的教师愿意让渡课堂权威,并逐渐从助跑者转向领跑者。
(二)深化“智慧同侪课堂”研训一体建设
教研和培训彼此间你中有我本是题中之义,但鉴于各种因素,常常因缺少彼此的支撑而出现一些问题。教研通常根植于课堂,更贴近教育教学现场,但往往缺少系统化的课程思维,虽然教研的过程隐含了同步的教师培训,但在现实中我们难以看到教研的学科化成果显性地成为教师培训更优质、高效的资源;同样,教师培训的目的是实现教师观念与行为的双重提升或转变,但现实往往有心动无行动,教师行为转变跟进效果不明显。显然,深度教研和精准培训的有机融合是破解问题的良策。融合的方向一是要扎根于教育教学现场,二是要实现教研主题化、课程化,培训实践化。回顾“智慧同侪课堂”的实践推进过程,扎根于教育教学现场的深度教研和精准培训的融合发展在教研主题化和培训实践化方面可圈可点,但是在教研课程化方面还需持续深化。
未来,宝山“智慧同侪课堂”将继续聚焦于研训一体背景下的教师教研模式的创新、教师培养范式的重塑,紧密围绕“教师发展”这一核心目标,通过机制创新、研训融合和统整资源,创设教师“做中学、学中做、做中研、研中创”的专业发展环境与研修模式,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行合一、实践成长,并以“智慧同侪课堂”为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