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风雨经过

2023-07-14张芸菲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贬谪长者黄州

张芸菲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遭遇或大或小的风雨:自然界的,社会上的。当风雨经过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当风雨经过后,我们又该如何重建。

请以“当风雨经过”为题,展开联想,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当风雨经过,看着那长者渐行渐远的背影,我第一次深埋下头。那长者的傲气脱离了他病弱的身躯,陋室穷巷,穿越了年代的轮转,他那甘之如饴的精神却在熠熠生辉。

他那满身不合时宜的态度是我看不透的,我尽职尽责地将苦难施于他。贬至黄州,这里土地贫瘠,他钟爱的美食,也仅剩下一贫如洗。

“哒,哒,哒”,我见他跑回茅屋,提了一串油腻的肉,大声吟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像是对我挑衅一般。不一会儿,阵阵肉香,便从破旧的窗户中溢出,他的欣喜溢于言表,仍是傲气不减。我不屑地在他耳畔说:“苏轼啊,这可是没人愿意吃的猪肉!”他昂起头,朗声道:“饱得自家君莫管!”他将这炖肉的做法传遍了黄州。这道菜,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东坡肉”。他含笑看我,神采飞扬。

贬至惠州,这里可是连猪肉都鲜少。我特意看他,他终于愁容满面。我笑道:“放弃吧。”他并未言语,一阵春风拂过,他的眼中瞬间盈满了希望,看那杂草丛生的河岸,不由得吟出十年前的旧作:“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竹笋清爽,这鸭肉定也不差。我惊于他的自信乐观。他已年过半百,我又时常伴他,他却从未低过头。他将惠州治理得风生水起,岁月在他面容留下印记,却从未磨平过他的赤子之心,他躬著背,傲然看我,毫无惧色,每一天都恬淡安宁。

从未有人在苦难面前可以这样平淡,我又与他来到儋州。他灰暗的眸子里盛满沧桑,但未显浑浊。他捡拾起地上的野菜,一步一咳,却又尽力克制。我的心,也随着他而颤抖。他煮着一锅野菜汤,声音沙哑:“终忘口腹之所累,不杀生而成仁。”他眼角皱纹汇聚,漾出豪放笑颜。

因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所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在苦难的磨砺后,在风雨的摧残后,用精神力量冲破了世俗对他的掌控。

(指导教师:陈金华/编辑:于智博)

评点

文章构思巧妙,将苦难人格化为“我”,以第一人称视角叙写了苏轼的三次贬谪生活。文章重点突出,精选苏轼三次贬谪的关于饮食方面的素材,通过重点突出的叙述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写出了苏轼在人生苦难中洒脱、乐观的应对心态,以及在逆境中对独立人格的不断重塑。文章对苏轼的诗文有扎实的积累,在故事的演绎中引用或化用了苏轼的诸多诗词句,有力地体现了苏轼的人格精神,丰富了文章的底蕴。

猜你喜欢

贬谪长者黄州
多情最是黄州月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苏轼的贬谪生活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大象“长者”会把生态知识传给下一代
试论贬谪文学中的旅游因素
——长者的期盼">"老博会"剪影
——长者的期盼
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
“久久艳阳”长者福音
一代儒将的长者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