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医疗,书写大爱无疆
2023-07-14宁柠
宁柠
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远离祖国亲人,拯救生命无数;他们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数千人次获得受援国政府颁发的国家级荣誉,赢得赞誉如潮。这支队伍,就是中国援外医疗队。
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以来,中国已累计向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60年间,中国医疗队的足迹遍及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医疗队凭借医者仁心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人”,体现出“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素材看点一: 救死扶伤,点亮生命之光
在位于多米尼克首都罗索的中多友谊医院里,80多岁的爱德华女士在家人的搀扶下,磕磕绊绊地走进中国医生的诊室。老人一坐下来就焦急地对第五批中国援多医疗队队长刘琼说:“我的左眼已经失明了,现在右眼也看不见了。医生,我请求您帮我做手术。”
多米尼克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度大,长期在户外从事农业活动的居民眼病发病率较高。爱德华说,在多米尼克治疗眼病很难,以前预约就诊需要等两三个月,排期等待做手术的时间更长,有时要等上两三年。随着中国医疗队的到来,像爱德华一样的患者等待手术的时间明显缩短了。
在详细检查后,刘琼為爱德华做了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一个月,视力恢复的老人兴奋地告诉刘琼,“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远处的山、天上的白云和花园里的花草了,感谢中国医生让我重见光明,重新看见这些美好的风景。”
在阿尔及尔市阿克龙医院的中阿中医中心,当地一名女患者带着27年前与中国医疗队队员的合影来找医生看病,原来当年中国医疗队治好了这名女患者的踝关节扭伤。从此,这名女患者和她的家人一直都找中国医生看病,因为“中国医生从未让我们失望”。
【微解读】
白衣执甲,用奉献诠释大爱。中国援外医疗队在全球56个国家的115个医疗点工作,其中近一半在偏远艰苦地区。广大援外医疗队员克服工作生活上的困难,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患者的笑容,就是我们坚守执着的动力”“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排除万难也要治”……中国援外医疗队员们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诠释了医者护佑生命、济世救人的铮铮誓言。
【适用文题】谢谢你,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给感动截图;敬畏生命……
素材看点二: 爱心传承,谱写跨国友情
季马市巴吉村距离埃塞俄比亚首都300多公里,因为中国医疗队的故事,这里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中国村”,中国医生梅庚年就长眠于此。
上世纪70年代,梅庚年作为中国首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队长,来到季马市工作。村中树下不大的方桌,是梅庚年的诊疗室,在季马病患眼里更是救命的地方。最忙的一天,梅庚年看诊300多名患者,做了7台手术。1975年,从灾区考察返回途中,梅庚年不幸遭遇车祸,年仅51岁。季马人民没有忘记梅医生,他曾治疗的患者泽乌迪主动将家里一块玉米地捐出来,修建了梅庚年的墓地并为他守墓,全家人一守就守了几十年。
“我要跟我父亲一样,为墓园打扫和种树,也会告诉周围的人这个中国医生的故事。”泽乌迪的女儿海勒说,虽然父亲已经不在了,但她和家人从没有忘记老人弥留之际的叮嘱,“我有两个儿子,我如果不在了,他们也会把墓地守好。”
梅庚年的遗志,同样被他的子女继承。1998年,作为第10批援埃医疗队队员的梅庚年长子梅学谦,终于来到了父亲的墓前,也见到了当时仍健在的泽乌迪。“当地的语言很难懂,但我清楚地听到老人反反复复在说‘感谢,感谢。”
与此类似的,还有沈阿利一家三代接力援外的故事。1980年,沈阿利出生时,祖父沈冬升正在阿尔及利亚进行医疗援助。为纪念与阿尔及利亚的这段情缘,沈冬升给三个孙子分别取名“阿利”“小利”和“幼利”。2015年2月,沈阿利加入湖北省第24批援阿医疗队,追随祖父的足迹奔赴阿尔及利亚。回国三年后,当得知自己工作过的医院遇到困难时,他于2019年再次出发,“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又来非洲,我想这是一种情怀,是对国家的责任,也是对非洲的热爱。”
值得一提的是,沈阿利的叔叔沈红星作为厨师,曾5次参加湖北援非医疗队,让远在异国他乡的医护人员随时都能吃上一口家乡的饭菜,直到2016年才回国。
【微解读】
无论是梅庚年医生的经历,还是沈阿利一家三代接力援外的故事,都让人在感动之余充满敬意。半个多世纪,一代又一代中国援外医疗队员前赴后继,父子接力、夫妻共进、姐妹携手……将汗水挥洒在非洲大地上,有些队员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他们深知,治病救人不分国界,友谊篇章必须要有人来续写,艰巨的使命也必须要有人来担当。接力援外不只是他们个人的选择,更是家族的传承、家风的延续。而在地球的另一端,非洲人们的真诚感谢与守护,也让我们目睹了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
【适用文题】就这样,埋下一粒种子;守护;青春岁月,我与_____相约……
素材看点三: 鱼渔并授,留下“带不走的队伍”
2021年5月,多米尼克首个心血管内科在首都罗索的中多友谊医院成功挂牌。多米尼克心血管专科诊疗水平不足,为解决这一难题,中方专家相继开展了临时起搏器植入术、选择性电复律治疗等,极大提高了当地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在帮助受援国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中国援外医疗队也悉心传授诊疗知识和经验给当地医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位于科威特首都的自然康复医院内,把脉、问诊、针灸、推拿……中国第23批援科威特医疗队队长陈春海忙个不停,还不时向来中医诊室参观学习的当地医生萨拉赫讲解治疗的技术要点。经过不断努力学习,萨拉赫和其他一些本地医生已基本掌握了中医推拿、针灸等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些简单的中医治疗。
同样,在中国医生的指导下,埃塞俄比亚的外科医生们熟练掌握了腹腔镜操作技术,津巴布韦有了一批本土中医针灸师。
【微解读】
中国援外医疗,不是“走过场”,而是“扎下根”。中国带给受援国的,不仅是一年又一年的外部医疗援助,更是一代又一代的本土医疗人才。中国医生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既送医送药,又传道授业。这样的用心与无私,体现的不仅是大国的气度,更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中国60年的医疗援助,用仁心与博爱为世界带来了温暖与希望。
【適用文题】这,也是课堂;播撒希望;留下……
素材看点四: 命运与共,疫情面前显担当
2014年,埃博拉疫情席卷西非。埃博拉被称为病毒之王,因为疫情凶猛,很多前来援助的国外医疗队都离开了,最后“只有中国医生一直坚守” 。
当时,由于天气炎热,防护装备又非常厚重,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名医护人员进入感染区的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否则就会出现缺氧甚至休克的情况。
一次,队长毛青工作了2个小时正要脱掉防护服时,又来了一位病人。毛青觉得自己还能坚持,所以又接待了这名患者。但诊治结束后,毛青的呼吸开始变得困难,幸好同事抢救及时,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在收治的病人中,有一对父子,父亲病发去世后,留下了7岁的儿子罗伯特一个人待在病房里。当罗伯特开始上吐下泻、缺乏食欲时,医护人员将自己从中国带来的营养品和奶粉都拿了出来。渐渐地,罗伯特病情有所好转,和医护人员也熟悉了起来。中国医生游建平担心罗伯特伤心过度,总是会特意和他多聊一会儿天,也会教他说中文。所以只要游建平经过这个病房,虽然只露出了一双眼睛,但小罗伯特依旧会认出她并伸手和她打招呼。
出院那天,小罗伯特跳着舞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而医护人员则穿着防护服跟着罗伯特一起舞动欢呼。这一幕或许会在罗伯特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漫长的人生路途中,他会回忆起自己不幸的时光,也会记得,有这样一群来自中国的医护人员,像亲人一样关心过自己。
【微解读】
每一次全球健康危机来临时,中国总是挺身而出,与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合作,向需要帮助的国家伸出援手。大道不孤,德必有邻。中国援外医疗队用实际行动谱写大爱之歌,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中国医疗援外行动的脚步不会停歇,一个个温暖生动的中国援外医疗故事还将继续书写。
【适用文题】德不孤,必有邻;这,就是中国力量;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