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大脾气越差家长应对要得法
2023-07-13钱伟
钱伟
生活中,许多父母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家孩子脾气这么大,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还会摔东西、骂人、打人……”尤其是当孩子上了小学、初中后,讲道理没用,打一顿也没用。其实,父母的情绪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想要孩子不乱发脾气,必须先要了解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
“好像上了小学脾气都大。”8岁女孩家琪的妈妈赵女士介绍,现在家琪上三年级,绝对是个“小炸弹”。“比如我们提出来给她辅导功课,她就特别不愿意;有时候她爸爸严厉点,她就一下子被点着了,立刻大喊大叫,说我们不相信她,然后就摔门把自己关屋里……”在赵女士看来,以前那个听话的“小棉袄”好像突然间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但作为父母,又不能很清晰地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以至于言行上稍微有冲突,就会引来“家庭战争”,这让自己很苦恼。
“我也和孩子爸爸说了,对孩子耐心一些,但其实有时候我们真的态度很好,可她还是很敏感,脾气说来就来。”赵女士说,她也尝试和孩子沟通,但好像效果并不明显,现在实在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孩子随着年龄渐长,到了六七岁时,生理、心理等都稍有成长,也变得更敏锐,因此是最难应付的。特别这一时期是跨入小学阶段,孩子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常都会有紧张和疲倦感。这时的孩子也总是喜新厌旧,注意力也较难集中,很容易发脾气。
6岁是孩子情绪管理的重要分水岭。这个年龄所经历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如果这个时期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爱发脾气、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并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
但这样说并不代表过了6岁,孩子脾气大就没有办法了。造成孩子脾气大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两个主要原因要重视和了解:一是脾气的呈现,其实和孩子的生理发育程度有关;二是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模式决定了孩子的性情。
人的大脑前额叶的发育,关系着对情绪的掌控和管理。大脑前额叶的发育有一个过程,一般在十七八岁才会发育完全,25岁左右才会发育成熟。这就导致孩子难以像成人那样约束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某个时刻会没有来由地暴躁和发脾气,比如说起床后或晚上睡觉前。这时家长不要着急,就让他把情绪发泄出来,然后你可以轻轻摸摸他的脑袋或者后背,轻声细语地说一些关于情绪的词,让孩子学着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说,“妈妈知道你这个时候一定很烦躁,你刚刚是不是特别生气?”这样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在生气和愤怒,让他从小就学会表达情绪并知道情绪需要控制。要强调的是,情绪的认知和表达是孩子未来情商培养的基础,如果他对情绪一无所知,或者不懂得表达和控制情绪的话,那么他们以后也很难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长远的发展。
家庭教养模式则在“后天影响”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很多青少年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与别人起冲突,可能是骑车时的剐蹭,别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出现大打出手。在探索这些孩子家庭的教养模式时发现,很多家长在孩子小時候很少会和孩子有一些肢体上的接触及互动,而这些父母在自己孩童时期,就很少与自己的父母有这样亲密的互动,安全感很差。于是在这个家庭里,潜移默化地就会将这种教养模式传递下来,影响孩子。
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婴幼儿时期有没有建立安全感,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孩子在一岁左右能够获得安全感的话,在后面的幼儿阶段、小学阶段,就很少会因为零食或玩具得不到满足而突然发脾气。很多成年人脾气大,其实也是这个原因:当个人需求不被理解、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回到“小时候”,只能用脾气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主观意识会越来越强,这个时候他会有自己的需求,渴望着自己做出选择,对抗父母的安排。而大人很多时候都以“为孩子好”为理由忽略孩子的需求。这时,孩子一定会有脾气,这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家长需要意识到,孩子脾气大,背后是有需求没被满足。
最早的叛逆期不是青春期,而是三四岁左右。孩子可能在一两岁时特别听话,但到了一定阶段后突然脾气很大,你喂他吃饭,“我不吃”;你给他穿袜子,“我不穿,我要自己穿……”这个时期,孩子已经开始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孩子被尊重的需求长时间没有得到满足,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导火索”而突然被引爆。比如说家长拒绝孩子看动画片或者吃冰激凌的请求后,孩子脾气特别大,哭闹不止。
孩子上小学、初中时,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心理和情绪上的需求,尊重孩子个人的意志和权利,包括拒绝、叛逆,甚至是发脾气的权利。另外,父母对孩子情绪的滋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不要对孩子表现出非常烦躁、抗拒或者想要马上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做父母的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聆听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帮助孩子处理好他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