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慢下来,会精彩

2023-07-13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为题香椿枣树

林肯有句话说得好:“我走得慢,但我绝不会后退。”

在一个以快为尺度的时代,对速度的欲求填满了地表的每一处角落,我们的内心也渐渐不堪重负。生活需要慢下来,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急水难存,慢水深存,喘息不是精神懈怠,而是厚积薄发,是在每一个瞬间都认真地度过,在每一处风景都驻足停留。心灵的慢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给喧嚣以宁静,让生命的杂音归于寂灭。

在成长的路上,慢一点,没有什么不好。俗语说“不怕慢,就怕站”,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走,也照样能够走出精彩的人生。

【美文一】

迟行

◎蒋勋

一条路上,间隔不远,一株盛放的木棉花,使我停下来,抬头看了好几次。

树干直挺耸立,树枝平平伸展出去,像手臂,承载着一朵一朵赭黄橘红的花。仰头看,整株木棉像一支盛大的烛台,满满一树花朵,艳红鲜黄,像明亮灿烂的烛光火焰,一齐点燃,在阳光下跳跃闪烁。春天的城市,像被节庆祝福,路过的行人,也都感染到喜悦。

有些路人或许有急事要办,匆忙走过,无法注意到这个季节木棉花的盛放。我正低头看地上落花,听到他们脚步声急急走来,赶快让开,怕阻挡了他们的去路。

我很喜欢东方园林建筑里的亭子,空间不大,四面无墙,只是暂时供人停留。在山水画里,亭子常常只是一个小点,或在水边,有扶栏可以倚靠,看水流低回,浮沫此起彼落;或在山路迂回的平台,眼前豁然开朗,可以远观山色,眺望大河浩荡。

“亭子”就是“停”的暗示吗?行走盘桓在长长的路途上,我希望前进的速度更快吗?还是我要学习懂得如何停留,懂得在路旁的亭子稍做休息,四处浏览,而不只是匆匆赶路。

如果人生是一条路,从生到死,我希望这条路是高速公路,一通到底吗?或者,我更希望在这条路上,可以多一点迟延,多一点停留。

人类最早只是步行,步行的空间范围很有限。所有以步行速度规划的城市空间,范围都不太大。欧洲许多老城市的巷弄,弯弯曲曲,高高低低,本来就是居民长久用脚走出来的路。

人类慢慢地走着,在步行的速度里思考,随时停下来,看天上星辰移转,等待太阳落山,整理自己的思绪,反省自己生命的状态,探索宇宙的现象,思考信仰的价值。他们一步一步走着,好像步行的节奏成就了思维的节奏,因为可以慢慢步行,有了崇高的宗教,有了深沉的哲学,有了悠扬跌宕诗歌的咏唱。

或许,我们已经遗忘,人类最初的文明,是在漫长步行的路上,一步一步,缓慢行走出来的结果。

我步行去了恒河边的鹿野苑,也步行去了已成废墟的那兰陀,在玄奘读书的经院,体会步行者思想的节奏。我在雅典卫城铺了大理石版的山路上徘徊迟行,想象古希腊的哲人如何一边走,一边议论哲学。他们的步行也好像一种逻辑,每一步都条理分明。荷马的吟咏唱叹,流传在城市的街道上,他失明的双眼看不见路,手里的棍子,一点一点,也都是步伐的节拍。

我步行走去灞桥,黄埃漫漫,仿佛还听得到桥下的流水声。桥边杨柳依依,送别的人与告别的人缓缓走来,送别和告别,时间都很长,可以折一段柳枝做纪念,可以劝君更尽一杯酒,可以吟诗唱和。仿佛因为步行,也就多了许多心事。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李白说的是男子离去后地上的脚印,女子在门前凝视,脚印一步一步,一天一天,长满了绿苔。

那些迟行的脚印,走得那么慢,走在岁月里,走出了眷恋,走出了不舍,走出了思念,走出了感谢与珍重,走出了文明的厚重绵长。

【文本解读】

回溯旧时光,总让人觉得生动、绵长,就像木心写的《从前慢》,使读者从一个个慢节奏的画面中,去捕捉记忆中远去的简单、悠闲和质朴:古人在杨柳依依的灞桥边送别,送別是慢的,因为里面蕴含了不舍的情意;老城市的巷弄走起来是慢的,为的是在步行中浏览更多风景;甚至人类文明也是在思考和探索中慢慢产生的,迟行并不如大家所想那般,意味着落后和懈怠,而是蕴含着一种古朴、厚积薄发的深沉力量。在慢慢的行走中,人们才得以思考,反省自己生命的状态。为什么古代的道路上要设置驿站?为什么路上总是“长亭连短亭”?或许,只是为了让不断奔跑的我们学会如何停留。在遽然行走时,让心缓一缓,在思考中积淀,在积淀中孕育,以悠然的“迟行”去对待周遭的一切,在人生的旅途里留下慢而深刻的印痕。

【文题延伸】珍重;生活的节奏;文明的厚度;慢之美……

【美文二】

光阴慢

◎丁立梅

我坐在桌边,安静地看着书的时候,突然想到“静好”这个词。

这是仲秋的上午,有一窗子的阳光。天上的云,是难得一见的纯白,挤挤挨挨着,跟瀑布跌落在岩石上似的,溅起一大朵一大朵雪白的浪花儿。楼下小径旁的栾树,开了大捧的细花,浅翠的,淡黄的。我心里雀跃,用不了多久,它们又将擎着一簇簇红灯笼似的果了,亮丽闪耀,不分白天黑夜地照着。我出门或是回家,都有好颜色相送相迎。

草地上的桂花树,也开始播着香了。别看这花模样细小,文静害羞,甚至有些怯弱,像未曾见过世面的女子,一颦一笑里都藏着小心。事实上,才不是呢,它的性子猛烈得很,能量也大得惊人,一旦香起来,那是想收也收不住的,一棵树,十里香。谁能拒绝它的甜与香呢?恨不得和它一起撒泼,和它一起醉去。

虫鸣声也还有。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曲调明快、嘹亮,是秋蝉。人替它忧愁着,秋别离、秋别离,生命就要离去了呀。它却一点儿也不愁,照旧叫得响亮亮的。该来的,总归会来。愁是一天,乐也是一天,干脆还是唱着过得好。它知道,有限的生命,实在容不得浪费。

孩子的笑声跑进耳里来。是他,还是她?每次下楼,我也总见几个咿呀学语的小孩,由家里的老人带着,蹒跚着在空地上玩耍。他们和一朵花能玩上大半天,和一棵草也能玩上大半天。他们专注地看着地上的蚂蚁散步,专注地仰头望着天上的鸟雀飞翔。看到他们,我的心总会变得特别柔软,忍不住要微笑起来。他们是生长在这个世上的童话,是世界最初的模样。

我看一会儿书,看一会儿窗外的云,任思绪就这样漫无目的地策马奔腾着,时光便缓慢得很像从前的光阴了。从前的光阴,没有网络年代的光阴,都是这么缓慢而静好的。我和姐姐蹲在屋后的河边洗碗,看小鱼争食碗里的食物碎屑,看它们在水里面比赛着吹小泡泡。一朵一朵的小泡泡,撒落得珍珠似的,在水面上跳跃着,四散开来,那是一个一个的小快乐吧。我们总要看得呆过去,看得心里面也泛起一朵一朵的小泡泡。圆的菱叶浮在水面上,叶下面,有细白的小花。我们等着那些小花结出菱角来呢,等得好焦急呀。今日去看,花还是花。明日去看,花依然是花。哎呀呀,菱角怎么还没结出来呢?祖母又挥着笤帚,在赶偷食玉米粒的鸡。她颠着小脚,绕着场边跑着、怒斥着,像怒斥不听话的我们。鸡却不长记性,一会儿又跑来偷食。

那些光阴真是慢啊,慢得像荡上天空的一丝柳絮,忽忽悠悠,天空远得很啊。村庄很像一支古老的歌谣,日复一日,弹唱着同样的曲调。熟悉的人,熟悉的物事,天天都能见着。简单的心,简单的欲求,世事莫不静好,真真叫我怀念得有些心碎。

【文本解读】

作者是这样铺陈和诠释“静好”这个词的:用一上午的时间去看挤挤挨挨的云,细心感受嘹亮的虫鸣和馥郁的桂花香气,任思绪飘飞,回到天真烂漫的小时候,用大把时光看小鱼争食,在院里读书、赏花。作者运用了多重感官描写,仿佛文中有画,溢满鲜活的诗趣,而这一切,都从“慢”中得来。作者怀念那段简单如童话的日子,也因此知晓,世间许多的优雅、情趣,都需要一颗悠闲的心来慢慢感受,才不会与生活中的美好和真爱失之交臂。

【文题延伸】在这里,留下最美的诗行;生活的节奏;欣赏;珍藏时光……

【美文三】

慢性子的树

◎李星涛

在堤上闲走,见一枣树从堤坡下长上来,黑铁似的枝头顶端,已吐出一簇簇新嫩的绿芽。枣树是淮北平原上发芽最慢的树木,一旦这位冷脸人也在空中滋生出一朵朵小巧的绿云,树的世界就可宣告发芽工程的结束。打开手机,查看万年历,节气正好是惊蛰后第三天。与柳树相比,枣树发芽整整迟了37天,真是慢性子!

今年的气温与往年相比,没有多大的变化。元宵节刚过,淮河岸边的柳树就在软手软脚的风中氤氲出一团团淡淡的黄晕。杏树、梨树也纷纷举起了花的杯盏,盛满阳光雨露,欢迎远道而来的蜂群。此时,白杨的枝条上也爆出了紫红的嫩叶……而就在这熙熙攘攘、花团锦簇的树木中,枣树、楝树、香椿等几种树木却始终保持沉默,好像越来越热的阳光与它们毫无关联似的。但细心的人还是可以发现,虽然这些慢性子的树木表面上冷得像铁,但其枝柯却在柔风中变得朗润起来,枝条的顶端也在慢慢肿胀出一颗颗叶蕾。

仔细观察,香椿、楝树、枣树……这些发芽慢的树木,它们不仅性格相似,发芽的方式相似,而且还都属于长得慢的一族。这些树木没有十年以上的年龄,是根本看不上眼的,人们也舍不得砍伐。平原上长得快的树木有白杨、柳树、泡桐……这些急性子的树中,数白杨长得最快,三五年即钻入云霄了。

当年轮滚滚而来,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就会明白长得慢的树和长得快的树是如何收藏各自经过的岁月的。白杨的年轮颜色较淡,木质较疏松,所以不被人们看重,常被用来造纸,或者锯成薄片,做简易工棚的房笆和建筑工地上的扣板。香椿、楝树、枣树等树木的年轮,一圈挨着一圈,就像圆规画出的那么匀称。枣树纵向剖开的木板上,还可看出年轮上抛出的密集的紫红的弧线,宛如早晨太阳刚冒出的一弯眉红。

在乡下,人们喜欢用槐树制作耩子,用枣树制作犁耙,用香椿和楝树制作衣柜、椅子等家具。父亲在世时,喜欢用枣树做边框,香椿做膛子,槐树做桌腿,为我们姊妹五人做大桌子,作为嫁妆或结婚的礼物。大桌做好后,刷上三遍桐油,再用细砂纸打磨几遍,便油光闪亮,四平八稳。枣树的边框,固若金汤,叩之,有紫铜的声韵。槐树的桌腿,似四根擎天铁柱,任一位彪形壮汉左右摇撼,竟稳如泰山。家里来了客人,父亲将其当门摆开,饮酒闲话,那场面是多么古朴、传统、典雅。

多少年来,我之所以一直关注着慢性子的树木,就是因为从它们的生长经历中,我可以学到从容和淡定,并逐步养成真实坚守的气质。

【文本解读】

一棵树的长成,竟需要如此漫长的光阴!它需要在一次次风霜雨雪的磨砺中养成沉稳坚韧的气质。春暖花开时,许多急性子的树早早就枝叶葱茏、钻入云霄,可是,少了在地下不断蓄力的过程,木质因此疏松,难以成为良材。如香椿、枣树……它们的脚步慢而扎实,在罅隙里慢慢地蓄力,在冷风中慢慢抽枝,在地下慢慢延展自己的根系,一生极尽坎坷波折,却将生命演绎出最亮丽的颜色,生命也因此多了一份厚重。

村上春树曾说:“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做一棵慢性子的树,让“我”看见了从容和淡定,也因此明白,不妨慢而有力地前行,以坚忍的姿态超越自己,让每一寸光阴都温暖,让每一段道路都坚实。

【文题延伸】积蓄;前行;在這里,我留下了足迹……

【片段选摘】

很喜欢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喜欢里面的一些话:“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身生活。”

遇到困扰,急性子都很想提速。但不能。任何急性子都无法提前把明天的早晨召唤过来,也无法提前召唤平静,只能忍受。后来,被迫这样慢慢度过之后,我看到时间的颗粒无限地变细。经历过被时光细腻地碾压过的状态,获得的成就感,真的不是任何一件具体的事情可以比拟的。

我现在所理解的慢,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化的慢。我所理解的慢,就是:我们从生活里汲取的感悟,它一定要经历过那些蒙昧,需要经过的日和夜,都不能飞度。

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才能领略里尔克的话:“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夏天终归是会来的,但它只向忍耐的人们走来。”

——陈思呈《我所理解的慢》

喜欢“慢”这个词。你看,造字者多么聪明!它是竖心旁,说明“慢”这件事,并不只是来自动作,首先源自内心。

即使只是慢慢吃饭,也像慢慢行船一样,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滋味。因为只有你,才能清醒地知道,此刻在干什么,才能品味出这个时刻独有的韵味。让每一个“当下”都如灵猫一样轻盈灵醒地闪过,清清爽爽地知道自己内心发生了什么。如此锱铢必较地过着生命,那生命就华美和悠长起来。这种随时随地的自我察觉,才是真正的修行。

就像烟灰,它们非常松散,几乎没有重量和形状,懒洋洋地趴在那里,好像在冬眠。其实,在烟灰的内部,栖息着高度警觉的鸟群,任何一阵微风掠过,哪怕只是极轻微的叹息,它们都会不失时机地腾空而起、驭风而行。它们的力量正是来自放松,只有放松,全部潜在的能量才会释放出来,协同你达到完美。

把一个红枣囫囵吞下,你第一口碰到的就是核儿了。如果你慢慢地品尝,会有温润甘甜的清香长留齿间。

——毕淑敏《慢生活》

【真题链接】

2022年山东济宁卷

以“放下”为题

2022年江苏苏州卷

以“学问藏在____里”为题

2022年四川凉山卷

以“_____的力量”为题

2022年浙江宁波卷

以“静一点”为题

2022四川泸州卷

以“将____写进生活”为题

2021年陕西卷

以“这,是我的节奏”为题

2021年浙江丽水卷

以“你的快乐是来自于过程,还是结果”为话题

2020年山东淄博卷

以“别着急,慢慢来”为题

2020年四川自贡卷

以“成长的道路”为题

猜你喜欢

为题香椿枣树
枣树嫁接 掌握技术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21年精准点中75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春之味——香椿
香椿与臭椿
2020年点中70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香椿
枣树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香椿
本刊2017年点中65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门前的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