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

2023-07-13邵娜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教、学、评段落观点

邵娜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处理好评价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以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基于此,本文以牛津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一 Unit 2 strangersunder the same roof 的阅读教学为例,从导入、课中、课后等层面阐述具体的教学策略,旨在构建理想的教、学、评一体化的生态场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呈现插图,预测内容,教中有评

课堂导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望,调动学习兴趣为最终目标,将学生的思维顺利过渡到阅读活动中。基于此,教师可通过插图呈现、视频播放、问题设置等方式,诱导学生对语篇的内容进行预测,并以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作为评价课堂导入效果的标准。

教学片段一:

课堂伊始,教师呈现了语篇的插图(见图1和图2),并提出下面的问题:(1)How do your parents care aboutyou?(2)What information did you get from the picture?(3) What is the content of the predicted text combinedwith the topic?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结合图片和语篇的标题进行思考。问题(1)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关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该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很快就能让学生融入情境,且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参与度高。问题(2)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表达出自己所能想到的内容。插图呈现的是一位抱膝坐在地上,依靠在角落里的女孩子,且头埋在膝盖里。画面直观,具有冲击力,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对其发生的事情进行揣测。再加上简笔画中呈现的房子和孩子捂住耳朵不听家长讲话的场面联想到语篇内容很可能描述的是亲子之间存在沟通障碍的问题。问题(3)则是综合插图与标题对语篇内容进行预测。通过题目中出现的roof和strangers更加确定语篇内容是阐述亲子之间如陌生人一样沟通不畅的问题。

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插图呈现、问题设置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语篇内容进行预测。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此环节,教师并不强调学生预测的是否准确,而是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否仔细观察图片思考回答问题,是否能阐述自己的推测,作为此环节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从而为后续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概括大意,完成表格,问题诊断

找出段落主题句,提炼主旨大意,有助于学生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概括的情况,评定其完成情况。基于此,教师设置概括段落大意的任务,以填写表格的方式,完成任务。同时,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辅助其纠错,调整其学习策略,从而提高阅读成效。

教学片段二:

教师设计了概括段落大意的任务,并要将其填写在表格中(见表1)。该语篇是一篇说明文,共有5个自然段。根据此类文体的特点,学生初步确定阅读的重點放在每段的首、尾句,从中找到主题句,提炼出主旨大意。如,第一段,重点阅读尾句,根据此句提炼出该段的大意:It is common for teenagers to have difficult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parents.以此类推,学生逐步完成剩下四个段落概括大意的任务,并将其书写在表格中。最后,教师再以抽查的方式让学生表述自己的答案。针对概括有出入的段落,还会多抽查其它同学的解答,以完善答案。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概括过程中出现的提取关键词不准确、理解偏差、过度推测等问题,并给予精准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抓住关键信息,概括主旨大意。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概括段落大意、完成表格等任务,引导学生在参与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习得独立思考、判断、归纳等思维技能。其间,教师通过表格填写、抽查、及时评价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便于教师及时获取反馈,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三、巧设问题,探究讨论,学中有评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课堂中,更加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从学生切身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注重学习行为的真正发计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使其在彼此观点的碰撞中,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片段三:

教师提出如下问题:(1)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reasons  why  parents  and  children  dont  communicate well?(2)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disagreed with your parents?(3)Have you ever had a disagreement with your parents? How  did you  solve  it?(4) What  do you think “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means?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期间,教师会巡视,针对积极讨论交流的小组给予鼓励和表扬。如,在问题(1)的讨论中,学生从 physical growth 和 mental needs 两个方面阐述了父母与子女在沟通中产生障碍的原因。这些是原文中第二、三段阐述的内容,学生据此在阐述观点时,还会拓展性地加入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提出新的观点,体现出自己独特的认知。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亮点,需要得到同伴、老师的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成长中对他人认可肯定的精神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内容呈现的亲子之间。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生从对文本观点的讨论到结合生活实际阐述自己的观点,且学生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会诱发小组其它成员的赞同、补充、反驳等评价性意见的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去搜寻能够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锻炼了其思维能力。

四、产出任务,小组互评,以评促学

产出任務往往通过设置说、写、译等多样化的任务,来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并对其进行及时评价,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凸显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中评价诊断、反馈、调节的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话题讨论的任务,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教学片段四:

阅读语篇后,教师让学生围绕如下问题:(1) How do you understand your parentslove for yourself?(2) When you have conflicts and differences with yourparents, how do you solve them?(3)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your growth?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选择其一完成自己观点的阐述,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流。接着,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要求其它组对其进行点评。点评的标准侧重阐述积极向上的情感、语言表达的流畅、富有创意等。期间,教师还会针对学生是否能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创造性的运用语言、参与的热情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其或鼓励,或赞同,或纠正,均指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能力的发展。

在读后产出任务的评价中,教师采取了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及时评价。互评中让学生从评价的视角上在审视他人成果的同时,也进行自省,促使其及时进行纠正和调整,深化其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总之,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以评价为驱动,以学科育人目标为导向,去组织教学。基于此,本文以教学活动为切入点,着重从导入、课中、课后等环节,采取插图呈现、概括段落大意、问题探究、小组互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成效。需要指出的是,在每个策略的实施中,都体现了教、学、评活动的共生共存,且呈多样化、多元化、多角度化,彼此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动力,均指向学习目标的实现,从而构建教中有评,学中有评,以评促学的动态教、学、评循环体。

猜你喜欢

教、学、评段落观点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高中化学“教、学、评 ”一致性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总体路径与思考
探寻构建“教、学、评”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
从“教、学、评”三个步骤出发浅谈如何搞好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观点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业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