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的力量
2023-07-13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已经不再通过传统媒体去获取新闻资讯了。我经常被问:“机器人都能写稿了,你们记者还在坚守什么?”这让我想起采访过的两个人,因为他们也常被人问“在坚守什么”。所以今天,我想借他们俩的故事,谈谈坚守的力量。
几年前,我和同事去了新晃县人民医院,因为我们听说那里有一对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大医师”。在外科门诊,我们见到了80多岁穿着白大褂的两位银发老人——杨文钦和扎西志玛夫婦。当时杨文钦正在给病人检查,动作比年轻人缓慢一些,但却十分熟练、仔细,扎西志玛坐在他对面,戴着老花镜,静静地登记病人信息。这样的画面,让县城的医院显得格外安详温暖。
杨文钦是个地地道道的侗家人。1952年,20岁的他被保送到中央民族学院附中学习,而后进入北京医科大学,并在大学里结识了来自康定的藏族姑娘扎西志玛。毕业前夕,同学们都聚在一起,为即将踏上社会摩拳擦掌。而这一对年轻人,却暗暗击掌立誓,要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家乡医疗服务50年。
可是天不遂人愿,毕业后,虽然填了回乡的志愿,但两人还是被分在了北京。其实分配在北京的大医院,怎么会不高兴呢?可杨老告诉我,他的高兴不踏实,他忘不了要服务家乡医疗的誓言。于是在北京工作7年后,他还是带着妻子毅然决然回到了贫困落后的新晃。
回来后两口子没有留在县城,而是去了大山深处的扶罗乡卫生院。杨老回忆,报到的第一天他就傻眼了,卫生院只有一间破烂的平房,6张病床,连一把手术刀和医用剪都没有。其实当初杨文钦的户口还在北京,完全可以打退堂鼓,但是他选择了留下。他说:“条件越简陋,说明病人越需要我,越不能当逃兵。”
从北京大医院来了一对“大医师”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两口子只能既当医生,又当护士,还要干清洁工的活,白天要看诊,晚上还要接着做手术。
为了让边远地区的村民更方便得到救治,夫妻俩还进村入户,送手术上门。山高路远,又不通车,他们常常挑着手术器械,从清晨走到天黑。有一次,回家途中,杨文钦被毒蛇咬伤,生命垂危,经过抢救才免于一死。
多年过去,他们走遍了700多个山寨,我们已无从统计他们接诊了当地多少病人,实施过多少台手术。但就在我们采访的当天,早应该退休的两位老人仍然在坐门诊,并且每年诊治8000余人次。看着身材瘦小,一头白发,满脸皱纹,走起路来都颤颤巍巍的两位老人,我无法想象他们年轻时的样子,我看到的是,一对年轻人放弃北京的优越条件,甘愿扎根侗乡,初心不变。
之后,我们赶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深度报道《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杨文钦、扎西志玛夫妇扎根侗乡47年的行医故事》,并发表在《湖南日报》上,《湖南日报》也因此成为首家报道这一典型事迹的省级媒体。随后,多家中央、省市媒体进行了跟进采访,他们的故事还被改编成了音乐剧。杨老夫妇也先后被评为“感动湖南十大人物”“全国最美医生”,入选了“中国好人榜”。
不计得失、不惧岁月去坚守初心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我很幸运,因为我是一名记者,所以我成了他们故事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我也想像他们一样,不管外界环境如何,不管岁月如何变迁,都一直紧握住手中的笔杆,守住心中的道义,去采写、挖掘更多的好故事。
(文/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