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之“真”(创作谈)

2023-07-13王单单

阳光 2023年7期
关键词:驻校偏锋现代诗歌

诗歌美学的边界无论如何拓展与变更,始终要建立在“真、善、美”的基础上,这在今天看似传统的美学观点终归还是文艺作品颠扑不破的核心标准之所在。优秀的现代诗歌,真、善、美这三个概念相互依托,就像三股真气潜伏在诗歌“身体”内部,无论哪方过于活跃或激烈,都将导致美学比例失衡,从而破坏诗歌本身的整体美学。这三种力量贯穿于诗歌中,唯有臻于和谐与自然,才能让诗歌确立起来,让语言拥有洞察生命真相的力量,让情感拥有抚慰人心的温度,让个体写作行为能在思考中亮出自身的美学高度。

文艺作品中的“真”,即“艺术的真实性,指作品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以及作者对所反映的生活有无正确的感受和认识。”具体到诗歌中,这种“真”还包括了呈现对象的真实、写作心灵的童真、写作姿态的真诚、语言升华后接近人心的距离等等。除此之外,这种“真”还要拥有朝向“善美”之境的能力,擦拭或翻新舊文明的力量,给予人心独特而又新颖的感受,即便真、善、美的涵义会随着社会和艺术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它也脱离不了这个要求。

自现代诗歌产生以来,诗歌之“真”是三种美学中走得最远的,在面对日益复杂与幽微的人心,更为繁芜与驳杂的社会现实,需要现代诗歌之“真”持有更为强大的力量和勇气,才能插入人性与现实深处,为我们照亮更加宽阔的美学边缘,为现代诗歌美学争取到更为自由的抒发空间。但事实上,近二十多年来,现代诗歌之“真”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其“善”与“美”换来的。某些诗歌中的“真”并非建立在“善、美”的基础之上,它沦为了单向的粗暴的表现行为,沦为了漂浮于“客观事实”表面的语言油污,诗歌唯“真”的极端化,失却了诗歌之“善”与“美”的伦理尺度,从而导致诗歌在一次次的公共事件中沦为笑柄。

有时,一些诗人的“求真意志”总是依赖于“剑走偏锋”,适得其反,这“偏锋”挑开的,往往又是隔在写作者与大众之间的一块遮羞布。近年“诗歌事件”中提到的某些诗歌,就是诗歌之“真”出了问题,道在屎溺,万物皆可入诗,但“善、美”在诗歌美学中,它还是一种限度,还是对“真”之极限的一种约束,它对写作本身提出的拷问在于其“意义”和“影响”。

真正热爱诗歌的人不会受任何外因的影响,会一如既往地写下去。“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既是诗歌精神难能可贵之处,也是诗歌之“真”的具体表现之一。

王单单:云南镇雄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2016—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驻校作家、玉溪师范学院驻校诗人。出版诗集《山冈诗稿》《春山空》《花鹿坪手记》、随笔集《借人间避雨》等。

猜你喜欢

驻校偏锋现代诗歌
以正为贵
山水画写生方法
——树的画法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广州:97中有这么一批“驻校社工”
走偏锋 暗黑哥特妆容AB面
剑走偏锋几何问题代数解——以2014年湖北武汉中考卷第24题为例
“驻校诗人”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驻校诗人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