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共同富裕视角下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2023-07-13李昕昊朱启才

统计与决策 2023年9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格局差距

李昕昊,张 彤,朱启才

(云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昆明 650221)

0 引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契机。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最突出的是包括城乡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在内的不同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1]。在较低水平的共同富裕目标下,可以通过政策保障的方式,让低收入群体也能共享国家发展红利;但在更高标准的共同富裕下,必须依靠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增长来实现,这就要求过去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转变为既要增长又不能扩大差距的新格局。本文将在区域共同富裕视角下对新发展格局进行定量测算,首先分析经济发展格局演变过程中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原因,其次选择相匹配的方法与模型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标,在可操作性原则下进行指标测度,最后通过实证检验进行指标结果评价,从而构建完整的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评价结果,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实现区域共同富裕提出建议。

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及原因

1.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经历了从缩小到扩大再到缩小的变化过程。目前虽呈现缩小态势,但发展差距依然较大[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表现为经济的“地理不平衡增长”[3],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区域不平衡增长,还包括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本的不平衡增长,城乡融合与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差距等[4,5]。第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为各区域的投入产出效率不平衡,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同一要素投入东部地区得到的产出通常要大于投入中西部地区的产出。第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表现为区域经济差距在区域内缩小、区域间扩大,相比于东部地区内部的差距来说,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更大,区域间的差距是总体区域差距产生并扩大的主要来源[6,7]。

1.2 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第一,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以及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重心的移动是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经济重心的移动造成不同要素投入在不同区域所产生的效率存在差异,使生产要素流向东部地区,虽然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第二,投资效率的区域差距导致了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投资于东部发达地区比投资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率,东部地区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灵敏度更高,远大于西部和中部地区,政府、国外投资商、银行以及企业引起的资本流动对推动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不同。第三,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外循环推动经济增长阶段,东部地区外循环水平迅速提高,而中西部地区外循环水平较低,各区域的外循环水平不同导致地区间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存在差异。在经济发展格局转变为内循环占主体地位的过程中,东部地区依靠高水平的外循环迅速带动了内循环水平的提升,而西部地区内外循环都严重不足,进一步扩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2 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现有文献中新发展格局测度方法

现有文献中主要使用三种方法来测度新发展格局:一是基于不同案例的现状描述法;二是在实证检验中使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来衡量双循环,或是直接使用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新发展格局的替代变量;三是以投入产出方法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孙军等(2021)[8]基于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以本地市场效应为核心,将内需分为本地需求和外地需求来构建指标体系;李曦辉等(2021)[9]使用投入产出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增加值贸易法,在“一带一路”倡议与社会主要矛盾视角下建立指标体系;刘宏笪(2022)[10]利用各国产业投入产出关系,借助最终产品的中间流通与最终走向关系定量测度中国各产业国内循环度和国外循环度。此外还有其他方法,例如,黄群慧和倪红福(2021)[11]构建了基于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国际国内循环测度指标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内国际循环GDP分解方法;戴翔和杨双至(2021)[12]使用区域一体化指数来度量各个城市参与区域一体化的程度,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替代指标;王嵩等(2021)[13]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国内大循环的水平进行量化,并选择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等作为表征国际大循环对国内大循环影响的指标。综上所述,现有文献中对新发展格局的测算不是以评价新发展格局进程为目标,而是依托研究视角或研究对象来客观反映经济内外循环存在的问题。

2.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技术路线

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构建既要深刻理解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内涵,明确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立足于内循环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机制,分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意义,又要兼顾消费与产业双升级,从时间与空间双维度来建立指标体系,所选指标还要有可操作性。因此,本文以区域共同富裕为视角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构建技术路线

内循环要以消费升级为核心,外循环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与对外开放格局,内外循环之间要形成有效协同关系。具体而言,本文将从内循环效率、外循环深度、双循环协同能力三个维度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使用消费升级(Cons)、对外开放水平(Open)、经济发展水平(PGDP)作为变量。一个地区的内循环效率可以通过该地区消费升级在时空两个维度上对自身及其他地区消费升级、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来测度。一个地区的外循环深度可以从该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在时空两个维度上对自身和其他地区消费升级、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来测度。内外循环之间的协同能力要突出内外经济的联动性,单个地区经济增长包含了内外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带动,因此双循环协同能力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后对包括自身与其他地区的消费升级、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增长的进一步提升作用来测度。

2.3 空间与地理位置相关性分析

为判断使用空间维度的合理性,在构建指标体系之前,先对所选变量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与地理位置相关性分析。本文采用莫兰指数来考察空间相关性。计算公式为:

经济变量与经度、纬度、海拔之间存在地理位置相关性,本文采用空间相关系数来检验地理位置对所选变量的影响,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样本数,y为观察变量,x为空间变量,rxy是空间相关系数。rxy的取值范围为[-1,1],rxy>0 表示空间正相关,rxy<0 表示空间负相关,rxy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示观察变量与空间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强。

2.4 指标构建模型

为保证模型估计的有效性,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采用LLC 与IPS 检验观察变量的平稳性,LLC 和IPS 检验公式分别为:

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判断变量两两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选择能够同时从时空两个维度测算变量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模型构建如下:

其中,t表示时间因素,t=1,2,…,T;n表示空间因素,n=1,2,…,N;k表示内生变量个数,k=1,2,…,K;j表示滞后阶数,j=1,2,…,q;i表示第i组内生变量;Y表示内生变量,Y*表示变量Y的空间滞后项;α、β、θ、λ均为待估计系数。由于模型的内生变量系统导致解释参数估计结果并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本文不讨论参数估计的结果。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分为时空两个维度,一个空间单元产生1个冲击,就会有n×K个脉冲响应图。将一个地区消费升级对全国消费升级的冲击进行加总得到内循环效率评价的指标1,依照相同的方法,分别计算出内循环效率、外循环深度和双循环协同能力的9个指标。

2.5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计算出9 个指标后,根据指标的数据特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使用CRITIC方法计算权重。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如下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各指标数据存在差异和波动,这种波动能反映更多信息,从而评价力度更高,因此本文通过计算第j个指标的标准差Sj来进行变异性分析,从而调整指标权重的大小,计算公式为:

指标间相关系数rij越大,反映的信息和评价内容就会发生越多重叠,因此要计算指标间冲突性Rj,从而降低高相关度指标的权重。采用变异性和冲突性结果计算得到指标的信息量Cj,计算公式为:

指标所拥有的信息量越大,反映的信息就越多,权重也就越大,各个指标的客观权重为:

2.6 指标评价模型

本文使用半参数动态面板空间滞后模型作为指标评价模型,模型具有动态性且包括空间效应,指标评价模型如下:

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S为解释变量,P为非参数部分解释变量,λ和γ0为系数,ρ和γ1为空间效应系数,α为个体影响,Wij为基于地理距离的空间权重,g为未知函数,µ为随机误差项。

被解释变量Y为区域共同富裕的替代指标,区域共同富裕主要体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三个方面,空间计量方法在模型中能够体现区域差距,而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可以使用基尼系数(G)来计算,因此本文采用田卫民(2012)[14]的研究方法,计算出中国各省份的基尼系数并将其作为区域共同富裕的替代指标,计算公式为:

其中,P和W分别为总人口和总收入,Wi为累计第i组的收入。先计算出各省份城镇和农村的基尼系数,再利用修正城乡加权法计算出各省份的最终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Gc为城镇基尼系数,Gr为农村基尼系数,Pc为城镇人口占比,Pr为农村人口占比,uc为城镇人均收入,ur为农村人均收入,u为全国人均收入。

由于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因此在指标构建过程中,以消费升级为核心;在指标评价过程中,选取产业升级的替代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本文采用干春晖等(2011)[15]的研究方法,计算出中国各省份产业结构的泰尔指数(T),其值越接近于0说明产业结构越合理,计算公式为:

其中,Y为产值,L为就业,n为产业部门数,i为产业类别。根据各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在指标计算和实证分析过程中对标准差较大的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

3 实证检验

本文采用2003—2020 年中国30 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新发展格局指标,包括内循环效率、外循环深度、内外循环协同能力三个维度的具体指标,并实证检验了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共同富裕的关系。

3.1 相关性检验结果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见下页表1)表明,消费升级、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具有空间上的正自相关性,在观测期内,三者的空间集聚程度都有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集聚程度高于消费升级。地理位置相关性结果(见表1)表明,各观察变量与经度和海拔的相关性显著,而与纬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升级、对外开放水平在地理位置上与经度和海拔有极强的相关性。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表明,消费升级、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原阶序列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各变量均是平稳的。

表1 空间相关性、地理位置相关性、平稳性检验结果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下页表2)表明,消费升级能够对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对外开放水平也能对消费升级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能够促进消费升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因此可以建立模型来观察三者之间的两两作用强度。

表2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3.2 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的实证

表3 使用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时空脉冲响应计算出我国30个省份的内循环效率、外循环深度、内外循环协同能力三个维度指标,共同构成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经过反复筛选,选择滞后15 期进行研究,一个省份的数据量为4050,30个省份的数据量为121500。比较各省份指标可以发现,冲击强度与地理距离负相关;冲击存在显著的时间滞后性,对自身的冲击在当期达到最大值,从第2期开始扩大到相邻省份,在第5 期扩大到全国。

表3 30个省份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各省份内循环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内循环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各省份外循环深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从构成各个维度的指标来看,内循环效率提升主要依靠消费升级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消费水平的带动;对外开放水平提升能够整体带动全国消费水平提升,而消费升级对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具有替代性,导致大部分地区内循环效率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能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但不能有效促进消费升级,这是部分省份内外循环之间协同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所建立的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在整体上符合我国当前内外循环的发展水平,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高效率的经济内循环。

3.3 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共同富裕关系的实证

下页表4 为半参数动态面板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参数部分估计结果。空间效应系数为-0.052,说明区域共同富裕在相邻地区存在相互作用,缩小一个地区的收入差距可以降低周边地区的收入差距,同样,周边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小也会促进本地区富裕程度的提高。滞后项系数为-0.486,并且显著不为0,说明区域收入差距对下一期的区域收入差距具有负向效应。比较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可以发现,区域收入差距受自身时间维度的影响更大,其次是周边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二者共同作用,且随着区域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时间效应使差距缩小的速度降低,而在区域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会加速差距的缩小,从而促进区域共同富裕。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系数符号为正,说明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区域共同富裕程度也会不断提升,其系数不显著反映了当前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不能有效提高区域共同富裕程度。

表4 半参数动态面板空间滞后模型的回归结果

由内循环效率对区域共同富裕的导数图(见图2(a))可以看出,内循环效率对区域共同富裕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内循环效率能够提升区域共同富裕的最低值。当内循环效率低于0.34时,内循环效率提升会加速扩大区域收入差距;当内循环效率介于0.34~0.43时,内循环效率提升会减速扩大区域收入差距;当内循环效率进一步提升超过0.43后,内循环效率提升会加速缩小区域收入差距。以此标准来评价我国内循环效率,可以发现,我国绝大部分省份仍处于内循环低效率的现状,尚未形成内循环高效率的新发展格局,大部分省份内循环效率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区域收入差距,不利于促进区域共同富裕。内循环效率较高的省份有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均集中在东部地区。

图2 半参数动态面板空间滞后模型非参数部分回归结果

由外循环深度对区域共同富裕的导数图(见图2(b))可以看出,外循环深度提高对区域共同富裕的影响呈现“倒U”型。当外循环深度低于0.81时,外循环深度提升会减速扩大区域收入差距;当外循环深度介于0.81~0.91时,外循环深度提升可以缩小区域收入差距;当外循环深度超过0.91 时,外循环深度提升会扩大区域收入差距,经济过度依靠外循环带动将会对区域共同富裕产生不利影响。以此标准来评价我国外循环深度,可以发现,我国已经基本形成较高水平的经济外循环模式,大部分省份外循环深度处于标准区间内,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共同富裕。外循环深度存在两个极端水平,较低水平的经济外循环会减速扩大区域收入差距,而经济如果过度依靠外循环带动,就会加速扩大区域收入差距。

由双循环协同能力对区域共同富裕的导数图(见图2(c))可以看出,内外循环之间的协同关系分为低水平协同和高水平协同,双循环实现低水平或高水平协同都能够促进区域共同富裕。当双循环协同能力介于0.12~0.16 时,较低水平的协同可以缩小区域收入差距;当双循环协同能力介于0.17~0.22 时,内外经济循环在由低水平协同转向高水平协同的过程中会加速扩大区域收入差距;当双循环协同能力高于0.22时,内外循环之间达到高水平协同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共同富裕。以此标准来衡量我国双循环协同能力,可以发现,我国已有部分省份的双循环实现高水平协同,如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等。同时,也有内外循环协同处于低水平的省份,如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云南等,其内外循环之间的协同关系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促进区域共同富裕,但随着时间推移可能进一步扩大区域收入差距。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内循环效率、外循环深度和内外循环协同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了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并对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共同富裕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各指标的合理区间,以此作为标准来评价我国新发展格局的现状与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内循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区域共同富裕中占主导地位,大部分省份基本达到较高水平的经济外循环,双循环之间初步形成相互促进关系,但并不能由此认为新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大部分地区内循环效率低于标准值,不能有效促进区域共同富裕。

短期内,提升经济发展格局要提高内循环效率、外循环深度和双循环协同能力。提高内循环效率的关键在于提升各地区消费能力;提高外循环深度的关键在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提高双循环协同能力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要同步带动消费升级。长期来看,提升新发展格局与促进区域共同富裕要打破区域发展格局中地区间内外循环的强弱对比,重点是要提升中西部地区内循环效率和外循环深度,进而形成中西部地区内外循环间的高水平协同关系。西部地区应先提升内外循环水平,再提升内外循环效率;创造有利于边疆地区参与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条件,提升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循环的水平;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注重空间协同发展。

具体来说:第一,要增强不同区域间各要素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内循环低效率地区各省份内产业间的关联程度,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省际协调机制,打破阻碍跨省份合作的制约因素,依靠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作用增强区域联系,促进各区域内优势产业发展,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将各省份间产业的单向联系转变为双向联系。第二,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发展,通过数字化交通网络和数字化物流技术增强省际可达性和要素流动性,使用数字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物流技术,使各地区生产要素和商品要素的供需信息更全面,价格的市场化水平更高,对内贸易成本更低。第三,突出联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将内循环高效率地区(例如京津冀地区打造了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和“一区两带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经验推广到全国,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发挥核心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进制造、数字资源优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加速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协同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深化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促进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格局差距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小人物的大格局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