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孤儿入内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启示
2023-07-13谭淳月
谭淳月
摘 要: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创举有力地推进和拓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和内涵,确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和民族工作主线的战略地位。“三千孤儿入内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决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是中华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特定实践场域的现实形态和具体表达。新时代民族教育工作的精神主线是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教育的培养模式。“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启示了共生的历史观、共情的民族观、共荣的文化观、共建的国家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三千孤儿入内蒙;民族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621X(2023)04 - 0014 - 09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讲话中第一次把其概括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的定位,并且将这一主线确定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要求所有工作都要向其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以下简称“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有了这个明确的界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四个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这个重大的原创性论断,进一步丰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意义,是新时代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的具体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广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下简称“铸牢”教育)是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研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领域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当下教育学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讨建立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基础上,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铸牢”教育的时代价值。在现实性上,与民族精神相系的时代精神、与“三个离不开”相连的时代指向、與“身份意识—凝聚意识—利益意识”相链接的时代要义,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代意蕴1。第二,“铸牢”教育的理论关照和研究范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概念内涵之核心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意识,让民族团结理念内化于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内涵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工作理论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教育理论,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意识,让民族团结有理有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内涵在于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国家统一教育、民族复兴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理念外显于行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成民族教育理论范式的逻辑体系,民族教育理论范式则贯穿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3。第三,“铸牢”教育知识和内容的选择。以大量的史实材料作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支撑材料,根据不同德育主体,需要从不同角度阐发、讲解其中所蕴含的共同情感、共同价值和共同信念,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4。“铸牢”教育内容应包含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身份归属的教育,中华民族文化共生凝聚意识的教育,中华民族命运与共利益意识的教育内容5。第四,“铸牢”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经验反思。通过民族地区“铸牢”教育的实践调研,把握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具有的独特性,在教育目标上,切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内容上,激发民族文化传承特殊功能;在教育方法上,建立爱国主义教育联动体系;在教学评价上,完善评价监督体系6。
当前,“铸牢”教育的学术研究成果从理论到实践已基本覆盖。整体表现为理论研究偏多,研究对象的地域性分布特征明显,多以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为主。实际上,“铸牢”教育不但要关注民族地区,也要关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的“民汉”二元结构特征。结合我国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史实,中华民族交往交融交流各类史籍有大量的记载,尤其是地方史志、非汉文史籍也有很多,只是比较分散。今天的人们了解到的往往都是汉族融合少数民族的历史,而对少数民族融合汉族、少数民族互相融合的大量史实,以及各民族互相融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知7。这也是部分民族成员在交往中仍存在刻板印象的根源之一。笔者认为“铸牢”教育需要回顾历史,在梳理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史过程中加深文化认知,挖掘情感共鸣,感悟中华民族精神。“铸牢”教育的落脚点在于“意识”,生动的历史经验对当今“铸牢”教育有启示作用,为“铸牢”教育价值观树立指明方向。
2021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内蒙古创造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三千孤儿入内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所产生的具有典型性的体现汉族融入少数民族生活的史实,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牵动亿万人心灵的故事。中华民族同胞危难之际,孤儿们得到妥善安置,民族团结一家亲,跨越地域、跨越民族、跨越血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与共”的强有力的历史呈现。“三千孤儿入内蒙”反映了各民族群众深刻的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三千孤儿入内蒙”见证了中国广袤土地和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物质保障,中国多元的文化场域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坚强后盾。本文旨在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解读“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的时代精神内涵,并从民族教育学视角分析“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对“铸牢”教育的启示。
二、“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凸显“四个与共”的精神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与共”全面概括了中华各民族在生活、情感、意志、伦理上的亲密无间和密不可分。“三千孤儿入内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凸显中华民族情胜于血“四个与共”的历史佳话,是在中华大地跨越千山万水的“上海孤儿”和“草原父母”双向奔赴的人间大爱。
(一)休戚与共:牵动人心的“上海孤儿”
休,欢乐、喜悦;戚,忧愁、悲伤。休戚与共,最早出自先秦·左丘明《国语·周语》:“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1意指,中华各民族人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国遭受了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粮食短缺乏。1959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的康克清在江南各地考察,看到很多孩子因饥荒而失去了父母,幼小多病、骨瘦如柴。孤儿院、育婴堂已难以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牛奶和食物。此事让康克清感到极为忧虑,夜不能寐。她找到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的乌兰夫,提出给江南几个城市孤儿院的孩子们提供一些奶粉的请求。乌兰夫爽快地答应,并说:“送些奶粉不成问题,但能解决孩子们多长时间的问题呢?最好的办法是把孩子送给牧民抚养。牧民喜欢孩子,现在很多人没有孩子。送给他们抚养,既能妥善安排这些孤儿,又能解决牧民需要子女的问题,这是两全其美的办法。”21960年1月,乌兰夫把和康克清同志商量的意见和内蒙古接受、安排的设想及准备情况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周总理表示:“这很好!内蒙古地广人稀,特别是牧区缺少孩子,牧民又很喜欢,多收养南方孤儿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并且对发展牧区人口和生产建设是有好处的,符合人畜两旺的要求。但注意要把工作组织好,把孩子们安排好。”1在党和国家的组织和计划下,三千余名从四个月到六七岁的江南儿童在医务、保教人员护送下,千里迢迢一批批从上海、安徽、常州等地进入内蒙古。这些幼小的生命,从长江之南,来到了塞外草原。在全国艰难与饥荒的搏斗的时刻,这奇迹般的南北大跨越,是共和国母亲对下一代的呵护,是内蒙古各民族胜似亲生骨肉的哺育,是中华民族心连心对灾难的跨越。
(二)荣辱与共:接运与安置的艰巨任务
荣,光荣;辱,耻辱;荣辱与共,意指各族人民光荣共同分享,耻辱共同承担。接运和安置南方孤儿到内蒙古任务之艰巨难以想象。从江南到内蒙古前后需要10余天之久,路途遥远,交通工具只能从火车到汽车,再到马车、骆驼车、勒勒车。当时江南各地的孤儿年龄小、人数多、身体状况很差,沿途气候温差变化大,又引起孩子们不同程度地感染肺炎、腹泻等疾病。接运的工作人员都时刻精神紧绷,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十分的疲惫。保育员景秀英到南方出现严重水土不服,极度疲劳,仍然隐瞒身体不适坚持日夜照顾孩子们,到达目的地后下车就休克晕倒在地。醒后还说:“都怪我身体不争气,没有完成好党和国家交给我的任务。”2转运人员心中牢记这是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历数个昼夜,将孩子们安全送达目的地。为了保证这些孩子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抵达内蒙古后,大一点的孩子直接送去牧区,由牧民抚养。小的或弱的专门为他们设立育婴院,先集中抚养,待身体强壮了再进行下一步安置。在那个困难的年代,贫困和饥饿席卷全国,牧区缺医乏药,内蒙古各盟市想尽办法优先保障育婴院。育婴员马玉珍宁可饿着自己的孩子也要给“国家的孩子”喂母乳;很多育嬰员给重病的孩子们献血,分秒必争与“死神”拔河;年仅19岁未婚的都贵玛是众多“临时妈妈”中的一员,成了28名孩子的额吉(蒙语“妈妈”的意思)。她向国家履行了“接一个,活一个;养一个,壮一个”的承诺,经过500多个日日夜夜,都贵玛创造了一个奇迹。28名孤儿没有一个因病致残,更没有一个夭折。都贵玛说:“我这辈子做这些事,都是我应该做的。人的一生有忙不完的事,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这些孩子是草原的希望,是国家的希望。”3
在那个时代,接运员们齐心协力,咬牙坚持完成了接运任务,把孩子安全送到草原,他们肩负国家责任,不敢懈怠,这个责任就是光荣。育婴院的保育员奉献乳汁、奉献鲜血、奉献青春只为孩子们有生存的希望,她们舍己为人只为心中使命、只为国家的希望,“人民楷模”当之无愧。
(三)生死与共:倾其所有的亲情
“生死与共”意指各民族人民共生共死,利益相关,相濡以沫,忠诚依存。草原人民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具有非常强烈的生命观和生态观。他们认为一切生灵都是平等的,任何动物都一样。因而在草原上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狼也可怜,羊也可怜。”蒙古族有一句谚语“鸟儿被鹞子赶到草丛中,草丛还要救他”。正是因为草原人民淳朴而善良的文化心理,他们对于弱小的贫困的群体毫不犹豫地慷慨地奉献自己无私的爱。“国家的孩子”是内蒙古人民对这些孤儿的亲切称呼,他们认为这些孩子属于国家,照顾他们是自己的使命,是最光荣的事。孩子们在育婴院一天天身体强壮了,符合领养条件的内蒙古牧民们积极响应,骑马而来,赶勒勒车而来,准备好新衣裳来,带上牛奶来,争先恐后地想要养一个“国家的孩子”。这些“国家的孩子”从此走进了不同的民族家庭,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草原父母给这些孩子们取了祝福寓意的民族特色名字,并且这些孩子或姓党或姓国,体现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
张凤仙是一个普通的蒙古族妇女,她一次领养了6个孤儿。她说:“国家信任把他们交给我,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饿不着孩子!”张凤仙对孩子们说:“你们是国家的人,我只是草原上普普通通的人。国家把你们交给了我,我再苦再累,也要把你们养大成人。你们有亲生父母,等将来长大了,回上海去找你们的亲妈妈。说就草原上有你们的亲戚,一个阿姨,将来多走动走动,多回来看看我就行了。”1这些朴实的牧民,心中的爱早已经超出了母爱这种血亲之爱,而是上升为对国家、对中华民族同胞的大爱。张凤仙过世后,领养的六个孩子在锡林郭勒草原上为母亲立了一尊独特的墓碑,祭文写道。
妈妈,您是比我们生身母亲还亲的妈妈,我们曾叫您为“阿姨”,但您這位“阿姨”在我们心中早已演化成了妈妈。据说,我们与您没有血缘关系,但我们血液中流淌着您的汗水。蒙古族对先人是不立碑的,但您早已是我们心中的一块高耸的石碑,我们永远、永远是您孝顺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后代,为了草原上的人们永远记住您这位妈妈,我们还是破例立碑了。石碑也许会被岁月埋没,但您在我们心中永远也不会被埋没……2
孩子们用汉文化的方式表达对草原母亲的最高敬意,用饱含深情的汉字书写了这位伟大草原母亲的荣耀。这座石碑见证了中华民族无私的大爱,见证了中华民族感恩怀德,也见证了草原民族的文化与汉族文化刻骨铭心的深情交融。
(四)命运与共:“国家的孩子”情系草原
“命运与共”意为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国家的命运把握在中华民族的手中,国家的未来需要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在国家的帮助下,被收养的孩子们在内蒙古的各族家庭中健康成长。他们不仅在养父母那里得到的生活保障,也传承了草原民族的精神文化,并用各种方式回报少数民族父母、回报草原、回报国家。有的成为守护草原的牧民,有的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的人才。他们表达了许多肺腑之言。
其实,我这辈子最不愿听的词就是上海孤儿。因为,从懂事到现在60岁,我从来没感觉到自己是个孤儿。是这片草原养育了我,是养父母给了我幸福的人生,是党的好政策让我的生活甜如蜜。只有祖国强盛了,才有我们老百姓的好日子。如果说感谢的话,是草原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是改革开放让我们享受到了美满的生活,是党的好政策给了我们幸福一生。我要衷心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3。
我爸妈都是领导干部,家教严格,我的父母给我起名温都苏,汉语里是‘根的意思。我清楚地记得爸爸对我说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有出息,要扎根草原,为人民服务。我小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孤儿,我父母从没和我提过这个事情,后来逐渐长大了,社会上开始关注这件事,我才知道,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感恩我的父母,感恩党,感恩这片草原1。
61岁的梁引梅和她的91名兄弟姐妹以“国家的孩子”的名义为抗击疫情捐款。他们说:“60年前,国家给我第二次生命,草原抚育我成长。疫情当前,应尽微薄之力,回报祖国母亲。”2曾经的孤儿,在党和国家的关系和爱护下得到了奇迹般命运的转变。现在他们在用自己的智慧、力量乃至生命努力守护草原、回馈社会、建设祖国。他们传奇的生命之旅,对草原的深情、对党的拥护、对国家的热爱是刻骨铭心的。作为这段历史佳话的亲历者,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将会在下一代传承和发扬。
三、“铸牢”教育应遵循“四观”的精神价值取向
“铸牢”教育的本质在于受教育者外在的文化认知和实践,在于受教育者内在心灵深处的情感归属。通过理论与实践,通过理解与情感,“铸牢”教育的目标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观的树立,共生的历史观、共荣的文化观,共情的民族观、共建的国家观,是“铸牢”教育的精神取向。
(一)共生的历史观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共同生活基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共享中国广阔土地独特的自然天地系统。各民族基于各种不同自然地理环境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叠、融合、升华中生成了稳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百余年来,各民族在抵御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追求中华民族解放与独立,推动王朝中国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结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过程中,始终把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地把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各自的优势和长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地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即是一部中华各民族在诞育、分化、聚合及不断交融中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及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完整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史,应该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更是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这样的历史纪要记载了汉族融合少数民族,也记载了少数民族融合汉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还记载了各民族在互相融合中不断走向一体、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休戚与共”的历史观,是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幸福与同忧患客观史实的认同。
回顾中华民族关系发展史,可以说“三千孤儿入内蒙”是少数民族融合汉族,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在困难时期唇齿相依,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同甘共苦、互帮互助、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千孤儿入内蒙”让失去原生家庭的孩子们拥有了疼爱自己的少数民族父母,有了民族包容文化包容的温暖家庭。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下才能实现的幸福场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就要以中华民族史为历史主体,不仅关注汉族,也要关注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贡献,用好少数民族地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共生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铸牢”教育的前提。
(二)共荣的文化观教育
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共存共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了文化的互鉴、交融和共生,形成彼此互嵌的共生格局。各民族“荣辱与共”的文化观,是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对中华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物质根源和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在时代发展中不断继承创新,成为中华民族共享的价值观念和共通的心灵旨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一方面,中华文化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对特定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反映,承载共同体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精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中华文化认同能够整合价值观念,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指引人们的共同行动,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文化的取向影响教育的价值观,讲好少数民族教育故事能够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近年,以“三千孤儿入内蒙”史实为背景的电影和电视剧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很多影评中写到被这段民族交融史所触动,被中华民族血肉相亲的历史感动。大众传媒在巩固和提升国家软实力,引导和塑造社会意识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早已被致力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政治力量及相关学者认可。所以,把握好信息化社会和全媒体时代知识、观念传播的规律,把那些各民族交融汇聚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佳话通过不同形式转变为易于大众传播、易于被公众接受的文学作品、剧本,拍成电影、电视剧,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广播电视节目中播放,可制作成易传播、低成本的微视频等进行快速而广泛传播,使之在全社会产生共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用于社会层面的有效途径,“荣辱与共”的中华文化观能充分发挥社会教育价值。
文化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的价值观。各级各类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应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适当选择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佳话纳入课程教材之中。中华民族文化铸造了中国教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呈现形态影响着“铸牢”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共荣的文化观教育是“铸牢”教育的认知基础。
(三)共情的民族观教育
中华民族观的前提是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是从整体对中华民族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各民族相互关系的认同。中华民族观在历史演进中呈现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代中国“天下观”的中华民族观。中国历史上的多民族社会实现和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已经演变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传统和思想基础;第二个阶段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中华民族观。当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局面在近代遭遇严峻的挑战,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作为中央之国的信念、知识、理论逐步发生动摇。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文化人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开启了由“天下观”到“民族国家观”的演变历程。孙中山先生进一步提出要打造中华民族为国民身份认同的现代主权国家;第三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民族观。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多民族国情相结合,探索形成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新理论新道路1。各民族“生死与共”的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各民族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将本民族利益内存于中华民族、将本民族利益纳于中华民族利益之下,将幸福生活的获得置于共同团结奋斗之中”2。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最高利益”,将其重要性比拟为“眼睛”和“生命”。“生死与共”的民族观坚定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大理论创新。
“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里的转运人员和育婴员,都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国家责任。为了完成国家的托付,为了这群孩子的幸福未来,他们甘愿吃苦,用民族的情怀与孤儿们情感交融。正是因为有像都贵玛一样的这些党员和群众,坚持理想信念,肩负国家重托,共同创造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各民族共荣奇迹。“三千孤儿入内蒙”体现了一切言行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宗旨,又充分肯定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的个人正当利益的满足。因而,“铸牢”教育应弘扬以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利益、国家利益为中心的价值选择,教育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在为社会利益、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利益,又以个人的发展和完善去促进社会的发展。“三千孤儿入内蒙”是艰苦与快乐相伴而行的奇迹,是“甘愿个人苦幸福千万人”的崇高品质的现实反映,共情的民族观是“铸牢”教育的情感基础。
(四)共建的国家观教育
国家观属于国家意识范畴,是在世界大环境中个人对祖国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是我国建设和谐美好家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体系既可包容内部的文化多样性,也同样可以包容外部文化,坚守“和而不同”和“有教无类”的精神。在今天的国际交往中,中华文明与外部文明即政体交往中遵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求同存异”的基本思路,构成了中国外交活动的文化底色,使其具有不同于欧美国家外交的文化风格,赢得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真诚友谊,也为21世纪的国际关系大格局注入新的元素3。但是,长久以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不断恶意攻击和企图渗透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屡见不鲜地对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发起打压和阻挠。“命运与共”的国家观是在当前形势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树立的坚定爱国之情,是面对外来恶意的文化渗透和价值观交锋中捍卫祖国的精神信仰。个人与国家命运与共,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是和谐统一的,个人幸福与国家富强是相辅相成的。当年面临自然灾害的新中国,失去原生家庭,他们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草原母亲的抚育下,克服重重困难,闯过艰难险阻,“三千孤儿”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幸福人生。在口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心怀对祖国的感激,满腔热血想要回报祖国、回报草原家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有强化自身的使命与担当,才能肩负强国使命,国强才能民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决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长治久安与民族团结的精神基础,是体现国家凝聚力的精神之魂。“铸牢”教育要紧紧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和发展为主要内容。国家观教育是培养能真正深刻地认识和感受到个人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命运与共”。“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国国家概念具有高度吻合性,共建的国家观教育是“铸牢”教育的精神基础。
四、结语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中蕴含中国特色历史观、民族觀、文化观、国家观,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代价值。“三千孤儿入内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经典案例,是中国式处理民族关系的大国智慧,是党和国家为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矢志不渝、毫不动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三千孤儿入内蒙”展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真诚、无私、知恩图报的血脉亲情,验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中走来,唤醒各民族“休戚与共”的历史记忆,在以汉族为主线阐述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少数民族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史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确立中华民族身份认同,联结各民族“生死与共”的民族情感,明白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深刻含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各民族“荣辱与共”的文化保护本能,使得中华优秀文化得以延续,不容许任何国家和个人侮辱和抢夺中华文化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重在扎根中国大地,认识中国国情,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和目标,振奋各民族“命运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责任编辑:曾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