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
2023-07-13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怎么来的?
6月10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它源于“文化遗产日”,最早始于2006年。自2017年起,经国务院批准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既然源于“文化遗产日”,那就先说说它的来历。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却长期没设特别的纪念日。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著名作家冯骥才就提出,希望中国也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确定“文化遗产日”。2004年和2005年全国两会上,冯骥才连续提出建议,提交相关提案;2005年7月,多位专家学者也联名致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建议设立。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至于“自然遗产日”与“文化遗产日”的整合,则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大学教授袁道先,联合其他4位院士联名建议而最终获国务院批準的。2015年6月23日,在重庆金佛山成功申遗一周年座谈会上,一项议题引起与会人员注意:“我国只有‘文化遗产日,而针对自然遗产的专属节日却是空白,这对我国自然遗产的关注和长远保护形成了局限。”对此,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设立“中国自然遗产日”意义重大且时机成熟。会后,重庆市南川区政府多次与相关部门和学者对接,并拟定了《设立“中国自然遗产日”倡议书》,得到袁道先的大力支持。
2016年1月初,经修改完善后的倡议书,正式以袁道先为首,并由袁道先联系中科院院士、中国林科院研究员蒋有绪,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现陆军军医大学)教授程天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宋湛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联名致信国务院,倡议设立“中国自然遗产日”,很快得到肯定批复。
综合多方因素,国务院相关部委经会商后决定,将“自然遗产日”和“文化遗产日”合并,出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方案,提交全国人大等有关方面审议。2016年9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时间仍确定为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解答人:媒体 重庆晨报)
益生菌到底是治便秘还是治腹泻?
益生菌可谓如今当仁不让的“大红大紫”。说起益生菌,大部分人其实还是一知半解,甚至产生不少误解和疑问,比如“不是说益生菌是治便秘的吗?怎么还能治腹泻呢?”“会不会我吃错了益生菌,反而腹泻变得严重了?”
首先要明确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都属于普通食品或者保健食品范畴,不是药物,也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许多科学证据表明,某些益生菌菌株在研究中显示出缓解便秘的作用;同时,某些益生菌菌株缓解腹泻的研究证据也很多。益生菌并不是针对“便秘”或者“腹泻”的症状来起作用的。它对“便秘”或者“腹泻”的缓解,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恢复和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来起作用的。肠道功能正常了,便秘和腹泻这些常见的肠道问题也就能随之消失。因此,从机理上讲,益生菌同时有改善便秘和腹泻的作用,并不矛盾。
不过,“缓解便秘或者腹泻”只是益生菌可能的功能之一,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有这个功能。是否同时具备“缓解便秘或者腹泻”的功能,就需要具体地去看益生菌菌种了。此外,不同菌株的产品在不同的功能应用上所需要的起效量是不一样的,不能只简单依靠菌种数和活菌数来判断产品的好坏。只要这个产品的菌种组成和添加量有足够的科学证据,尤其是有临床实验数据的支持,就是好的。相反,如果没有科学证据支持,活菌数再高也不是好的益生菌产品。
益生菌产品往往还含有益生菌菌株之外的辅料,而且益生菌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对于产品的质量都有影响。建议通过阅读产品标签、查看产品中所含的菌株(菌株要有菌株号)类型和含量信息、产地和厂家信息、储存条件和使用注意事项等选择产品。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服用益生菌并不是改善肠道健康的唯一方法。在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基础上,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同时规律生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这些都是维护肠道健康的重要因素。(解答人:媒体 北京青年报)